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86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86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思忖良久,说道:“范先生所言极是,以一偏师,牵扯敌军主力,此计甚妙,多铎!”

    多铎出列,单膝跪倒,说道:“请大汗示下!”

    皇太极说道:“本汗给你精兵两千五百人,并翁牛特,巴林,阿苏特三部兵马,攻击大明西北,切记不可恋战,以一月为期,到期速速退兵,你所部为偏师,袭扰敌军即可,并不需与敌军主力决战,切记,切记。”

    多铎轰然领命,皇太极又大声说道:“明朝皇帝崇祯,无道昏君,派遣兵马,犯我边境,掠我子民,隐匿逃人,本汗当亲率大军,与诸君一道,讨伐昏君,报仇雪恨!”

    帐内诸人也纷纷喊道:“讨伐昏君,报仇雪恨!”皇太极眼看军心可用,不禁拈须微笑。

    这时,帐下突然又有一人开口说道:“大汗,宣府,大同乃是明朝九边重镇,更有长城之险,蜿蜒几千里,易守难攻,不知大汗打算从何处进入大明境内?”

    皇太极仔细看去,正是一向与自己不太对付的大贝勒代善,他当即便哼了一声:“此时本汗自有主张,大贝勒不必担心。”

    众人散去后,皇太极单独召来范文程,小声问道:“明朝那边,你派人联系了吗?”

    范文程脸上露出一缕阴笑,说道:“请大汗放心,臣已经联系好山西的几家大商人,与他们谈妥条件,只要他们设法帮助我们打入大明境内,最后劫掠所得,分给他们一成,此外劫掠而来的金银珠宝,也一律交由他们出售,还有大军入境之时,不得袭扰他们的产业。”

    皇太极也露出一脸奸笑:“这些汉人奸贼,只要给他们点银钱,他们就连祖宗都肯卖的,本汗最喜欢这种人,你去告诉他们,本汗并不吝惜钱财,只是长城易守难攻,本汗的大队人马进入大明,还需要他们鼎力相助,事成之后,必有重赏。”

    范文程听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不知道皇太极刚才说的卖祖宗的奸贼,是单单说的山西商人,还是旁敲侧击,说的是自己,一时心下也有些惴惴不安,但还是开口说道:“请大汗放心,文程必将全力以赴此事,绝对不会耽搁大汗进攻明朝的大计。”

    皇太极笑着说道:“范先生做事,本汗一直是放心的,事成之后,范先生之功,可列文臣之首,本汗不会亏待范先生的。”

    范文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汗恩情,奴才何以回报?唯有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以报大汗!”

    皇太极哈哈大笑,笑声中洋溢着得意,张狂,欲望,还有贪婪。

第一百七十三章旱灾又来了() 
崇祯七年上半年,大明西北的旱灾依然在持续,并没有得到任何的缓解,山西,陕西等地,自去年八月以来,直至今年四月,一直没有下雨,炎热的天气,毒辣的烈日,将大明西北的土地晒的甚至干裂开来,无数靠天吃饭的农民,失去了活路。

    赤地千里之下,饥饿的民众甚至会以人为食,还有的民众则选择了造反,加入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行列,四处烧杀抢劫,只求能够有口饭吃,活下去。

    而有些明军将领,与跟流贼交战相比,他们更喜欢杀良冒功,剿杀百姓不必冒生命危险,又轻松,又能劫掠钱财,事后只需给百姓按上一个流贼的帽子即可,弄得百姓畏惧官军更甚于流贼,流贼来了不过要钱,官军来了有可能要命,百姓们无奈之下,只好举家逃离此地,要不就加入流贼之中,只求保命。

    一时之间,陕西局势更乱,处处烽烟,流贼四起,剿不胜剿,各地官府头疼不已,纷纷上奏朝廷,申请赈济。

    户部给事中吴甘来上折,痛陈西北如今面临的严峻局势,申请发粟以赈济,崇祯听闻此事,也是慌了神,虽然国库已经空虚,也只好拆东墙补西墙,下令赈济。

    吴炳主管的葭州,虽然远离战火,然而兵灾好免,天灾难逃,治下四县,除了神木县之外,其余三县都是饱受旱灾之害,粮食歉收,虽然如今七月,正是丰收季节,可是除了少数田地,大部分农田都是收获不了多少粮食,大明的农业,主要还是要看天吃饭。

