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78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78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个妇女,看赵无忌一身打扮像个贵人样子,便拉着两个孩子,冲过来跪在地上说道:“这位大人,行行好吧,带走这两个孩子吧,给他们点吃的就行,他俩都挺聪明的,等长大了,一定都能像他父亲一样,是个健壮的汉子。”

    赵无忌看着这妇女,和那两个瘦弱的小孩,微微叹了口气,急忙上前扶起这名妇女,说道:“怎么,孩子的父亲没和你们在一起?”

    这妇女顿时眼泪滚滚流下:“孩子、孩子的父亲在路上得了急病死了……”

    赵无忌皱着眉头,正欲想个办法帮助她,猛然一转头,发现周围聚集了更多充满着希翼的眼睛,顿时心头一震,于是只好说道:“这位大姐,这里的知县据说很不错,我想他会给你们想办法的。”

    赵无忌担心万一给这女子开了口子,只怕周围更多的难民也过来卖儿卖女,那可就坏了,所以才硬着心肠拒绝了她,这女子听不打算收留她的孩子,脸上露出失望之色,说道:“俺也听说这里的知县是个好官,可是俺来这里都两三天了,也没看见这个知县来做些什么。”

    赵无忌问道:“大姐,你是哪里人?为什么跑来这里?”

    这名妇女说道:“俺是澄城人,澄城被张献忠,李自成给占了,官兵又打了过来,把俺们家的屋子都给烧了,没办法俺们只好背井离乡,逃难来了。”

    她停了一下,又说道:“俺们本来去了吴堡,吴堡离澄城近,本想等官军打跑了贼人俺们再回去,结果听说吴堡也不安全了,张献忠又要打过来了,又听说这里的知县是个好官,俺们这样的难民会给安置,这才来了这里,这位大人,你说他会管俺们吗?”

    赵无忌重重地点点头,说道:“这里的知县我很熟悉,他不会不管你们的,你放心吧。”

    告别了这位妇女,赵无忌带人又在窝棚中转了转,只见这里面是又脏又乱,随处可见难民的屎尿和垃圾,在这里面待得时间长了,只怕好人都会生病。

    赵无忌摇了摇头,感觉再看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于是便带人走出了这一片窝棚区,出了窝棚区之后,赵无忌又带人走上城头,在城头看去,看得更为真切,只看下面那一片黑压压密麻麻的,怕不是有七八千人之数。

    看到这么多的难民,赵无忌只觉得一阵头疼,若是只有千八百的人,或许还可以用庆记的工坊消化掉,这七八千人太多了点,庆记可没这么大的用工需求,何况看这架势,过几天只怕人还会更多。

    陈政和在一旁说道:“大人,这次周边的几个县的主官,做的也太不地道了,把难民都驱赶到咱们这里,这不是以邻为壑吗?”

    喻文州也说道:“这些人本来就不是我神木县的百姓,按我大明律法,他们本应由他们所辖地方的主官来处理的,大人不妨逐一核实难民身份,登记详尽,最后把他们集中起来,分别派人送回家乡。”

    夏允彝在一旁听了,点头赞许道:“喻主簿所言极是,这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难民问题的法子,既然他们本不是我神木县百姓,为何又要我们承担责任?大人,喻主簿的法子可行啊。”

    赵无忌想了一会,摇了摇头,说道:“这些都是我大明百姓,他们本就是在原籍活不下去,才逃难而来,若是把他们遣送回去,遇上不负责任的主官,那又和杀了他们有什么分别?”

    夏允彝心中焦急,说道:“大人,现在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张献忠的探子早已潜伏其中,若是大人不能早做决断,一旦难民被奸人挑唆,扯旗造反,这七八千人,以咱们目前的兵力绝对弹压不住啊。”

    陈政和与喻文州还不知道张献忠已经派人挑拨难民之事,闻言只是茫然地看着夏允彝,夏允彝也不隐瞒,当即便把抓获韩忠等人之事与二人和盘托出,只是隐瞒了杜红儿之事,杜红儿的事情属于极度机密,只有赵无忌,夏允彝等少数几人知道此事。

    二人听闻之后,也都是大惊失色,陈政和想了想,说道:“要不然,大人也效法那府谷县的贾垣贾知县,派人把这些难民赶走吧,反正这里面确实有张献忠的探子在内,欲行不轨,两害相权取其轻,虽然如此于大人官声有损,然相比难民造反一事,却也算不了什么了。”

    赵无忌听了,只是摇头不允,夏允彝也说道:“府谷县难民不过一千之数,赶了也就赶了,神木县如今七八千难民,如此之众,只凭四百官兵,如何驱赶?若是惹得难民造反,岂非弄巧成拙?”

