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604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604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托盘里,四样精致的小菜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一碗米饭,一双筷子放在红木托盘的边缘。

    “如今正是午时,妾身亲自做了几道小菜,前来送给大人。”李恬儿轻声说道。

    她的声音温柔的就像从赵无忌耳边拂过的微风,金『色』的阳光映照在她那俏丽的容颜上,更显得艳丽夺目,让人心『荡』神驰。

    深深地看了李恬儿一眼,赵无忌伸出双手,接过托盘。

    “既如此,李姑娘有心了。”

    “大人请慢用,妾身暂且告辞。”李恬儿也没有多说什么,对赵无忌福了一福之后,便大大方方地离去。

    望着女子倩丽的背影远去,再看看手中托盘上香气扑鼻的饭菜,空气中似乎还有少女身上特有的香气,阵阵袭来,一时间,赵无忌竟也怔住了。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夏允彝追来() 
片刻之后,赵无忌吃完了李恬儿送来的午餐,他跳下马车,长长地伸了个懒腰。

    休息片刻后,队列将会再度出发。

    就在此时,赵无忌却听到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急促马蹄声。

    不一会,商敬石带着一名儒生模样的人匆匆前来。

    远远望去,那身形十分的熟悉,离得近了,赵无忌才惊喜地发现来者正是夏允彝,于是便急忙带着阿南喇嘛迎了上去。

    “夏先生不是在钦州坐镇么?为何也来到福建?”赵无忌问道。

    看到赵无忌后,夏允彝也显得非常欣喜,他看了看周遭景象,便道:“大人,此地非谈话之所。”

    “走,咱们去马车里谈。”赵无忌当即转身带着夏允彝和阿南喇嘛三人上了马车。

    赵无忌坐在车厢中的沙发里,阿南喇嘛和夏允彝两人则坐在他的对面,三人中间放着一只红木制成的案几,案几上随意地摆放着几份文书。

    “在下之所以来此,乃是归化城和神木县皆有书信传来,因属下自觉此事干系重大,未敢轻易做主,于是便贸然离开钦州,前来此地追寻大人。”夏允彝说道。

    “哦?草原上和西北,又有什么动静了?”赵无忌问道。

    “囊囊太后从归化城传来消息,说道科尔沁部的南楚曾私下派人前来接触,隐隐流『露』出想要投靠大人的意思。”

    南楚是苏泰福晋的弟弟,也是科尔沁部台吉将来的继承人,而科尔沁部又是草原上较为强大的部落之一,他的一举一动,都将会给草原上的形势,造成深远的影响。

    “夏先生的意思是,科尔沁部想要投靠本官?”

    “嗯,据属下猜测,南楚此举,更像是打算在大人以及满清之间,两头下注的做法,满清多尔衮亦是一代雄主,属下以为,科尔沁部暂时并没有背叛满清的胆量。”夏允彝回答说道。

    赵无忌思忖了片刻,缓缓点头,“夏先生分析的很有道理,不过科尔沁部一向与本官颇有渊源,既然南楚有意示好,却也不能太过怠慢了他。”

    “再说,而今天下『乱』局愈发明显,李闯,张献忠在西北,中原等地如入无人之境,本官担心,两三年之后,天下恐会有大变产生。”

    “一旦时局有变,本官势必也不能袖手旁观,”说到这里,赵无忌便抬眼看向阿南喇嘛,“此番,只怕又要劳烦尊者辛苦一趟了。”

    “必须赶在时局有变之前,尽快做出种种准备,察哈尔部能征惯战的将领虽多,却多是有勇无谋,缺少运筹帷幄的帅才,本官有意请尊者返回归化城,相助囊囊太后。”赵无忌说道。

    阿南喇嘛当即脸『色』肃然地点了点头,“大人既有差遣,小僧敢不听从,回去草原之后,大人有何指示,尽管吩咐小僧便是。”

    “尊者回到草原上后,协助太后继续按照以往方针,积蓄力量,团结其他草原部落,以待天下有变,满清如今与我大明乃是盟友,这几年之间,料想草原上也将不会再有战事,尊者正可借此机会,扩充军备,训练士卒,随时等待本官的调遣。”赵无忌说道。

    阿南喇嘛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神木县那边,又有什么动静了?”赵无忌向夏允彝问道。

