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53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53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炎武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在和附近村民打探矿产情况时,他们说过这里有个废弃的坞堡,好像也废弃没多久,原来唤做张堡。”

    赵无忌说道:“走,咱们过去看看去。”说罢一拨马头,便与众人直奔那坞堡而去。

    离得近了,赵无忌这才发现,远处看来不过一片黑影的地方,近看却是一座十分雄伟的坞堡,只不过四面烟熏火燎的墙壁,昭示着这里曾经经历过一场残酷无比的战火。

    商敬石看了几眼,猛然觉得不对,不禁咦了一声,赵无忌闻声,扭头看向商敬石,说道:“商将军可有发现?”

    商敬石指着坞堡的墙壁说道:“大人请看,虽然这坞堡墙壁上过了火,可是观其颜色,明显是里面深,外面浅,这说明火势乃是从内部而起,再者这坞堡外墙基本完好无损,大门却已倒在地上,付之一焚,看这情况,敌军很可能是直接攻破大门,才杀了进去。”

    “不过,”商敬石说着,皱起了眉头,“坞堡大门向来是把守最为坚固之处,不知敌军是用了什么法子,竟然能一举破门……”

    众人听了,也都是百思不得其解,顾炎武想了半晌,这才说道:“难道是官军,使用的大炮轰门?”

    赵无忌摇了摇头,说道:“我们且先进去看看吧,也许进去之后就能找到答案了。”

    众人进了坞堡,只见这坞堡气势雄浑,面积宽大,整个坞堡呈一个长方形,外面挖有深沟,坞堡之内,正中间有一处高高的望楼,呈宝塔状,最上面乃是一个宽大的平台,赵无忌估量了一下,大约有后世七八层楼那么高,四角也均建有塔台箭楼,坞堡内也多有民居住房,不过都是乌黑一片,显然都经受了一场大火。

    众人在坞堡内转了一圈,时不时可见死人的尸骸,上面都有刀枪所伤的痕迹,显然都是死于乱军之中,经常便有白骨裸露在地上,看上去触目惊心。

    赵无忌看了一路,叹了一路,乱世之人命,贱如草芥,这坞堡之中,死者何止五六百人,众人眼见再无所获,这才骑马从原路返回。

    顾炎武领着众人,前往煤矿的方向,赵无忌骑在马上,越想越觉得那个坞堡有奇怪之处,但是具体奇怪在哪里,他一时又说不出来,于是转头吩咐慕容先,得空便派人去附近村庄打听有关这废弃的坞堡的情报,慕容先点头答应。

    众人到了那煤矿之处,赵无忌虽然不懂勘探,但是也看出来这里是一处富矿,只见漫山遍野,一大片黑乎乎的煤炭,就那么直接地裸露在地面,可想而知地下的储量显然是更为丰富。

    赵无忌仔细观察了一下四周的情景,对于此地非常满意,此处正处于一片树林前面,显然也是个无主之地,附近又有大河流过,大河边上,处处良田,不过此时已经是秋季了,田野上只剩下农作物干枯发黄的根茬,时不时有鸟类在其中飞起飞落,冀望能寻到一些掉落的谷粒果腹。

    赵无忌又看了半晌,眼看天色将晚,便带着众人回城去了。

    进了府衙,赵无忌便使人去找陈政和,不多久陈政和来到,赵无忌便说道:“本官想在城外买些土地,都在县城的西北方向,今日本官已经去看过了,应该都是无主之地,劳烦陈县丞帮我出具一些手续,本官需要那些土地有大用。”

    陈政和听说是无主之地,便说道:“既然是无主之地,大人倒也不需花钱购买,下官自会替大人出具手续便可。”

    赵无忌点点头,指着顾炎武说道:“陈县丞,具体地点就让宁人告诉你罢,对了,我在那附近还看到有座坞堡,好像名唤张堡的,若也是无主,本官也想一起拿下。”

    陈政和听闻张堡,顿时叹了口气,说道:“那块地虽然有主,其实也等于没主,下官这就一并给大人把手续出具齐全了罢。”

    赵无忌笑道:“陈县丞说话甚是有趣,有主就是有主,无主就是无主,何谓有主等于无主?”

    陈政和斟酌了一番,这才说道:“张堡原本也是我神木县有名的大户人家,堡主张猛,武功高强,颇有谋略,大人既然去了张堡,显然也看到了张堡附近的大片良田了罢?”

