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565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565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海中所有思绪在这一刻戛然而止,年轻的士卒无力地松开了擎着大旗的双手,脸上带着对这世界无比的留恋向往和不甘,向后倒了下去。

    赵无忌圆睁怒目,望着他倒下的身影。

    这个士卒赵无忌很熟悉,他只有十九岁,平时特别爱笑,昨日赵无忌还不经意地听他和别人说起,说道家中父母为他在钦州寻了一门亲事,只等他此战结束,便回去成亲。

    却没想到,他终于没能等到成亲的那一天。

    期盼的幸福生活尚未来临之前,他的生命便以永远地定格在了十九岁。

    狂风之中,虎大威高大宽厚的身影在黑暗中突然闪现,他顶着狂风,手里牵着一匹战马,大声向赵无忌喊道:“大人,敌众我寡,局势不利,不如暂时撤退吧!李将军那里还有两千骑兵,定能护得大人周全!”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人,快撤吧!”

    “末将愿拼死断后!”虎大威浑身浴血,身上铠甲处处残破,大腿上还有一支折断的箭杆,手中陌刀刀锋上也是缺口处处,但他的气势依旧雄浑,眼中仍有战意。

    狂风怒啸中,赵无忌似是没有听到虎大威的话语,他只是死死地盯着那名倒地士卒的尸体,他的双眼慢慢地变得血红一片,他的胸膛起伏,不断地喘着粗气。

    几百名护卫在赵无忌身边的士卒,亦是同时将目光投向了他们敬爱的主帅。

    “大人……”虎大威上前一步,将缰绳硬塞到赵无忌的手中。

    赵无忌猛地甩开虎大威持着马缰的右手,猛地举起手中陌刀,斜斜指向前方的天空。

    “打起本官的军旗,让所有人都看到,本官绝不会后退半步!无论何时,本官就在这里,和你等一起共存亡!本官说过,此战,有进无退!”赵无忌手持陌刀,他的脸『色』有些扭曲变形,眼中充满决绝之意,大声喊道。

    商敬石一个箭步上前,从那倒地士卒手中拾起军旗,再度将它高高举起。

    “点上火把,让所有人都看到,本官就在这里,只要本官不死,旗帜不倒!”赵无忌大声吼叫道。

    黑暗中迅速地燃起了十几支火把,熊熊的火焰驱散了黑暗,在狂风中不断颤抖,但始终顽强地燃烧着,不曾熄灭。

    火把照耀中,赵无忌的身影显现,他目光坚毅,哪怕在狂风中,他的身姿也依然挺拔。

    猛烈的狂风不断地吹拂着少年的发梢和衣衫,少年的目光,只是坚定地看向前方,看向几百米开外,同样是火光簇拥中,那个身穿龙袍的中年男子的身影。

    皇太极,你我今日便在此处,一决雌雄!

