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505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505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睿亲王乃我大清有功之臣,临敌应变,打出大纛乃是权宜之计,又何错之有?豪格,此事休要再提!”

    皇太极此言一出,豪格脸色顿时就变得很难看,他怔了一怔,这才唯唯诺诺地退了下来,而放下心来的多铎,亦是暗自松开了紧握刀柄的右手。

    皇太极转过身去,继续远远地眺望着明军的营寨,他的目光机警而深邃,露出了一种猎人看待猎物的眼神。

    范文程,孔有德等人暗自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一场即将发生的激烈冲突,最终无声无息地被皇太极给扼杀在了萌芽状态之中。

    次日上午,在铅灰色的天空下,望着对面密密麻麻的清军士卒,尤其是当他看到清军阵营中,那杆金黄色的大纛,洪承畴突然觉得心中有些没底。

    皇太极终于到了,这位大清的无敌统帅,如今再度御驾亲征。

    这位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自十五年前即位以来,频频对外出征,南征北战,这些年来,除了两年前败给赵无忌那一役,其余所有皇太极御驾亲征之战役,皆是全胜!

    远处,象征着大汗崇高无上地位的白色大纛,迎风招展,望着那杆白色大纛,明军众将,均是从内心深处,感到了一种深深的被压迫之感。

    这便是无敌统帅,常胜将军所独有的,震慑敌军的气势或气场。

    摇了摇头,甩掉心中杂念,洪承畴遥遥地端详着对面清军的阵容。

    skbshge

第八百六十四章主力对决(二)() 
对面清兵,虽然看上去人数要比己方少很多,但是气势上却是不差半分,此战皇太极也是摆出了一副中军为主,两翼齐飞的阵型,恰与明军针锋相对。

    而洪承畴也摆出了初战取胜时的那一套阵型,以曹变蛟为左翼,王廷臣,虎大威两人为右翼,战力最强的关宁铁骑则由吴三桂率领,作为先锋,唐通依旧断后,其余诸将跟随洪承畴一起为中军。

    在战场的另一头,望着远处阵容严整的明军,皇太极禁不住也是赞了一声,“洪承畴真帅才也,用兵布阵,颇有章法,乍眼看去,却让朕有种无处下手之感,放言天下,如此人才实已不多,只可惜此人不能为朕所用。”

    范文程在一旁阴阴一笑,道:“大汗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洪承畴此人确实人才难得,此战取胜之后,臣凭这三寸不烂之舌,定可说得此人来投。”

    皇太极微微颔首,端详了半晌对面的明军后,他猛一挥手,刹那间,得到命令的清军,便开始缓缓移动起来,向着明军的阵营杀去。

    明军那边也是毫不示弱,十五万大军徐徐推进,从天空中看,明清两军,便如同两个巨人一般,彼此蓄足气势,不断接近,挥舞着拳头,随时准备给对方以致命一击。

    此战明军依旧是十五万,而清军则是七万多人,兵力上,明军占优。

    翻山倒海般的厮杀声音响起,明清两军不断地迅速接近,很快,双方的士卒们便狠狠地撞到了一处,火星四溅!

    首战势不可挡的吴三桂,此战他碰上了马福塔率领的四千白甲兵,很快便陷入了苦战中。

    白甲兵乃是满清的镇国利器,每一名白甲兵都是百里挑一,从基层士卒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之士,不但人人披挂三层重甲,并且箭法如神,七十步内指哪打哪,跟这样的一支军队交手,要时刻提防不知会从何处飞来的冷箭,一旦给这些神射手机会,一支冷箭,便可送人上西天。

    除了箭术厉害,白甲兵的战阵格斗能力也是超强,虽然他们人数较少,但气势上反而压了关宁铁骑三分。

    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吴三桂打得十分谨慎,关宁铁骑用三眼铳频频放枪,一时也和使用弓箭的白甲兵们打了个难解难分。

