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74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74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堂,便替其求情,没有将其处死,只打了一百军棍,逐出军营,张献忠自此以后,流落江湖,慢慢就参加了农民军,就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造反生涯。

    宾主两人坐定,张献忠欣赏地看着李自成背后的李过,夸道:“不愧是一只虎,果然虎背熊腰,这样的骁将也只有你能练得出来了。”李自成谦让了几句,这才转入正题,把自己的想法跟张献忠说了一番。

    张献忠听罢,猛地一拍桌子:“干,打下澄城,缴获你我平分!”李自成心中大喜,却又连忙说道:“秉忠不可鲁莽,澄城总兵杨继贤,颇有谋略,手下兵精粮足,万万不可小看于他。”

    张献忠哈哈大笑道:“这个不须你吩咐,某家自然晓得,那么就一言为定,明日上午,你我两家合兵一处,同时进军!”“好!”李自成喊了一声:“我已备下酒菜,正想和秉忠兄大醉一场。”“好好,今天咱哥俩就好好喝一顿,明天齐心合力打澄城。”

    几日之后,澄城守将杨继贤,没想到前一阵子还被包围在河南的李自成,张献忠居然突然出现在澄城之外,猝不及防之下,仓促点兵,出城迎敌,然李自成与张献忠都是流贼中的佼佼者,手下士卒也都极为强悍,一番交战下来,杨继贤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退守澄城,急忙向延安府发去求援文书。

    只是偌大的陕西,精锐主力都在河南剿匪,哪有兵力支援于他?远在河南的陈奇瑜,得知消息后急忙分兵,令贺人龙率三千精骑星夜兼程,回援澄城,然远水不解近渴,杨继贤苦苦坚守了三日之后,澄城终于被李自成,张献忠联军攻破,杨继贤死于乱军之中,西北屯粮之所的澄城失陷,一时间震动朝野。

    此时洪承畴已经不再担任三边总督,取而代之的是五省总督,兵部右侍郎陈奇瑜,常言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崇祯皇帝性情急躁,凡事亲力亲为,有时难免操之过急,把好好的局面弄得失控起来,其实洪承畴的方案非常稳妥,只要按他的方案一步步来,未必不能剿灭流贼。

    但是崇祯性子急躁,觉得洪承畴的做法见效太慢,于是临阵换将,任命原延绥巡抚陈奇瑜,升任兵部尚书,总督五省兵力,围剿流贼。陈奇瑜初来乍到,还没等他熟悉完形势,就被李自成他们趁着两人政务交接时的空隙,杀出一条血路,逃出生天。

    此外奔向四川的农民军老回回一部,一路过关斩将,在四川境内横行一时,攻城拔寨,正当他高歌猛进之际,遇上了大明有名的女总兵秦良玉,秦良玉的白杆兵天下闻名,乃是大明少有的精锐之兵,一番恶战下来,老回回大败而逃,于是又反身又杀回陕西,一时间,李自成,张献忠,老回回多路农民军在陕西南部如入无人之境,纵横驰骋,逼得陈奇瑜急令左良玉,贺人龙两员大将尽快回师,剿灭流贼。

    李自成,张献忠,老回回三人联手,手下部众足足有三万多人,左良玉与贺人龙虽然都是精兵,兵力却少,只有六千余人,于是双方一时在澄城,形成了对峙的局面,互相顾忌,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左良玉等人的策略是暂时与流贼僵持,等待陈奇瑜大军回援,到时以优势兵力,或前后夹击,或以大军包围,一举击溃流贼。

    李自成等人亦知左良玉与贺人龙之意,自己这边三位头领联手,看似兵力强大,但左,贺二人所部全是精锐骑兵,战力强悍,全力死磕之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是以也不敢贸然出击。

    若是率军撤退的话,农民军大多都是步兵,两条腿的怎么能跑过四条腿的,到时若是被官军骑兵顺势掩杀,只怕就是一个兵败如山倒的局面,是以李自成等人也只能在澄城坚守,等待会不会有什么变数出现。

    但凡战争,皆都是生灵涂炭,最悲惨的乃是普通老百姓,战场上刀枪无眼,无论是贼军还是官军,没了吃的喝的,多半就会纵容手下抢劫,甚至杀伤人命,奸淫妇女,老百姓无奈之下,只得收拾家中财物,举家逃亡而去。

    西北连年旱灾,百姓们大半都是逃往南方,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家园思想根深蒂固,只觉故土难离,不想离家太远,于是便向陕西各地,分散而行,只盼能寻到一处世外桃源,再不受战火和灾难困扰。

    张献忠在澄城,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正是束手无策之时,当他听说附近百姓纷纷逃亡之事,心中一动,猛地想起一条计策来,于是便吩咐身边手下说道:“把任老三和韩忠给我叫来。”

第一百四十九章有小偷() 
听闻张献忠张大帅相召,任老三和韩忠二人不敢怠慢,没多少时间,二人便来到了张献忠的居所,两人见到张献忠,双双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说道:“属下参见大帅!”