    “启禀大人,据慕容将军的禀报,如今李闯声势浩大,西北之地除葭州外,几乎尽数落入李闯之手,慕容将军如今的压力很大,他来信请示大人,是主动出击,还是固守待变。”夏允彝说道。

    赵无忌不禁笑了笑,“李自成号称雄师百万,慕容先又能拿什么去主动出击?到时惹恼了李自成,让他派遣大将率军前来,到时葭州城池应是不会有失,但城外的百姓可就遭了殃。”

    思忖片刻后,赵无忌便做出了决定,“夏先生,给慕容先回信,告诉他,除非本官另有命令,否则不许他主动挑起与李闯的冲突。”

    “本官暂时还没精力去对付李自成,李自成也不会蠢到主动来招惹本官,西北之地,暂时先这么维持现状罢。”赵无忌说道。

    眼看赵无忌处理完了这两件事,阿南喇嘛又是心急返乡,于是便匆匆和赵无忌告辞,带了几名随从便急忙北上,返回草原。

    而送别了阿南喇嘛后,赵无忌则再度率军前行。

    摇晃不定的马车中,赵无忌与夏允彝相对而坐,在两人面前的案几上,摆着一张大明的地图。

    夏允彝一脸的激动之『色』,“大人刺杀施琅得手,实在是可喜可贺,感恩之余,郑家从此必会牢牢地站在大人这边。”

    “如今北方流贼四起,声势浩大,属下与大人意见相同,两三年内,天下必有巨变产生!”

    “『乱』世之中,正利于大人这样的英雄豪杰出人头地!”

    “属下以为,大人应趁此良机,牢牢地将福建也抓在大人手中。”

    夏允彝伸出右手手指,点着地图上的某处,“大人请看,而今广西有余大人在此坐镇,且大人又是当今皇上亲封的镇南侯,广西一地,早已是大人的囊中之物。”

    “而福建此地,北连江浙,左连广东,大人若能得到此地,则便可以广西,福建两地,牢牢钳制住中间的广东地区,慢慢将其收入囊中;

    而从此地来看,北上即可攻取江浙,也可攻取湖广,前者有钱,后者有粮,无论得到那个地方,大人都可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是以属下以为,大人对此地,应抱着志在必得的态度。”夏允彝总结说道。

    赵无忌听了,微微颔首。

    从历史上来看,李自成攻破京师后,满清入关,吴三桂投降,随即满清便带着投降过来的吴三桂,击败李自成,非常快速地将大明北方悉数纳入囊中。

    所以为了对抗入关后,实力迅速扩大的满清,尽快整合南方地区,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在福建,赵无忌还能得到郑芝豹和郑成功的帮助,这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那夏先生的意思是?”沉『吟』片刻后,赵无忌心中已经基本有了主张,但他仍然想听一听夏允彝的见解。

    “属下听闻如今施琅余孽正在沿海一带疯狂报复,倭寇海贼屡屡登岸上陆,杀害劫掠沿海百姓民众,官军束手无策,属下以为,这正是大人介入此地的天赐良机。”夏允彝一字一顿地说道。

    颠簸不定的马车中,赵无忌不置可否地看了夏允彝一眼,没有说话。

    从福州到月港,路途大约六百多里,如今又不是战时,赵无忌体恤马力,也并未驱马疾行,所以最终众人足足花费了四日时间,方才到达福州城下。

    此时正是正午。

    由一名身穿绯『色』官袍的官员领头,众多官员和差人正站在福州城下,迎接赵无忌等众人。

    距离城门不远处,赵无忌便翻身下马,把缰绳交给身后的侍卫,迈步前行。

    眼前的官员约莫四十岁上下,身材清瘦,颔下三缕长须,望着赵无忌微微笑着拱手施礼,“下官福州知府熊经,特来迎接镇南侯。”

    “哈哈哈哈,”赵无忌一边笑着,一边快步上前,同样拱手说道:“本官不过途经此地而已,岂敢劳烦熊大人亲自来迎?这却是本官的不是了。”