    望着火光照耀下那骄傲的少年将军,望着那面在狂风中屹立不倒,烈烈飞舞的黑『色』军旗,信心重新又回到了每一个明军士卒的身上,滔天的战意,亦是在他们的心中慢慢显现。

    赵无忌双手紧握陌刀,犹如一只逆流而上的鱼儿般,迎着狂风,率领手下开始向前方的清军发起新一轮的突击。

    借着外围大盾兵的掩护,在赵无忌的率领下,明军的火枪手和弓手们,顽强地逆着狂风,继续给围攻过来的敌军以迎头痛击。

    明军缓慢而艰难地开始逆风而进。

    在明军盾阵的不远处,李定国浑身是血,带着两千枪骑兵,围绕着己方盾阵不断地拼命厮杀着,以火枪和陌刀,势若疯虎般地屠戮着任何企图靠近盾阵的清兵们。

    但数量庞大的清兵,在皇太极的严令下,不顾明军的顽强冲杀和己方的损伤,依旧紧『逼』过来,便如同一条巨蟒般,慢慢地开始收缩身躯,收缩包围圈,企图绞杀里面的明军。

    场面依旧是清兵占优。

    局势,在一点点地向着不可逆的方向慢慢发展。

    偷偷望着身后不远处的这一切,满身鲜血,躺在地上装死的徐三重重地叹了口气 ,一种沉重的宿命感和无力感,突然袭上了他的心头。

    当兵吃粮,当兵的目的就是吃粮,可不是送死,厮杀半晌后,眼看敌军越来越多,手臂上中了一刀的徐三索『性』便躺在地上,企图靠装死来逃过一劫。

    他的运气不错,战场上交战的双方,谁也没注意这么一具浑身是血倒地的尸体。

    看着身后不远处拼命挥刀厮杀的袍泽们,徐三有些愧疚地闭上了眼睛,身子继续一动不动。

    几里地之外。

    刘芳亮拼了命地挥动陌刀,砍杀着一个又一个挡在面前的敌军士卒,仿佛疯了一般。

    他原本灰黑『色』的铠甲,如今大部分已经变得血红一片,大部分都是敌人身上的鲜血,也有他自己身上流出的血迹。

    眼前的清兵实在是太多,仿佛无穷无尽般,总是也砍杀不尽,手中陌刀传来的手感,让刘芳亮知道,自己手中的这把陌刀,多半是已经有了缺口,或是卷了刃,砍杀时总有一种拖泥带水的感觉,完全失去了最初的干净利落和爽快。

    在他的身后,也只有不到千余的枪骑兵紧紧跟随,清兵此番抵抗的意志出乎意料地顽强,虽然被明军杀伤了许多士卒,但依旧没有半点撤退或是崩溃的迹象。

    不仅陌刀,就连身上坚固的铠甲也慢慢地出现了破损和缺口,刘芳亮的后腰和左腿也中了一刀,不过伤势不重。

    仅仅几里地的距离,对刘芳亮来说,却仿佛是天堑一般的难以逾越,他的对手是同样老练而勇猛的苏克萨哈,依仗着人数上的优势,拼命地与面前的这股明军周旋着。

    清脆的火枪声依旧在不断响起,明军的枪法依旧精准,几乎每次枪响,都有清兵应声倒地,但望着眼前无穷无尽的清兵,刘芳亮的心中突然涌起了一股绝望之情。

    他几乎可以肯定,短期间内,他是无法杀穿敌阵,前去救援己方主力部队了。

    却不知自家大人的部队,在重重清兵的围困之下,还能坚持多久。

第九百五十七章破敌(上)() 
刘芳亮在这边久攻之下却迟迟无法突破苏克萨哈的封锁,禁不住心急如焚,而赵无忌那边,此时的战斗也进入了最白热化的阶段。

    机警狡猾的皇太极,除了在身旁保留了一千白甲兵作为护卫之外,几乎把他手下的所有士卒,全部都派了出去,前去围攻面前的明军。

    通过望远镜,皇太极欣慰地看到,那杆令自己和无数满清将领心惊胆战的黑『色』战旗,如今正被己方如『潮』水般的大军,给死死地围困在那里,不得寸进。

    一名传令兵匆匆一路小跑过来,扑通一声跪在了皇太极的面前。

    “大汗,英亲王有书信送到,塔山守军没有任何异动,秦翼明所部依旧被我军困在塔山城,此外也有侦骑来报,宁远城的吴三桂亦是一动不动,并没有任何想要出兵救援杏山的迹象,请大汗放心。”

    “哈哈哈哈哈……”一阵狂笑中,皇太极猛然站起,他上前两步,望着不远处摇摇欲堕的明军阵营,目光阴冷,脸上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赵无忌,此战终究是朕胜了!”

