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533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533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军还是死死地包围着锦州城,而明军也没有力量突围出去。

    游击将军戴明匆匆走上城头,抱拳禀道:“将军,城中粮草,已不足十天食用,何去何从,还请将军早做决断!”

    “哦,本将知道了。”祖大寿微微颔首,没有说话。

    粮草将尽之事,他早已知晓,戴明此番,不过是老话重提罢了。

    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清军营寨,祖大寿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继续坚守下去么?粮草断绝之后,只怕就只能杀人相食了,想起上一次杀人相食的惨状,纵使他早已心如铁石,却也不禁觉得脑后发凉。

    清军包围锦州不是一次两次了,而祖大寿,当年也曾经投降过皇太极一次。

    那是十年前,在大凌河城,清军也是如此这般的围困明军,粮草断绝后,明军开始杀人相食,场面惨不忍睹,最终实在熬不下去了,祖大寿只得开门出降。

    不过投降后的祖大寿,很快便以自己给清兵做内应为由,让皇太极放了自己,随后祖大寿逃入锦州。

    但逃入锦州的祖大寿并未履行对皇太极的诺言,实行内应之事,他依旧率领着明军,战斗在明清两军的最前线。

    此举让皇太极极为愤恨。

    几日之后,援军若是再不来到,自己便只能再度投降了,祖大寿暗自想道。

    “将军快看,那是何物?”戴明突然指着浓雾中的某处,惊讶地叫道。

    祖大寿定睛看去,只见浓雾之中,突然出现了无数个白色的物体,仿佛一只只白色的蝴蝶般,在空中翩翩起舞,飘飘荡荡在空中乱飞。

    祖大寿定金看去,却发现天空中也出现了点点的鬼火,在浓雾中散发着幽蓝的光芒,在空中盘旋起舞。

    夜色弥漫,鬼气森森。

    这些又是个什么东西?

    祖大寿和戴明两人禁不住面面相觑,心中俱是既有些疑惑,也有些恐惧。

    清军营寨中。

    “二哥,不好了!”多铎匆忙跑进多尔衮的帅帐中,气喘吁吁地说道,他的脸上尽是惊慌之色。

    眼看他如此惶恐,多尔衮急忙站起身来,“这么了?莫非明军前来袭营?”

    “不是这个,”多铎摇头说道,“二哥你看。”

    说罢,他将左右手抓着的物品,一起放到了多尔衮的案前。

    多尔衮凝神看去,左边是一摞纸张,右边则是一个不大的黑色灯笼,这灯笼十分诡异,黑色的外壳不时有幽蓝的冷光闪耀,古怪得紧。

    多尔衮皱眉取过左边的一摞纸张,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浓浓的不祥预感。

    “那一夜,我走进了小叔子的房间……”

    “震惊!堂堂亲王,居然对嫂子做出禽兽不如之事……”

    “福临为何长相不似皇太极?真实原因竟是这样!!”

    “风流倜傥睿亲王的二三事……”

    “为了一名女子,两个尊贵的男人竟然大打出手……”

    来不及看完所有的纸张,多尔衮早已脸色铁青,撕拉几下,便将手中的纸张给撕了个粉碎!

    “竖子安敢如此辱我!”多尔衮一声怒喝,胸口被气得不断起伏,眼珠也瞪得通红,看上去十分吓人。

    “二哥,冷静!”眼看多尔衮有即将爆发的征兆,多铎急忙上前一步,死死地抱住了他,“二哥,你若发火,可就中了赵无忌的计谋了!”

    不断喘着粗气的多尔衮,在多铎死命的劝阻下,终于一点点地恢复了冷静,慢慢平息了下来。

    随即多尔衮将目光投向案几上的那个奇怪的灯笼,他想了想,便甩掉多铎的手,上前拿起灯笼,仔细端详。

    “孔明灯?”对汉家文化非常熟悉的多尔衮,很快便认出了手中的物品,不过这个孔明灯却是有些奇怪,外观上与普通的孔明灯大不相同。

    孔明灯很少会用黑色的纸做外壳,并且他手中的这盏孔明灯,外壳还幽幽地冒着蓝光。

    多尔衮皱眉审视着眼前物品,他的目光突然一凝,视线投向孔明灯内的一处角落,他探手过去,小心翼翼地撕扯了几下,从灯内扯出一张纸条来。

    “大明兵部侍郎,总督辽东兵马,钦州伯赵无忌,告锦州城祖将军书?”

