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648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648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王今日和刚大人相商此事,刚大人对本王说,劝降赵无忌的把握,他是一分也无。”多尔衮的语气有些沮丧,“此人心志坚定,很难说服或是劝降他。”

    庄妃听了,便是轻哼一声,“王爷,这世间哪有绝对的忠诚?”

    “所谓的忠诚,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罢了。”

    “却不知王爷许给赵无忌的,却是什么条件?”庄妃此时此刻,倒是颇有几分女中豪杰的样子,脸上『露』出一副杀伐决断的气度。

    “本王答应他,只要他坐视本王攻明,本王愿和他划江而治,长江以南归他,以北归我大清。”

    庄妃顿时便倒吸一口凉气,“怎么?平分天下?这样优厚的条件,他也不肯?”

    多尔衮点了点头。

    庄妃顿时也开始发愁。

    犹如刚才的多尔衮一般。

    静默了半晌之后,多尔衮方才颓然开口,“罢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大清国的疆域,已经足够宽阔,便是为了子孙后代计,本王也不该冒这个险。”

    “罢了,罢了,他们愿意打个你死我活,便由他们去罢,本王只管扎好自家的篱笆,做一守成之主,足矣。”说罢,多尔衮便沮丧地低下了头。

    庄妃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她想安慰多尔衮,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明亮的烛光中,一阵微风突然从窗外吹来。

    吹动了房梁上面悬挂的苦胆。

    吹动了木床上铺设的稻草。

    也吹动了,

    年方三十的多尔衮,那已经有些斑白的头发。

    也拂过他的,

    枯槁容颜。

    庄妃的心中,不由得蓦地一痛。

    深入骨髓。

    想了一想,庄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随即慢步上前,轻轻地靠在了多尔衮的怀中。

    “王爷,让妾身去吧。”

    多尔衮的身子突然一震。

    “布木布泰,你什么意思?”

    “别让刚大人去了,既然利诱不成,那妾身便试试『色』诱。”庄妃缓慢但是坚定地说道。

    多尔衮一把推开庄妃,一向温文尔雅的他,突然便暴怒的像一头受伤的狮子,大声咆哮。

    “胡说八道!”

    “你把本王当成什么样的人了!”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劝降() 
“大人想要北上勤王?”夏允彝在一旁皱眉问道。

    赵无忌嗯了一声。

    “大人虽然对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但属下以为,大人此举似乎不妥。”

    “哦?有何不妥?”

    “一间烂房子,再如何修补也无济于事,倒不如推倒,重建。”夏允彝一语双关地说道。

    “更何况,属下为大人不平。”

    赵无忌沉默了一会。

    “推倒,重建固然很好。”

    “只是本官担心,在推倒,重建的过程中,很多无辜的百姓,会挺不过去,死在黎明之前。”

    “本官个人的际遇,与这天下苍生,江山社稷相比,不提也罢。”

    “本官北上勤王,绝不是为了哪家哪人,而是为了这……,天下的百姓!”

    夏允彝不禁又摇了摇头。

    “只是……,大人在此时匆匆出兵,天时地利人和,可是一样不占,大人又何必非要逆天而行?”

    “李自成已据有大半西北,而今他集结七十万兵马,正是兵锋正锐时,而其距离京城也只隔着一个山西,孙大人若是败于李自成之手,全力疾行之下,李自成只需七八日,便可率大军杀到京城之下。”

    “反观大人这边,虽然这两年新募士卒,手握四万雄兵,但佟报国率五千兵马在倭岛,刘文秀率一万兵马在台湾,李定国率兵一万南下,正在整合安南地域,此刻大人手头可用之兵,不过留守钦州的一万五千人,如何能与李自成的七十万大军对抗?”