    望着不断缩小的己方包围圈,皇太极欣慰地叹了一口气,转身返回龙椅上坐下,并将身子舒舒服服地靠在了龙椅那宽大的椅背之上。

    一旁清兵急忙捧着一件灰『色』貂裘奉上前来,皇太极接过,笑着将其披在身上。

    “给朕取酒来!朕要在这里,笑看儿郎们破敌。”皇太极得意地笑着,目光阴冷,一股强烈的自信和威严,再度返回到了他的身上。

    任你再有三头六臂,可惜笑到最后的,却是朕。

    念及此处,皇太极脸上笑容更盛。

    自觉胜券在握的皇太极,已经开始思考起战后的诸项事宜。

    此战取胜后,留下颖亲王萨哈廉在此,集结兵力,继续拔掉塔山以及宁远两城,在大将军炮的帮助下,塔山城轻易可破,至于吴三桂镇守的宁远,虽然比较棘手,但问题依旧不大。

    而自己,则将速速领兵回援,收回借给多尔衮的三千白甲兵,并歼灭那股正在己方腹地四处破坏的明军。

    明暗不定的火光照耀下,在无穷无尽的喊杀声和厮杀声中,皇太极陷入了沉思。

    围攻赵无忌所部的清兵越来越多。

    在清军一波波的冲击下,明军的阵营不断地出现着缺口,就连赵无忌,也不得不手持陌刀,率领手下的几十个亲卫,在军阵中四处增援补漏。

    他每出现在一处,都能给坚持在那里的明军士卒以莫大的信心和鼓舞,而在不断的奔波和增援中,赵无忌觉得自己身上的体力,也在迅速地不断逝去。

    明军阵营便如同狂风巨浪的大海上一艘孤舟般,在清兵宛若巨涛般的攻势中,似是每一瞬间都会被巨浪打翻,沉入海底,然而巨浪过后,却又总能屹立而不倒,格外的顽强。

    一波波的巨浪过后,明军阵中的火光,看似微弱,但却依旧存在那里,散发光芒,黑『色』的军旗依旧迎着狂暴阵风,不断飘扬。

    感受着自己越来越重的脚步,赵无忌咬紧牙关,手持陌刀,向着又一明军阵营中的缺口处冲了过去。

    李定国带着手下骑兵,在清军阵中不断冲杀厮杀,他手中的钢枪,此刻也变成了一杆血『色』大枪,枪身上处处都是血迹,不断地刺死挑飞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李定国的心中并没半点喜悦,而是慢慢变得惶恐起来。

    眼前清兵,似是杀之不尽一般,源源不断。

    望着如黑『色』『潮』水般涌来的清兵,一股急躁之情慢慢地在李定国的心中滋生,他自然是看得出来,面前的局势,对己方非常的不利。

    赵无忌的脸『色』依旧沉稳而坚定,他似是永不疲倦的战神一般,不断挥刀,斩杀,怒吼,激励着前线上己军将士的士气。

    皇太极端着酒杯,脸上笑容更盛,他看得出来,面前明军看似凶猛,其实已是强弩之末,己方军队依旧稳稳地包围着敌军,歼灭面前这股明军,应用不了半个时辰。

    取胜只是时间问题。

    皇太极猛一仰头,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随即他站起身来,微微仰头,正待哈哈大笑时,突然身后不远处传来一阵震天般的喊杀声!

    皇太极犹如突然被人掐住脖子的鸡一般,笑声戛然而止,浑身剧震!

    不可思议的目光转向身后,皇太极双眼瞳孔突然缩小!

    又一杆黑『色』军旗,出现在了己方身后!

    黑暗之中,无数手持白蜡杆大枪的明军士卒,在狂风中纷纷涌出,当先一将银盔银甲,手持大枪,威风凛凛犹如天神下凡!

    马万年手持钢枪,望着不远处苦苦支撑的赵无忌所部,望着那杆高高飘扬的白『色』大纛,马万年来不及多想,猛然便是大吼一声!

    “鞑酋皇太极就在眼前,报效大人的时候到了!”

    “白杆兵,随本将冲杀!今日,有进无退!”

    随即马万年双手持枪,率领着犹如『潮』水般的白杆兵,向着不远处的清兵大汗处,奋勇杀了过去。

    马万年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当日赵无忌在杏山城分兵之时,曾给秦翼明和刘芳亮分别留下两个锦囊。

    给秦翼明的锦囊内,赵无忌定下计划,若是明军取胜,则命秦翼明单骑撤入塔山以『迷』『惑』清兵,而留马万年率三千白杆兵潜伏在外,伺机听令而动。

    白杆兵一向擅长山地作战,匿迹隐踪亦是其拿手好戏,得到命令后,秦翼明于是便率辎重和赵无忌的手令退入塔山,从塔山守将马科的手里接过了塔山的指挥权,并在塔山城城头上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以误导清兵。

    而马万年则率军昼伏夜出,不求速度,只求隐蔽为上,一路小心翼翼地不断向着杏山城靠近。

    由于是步卒,机动力没有骑兵那么快,再加上还要躲过清兵侦骑的查探,隐藏踪迹,是以马万年所部行动极为迟缓,今夜他们在赵无忌苦战半晌之后,方才及时抵达战场。

    望着不远处脸『色』颇有些惊慌失措的清兵们,马万年双手稳稳地擎着大枪,步伐稳健地向着前方不断冲去。

    马万年的爷爷是马千乘,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秦良玉是他的祖母,在浑河大杀四方,震慑敌胆最终壮烈战死的秦邦屏则是他的舅祖父。

    望着不远处的白『色』大纛,马万年此时此刻,突然想起了当年的浑河之战,想起了战死殉国的秦邦屏,想起了当年的那一支威震天下,震慑敌胆的白杆兵。

    马万年的怒吼声,在风中传的很远。

    “以本将舅祖父的名义,此战哪怕我军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后退!”

    “诸位,随本将冲锋!屠戮敌军!”

    三千名养精蓄锐良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