    张献忠急忙上前扶起二人,说道:“某这里不拘俗礼,两位兄弟不必如此,快请坐吧。”于是便招呼二人坐下。

    任老三是个三十多岁的精壮汉子,他个头不高,身材略瘦,嘴唇上留着两撇小胡子,韩忠年纪比任老三小一些,但是身材要比任老三魁梧很多,满脸横肉,目光阴冷。

    张献忠斟酌了一番,这才说道:“今日请两位兄弟前来,某是打算派二位兄弟,深入敌后,伺机行动。”

    任老三双手抱拳,说道:“请大帅尽管吩咐。”

    张献忠说道:“如今此地已成战场,大批百姓流离失所,逃散四方,贺人龙和左良玉这两个恶贼窥伺一旁,我军形势实是不甚乐观。”

    “某打算派遣两位兄弟,多带人手,混入逃难的难民之中,想方设法将难民聚于一处,到时只要官府应对稍有不当,两位兄弟便可振臂一呼,挑动难民造反,到时几万难民应声响应,则大事可成。”

    “如此一来,便可以解我军目前困境,若是西北后院起火,则贺人龙,左良玉二獠必然分兵去救,届时两位兄弟与我前后夹击官军,则大事可成,如今西北六十一家头领,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威名赫赫,二位兄弟若是能立下大功,又有手下众多步卒在手,来日也能自成一军,成为头领之一,岂不快哉?”

    听闻张献忠一番说辞,任老三,韩忠二人都是神色激动,二人双双站起,异口同声地说道:“请大帅放心,我二人必然不辱使命!”

    赵无忌这日正在府中闲坐,忽然有人送来杜红儿的口信,说道城东集市新来一批蒙古人,贩卖战马,售价十分便宜,但是只肯以粮食交换,不收银钱,杜红儿觉得这批蒙古人行迹古怪,怀疑这些蒙古人背后另有重要人物,所以急忙报给赵无忌得知。

    赵无忌闻言,想了一会,便派人找来夏允彝,说道:“夏先生,如今神木城出现了一批蒙古马贩,卖的马匹十分便宜,但是奇怪的是,他们只肯用粮食交换战马,并不收金银。”

    夏允彝听了,也觉得奇怪,他眯着眼睛沉思了一会,说道:“只要粮食,不要金银,似乎像是缺乏粮食的大部落所为……”

    赵无忌凝神细想,历史上的今年,林丹汗曾因天灾导致极度缺乏粮草,不得不三番五次攻打大明以获取粮食,甚至不惜与洪承畴的大军一战,若是按此推理的话,这批贩卖马匹的蒙古人,背后一定有林丹汗的高官在策划,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部落的粮草问题。

    想到这里,赵无忌便说道:“我怀疑这批蒙古人背后,另有重要人物牵扯其中,此事与我大明关系极大,本官打算让夏先生走一趟,先刺探一下他们的虚实,如何?”

    夏允彝笑笑说道:“大人既然有令,在下无有不允之理。”

    赵无忌目送夏允彝的身影远去,自己左右无事,便起了上街去看看的心思,能看到自己主政的城镇,一点点地好起来,繁华起来,还是让人觉得很有成就感的。

    赵无忌在街头随意而行,信步而走,溜达了一会,看时辰已是中午,便在路边寻个面馆,吃了一碗面,结账出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刚才吃饭的面馆,距离庆记商行只隔着一条巷子,想起也已好久没来庆记了,于是便过去看看。

    庆记的一楼依旧一如既往地火爆,很多人都在排队,等待购买肥皂和香皂,毕竟这两种商品,只有庆记一家有售,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排队购买者,多半都会受到亲戚朋友或邻居的托付,帮他们顺手也捎一些回去,所以每个顾客临走时,几乎都是大包小裹而去,里面既有自己买的东西,也有给别人带的物品。