    曹变蛟这次也遇上了硬茬子,他遇上了阿济格和多铎两兄弟率领的一万清兵,曹变蛟虽然也是玩了命的厮杀,但他手下士卒太少只有六千,清军仗着兵力上的优势,慢慢地便占据了上风。

    中军处的洪承畴见状,令旗一挥,急调总兵马科率兵前去支援,马科曾经跟随洪承畴一起剿匪,算是洪承畴的老部下,他手下士卒战力尚可,胜在人多,两将齐出之下,终于扳回局面,一时倒也和对面的清军杀了个旗鼓相当。

    另一侧的王廷臣和虎大威,面对的则是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的统率才能不次于皇太极,手下士卒也皆都是精锐,以一敌二之下,多尔衮犹自还稳稳地占据上风,逼得洪承畴不得不派上大同总兵王朴率领的三万人马,三将齐战多尔衮。

    王朴虽然能力一般,手下士卒战力也是平平,但三万兵马的战力,再弱也弱不到哪里去,这股生力军刚加入战局,多尔衮顿时便感觉到了阵阵的压力,三名明将联手,终于压制住了多尔衮。

    皇太极站在大纛之下,眯着眼睛审视着瞬息万变的战场,犹如一个老练的猎人一般,耐心地寻找着对方的破绽和缺点。

    目前来看,明清两军可谓是平分秋色,杀成了一片胶着,皇太极的目光闪烁不停,内心也在紧张地不停思忖和计算着,过了片刻,他才微微侧身,问一旁的范文程:“军师,对面明军的旗号你都看清楚了吧?哪几位明军将领实力较弱,可作为我军的突破口?”

    范文程眯着三角眼,此刻也早已把战场上的形势看了个清楚,他想了想,便不慌不忙地答道:“启禀大汗,臣远远望见大同总兵王朴之旗号,正在睿亲王对面作战,王朴此人十分贪生怕死,当初巨鹿一战,大汗围歼明将卢象升时,他便曾抛下友军率先撤退,臣以为,大战之中,此人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

    “运用得当的话,甚至可以通过击溃王朴,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带动整个明军军阵的崩溃。”

    皇太极听了,缓缓点头,他略一沉吟,便伸手招来传令士卒,“去告诉孔有德,集中炮营所有火力,集中轰击睿亲王正面之敌军!重点轰击山西总兵王朴的旗号!”

    很快,在不远处一座小山丘上的孔有德便接到了皇太极的命令,孔有德不敢怠慢,急忙吩咐手下炮手,掉转炮口,将方向对准了明军的右翼。

    清军火炮早已装填完毕,随着孔有德的一声令下,一百多门红夷大炮齐齐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一颗颗黑色的巨大铁球犹如来自地狱的死神般,呼啸着向明军的阵地飞去。

    啪的一声,一名明军骑士还来不及发出惨叫,便被一颗铁球给打得粉身碎骨,铁球去势不减,呼啸着继续前冲,在地上又弹跳了十余下,直到在明军阵中打出了一条遍地鲜血的血肉通道后,方才缓缓停下。

    接二连三的炮弹不断地倾泻在明军阵中,惨叫声,呻吟声此起彼伏,明军士卒们不断地连人带马,被铁球击倒在地,惨死当场。

    原本占据着上风的明军顿时变得一片混乱,清兵见状,士气大振,顺势便是一阵掩杀,杀得明军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中军处的洪承畴等人也迅速地发现了右翼的异常,监军张若麟吓得面如土色,道:“满鞑何以会有如此威力之大炮?敌军火炮既然如此凶猛,我等不妨暂时后撤,来日再战。”

    马绍愉也是一脸忧色,语气紧张地说道:“敌军火炮竟然犀利如此,观其声势,似是相较我军火炮,也是相差不多,这可如何是好?”