    吴炳发愁之余,也只好向上报上文书,申请减免今年葭州,府谷,吴堡三地的秋粮征收,并请求朝廷拨下粮草,赈济灾民。

    与大明西北各地的惨淡景象截然不同的是,神木县的农民今年迎来了久违的一次好收成,赵无忌春天开挖水渠而得到的五万亩良田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有水源灌溉,又加上赵无忌频频派出技术人员,下到村镇教导农民正确耕种之法,这五万亩田地的粮食全部丰收,产量与正常年景一般无二。

    尤其是赵无忌留下来的,由乡勇们耕种的一万亩田地,由于种植的都是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更为惊人,一亩地的收获抵得上别处田地五六亩地的收获量。

    红薯和土豆生长,本来就不需太多的水分,玉米相对来说,对水分的要求也比较低,再加上灌溉得力,一万亩高产作物,全部丰收。

    而由于庆记的出现,极大带动了神木县商业的发展,今年神木的商税收入,也较往年提高了十多倍,这还是在赵无忌为了鼓励商业发展,而刻意调低了商业税率之后得到的成绩。

    今年神木县的商税收入为五千两白银,看似不多,但是大明商税在历朝历代里,都属于最低的那一档次,去岁整个大明全年商税不过三百万两白银,神木一个小小县城,商税收入五千两白银已经是了不得的成绩了,去年神木的商税也不过六百多两银子而已。

    眼看神木县取得的成绩如此骄人,于是知州吴炳带着府谷,吴堡两县的知县范仲平、贾垣,再度来到神木取经。

    范仲平两人当初想要算计赵无忌,结果反而自己成了笑柄,此番再次见到赵无忌,未免有点讪讪,只有赵无忌面色如常,一如既往地与两人亲热寒暄,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般。

    众人在神木县县衙坐定之后,吴炳开口说道:“赵大人,今年神木商税,秋粮都是远超往年,赵大人才干过人,功不可没,本官已经上文替赵大人表功,想来朝廷封赏,不日便到,本官在此,先恭喜赵大人了。”

    赵无忌拱手说道:“还是多赖吴大人栽培,又有范知县与贾知县的协助,赵某万万不敢独居此功。”

    吴炳放声笑道:“赵大人过谦了,年轻人谦虚是好事,太谦可就过犹不及了,老夫为官多年,从未见到如赵大人这般年纪轻轻而又才华横溢之人,遥想我大明当年,也只有王守仁王阳明可以比拟赵大人了。”

    赵无忌连忙说道:“小子自知才疏学浅,万万不敢与先贤做比,吴大人饶了下官罢。”

    众人听了,也都是哈哈一笑,笑声停下后,吴炳出言问道:“赵大人,神木今年秋粮收上来多少?”

    赵无忌侧着脑袋想了一下,说道:“大约两万石左右,皆已入库。”

    贾垣奇道:“咦,你们这边收割如此之早?再等两日收获,收成更好。”

    赵无忌说道:“赵某是个急性子,看到田里的庄稼心里就痒痒,不把粮食收到库里,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总要是收了方才心安。”

    范仲平伸手指着赵无忌,笑道:“哈哈,这也是个穷怕了的。”赵无忌闻言也是哈哈大笑。

    吴炳想了想,面带为难之色,缓缓对赵无忌说道:“赵大人,本官有个不情之请……”

    吴炳此人,为官清正,廉洁自守,勤政爱民,赵无忌是知道的,吴炳是他的上官,既然说出这番话来,想必是有求于他。

    于是赵无忌开口说道:“吴大人请讲,只要下官能做到的,下官必然不会推辞。”

    吴炳微笑着看着赵无忌点点头:“如今我葭州一带,旱灾不断,粮食处处歉收,四县中只有你神木一县秋粮丰收,如今本官已上奏朝廷,申请朝廷赈济,只是远水不解近渴,赵大人,你看这神木今年的秋粮,能不能……”

    赵无忌领会了吴炳的意思,他想了想,这才说道:“既然如此,那赵某便将神木县秋粮收入改为一万石,其余一万石交给大人,任由大人分配各县,用来救灾可好?”