    陈国宝在旁听闻,心中一动,他想了一想,便上前说道:“在下愿带八百乡勇,执行这驱赶难民的任务,一定会把此事做得干干净净。”

    赵无忌闻言,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自从在南京创建赵家庄以来,这一路行来,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能造福这天下百姓,若是把他们撵走,那我和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僚们又有什么分别?”

第一百五十七章建造难民营() 
赵无忌环视了一下身边众人,又开口说道:“先贤曾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今我赵无忌身为一方主政,岂可独善其身,置之事外?这些难民,本官是管定了!”

    陈政和闻言,连忙说道:“大人胸怀,果然非我等可比,下官佩服。”

    夏允彝看着赵无忌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神情复杂,心想大人满腔热血,倒是好的,只是此事哪有如此简单,到时一个处理不好,恐怕便会闹出惊天大事。

    赵无忌回头看向陈国宝:“国宝,你去通知慕容先,所有乡勇暂时停止训练,去张堡附近,寻一块大的地盘,准备给难民搭建住所!”陈国宝立刻挺起胸膛,说道:“末将遵令!”

    难民如今缺衣少食,心态早已失衡,随时都有被人挑唆爆发的可能,所以赵无忌也不敢怠慢,立刻就带人前去张堡,准备给难民们先搭建个住所,把他们暂时安定下来再说。

    赵无忌带人来到张堡附近,选中一块空地,便准备在此搭建营地,首先命令手下们在空地上用栅栏围成两大块营地,分成男营和女营,随后又以木板在营内搭建简易房屋,如今天气已经转暖,房屋便不用考虑保暖问题,房屋内搭建简易的大通铺,一个房屋内可以居住二十人。

    营地内的房屋全部都排列整齐,中间留出宽阔的通路,又在男营和女营内各自挖了两个厕所,绝对不允许随地便溺的情况发生,这两个营地,赵无忌打算按照至少能安置万人以上的规模来搭建,毕竟看这难民潮来势汹汹的势头,突破万人还是很有可能的。

    由于都是简易的房屋,所以搭建起来还是非常快的,但是营地的栅栏赵无忌要求做得又高又结实,此外赵无忌还给每座房屋都画上了编号,如甲一,甲二,乙一,乙二等等,以便于管理和识别。

    同时,在神木城外,陈政和与喻文州二人也开始组织人搭建粥棚,给难民们施粥,每天上午,下午各放粥一次,每个难民可以领一碗粥食用,保证他们不会饿死,以免他们因为饥饿而暴动,起来造反。

    赵无忌也派人在难民中寻找肯出来帮忙搭建难民营的壮丁,凡是肯出来干活的,一日三餐管饱,于是倒也有很多人不想每天只喝两碗粥,于是便出来帮忙干活,加入到搭建难民营的工作之中。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还真不是随便说说,在部分难民和乡勇们的日夜赶工之下,三天后,终于搭起了两座简易的难民营,赵无忌眼看难民营完工,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有了难民营,他便有把握掌控住这些难民。

    一切准备就绪后,赵无忌便开始逐个安排难民,他要求每个难民,都必须先去难民营前登记,记录下姓名,性别和籍贯,然后便会得到一块带有编号的木牌,每个人的编号都是唯一的,然后每二十人住在一个房间里,每个房间设置一名班长。

    赵无忌又宣布,所有的难民都必须进入难民营,拒绝进入难民营的,视为奸细,一律驱离神木县,于是,就这样,花费了一天功夫,终于把城外的难民都安排进了难民营。

    赵无忌去寻了那个难民登记簿翻看了一下,只见一共有八千三百多名难民登记,这个数目已经不小了,赵无忌又安排人准备做饭,规定每日施粥两次,难民们凭着有编号的木牌,每人每天可以喝两碗粥。

    赵无忌严禁难民们随地便溺,一旦发现,禁食一天,连犯三次,便逐出难民营,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若是住所过于脏乱,极易产生瘟疫,是以赵无忌对此极为重视。

