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588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588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近南听了,一脸的错愕之『色』,“这个,大人为何会如此说?冯兄为人非常耿直,心思单纯无比,何来阴鸷之说?”

    赵无忌微微皱眉,心中感觉似是哪里有些不对。

    “咳咳,总之本官告诉你的话语,你牢牢记在心中就好。”赵无忌脸『色』微红。

    “此外,那冯锡范的外号,可是‘一剑无血’?”赵无忌问道。

    陈近南脸上惊讶之『色』更甚,“‘一剑无血’?冯兄并无此外号,大人却是从何处得知?冯兄擅使的兵器,乃是一杆长枪,并非长剑。”

    “冯兄擅用枪,一杆长枪使将出来,声势骇人,几乎无人能敌,乃是公子帐下第一猛将,是以冯兄的绰号乃是神枪无敌。”

    试探『性』地看了赵无忌一眼,陈近南小心翼翼地问道:“在下听大人的语气,似是对冯兄有很深的误解,在下想来,莫非大人曾见过一个与冯兄同名同姓的歹人,是以方才会误以为冯兄便是此人?”

    赵无忌呵呵干笑了两声,脸『色』有些尴尬,心想这下可是出丑出大了,谁想到冯锡范的擅用武器却是长枪?并且居然还会被郑成功和陈近南认为是心思单纯的耿直之人?

    这其中一定有哪里不对,赵无忌暗自想道。

    “本官也是随口一猜,陈小哥莫怪,此地最近风云激『荡』,往来此间的高人异士颇多,你先暂且回去,暗中联络众人,务必隐匿行踪,万万不要惊动了施琅。”

    陈近南听了,却没有立即起身告辞,他看了赵无忌一眼,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

    “陈小哥有话请讲。”赵无忌说道。

    “在下冒昧问一句,大人打算如何对付施琅此贼?”陈近南开口说道。

    历史上的陈近南,颇有智谋和韬略,后世大名鼎鼎的天地会便是他一手创建,并且此人对郑家极为忠诚,如此人才,应是值得信任。

    念及此处,赵无忌当即也不隐瞒,道:“本官前来这里,乃是准备暗中刺杀施琅此贼,为郑将军报仇。”

    陈近南听了,当即肃然起敬,再度拱手抱拳道:“大人当真是义薄云天,居然肯为郑将军如此轻身犯险,亲自前来此险地,刺杀此贼,大人真乃是我辈楷模。”

    赵无忌笑了笑,随意地摆了摆手。

    “本官也是无奈啊,若是海战,这大海这么大,施琅若是有意躲避,本官很难在海上找到他,与其决战;

    此外,施琅手中水师又是人多势众,本官若不尽全力,实难以取胜,恶战之下,难免会有大批暗中心怀郑家的将士,会在炮火中被本官所伤,如此亲者痛仇者快之事,本官实在不欲为之。”

    “是以本官也只得出此下策,打算通过刺杀的手段,除掉此贼。”

    “若是在下没有猜错的话,大人莫非是打算在三日后的李府择婿大会上,向施琅下手?”陈近南狡黠地笑了笑。

    赵无忌心想果然瞒不过你,他看了陈近南一眼,随即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此确实是刺杀施琅的最好机会,实不相瞒,公子也有在此次择婿选拔中,刺杀施琅的计划,并将会由我等之中武功最高的冯锡范,冯兄执行刺杀任务。”陈近南说道。

    赵无忌心想这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不瞒陈小哥,本官这里负责参与择婿,刺杀的,乃是这位刘文秀刘将军。”赵无忌伸出手去,向陈近南介绍了刘文秀。

    单独以武功而论,赵无忌手下李定国,商敬石,韩勇等人的武艺皆都高于刘文秀。

    但李定国等三人都与施琅有过一面之缘,为小心计,赵无忌最终选定了施琅未曾见过,武艺也十分高强的刘文秀执行刺杀任务。

    “哦,原来是刘将军,久仰,久仰。”陈近南对着刘文秀抱了抱拳,刘文秀亦是急忙抱拳回礼。

    “对了,提醒刘将军一句,冯兄此次的化名为何足道,若是在考场上见了,交手切磋之时,还请将军手下留情才是。”不得不说,陈近南想得非常周密。

    刘文秀听了,点了点头,道“本将化名陈凡,也烦请陈兄弟转告一声。。”