    赵无忌闻言,点了点头说道:“难得的是附近还有水源,可以浇灌庄稼,却是不惧旱灾。”

    陈政和说道:“大人所言极是,原来那附近田地,都属于张堡所有,只可惜,去年林丹汗率军来攻我大明,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之际,一时也没人在意张堡,林丹汗退兵后不久,才有人发现张堡上下,全部战死,整个张堡也被付之一炬,竟然一个活口都无。”

    赵无忌一拍大腿,恨恨地说道:“好狠的手段,几百条人命,说杀就都杀了!”

    陈政和也是摇头叹息,说道:“可不是罢,林丹汗撤军后不久,有个时常去张堡购买粮食的商户,前去张堡,这才发现了不对,进去一看,只见里面处处墙倒屋塌,尸体到处都是,臭气熏人,这才报官。”

    他又说道:“当时是罗大人主管本县,罗大人也曾派人去查,只是这张堡覆灭时间恰与林丹汗来袭时间重合,当时正是战时,无人敢出门查看,堡内又无活口,查来查去,也不知道是林丹汗所为,还是流贼所为,时间久了,遂成了一桩悬案。”

    陈政和说罢,摇头不止:“是以张堡虽然有主,然而堡内之人皆已死于非命,所以也算是无主之地了。”

第一百零七章安顿(上)() 
赵无忌听了,也是感叹不已,想那堡主张猛,也算一方豪强,手下几百人马,且又坐拥坚城,然而在这乱世之中,仍然是如同草芥一般,随随便便的,就被人以暴力湮灭了痕迹,只余下废弃的坞堡,和累累的尸骨,常伴荒野。

    赵无忌感慨了一番,便让顾炎武随同陈政和去办理土地手续去了,他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突然一个念头自心头升起,让他瞬间觉得毛骨悚然,无论是林丹汗,还是流贼,都是没有大炮的部队,既然如此,他们又依靠什么轰开张堡的大门呢?若不是他们做的,又是谁做的呢?

    赵无忌站在院中,想着心事,眼前仿佛又浮现出白日所见的那座古老的昏暗的坞堡,沉默地立于山间,似乎想向他诉说着什么,然而,慢慢地,一层层的迷雾不知从何处飘来,渐渐地,渐渐地遮挡住了一切,一切都湮灭在了迷雾之中……

    赵无忌用力地晃了晃脑袋,把这个古怪的画面从脑海中驱除,一转身正看到春桃匆匆走来,两人擦肩而过时,春桃故意用她那丰满的臂膀蹭了赵无忌一下,这才款款而去。

    赵无忌摇了摇头,看着春桃的背影,心想自己最近桃花运很旺盛啊,猛然听到肚子一阵叫唤,他这才想起自己奔波了一下午,还没有吃饭,于是急忙地前往饭厅而去。

    晚饭是蛋花汤,白米饭,一个炒青菜,还有一盘手把羊排,陈圆圆连着向他碗里给他夹了好几块羊肉,他也恍若未觉,只是想着心事,既然铁矿已经探明,下一步就该抓紧时间,开始建设了,一定要在冬天之前,把工坊建设起来,想到这里,他匆匆几口吃完了饭,便放下碗,跟陈圆圆招呼了一声,便叫上顾炎武,两人朝着夏允彝的居所走去……

    不知不觉,夜色已深,良久,赵无忌才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夏允彝的屋中走出,三人商量之后,决定建立一个炼铁工坊,地点就放在张堡,因张堡地方宽大,同时在堡内再建一个玻璃工坊,以及一座军营,用以保卫工坊。

    夏允彝说道明日一早便会前往城外,仿照赵家庄一般,招募组织难民做工,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用工问题,又安置了难民,夏允彝初步估计能安置难民连同家属共计七八百人,如此一来,城外的难民顿时就能减少一半。

    待到赵无忌回到房中,隐约中看到房中有人正靠着桌子打着瞌睡,心想必然是春桃这个死丫头,他轻咳了一声,春桃果然惊醒,于是起身说道:“大人回来了?”