    “镇南侯说笑了,原本巡抚萧大人也有意前来迎接侯爷,只是十分不巧,萧大人昨日突感风寒,如今卧病在榻,不能前来迎接,还请侯爷恕罪。”熊经笑眯眯地说道。

    “岂敢,岂敢,原本就应是本官前去拜会萧大人,岂敢让萧大人亲自来迎。”赵无忌嘴上急忙谦让。

    福建巡抚萧奕辅官居二品,乃是大明的封疆大吏,位高权重,在官职上并不逊于赵无忌的镇南侯,更何况赵无忌年纪轻轻,而萧奕辅却已是五十余岁的老者。

    无论从官职还是从年龄上,萧巡抚不来迎接赵无忌,方才是正常之理。

    熊经所说的萧大人偶受风寒,不能来迎,也就是官场上的几句客气话,熊经此举,既捧了赵无忌,又为萧奕辅不能前来做了解释,可谓是做官做的滴水不漏,经验十足,同时讨好了两人。

    赵无忌自然也明白官场上的这些交往之道,与熊经寒暄了几句之后,他便准备带人进城,望着赵无忌身后的这一千虎狼之师,熊经禁不住脸上有些变『色』。

    “侯爷,您提兵入城,似是不太妥当吧。”熊经低声问道。

    赵无忌瞥了熊经一眼,想了想,亦是低声答道:“熊大人有所不知,本官的仇人可是很多,不带他们进去,本官身边无人护卫,若是在福州城出了意外,这责任,熊大人可担待得起?”

    赵无忌的谨慎小心是有道理的,首先施琅虽然死了,但他在福建经营这么多年,谁知道他还有没有潜伏在深处的党羽,正躲在不知哪个地方,如毒蛇一般地等待着为主子复仇呢。

    再一个如今不是『乱』世,胜似『乱』世,福建虽然一向太平,但赵无忌也不想轻易地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付到别人手里。

    小心谨慎一些,总是没错。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入城() 
如今的赵无忌,身为镇南侯,无数人的生死荣辱与他系于一身,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广西,对青州,对西北,甚至对辽东和四川等地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庆记与和记这两大商业巨兽,以及黑旗军这支强大无比的武装力量,也皆都离不开他。

    是以赵无忌如今格外注意自己的安全,这不仅是他本人的愿望,也是黑旗军上下所有士卒,以及他管辖属地所有百姓的愿望。

    更何况『乱』世即将到来,赵无忌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让满清入关进而一统天下的旧事重演。

    听到赵无忌如此说,熊经的脸上顿时便『露』出一丝难『色』。

    “这,镇南侯何必让下官难做,官军若无调遣,不得入城,这乃是我朝惯例,更何况……”说到这里,熊经突然便住口不说。

    赵无忌冷笑一声,道:“何况什么?让本官猜猜,嗯,是不是萧大人曾有吩咐,不得本官带兵进城?”

    熊经顿时便是脸『色』一红,迟疑之后,他并没有出言反驳,算是默认了赵无忌的说法。

    “熊大人,本官还是那句话,若是本官没有护卫在身边警戒,一旦本官在城中有个三长两短,到时不要说你和萧大人,就算是当今六部阁老,也担当不起这个责任。”赵无忌紧皱眉头,有些不快地说道。

    熊经顿时就怔了怔,心想这镇南侯年纪轻轻,口气却是不小,心中对于赵无忌,顿时便起了几分看轻之意,心想自己原本还敬重此人是辽东战场上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今日一见,此人却如此嚣张跋扈,看来也不过如此。

    然而心念一转,熊经便想起另一桩事来,顿时便如炎炎夏日,被人用一桶冰水迎头浇下一般,浑身上下,里里外外,皆被浇了个透心凉。

    熊经想起了赵无忌的另外一个身份,除了镇南侯之外,赵无忌还是察哈尔部摄政王,而在草原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苏泰福晋,则是他的夫人之一,当今察哈尔部大汗额哲的姐姐淑济,也是他的夫人。

    察哈尔部民风剽悍,骑兵众多,一旦赵无忌出事,苏泰,淑济愤怒之下,察哈尔部定然不肯善罢甘休,到时若是这曾经的草原霸主一怒兴兵,入侵大明,到时不光是自己,便是巡抚萧奕辅头顶上的乌纱帽,也是定然不保。

    更何况赵无忌是大明军神,被崇祯皇帝倚为对抗满清的定海神针,他若一死,最高兴的,恐怕就是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到时清兵入侵,抵挡不住的崇祯,国难思良将之际,自己等人势必会被崇祯拿下斩首,到时能做到祸不及家人,便已经是最好结局。

    眼前的年轻人虽然身材并不高大,话语也和气,但看在熊经眼中,他的身后却仿佛存在着无数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