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55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55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曹珍却认为,有钱还能使磨推鬼,大明的制度,一直是只有考取功名,拥有了举人资格之后才能做官,像赵无忌这般以秀才身份,献上土豆红薯立下大功,又加上魏国公保举,这才被任命为知县。

    而曹珍不过是个秀才,正常来讲,他是不能被授予官职的,然而许达斋乃是吏部给事中,常言道近水楼台先得月,熟谙大明用人制度的他,得了曹珍的银子,也不知想了个什么办法,半年前给曹珍运作了一个陕西府谷县知县的位置。

    但是曹珍父亲虽然是官迷,人却不傻,他自己就是太原人,这几年鞑子频频袭扰边境,几度都打到太原城下,那府谷县远在陕西,遍地流贼,听说去年林丹汗都打到陕西去了,好像还把神木县围城好几天呢,那府谷离神木也不远,想来也是个危险的地方。

    曹珍父亲就这一个儿子,当然不想让爱子前去那种危险之地送死,曹珍虽然想要做官,但是也不想去府谷,还是自己的小命要紧,所以竟然推辞了许达斋,坚决不去做这个知县,希望许达斋能给自己换个地方。

    许达斋见他不愿去府谷,也没什么办法,只好答应他日后有了合适的位置再给他安排,让曹珍耐心等待,没想到这么一等,就是半年。

    曹珍在许达斋身上花了大笔银子,自然就不能这么白白落空,于是平时无事,隔几天便去许府一趟,名义上是过来聆听大人教诲,实际也有督促许达斋尽快安排自己之意,他虽然身为国子监监生,去许府的次数却比他上学的次数都要多。

    曹珍之意,许达斋心知肚明,但是曹珍的任用本来就属于违制,他也不敢正大光明的安排此事,上次府谷县知县空缺,那么好的机会结果曹珍还不肯去,于是他也只能寻机再给曹珍安排了。

    这日也巧,许达斋的爱妾收到自己哥哥张羽的书信,立即便去找许达斋哭诉,声称有刁民诬陷自己哥哥,新来的知县不辨是非,只听一面之词,想对自己的哥哥不利。

    许达斋一听对方是个知县,当下也没放在心上,于是便修书一封,打算找人给赵无忌送去,结果正好曹珍在场,曹珍想到神木距离自己老家太原也不算太远,便自告奋勇,要替许达斋送这封信,主动请缨讨好许达斋,他在京城待得久了,也想顺便也回家乡看看。

    府谷县离神木县不远,规模比神木县还要大一点,拒绝了府谷知县的曹珍,很有一些‘老子是见过大世面’的感觉,对这个神木知县,也颇是不以为然。

    他在县衙大门口等了一会,终于有个差役出来,将他领了进去,不一会便来到了客厅,曹珍刚进客厅,就看到一个身材丰满,长相也颇为漂亮的丫鬟,曹珍也是个花花公子,阅女无数,一看便看出此女已不是处子,心里暗暗羡慕这个知县艳福不浅。

    春桃见来了客人,便转身去了内宅,曹珍眼见客厅内,一名青衣男子,年纪似是比自己还小一些,不过倒是颇有些上位者的气势,正坐在椅子上打量着自己。

    曹珍料想这就是神木县知县赵无忌了,于是便上前拱了拱手,说道:“学生曹珍,见过赵大人。”

    赵无忌看着眼前这名书生,年纪大约二十多岁,身上的衣服看起来甚是名贵,想来价值不菲,虽然此时跟自己拱手行礼,眉宇之间,竟是隐隐有些傲气,他确认自己以前没有见过这个人,不知他为何今日来寻自己。

    想到这里,赵无忌有意杀杀他的傲气,便端坐不动说道:“你乃何人?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曹珍见他摆上了架子,心中不禁火起,他原本也没将赵无忌放在眼里,加上背后又有许达斋这座靠山,于是便扬声说道:“学生姓名曹珍,乃是国子监生员,见大人却是不用下跪。”

    “哦。”赵无忌这才了然,明朝尊重士子,秀才见了知县,确实是不用下跪的,不过若是碰上比知县更高一级的官,那还是得下跪行礼。

    赵无忌见他神色倨傲,当下也不请他入座,开口问道:“曹秀才今日来寻本官,却有何事?”他今日起的晚,说完话后,不禁打了个哈欠。

    曹珍见了,心底更是看不起这个知县,此时已近正午,看这知县的模样,明显是刚睡醒没多久,看来这个知县,是个懒政怠政之人,也难怪会误听谗言,要对许大人的亲戚下手。

第一百一十一章怒打曹珍() 
曹珍从怀中取出书信,开口说道:“在下奉吏部给事中许达斋许大人之命,特意给赵大人送信来了。”