    “更何况,便是大人现在就立即起兵,带着这一万五千人北上,这粮草辎重筹备,士卒兵马动员,调拨船只,再加上兵舰北上花费的时间,非一月时间不可。”

    “属下只担心到了那时,京师早已被闯贼攻破矣,大人带着这一万多人,便是能抵达京城,怕也是于事无补。”

    陈近南和冯锡范在一旁也是连连点头,显然对夏允彝的分析非常赞同。

    “大人,”陈近南亦是禁不住上前一步,劝道:“夏先生所说,皆是金玉良言,属下以为,皇上当时出于一己之私,蓄意打压贬斥大人,将大人派遣到这处偏远之地,而今天南地北,道路艰难漫长,大人率军勤王,时间上是绝对来不及的,这也是皇上作茧自缚,大人又何必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赵无忌紧缩双眉,默不作声。

    沉『吟』片刻后,赵无忌方才淡淡说道:“此事本官自有主张,你等不必再劝,嗯,复甫,你刚才说还有个客人想见本官?”

    陈近南一拍脑袋,啊了一声,道:“属下一时疏忽,差点忘了此事,其实是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派来使臣,匆匆来此,想见大人一面。”

    “此人是谁?”赵无忌问道。

    “大清国太皇太后,庄妃,布木布泰。”陈近南说道。

    “啊……”赵无忌顿时便吃了一惊。

    片刻之后,在赵无忌的书房中,赵无忌端坐太师椅上,而庄妃则做出一副恭谨的神态,毕恭毕敬地跪在地上,一头触地,做五体投地状。

    “你起来罢,本官不喜被人跪拜。”赵无忌说道。

    庄妃这才盈盈站起。

    “庄妃此来,可是想劝降本官?”赵无忌单刀直入道。

    庄妃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妩媚诱人的神『色』,对赵无忌抛了个媚眼,但她心中情绪,却是十分的紧张。

    对面的这个年轻人,看起来不过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而已,庄妃却知道,在他那温和的笑容下,隐藏着怎样深沉而可怕的实力。

    大汗,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等清廷名将纷纷败在此人手中,此人更是凭着一己之力,在辽东力挽狂澜,硬是『逼』得多尔衮不得不主动向大明朝廷求和。

    而时至今日,眼看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声势越来越大,隐隐已有谋夺大明天下之意,在这个时候,拥有雄心壮志的多尔衮,如何不会也动起趁着『乱』世,逐鹿中原的心思?

    而大清想要入主中原,最大的阻力,便来自于面前这个年轻人。

    多尔衮原本想要派遣曾经和赵无忌多次打过交道的刚林前来,说服赵无忌。

    但无论是刚林,还是多尔衮,都觉得说服赵无忌的可能『性』,十成中连一成可能都没有。

    望着眼前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自己的年轻人,不知为何,多尔衮的身影便突然出现在了庄妃的脑海中。

    庄妃咬了咬牙。

    半个月前。

    庄妃再度来到多尔衮的那间草屋之中,两人亲热了一番之后,庄妃却发现多尔衮的情绪并不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可是听说,今日校场演武,阿山率领五千白甲兵,于战马上以火枪骑『射』,几乎人人都是百发百中,比之赵无忌的枪骑兵,亦是不差分毫;

    如此大喜之事,却不知为何王爷会如此烦恼?”庄妃温柔地问道。

    多尔衮叹了一口气,道:“今日听范军师说,李自成,张献忠两人声势愈发浩大,而明皇崇祯却又是昏庸不明,居然会三番五次下旨催促孙传庭速战,如此一来,孙传庭焉能不败?”

    “哦?大明一片混『乱』,这对我朝岂不是好事一桩?”庄妃问道。

    “布木布泰,”多尔衮抬头看了庄妃一眼,“本王是在着急啊,眼看是如此天赐良机,白白错过着实可惜,但若是趁此机会大举攻明,本王却又担心那赵无忌难以对付,稍有不慎的话,只怕不但得不到大明江山,反而会给我大清带来灭顶之灾。”

    庄妃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多尔衮的心情。

    多尔衮就像是羊圈外面的一匹饿狼般,看着羊圈内的羊羔们,垂涎三尺,而今眼看这羊圈的护栏已经破烂不堪,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馋的这匹饿狼两眼发红,恨不得马上便跳入羊圈,大快朵颐一番。

    但羊圈内不但有看门狗,居然还藏着一头吊睛猛虎。

    这匹饿狼顿时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不进羊圈吧,但那里面的羊羔着实诱人,再加上羊圈即将倒塌,到时羊羔四处奔逃,散布野外,不去吃掉它们,着实可惜。