    所有难民安排完之后,赵无忌再度组织人手拆除城外的窝棚,并且安排人在附近巡逻,再有逃难而来的难民,便指引他们前往难民营居住,严禁难民们随意随地搭建窝棚,一旦发现,立刻驱离神木县。

    这一切都安排完之后,赵无忌只觉得今日分外疲劳,于是便回到县衙,进了宅子,也不吃饭,躺在床上,顿时便睡着了。

    陈圆圆看他累成这样,又是心疼,又是担心,于是和春桃一起,帮赵无忌换下身上的衣服,赵无忌睡的熟了,连别人给他换衣服都不知道,只是不时发出香甜的鼾声,陈圆圆给他换完衣服,又盖上被子,在旁边待了一会,这才叹了口气离去了。

    第二天一早,葭州知州吴炳也闻讯赶来,毕竟如此之多的难民聚在一起,这可不是小事,吴炳放心不下,便过来看看,赵无忌听闻吴炳来到,不敢怠慢,于是便带人出城迎接。

    吴炳见了赵无忌,第一句话就是:“赵知县,如今聚集在神木的难民有多少人了?现在何方?”

    赵无忌说道:“下官已经营造了两座难民营,把难民们安置在那里了,据昨日的统计结果,目前共有难民近九千人。”

    吴炳闻言也是吓了一跳,说道:“哪里有如此之多?前几天你给本官的报告还说只有四千。”

    赵无忌无奈地苦笑一声:“大人,当时在这里的确实是四千人左右,谁想到短短几天就增加了这么多。”

    吴炳叹了口气说道:“算了不必多说了。快带本官去难民营看看罢。”

    于是赵无忌便把吴炳带到了难民营前,吴炳只见难民营共有两座,一座男营,一座女营,每个营寨门口都有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有文书,有人坐在桌子后面,似乎是登记入营信息之用。

    吴炳上前,取了桌子上的记录观看,只见男营今日已有五千四百多人入住,女营则有四千多人,赵无忌在一旁说道:“昨日下官看时,总人数还只有八千三百人……”

    吴炳皱了皱眉头说道:“这难民数量增长怎么如此之快,难道整个陕西的难民都跑你这里来了?”

    赵无忌闻言,也是无语,吴炳叹了口气,说道:“走罢,进去看看罢。”

第一百五十八章干净整洁的难民营() 
葭州知州吴炳慢步走进营寨,只见里面道路四通八达,房屋也都排列整齐,街道上干干净净,虽然是难民营,然而并没有想象中那种乱七八糟的感觉。

    吴炳不由得开口称赞说道:“赵知县果然是难得的干才啊,一个难民营,也能弄得这么整齐,干净。”

    赵无忌连忙出口谦让说道:“吴大人谬赞了,人群聚集之所,干干净净不止能使人望之愉悦,也能避免瘟疫这样的疾病爆发传播。”

    吴炳哦了一声,继续向里面走去,没走几步,他便看到了两间巨大的房屋,外观与其他房屋都不同,里面似乎有隐隐热气冒出,于是便好奇地问道:“这个是?”

    赵无忌说道:“这两间房屋乃是供人洗澡之所,人若是洗的干净了,洗去了身上的泥垢,便更加不易生病了。”

    吴炳点头赞许地说道:“人群聚集之所,最怕就是有瘟疫传开,赵知县你做的很好,这样一来,这两个营寨便不再有爆发瘟疫之忧了。”

    吴炳在营寨内行走,时不时便可见到难民手持工具在打扫卫生,于是便好奇地问道:“这些难民为何如此积极主动地打扫清洁啊?”

    赵无忌说道:“实不相瞒,下官规定,若是主动承担起打扫工作的难民,吃饭时可以比别人多分一份食物。”

    吴炳随口问道:“哦,这难民营是如何安排饮食的啊?”

    赵无忌嘴角抽动了两下,似是在强忍笑意,方才说道:“每日二餐,每人一顿一碗粥。”

    吴炳点点头,说道:“如今粮食有限,这年头啊,能有吃的,就不错了。”

    吴炳走到营寨中间,又看到一处房屋,比其他房屋略小,里面也是冒出丝丝热气,于是便说道:“这里也有个洗浴之所啊。”

    赵无忌急忙说道:“启禀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