    在曹珍看来,自己一旦说出了许大人的名号,这赵知县必然会急忙站起接过书信,然后对自己以礼相待,恭恭敬敬。

    吏部乃是专门管官吏的部门,握有对官吏的推荐,管理,考核的生杀大权,许达斋乃是吏部给事中,位高权重,在曹珍看来,赵无忌与许达斋地位近乎天壤之别,自己作为许达斋的信使,这知县估计只怕就要马上转变脸色,来巴结自己了。

    赵无忌听到吏部给事中许达斋给自己送信,顿时觉得有点迷惑,自己好像不认识这个许达斋啊,他为什么给自己写信呢?至于许达斋的身份,则被他自动忽略了,赵无忌这个官是魏国公,李府尹保举,崇祯亲自封的,一个吏部给事中,他还真没放在眼里。

    赵无忌思索了一会,便伸出手去:“哦,把信拿来,给本官看看。”

    曹珍没想到自己说出了许大人的名字,这个赵知县对自己的态度仍然没有变化,他不气反笑,于是上前把许达斋的亲笔信交到了赵无忌手中,心想这次回到京城,必然要将此间发生之事,加油添醋地跟许大人说道一番,务必让许大人整治一下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轻知县。

    赵无忌拆开信封,取出信件,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开头只是一些很寻常的话语,无非就是一些寒暄客气,后面就是说,神木县的张羽是他亲戚,性情顽劣,他远在京城不方便管教,若是张羽犯了什么错误,希望赵知县严加处理,不用顾忌他的面子云云。

    赵无忌看了信,不禁哑然失笑,这就跟后世很多官员一边贪污受贿,一边大讲清正廉洁一样,许达斋若是真希望赵无忌严格处理张羽,那还写这封信做什么?这封信明明就是说明了张羽和许达斋的关系,让赵无忌自己看着办,然而表面看起来又是冠冕堂皇。

    许达斋既然说张羽是他妹夫,那赵无忌处理张羽的话,就必然投鼠忌器,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呢,赵无忌看完了信,神色未变,随手把信往旁边的茶几上一放,对着曹珍说道:“信我看过了,你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吗?”

    曹珍看他随意把信放下,心想这呆头鹅知县可别把许大人的客气话当真,若是真的动了张羽,自己也要落个办事不力的名头,他想了想,便说道:“最近学生听闻有奸人诬陷贵县缙绅张羽……”

    赵无忌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说道:“这事本官自有分寸,与你无关,曹秀才若是没有其他的事,便请回吧。”

    曹珍勃然大怒,他对赵无忌说道:“赵大人,张羽乃是许大人的亲戚,对他的处理一定要慎重从事,切切不可因刁民的诬告,而误伤良民啊。”

    赵无忌说道:“哦,你怎么知道是诬告?本官判案,还不用你一个秀才操心。”

    曹珍说道:“你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若是判错了案子,误伤了许大人的亲戚,这责任你负的起吗!”

    赵无忌说道:“哦,看来阁下虽然是监生,官威似乎比本官更盛啊?”

    曹珍指着赵无忌,说道:“得罪了许大人,你就等着瞧吧,我知道城里新来的庆记商行就是你自己的产业,你以权谋私,等回到京城我就跟许大人举报你……”

    曹珍话音未落,突然闯进来一个人,一脚踹在他的肚子上,登时便把他踹翻在地,曹珍倒在地上,只见来人大约二十岁年纪,身材粗壮,穿着一件绣着花纹的紫色长袍,腰间一条白玉腰带,脚上一双鹿皮靴,正瞪着他问道:“你是哪来的狂徒,胆敢威胁赵大人!”

    曹珍不认识此人,但见此人年纪轻轻,衣着华贵,于是回口骂道:“你又是哪来的纨绔子弟?”