    “本官率十万大军,前日已至杏山城下,不日便会挥师北上,斩杀鞑酋皇太极,为将军解围,请将军继续坚守数日!”

    “此外,想必此信也会被满鞑拾获,本官正告尔等蛮夷,天朝大军已至,尔等再不退去,休怪本官心狠手辣,到时天兵杀至,定让尔等做他乡之鬼,死无葬身之地!”

    “噗!”多尔衮终于再也忍耐不住,喷出了一口老血。

    skbshge

第九百零六章以身为饵() 
“哈哈哈哈哈哈!”祖大寿和戴明两人站在锦州城上,望着彼此,抱着肚子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地上散落着几张传单和一盏孔明灯。

    “哈哈哈哈,将军,没想到这多尔衮居然如此不堪哈哈哈咳咳咳……”戴明笑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哈哈哈哈哈,想不到皇太极居然也会如此吃瘪哈哈哈哈哈,本将已经十多年没能笑得这么开心了。”祖大寿也是笑得直不起腰来,憋屈了半年多的怨气,此刻竟然是一扫而空。

    “将军,赵无忌来了,我们有救了哈哈哈哈哈。”戴明笑得十分激烈,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以至祖大寿有些担心,担心他会被活活笑死。

    “将军,这缺粮之事?”半晌之后,戴明好容易压抑住自己的笑声,征询祖大寿的意见。

    “杀马,吃马肉!”祖大寿一挥大手,甚是豪迈,“赵无忌既已来此,锦州解围的日子亦是不远,这些马,留着也没什么用了,都杀了,给将士们改善下伙食!”

    “此外,”祖大寿皱了皱眉,想了想又说道:“派出几十名敢死之士,派他们突围出去,去杏山给赵大人报信,问他是否需要本将配合他,内外夹攻,击败多尔衮!”

    “属下遵令!”这半年来,戴明的情绪从未像今日这般高涨,他转过身去,兴冲冲地便下了城头。

    片刻之后,整个锦州城内,各处各地,都飘起了一阵久违的肉汤香气,城中的百姓和士卒们的欢畅笑声不时传来,在寂静的夜里,这阵阵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第二日一早,天刚刚亮,多尔衮便匆匆走出了自己的营帐,前往中军帅帐而去。

    昨夜侦骑来报,明军确实已经分兵,五千明军士卒匆匆向着宁远方向而去,目的不明。

    多尔衮现在要去召开军议,与众人商量对策。

    强作镇定地在那些眼神暧昧,忍笑忍得非常辛苦的士卒面前走过,多尔衮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的。

    丢人呐,这以后让自己怎么见人?

    一军主帅的权威何在?

    不过城府深厚的多尔衮,心中虽然如同一团乱麻,但脸上却是显得依旧冷静威严,在外人看来,他还是如以往一样,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向着帅帐走去,丝毫没有受到昨夜传单的影响。

    赵无忌从前就曾对清兵发放过传单,多尔衮对此已有所准备,发现传单后,第一时间便派人收集、销毁传单,并同时宣称此举乃是明军有意为之,纯属毫无根据的诽谤。

    片刻之后,阿济格,多铎,孔有德等众将也是纷纷来到了帅帐中,准备参加军议。

    赵无忌当初在山东已经使出过发放传单这一招了,昨晚故伎重演,效果比从前差了很多,最起码这些将领看上去几乎都没受到什么影响。

    多尔衮高坐帅帐正中,面沉似水,不过他能明显的感觉到,在自己的左侧,有两道犹如利箭一样的目光,正恶狠狠地盯在自己的身上。

    想都不用想,多尔衮便知道那是豪格。

    毕竟从辈分上来讲,庄妃是豪格的母亲,对于偷香窃玉的多尔衮,豪格自然是没有半点好脸色。

    轻咳一声,多尔衮徐徐开口,“昨夜侦骑来报,明军确已分兵,不知是什么原因,赵无忌分出五千兵马,赶赴宁远一带,如今杏山城中,明军兵力应不会超过五千。”

    目光从豪格愤懑的面庞上掠过,多尔衮脸色有些不自然地看向萨哈廉,“颖亲王,你盼望已久的机会,终于到了。”

    萨哈廉垂下眼帘,没有理他。

    多尔衮搞出的事情实在太大了,萨哈廉此刻必须要和多尔衮划清界限。

    皇太极的滔天怒火,那可不是玩的。

    此事皇太极清楚,多尔衮清楚,但彼此之间皆是故意装不知道,谁知两年之后,赵无忌再次揭开了皇太极心上的伤疤。

    一旁的阿济格长身站起,道:“睿亲王有所不知,本王刚刚接到侦骑来报,赵无忌分兵的目的已经查明,这些明军的目的,是为了护送从塔山运往杏山的物资粮草,明军辎重车队已从塔山城出发。”

    多尔衮皱眉问道:“英亲王的意思,赵无忌分兵的原因,是想要运送物资粮草给杏山城?”