    赵无忌在一楼转了一圈,便抬腿走上二楼,二楼乃是香水专卖,无数大姑娘小媳妇以及妇人,莺莺燕燕,荟聚一堂,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不时互相探讨着各种香水的优劣,以及哪种香水更好闻,哪种香气最持久等等。

    二楼女眷太多,赵无忌也不方便多待,他在二楼随便看了看,就上了三楼,三楼乃是琉璃专卖,无数精美的琉璃制品,摆放在精美的木头框架上,在穿透窗楹的阳光的照耀之下,更显得溢光流彩,雍容华贵,尤其是神木蕴含有丰富的石英矿,将石英加入其中,以至制造出来的琉璃,相较起南京的庆记,品质更为优良,晶莹剔透。

    琉璃暂时还属于奢侈品,价格不菲,来此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具有一定实力的中年男子,他们或是饶有兴趣地观看着架子上的琉璃制品,或是和店中的小二询问着什么,赵无忌一上三楼,就被一名女子的背影给吸引住了。

    这名女子穿着一件红色长袍,上身一件各色套花坎肩,戴着一顶黑色翻檐尖顶帽,脚下一双牛皮小靴子,上身还披了一件白色裘皮外套,一看就是价格不菲之物。

    这女子一身异族风情打扮,看这衣着,赵无忌感觉此女可能是个蒙古人,只是这女子正背对着他,手里拿着一件不知是什么的琉璃制品赏玩,赵无忌却是看不到这女子的正脸,但是只看背影,应该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子,她身边还有几个侍女打扮的蒙古女子,小心翼翼地陪在身旁。

    赵无忌也随意在场中转了一圈,庆记买下的这间铺面占地甚大,即使是三楼,也有大概几百米面积的样子,原本三楼售卖的都是琉璃制品,后来毛衣出现后,庆记的掌柜杨宪便把三楼的一部分用作售卖毛衣。

    赵无忌转了一圈,正欲下楼,突然看到有个汉子,佯做正在仔细观看架子上的琉璃制品,右手却偷偷地从那蒙古女子的身上,迅速解下了一个漂亮的荷包下来,只见他手指往后一勾,手腕一抖,那荷包便轻轻落入这汉子宽大的袖子中去了。

    这小偷动作极快,手段又熟练,那蒙古女子以及她身边的几个侍女,竟然都没有察觉这小偷的动作。

第一百五十章淑济公主() 
那蒙古女子还未发现荷包已经失窃,仍然在聚精会神地把玩着手中的一只琉璃莲花杯,赵无忌见那汉子盗窃财物,立即直奔那汉子走去,那汉子得手之后,转身就想快步离开,赵无忌急忙快行一步,一把抓住那汉子的右手,说道:“把东西交出来。”

    那汉子手腕被人抓住,顿时大吃一惊,猛地用力一甩赵无忌的手,转身就跑,这小偷情急之下,力量甚大,赵无忌一时不察,手又紧紧地抓住小偷的手,顿时便被这小偷带的向前倒去。

    此时那蒙古女子正处于两人中间,她听到背后有人怒喝,便转过身来,结果正好与赵无忌撞上,那小偷用力一扯,赵无忌就撞到了那女子身上,两人双双摔倒在地,赵无忌在上面,压在那蒙古女子身上,由于赵无忌紧抓这小偷的手,所以倒下的时候,把小偷也带倒了。

    那蒙古女子躺在地上,看到一个相貌俊秀的年轻汉人压在自己身上,顿时羞红了脸,她向来性子娴静,遇到如此突发之事,一时只觉得不知所措,最后只好羞涩地把头转向左边,不去看赵无忌。

    赵无忌见这女子肌肤胜雪,容颜娇羞,不由得也是心中一荡,此时那小偷又挣扎了两下,赵无忌这才想起还有正事要办,于是用左手在地上一撑,腰部发力,这才站了起来,此时早有庆记的伙计跑了上来,赵无忌站起之后,指着地上的汉子说道:“这人是小偷,刚才偷了这位姑娘的荷包,就藏在他袖子里。”

    伙计听闻有小偷,顿时便有几人围拢过来,那小偷挣扎不止,伙计们一拥而上,用力扳开那人的衣袖,果然发现了一个绣制精美的红色荷包,那蒙古女子早已站起身来,一看那荷包便出口说道:“啊,那不是我的荷包吗?”

    于是便有伙计们扭送这个小偷前去报官,赵无忌取了这荷包,双手交给这位蒙古女子,说道:“姑娘,出门在外可要小心,丢失了财物可就不好了。”

    那女子伸手接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