    吴炳的原意,是打算向赵无忌暂借两三千石粮食,帮助三县的饥民度过难关,待到朝廷赈济的粮食下来,再把借来的粮食还回去,没想到赵无忌竟然如此大方,直接赠送了一万石粮食出来。

    若是有了这一万石粮食,三县的缙绅再捐助一些,那整个葭州的局面便可以稳住了,粮食的缺口也将得到弥补,只是这样一来,赵无忌的秋粮收入由两万石变成一万石,上报朝廷之时,他的政绩可是少了一半。

    一边是彻底解决赈济问题,一边是自己最得力的下属的政绩,两边权衡不下,欢喜之余,吴炳却又一时踌躇起来。

第一百七十四章豺狼来了() 
良久,吴炳终于做出了决定,他站起身来,走到赵无忌面前,郑重其事地鞠了一躬,赵无忌吓得赶紧将他搀起,说道:“吴大人万勿如此,折煞下官了。”范仲平与贾垣二人在一旁也是吃惊不小。

    吴炳说道:“赵大人宅心仁厚,赠送粮食,解决我葭州百姓灾年的赈济问题,这一礼,你完全受得起,老夫代替葭州百姓感谢赵大人。”

    吴炳停了停,又说道:“只是如今上报的秋粮少了一半,却是影响了赵大人的政绩,老夫在此承诺,来日定将想方设法,向朝廷举荐赵大人,断不会使明珠蒙尘,遗落人间。”

    赵无忌心中感动,说道:“能遇上吴大人这样一心为民,而又心怀百姓,体恤下属的上官,乃是赵某的荣幸,吴大人不必介怀。”

    敲定了粮食的事情,心事已了,座中众人谈笑风生,气氛也热烈了起来,吴炳说道:“范知县、贾知县你二人可要向赵大人多多学习,赵大人虽然年纪比你们都轻,治民施政之才,可是远超你二人。”

    范仲平,贾垣两人讪笑不止,脸上尴尬,在心中也是腹诽不已,却不敢说出来,吴炳又说道:“本官今日带你二人前来,便是让你二人在神木多多观摩,多多学习赵大人的经验,明年也好依样画葫芦,让府谷,吴堡两地的农民,也有个好收成。”

    两人闻言,纷纷站起说道:“还请赵大人多多指教。”

    赵无忌只得也站起身来,说道:“两位大人不必多礼,神木县内,二位想去哪里,便去哪里,随意观看,至于这丰收的心得,赵某也略有领悟,今年所栽种的高产作物出力甚大,土豆,红薯都是产量一千多斤一亩,还有一种新作物唤做玉米的,产量也很高。”

    范仲平便也躬身一礼,说道:“既如此,还请赵大人赠我一些粮种,还有栽种之法也请一并教之。”

    贾垣也站起身来说道:“如此良种,我府谷县也想索要一份。”

    赵无忌说道:“此事甚易,一会赵某叫陈子龙为两位大人安排此事,请两位大人放心。”

    吴炳只觉得陈子龙这个名字耳熟,他想了一会,便说道:“赵大人所说的陈子龙,可是字懋中?松江华亭人?”

    赵无忌说道:“正是,莫非吴大人与他有旧?”

    吴炳摇摇头说道:“素不相识,不过神交已久,听闻此人极擅填词,号称我大明第一词人,想不到竟然为赵大人所用!”

    范仲平与贾垣听闻此言,脸上也变了颜色,他们看赵无忌年轻,原本不太服气,没想到大明第一词人也来为赵无忌效力,看来这赵知县的实力果然深不可测,自己却是小觑了他。

    赵无忌急忙说道:“懋中兄乃是赵某的知交好友,听闻赵某在这边为官,便千里迢迢赶来相助,此情此义,赵某不敢或忘。”

    吴炳点头说道:“你们兄弟情深,也是一段佳话。”赈济灾民之事刻不容缓,赵无忌随后便派人运送粮食一万石至葭州,而吴炳也急忙赶回葭州,主持赈济事宜,范仲平,贾垣二人则在神木盘亘两日,去各地观摩一番之后,便也纷纷离去。

    延安府知府马懋才收到神木县知县赵无忌的文书,已是三日之后,如今虽然正是秋收之时,但今年西北各地俱是遭了灾,处处都在伸手要钱要粮,请求朝廷赈济,各地不但秋粮收不上来,还需要倒贴粮食给他们赈济,马懋才也是焦头烂额。

    而五省总督陈奇瑜正率兵追剿高迎祥,李自成等流贼,近日也在催促他尽快运送军粮,马懋才手中粮食不多,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处置。

    待到他收到赵无忌的文书时,顿时大喜过望,总算有一个县,不但不用赈济,还能上交商税和秋粮,虽然一万石不算太多,但是节省点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