    赵无忌定睛一看,来人正是隆平侯次子张元辰,急忙说道:“张小侯爷且先住手。”

    曹珍听闻赵无忌称呼张元辰为小侯爷,顿时吓了一跳,气势立刻萎了下去,张元辰从小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偏又喜欢附庸风雅,最恨别人说他是纨绔子弟,听闻曹珍之言,上前对着曹珍便是一顿拳打脚踢,说道:“老子今天打死你这个狂徒。”赵无忌上前阻拦不住,不多时便把曹珍打得鼻青脸肿,伤痕累累。

    眼看再打就要把曹珍打死了,赵无忌急忙唤人进来帮忙,商敬石一直侍立客厅之外,当即便冲进来把张元辰拉开,张元辰犹自不解气,有冲着曹珍吐了口痰说道:“老子乃隆平侯世子张元辰是也,以后不要让我再看到你!”

    曹珍听得殴打自己之人乃是小侯爷,这才知道自己惹了不能得罪的人,又气又怕,头一仰,就晕了过去。

    赵无忌吩咐人把曹珍弄醒,再送出府外,曹珍醒后,浑身疼痛,又恐张元辰再来打他,出门雇个马车便回太原去了,他走的匆忙,也忘记前往张羽处告知一声了。

    赵无忌请张元辰坐了,又问他来意,原来自从赵无忌离开南京,也已两月有余,徐怡得知他远赴西北,感念他救命之恩,心中惦记,便与魏国公禀明,派了家将徐彪,率领五百黑甲骑兵,护送着粮食两万石,银子两万两前往神木,支援赵无忌。

    张元辰在南京玩的腻了,听闻徐怡要派人前去西北,便也想跟随前去,美其名曰是帮忙护送。

    庆记每个月给各家股东的分红都十分可观,隆平侯这里每月也有五六千两银子的分红,所谓无功不受禄,隆平侯自感欠了赵无忌一个人情,既然儿子自告奋勇想去西北,心想历练历练一下,对年轻人也是好的,于是隆平侯张拱薇便答应了张元辰。

    张元辰出了南京,没了隆平侯的约束,犹如鸟入深林,鱼归大海,好不自在,他嫌车队负重走的太慢,竟然自己带着随从,先行前来了,这一路上吃喝玩乐,便来到了神木县。

    赵无忌得知徐怡赠送自己粮食和银子,心中感激非常,忙问张元辰车队何时能到,张元辰路上只顾玩耍,哪里留心这个,只推说大概月余时间能到罢。

第一百一十二章采买肥羊() 
张元辰在神木待了一晚,觉得城池又小,也不繁华,十分无趣,于是次日便向赵无忌辞行,不知跑去哪里玩耍去了。

    神木县虽然不算大县,但由于临近边境,常常受到蒙古骑兵袭扰,所以守备力量比一般的县城要强,神木县一共驻扎了五百多名士兵,分别由两名把总带领,把总孙勇去年在林丹汗围攻神木城一役战死,由于迟迟未有任命新任把总来此,所以暂时神木县的士兵都有另一名把总马光远率领。

    赵无忌初到神木之时,由于附近有流贼出没,把总马光远收到榆林卫指挥使萧远的命令,带兵出城剿匪,所以与赵无忌未曾相见,马光远出城剿匪半个月,也没有追上那股流贼,最终才怏怏不乐地带兵返回。

    当马光远得知新任知县已经到任本地后,于是便前去拜见赵无忌,论起品级,赵无忌与马光远同为正七品,然而大明一向以文驭武,文官的地位远在同品级的武将之上,是以两人虽然平级,但是一旦发生战事,马光远也要听赵无忌的指挥,所以马光远主动前来拜访赵无忌。

    赵无忌眼看马光远气质剽悍,孔武有力,心下甚喜,于是向马光远提出,想去检校神木驻军,毕竟神木离蒙古甚近,西北又不太平,总要亲眼看看神木这支驻军的实力。

    马光远略略迟疑了一下,还是答应了赵无忌的要求,他随后便吩咐手下哨官把士兵拉到神木县内校场,让知县大人检校。

    待赵无忌与马光远来到校场,只见已有二百多名士兵列队等候了,见此赵无忌不禁暗暗点头,看来马光远的统率能力还是很强的,仅仅这么一会就把士兵都召集了起来。

    士兵们阵容尚算整齐,武器也是齐备,举手投足之间,也显露出这是一支上过战场的军队,赵无忌见了,心中暗暗赞许,虽然都说大明军队腐烂透顶,但是边军的战力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赵无忌记得神木县的编制应该是五百多名士兵,为何今日只到了二百名,于是便对马光远说道:“马把总,本官记得神木的兵员应该是五百多名吧?为何今日只有二百之数?”

    马光远闻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