    陈凡,是刘文秀在此次择婿大会上使用的假名。

    “既然你们也打算参加李府择婿,想必李泰文的资料,陈小哥已有所掌握,还请陈小哥为本官简单介绍一下李泰文此人,对了,本官对那个刘双,也很有兴趣。”赵无忌说道。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陈近南当初能一手创建秘密组织天地会,想必其收集情报的能力,也是一流,听他谈谈对李泰文和刘双的看法,多少会有所裨益。

    陈近南听了,点了点头,他想了一想之后,便徐徐开口。

    “李泰文此人,出身寒微,从『药』铺的小伙计做起,一步步走到了如今月港商会会长的位置,而今整个月港,约有四分之一的商铺,皆都是他的产业,此外,他也拥有一支实力不凡的强大舰队,以及数支商船队。”

    “此人为人豪爽,最是急公好义,重义气,最爱结交英雄好汉,江湖人送绰号‘赛孟尝’,也有人拿他跟当初一诺千金的季布相比,不过李泰文此人, 确实是极为爱惜自己的名声和信誉。”

    “总而言之,在下以为此人乃是一代枭雄人物,绝不可用普通的商人观点,去看待他。”陈近南说道。

    “那刘双呢?”赵无忌对这个刘双,也非常感兴趣。

    “刘双此人,是北直隶的秀才出身,据传他和李泰文之女李恬儿,在幼时曾有指腹为婚的约定,不过这也只是传言,曾有人就此询问过刘双,但刘双一直都抱着不置可否的态度,对此事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赵无忌会对此人感兴趣,但陈近南还是如实地说出了自己所掌握的,有关刘双的情报。

    “哦,本官可是听闻,刘双当初曾与他家中的丫鬟私定终身,此女更是为其怀孕,只可惜听说刘双考取功名后,深知两人地位悬殊的此女,为不耽误刘双前程,竟毅然私下离去,从此消失不见?”赵无忌问道。

    “这,此事也只是传闻而已,”陈近南迟疑了一下,方才继续说道,“并且,据在下暗中的观察以及手中掌握的证据来看,基本可以断定一事。”

    “何事?”

    “刘双致家中丫鬟怀孕的传言,极有可能是李家有意放出来的。”

第九百九十章倭国歪风() 
片刻之后,在回答了赵无忌的一一询问,确定再无他事之后,陈近南方才站起身来,向赵无忌告辞。

    赵无忌亦是站起身来,亲自将其送出门外。

    望着陈近南的身影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赵无忌这才转过身去,返回客栈中自己的房间。

    半个月之前,在处理完青州府的蝗灾之事后,赵无忌便率人乘坐海船,一路小心行驶,隐蔽踪迹,最终平安无事地返回到了钦州港。

    留下士卒们在钦州整休后,根据杜红儿和郑芝豹传来的情报,赵无忌最后做出了刺杀施琅的决定,于是便亲自带着刘文秀等人,乔装打扮,来到了月港,企图相机行事。

    施琅是通过反叛郑芝龙才做到如今的位置,得位不正,虽然现在看起来施琅手下士卒无数,海船众多,貌似强大无比,但其中大部分人却并不是诚心诚意地归附他,依旧在暗中心怀郑家,只要能除掉施琅,其手下的庞大势力立即就会四分五裂。

    而在这时,若是郑芝豹、郑成功二人能站起身来,利用郑芝龙的影响力,振臂一呼,定能接收下施琅留下来的大部分势力,从而以最小的代价,平定此次施琅叛『乱』,这便是赵无忌之所以亲自前来刺杀施琅的原因。

    当然,正面与施琅海战,在海战中堂堂正正地击败他也不是不行,只是施琅手下舰队足足有两千多艘战舰,海战中炮弹准头又低,想要在海战中击杀施琅,击败其船队,且不论难度如何,就说在战争的过程中,双方的舰队必然将会死伤惨重。

    两败俱伤之下,只会让荷兰人和倭国人坐收渔利。

    但施琅十分的狡猾,如何刺杀他,依旧是一个非常艰巨的难题。

    所幸杜红儿和郑芝豹很快便传来情报,给赵无忌提供了一次刺杀施琅的绝佳良机。

    在月港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当地富商,月港商会会长李泰文,有女长成,欲要出嫁,而施琅对此女兴趣浓厚,志在必得。