    阿济格点了点头,“应是如此。”

    “不惜分出一半兵力前去运粮,莫非杏山城中,粮草已经不继?”萨哈廉有些不敢确定地说道。

    多尔衮摸着下巴,微微颔首:“不排除此种可能。”

    “哈哈哈哈哈哈,”帅帐中突然爆出一阵得意的大笑声,众人讶然望去,只见发笑之人,正是豫亲王多铎。

    “杏山城远离宁远,孤悬在外,人皆传赵无忌用兵如神,但今日本王看来,却不过如是!”说到这里,多铎猛地一拍面前案几,长身站起,如鹰隼般的凶狠目光扫过全场,“杏山城中定然已经缺粮,我军只需出兵围困住杏山,再命一上将断其粮道,则赵无忌定会重蹈洪承畴的覆辙!”

    众人听了,想了想之后,均觉得此言有理。

    就算杏山城不缺粮,可是如今城中守军只有五千,这正是乘机包围杏山城,困死赵无忌的千载良机,一旦能成功围困杏山,清兵便可把明军主力一分为二,割裂成两部分。

    阿济格也是望着多尔衮,沉声说道:“睿亲王,此乃千载难逢的良机,万万不可错过,敌军已然露出破绽,若是我军及时出击,顺利的话,三日之内便可破敌!”

    一旁的萨哈廉,阿山等人也跟着鼓噪起来,纷纷请求多尔衮速速派兵前去攻城。

    多尔衮眯着眼睛,不动声色地沉思了半晌,确认自己并无疏漏之后,方才抬头望向众人,微微颔首。

    “多铎说得对,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赵无忌先是犯了分兵的大忌,又犯了孤军深入的错误,只要我军应对正确,让赵无忌如同洪承畴那样溃败,也并非难事。”

    “赵无忌既然分兵,本王也要分兵,本王拟留一路军在此看守祖大寿,一彪军马前去围困杏山城和赵无忌,另一彪军马,前去袭击明军粮草辎重,只要断了明军的粮草,赵无忌必然不战自溃!”

    “多铎,阿山,你二人率军两万,前去攻打从塔山出来的明军辎重队,你们可有信心?”多铎是多尔衮三兄弟中最为骁勇之人,而阿山作为皇太极的嫡系,他掌控着皇太极临走时给豪格留下来的三千白甲兵。

    赵无忌此番派出三千步卒与两千枪骑兵,前去塔山护送粮草辎重,想要对付那些甲厚枪利的黑旗军枪骑兵,非白甲精兵出动不可。

    所以多尔衮才会让阿山陪同多铎一起出战。

    多尔衮问的是多铎和阿山,但阿山却将目光投向了豪格。

    作为皇太极的忠心下属,阿山只听豪格的命令。

    略一沉吟之后,豪格轻轻地点了点头。

    豪格绝非一介莽夫,作为大清国的太子殿下,他也明白当前只能顾全大局。

    消灭明军,消灭赵无忌才是目前的头等大事,至于庄妃和多尔衮之间的那些烂事,等以后让父汗去处理罢了。

    “末将愿往!”得到豪格的授意后,阿山便望着多尔衮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一旁的多铎也表达了同意出兵的意愿。

    “赵无忌深通兵法,极擅用兵,我等绝不可小觑于他,本王打算亲提本部三万精兵,与太子殿下一起,前去围困杏山城,至于锦州,则交给英亲王,留给你两万精兵,应可继续困住祖大寿那老匹夫。”多尔衮看向阿济格,沉声说道。

    听说赵无忌只有五千兵,豪格自然是无有不从,不要说斩杀此人,只要能成功围困此人,那都是大功一件。

    本能地,豪格觉得避开赵无忌,是一件再英明不过的事情,不知为何,他每次面对赵无忌,心中都只想着逃避,绝无战意。

    或许是对方威名太盛罢?豪格暗自想道。

    不过如今赵无忌手中只有五千兵,对战功的渴望使得豪格暂时忘记了自己的恐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