    赵无忌嗯了一声,春桃服侍赵无忌上了床,自己也便脱了衣服,钻进了被窝,两人于是又是一番颠龙倒凤,春色无边。

    次日一早,赵无忌命陈政和,喻文州两人带领县中捕头衙役,将城中所有流民乞丐统统集结于城外难民所处的窝棚前,又使人将窝棚中所有难民全部唤了出来,一时间,黑压压的人群聚在一起,皆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男女老少都有。

    眼看难民全部到场,赵无忌这才站到了他们的前面,大声说道:“诸位父老乡亲,下官乃是本县的知县,赵无忌,本官知道你等都是我大明的善良百姓,只是因种种原因,才沦落至此,本官今日来,便是给你们指引一条明路。”

    说罢,赵无忌顿了一顿,看了看众人的反应,这才继续说道:“今有南京而来的庆记商行,愿意帮助你们脱离苦海,重回安定富裕的生活,下面,请庆记商行的杨先生给大家讲一讲。”

    杨宪乃是庆记商行的一名伙计,今年刚刚二十三岁,因为机灵勤快,而被南京庆记大掌柜老余看中,派往神木,配合赵无忌做事,赵无忌也看中了他的勤快和忠厚,便让他担任准备在神木成立的庆记商行的掌柜。

    杨宪站了出来,只见小伙子精神抖擞,红唇白牙,未曾说话脸上便先带了一番笑容,只见他团团作了个揖,方才说道:“诸位父老你们好,在下是庆记的杨掌柜,应赵大人之邀,我们庆记准备在贵宝地也成立一个工坊,店铺,现特招募人手。”

    “只要年龄在十三岁以上,四十岁以下,健康男性,都可以进入工坊做工,工钱每天三文钱,当日结算,包吃包住,最重要的是,每名雇工,可以携带家属不超过三人,家属也可以在我们这里免费吃住,不过需要帮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等,有想要做工的,请站出来,去左边这个桌子旁排队登记。”

    一听做工不但能拿钱,包吃住,还能让家中最多三口人也能跟着吃住,顿时难民群中便是一阵骚动,很快,一个个难民争先恐后地站了出来,前往那张桌子前面去登记报名。

    杨宪眼看队伍有点混乱,急忙大声喊道:“众位父老兄弟请放心,我们这次招募人手,没有上限,有多少我们招多少,请大家不要着急,务必要排队登记,不要乱了秩序。”听闻此言,难民队伍顿时便恢复了平静,纷纷秩序井然地排起了长队。

    听闻赵知县今日要整顿难民,城内的百姓纷纷前来观看,城内的大户缙绅们也皆都到场,杨怀居捻着胡子,点头赞许说道:“赵大人果然才智过人,看这阵势,只怕难民立刻便会十去七八。”

    苏文卿也是频频点头,说道:“赵大人才智高绝,想出的办法之巧妙,我等是望尘莫及啊。”钱定在也是点头不止,张羽看着排队的难民们,面无表情,心中暗自想着自己的书信应该快到京城罢,就看自己妹夫如何安排了。

    庆记商行的效率很高,不到一个时辰,所有的雇工便已招募完毕,一共招募雇工三百多人,偕同家属六百多人,一共将近一千余人。

    于是便有人领着这些人,前往张堡的方向行去,此时,难民中还剩下五百多人,都是老幼妇孺,眼见庆记招募已经完成,自己这些人成了被抛弃的对象,顿时便引起了一阵阵的混乱,有的小孩便哭了起来,喊着说道:“我们也要做工,我们也要吃饭!”

第一百零八章安顿(下)() 
杨宪不慌不忙,急忙高举双手,大声喊道:“各位不要着急,赵大人已经承诺过了,所有的人都有安排,一个都不能少!”此言一出,混乱的队伍再度平静了下来。

    杨宪又说道:“凡是身体健康的,十四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女子,都可以来此报名,我们会安排一些适合你们的工作给你们做,工钱每日三文,同样照例,每人可带三名家属,包吃包住。”说罢伸手一指旁边的桌子,顿时也有一群女子走了出来,前去登记报名。

    半个时辰之后,庆记再度安置了三百多人,此时剩下的难民只有二百人了。

    赵无忌再度走到他们面前,大声说道:“本官将在张堡附近,建立两个机构,一个名叫敬老院,专门安置无依无靠的老人,另一个唤做少年营,专门安置没有父母的孩童,至于筹办敬老院和少年营的资金,便来自于庆记,和你们身后这些善良缙绅!”说着,他伸手一指,指向身后以苏文卿为首的神木各位缙绅。

    原来,赵无忌将那日接风宴上,缙绅们所赠送的礼品,全部变卖,换成银子,剩余不够的部分,统统由庆记补足,打算在张堡附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