    这女子虽然天姿国『色』且又知书达理,但施琅真正在意的,却是李泰文的庞大势力。

    施琅杀了郑芝龙之后,他也知道自己如今地位不稳,是以急于四处结盟,企图巩固已经到手的地盘和地位。

    而李泰文作为月港数一数二的大商家,不仅在月港,便是在整个福建官场,他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果能娶李恬儿到手,在李泰文的帮助下,施琅可以轻易整合手中势力,并迅速获得福建官场的认可。

    是以施琅才会前来此地,参加这场看似有些荒谬的选婿大会。

    所以赵无忌也来到了月港。

    毕竟在月港,施琅是客非主,他既没必要,也不方便将其手下的强大舰队和精锐士卒带到这个商业港口处来,所以赵无忌相信在这里,自己一定可以找到刺杀施琅的机会。

    夜『色』渐渐深沉。

    此刻,京师,紫禁城中。

    御书房内的崇祯站起身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脸上尽是疲倦之『色』。

    “大伴,”崇祯开口召唤道。

    无人应声。

    崇祯讶然转过身去,却见身后侍奉自己的两人,乃是曹化淳和高起潜,王承恩却是不见踪影。

    崇祯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啊了一声,方才想起王承恩上午便被自己派出宫去办事,此事却是让自己给忘了。

    听了崇祯的话语,高起潜急忙转身,低声对一名小太监说道:“皇上饿了,还不速速前去,为皇上准备膳食?”

    那小太监闻言,当即领命而去。

    崇祯确实是有些饿了,而高起潜也确实是对崇祯的『性』情非常熟悉。

    片刻之后,热气腾腾的膳食便端到了崇祯的面前。

    皇帝吃的膳食,和普通人家吃的膳食大不相同。

    由于皇帝是天子,天子想要吃饭,厨子必须尽快做好,不能让皇帝多等,所以皇宫的厨师们,多半都会把饭菜做成七八成熟,然后在灶上用小火煨着,一旦皇上要用饭,急忙改用大火急烧,短短几分钟,饭菜便可完成。

    是以皇宫中的饭菜,由于在火上蒸煮过久,所以相比外面直接烹调的菜肴,往往会失去几分鲜嫩之味,其口感和滋味,并不一定就比外面酒楼的菜肴好吃。

    崇祯皇帝工作了一整日,此刻也早已饿了,当即取了碗筷,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高起潜站在崇祯的身后,想起今日刚刚收到的,施琅托人送交的一份厚礼,不禁陷入沉思。

    片刻之后,崇祯用完晚膳,小太监取走饭菜托盘,高起潜便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低声说道:“皇上,奴才听闻最近江南一带也是殊不安定,早已沉寂一时的倭寇,最近又屡屡犯我边疆,袭扰百姓,此事皇上不可不察,以免养虎为患,叫那倭寇成了气候。”

    崇祯皱了皱眉,想了一想,这才有些气馁地放下手中茶盏,说道:“你说的不错,只是,朕如今手头,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去剿那倭寇?

    朕自从登上大宝以来,一直都没有消停过,为了祖宗留下的这片老大江山,朕可谓是费心费力,高起潜,你看看,朕才不到三十的人,这鬓边的白发都多少根了?”

    高起潜小心翼翼地陪着笑,急忙又恭维了崇祯几句,恭维崇祯是真命天子,胜过尧舜禹汤,直夸得崇祯喜笑颜开,心情大好。

    曹化淳在一旁冷眼旁观,对于高起潜的用意,他慢慢地也猜出了八九分,于是也便暗中拿定了主意。

    “所谓国难思良将,奴才听闻那福建的施琅将军,也是个有本事的人,且又诛杀意图谋逆的郑芝龙,立下大功,皇上何不命此人袭了郑芝龙的总兵之位,命他率领舰队,为我大明镇守南边海疆?”

    “有施将军在彼镇守,想必那区区倭寇,亦是成不了什么气候。”高起潜说道。

    崇祯听了,沉『吟』片刻之后,方才点了点头。

    最近朝中保举施琅为总兵的奏折越来越多,虽然崇祯为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但却也不能不顾及手下臣子们的感受和意见。

    崇祯虽然对施琅没什么好感,但是他也明白,对施琅的任命,只是早晚之事,自己压不住他,而福建那边,也确实需要有一名水师大将,在那里坐镇。

    不用施琅,崇祯也无人可用。

    正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