    进羊圈吧,但那吊睛猛虎也不是个好相与的,弄不好自己进了羊圈,不是去吃羊,反而是送去给老虎吃。

    思忖了半晌之后,庄妃温柔开口:“王爷,妾身听闻那明皇崇祯,对赵无忌猜忌非常,一直对其打压和贬斥,若是能借着这个机会,利用他心中的不满,将他拉到我大清的阵营中,那便好了。”

    多尔衮叹了口气,道:“布木布泰,你说的没错,本王打算派遣大学士刚林,前去岭南,与那赵无忌接洽,商谈此事。”

    “既然王爷早有成竹在胸,却又为何如此为难?”庄妃问道。

    “刚林与那赵无忌打过不止一次交道,对此人颇有了解,此人虽然屡遭崇祯打压,但却一直忠心耿耿,是大明朝难得的忠臣。”

    “本王今日和刚大人相商此事,刚大人对本王说,劝降赵无忌的把握,他是一分也无。”多尔衮的语气有些沮丧,“此人心志坚定,很难说服或是劝降他。”

    庄妃听了,便是轻哼一声,“王爷,这世间哪有绝对的忠诚?”

    “所谓的忠诚,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罢了。”

    “却不知王爷许给赵无忌的,却是什么条件?”庄妃此时此刻,倒是颇有几分女中豪杰的样子,脸上『露』出一副杀伐决断的气度。

    “本王答应他,只要他坐视本王攻明,本王愿和他划江而治,长江以南归他,以北归我大清。”

    庄妃顿时便倒吸一口凉气,“怎么?平分天下?这样优厚的条件,他也不肯?”

    多尔衮点了点头。

    庄妃顿时也开始发愁。

    犹如刚才的多尔衮一般。

    静默了半晌之后,多尔衮方才颓然开口,“罢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大清国的疆域,已经足够宽阔,便是为了子孙后代计,本王也不该冒这个险。”

    “罢了,罢了,他们愿意打个你死我活,便由他们去罢,本王只管扎好自家的篱笆,做一守成之主,足矣。”说罢,多尔衮便沮丧地低下了头。

    庄妃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她想安慰多尔衮,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明亮的烛光中,一阵微风突然从窗外吹来。

    吹动了房梁上面悬挂的苦胆。

    吹动了木床上铺设的稻草。

    也吹动了,

    年方三十的多尔衮,那已经有些斑白的头发。

    也拂过他的,

    枯槁容颜。

    庄妃的心中,不由得蓦地一痛。

    深入骨髓。

    想了一想,庄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随即慢步上前,轻轻地靠在了多尔衮的怀中。

    “王爷,让妾身去吧。”

    多尔衮的身子突然一震。

    “布木布泰,你什么意思?”

    “别让刚大人去了,既然利诱不成,那妾身便试试『色』诱。”庄妃缓慢但是坚定地说道。

    多尔衮一把推开庄妃,一向温文尔雅的他,突然便暴怒的像一头受伤的狮子,大声咆哮。

    “胡说八道!”

    “你把本王当成什么样的人了!”

第一千零八十章指导攻城() 
面对暴怒的多尔衮,庄妃依旧镇定自若。

    “王爷,赵无忌此人,年少多金,才华横溢,身边一直不乏美女环绕,但妾身却听闻,他曾为了自己的结发妻子,而拒绝了崇祯天姿国『色』的爱女,长平公主的婚事。”

    “此人重情重义,显然,也是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风流人物。”

    “古有王昭君出塞,安定边疆,而今,我布木布泰为了大清国,便是委身下嫁给他赵无忌,那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能对我大清国有利,”庄妃语气坚定地说道,随即她抬头回望多尔衮,眼中『露』出无限的情意和温柔,

    “只要能对你有利,

    妾身愿意前去,说服此人。”

    在烛火的照耀下,庄妃的脸上,仿佛也笼罩了一层圣洁的光芒。

    多尔衮怔怔地看着庄妃,一时之间,心『乱』如麻。

    这边是征服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另一边,则是美人恩重,柔情蜜意难以消受。

    究竟该如何择决,多尔衮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时光缓缓流逝,月光如水,温柔地照耀在多尔衮身上。

    似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