    洪承畴抿着嘴唇,脸上神情依旧镇定自若,他的声音也依旧沉稳平静,“两位勿忧,哼哼,本官征战沙场十余载,如何不晓得这火器厉害?赵无忌当初倚仗火器之利,横行山东,杀得皇太极丢盔弃甲,大败而逃,而今鞑子东施效颦,沐猴而冠,虽然可笑,却亦是情理之中。”

    说到这里,洪承畴又是冷哼一声,“鞑酋当真小觑本官,你有炮营,难道本官就没有炮营么?”

    “传令下去,命炮营集中所有火炮,全力轰击清军多尔衮部!”

    洪承畴原本儒雅的脸庞慢慢地变得扭曲狰狞了起来,“本官兵多将广,便是拼人命,也能拼得过他皇太极!”

    skbshge

第八百六十五章主力对决(三)() 
赵无忌所向无敌,对清军战绩连战连胜,洪承畴羡慕之余,暗中也曾研究揣摩过赵无忌的取胜之道,随后他又私下里和当初在赵无忌麾下作战过的明将虎大威交流过,对赵无忌的作战打法,却也有了几分了解。

    自从得知洪承畴挂帅出征辽东之后,赵无忌便去信提醒洪承畴,清军势大,不可急于浪战。

    两人书信来往之余,赵无忌除了建议洪承畴,以坚守战一点点磨掉清军的锐气后,再伺机反击之外,也将自己对清军的心得对洪承畴坦率相告。

    赵无忌认为,清兵由于得到了大部分蒙古王公的支持,得以组建大量的骑兵,在机动力这一点上,远远强于明军。

    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强兵种,对付骑兵,赵无忌提出两个思路,第一是集结大量步兵,强行逼迫敌军骑兵与自己决战,结成阵的步兵,除了机动力外,战力完全可以和骑兵抗衡。

    至于如何逼迫敌军骑兵与己方决战,无非就是攻敌必守之处。

    另一个思路就是利用火炮的远程攻击力,来压制对方的大队骑兵。

    于是深受启发的洪承畴,在此战之前,便将八总兵手下的所有炮队,全部集结在了一起,重新编制成一个炮营,他自己统一调度指挥。

    为了这支炮营,洪承畴也是寄予厚望,不但在兵饷上优先发放,出征之前,洪承畴还特意跟兵部索要了十门最新型的火炮,以加强炮营的作战力量。

    今日看到清军炮营发威,洪承畴震撼之余,心内也暗想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看来皇太极在屡次败给赵无忌之后,终于吸取了教训,开始学习明军的先进战术打法。

    统领明军炮营的,乃是游击将军猛先登,年方二十,血气方刚。

    猛先登,乃是虎大威的老搭档猛如虎的爱子,猛如虎在山东壮烈战死之后,崇祯怜其忠义,格外赏赐了不少财物,当得知猛如虎尚有一子,也在军中效力时,便将猛先登连升两级,由把总升任游击将军,以示抚恤功臣之意。

    其后猛先登一直跟着父亲的老友,虎大威麾下效力。

    虎大威率兵前来宁远时,得知洪承畴炮营急缺人手,便向他举荐了猛先登。

    洪承畴看猛先登为忠臣之后,为人又是勇猛机警,十分赏识,当即任命他统领己方的炮营。

    接到命令后,猛先登更不迟疑,急忙下令,命手下放炮猛轰右翼的清兵,明军炮手人人效命,纷纷移动炮口,对准清军阵地后,当即齐齐发炮。

    洪承畴等人只听得身后不远处传来一阵火炮怒吼,声势震天,随即便看到无数炮弹在空中掠过,如呼啸的死神般,重重地砸在了清军的阵营中。

    相比清兵,火器向来都是明军的强项,清军虽然在火炮上进步神速,但毕竟时辰尚短,比不上早已应用火器多年的大明,无论是火炮数量和炮手的个人素质,明军还是超过清兵许多。

    明军士卒操作起火炮来堪称得心应手,这一阵炮击准确度颇高,全部精准地打在了清军的阵地上,打死打伤清兵无数。

    正率军和虎大威等人厮杀的多尔衮,心中顿时便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过,在心中大骂皇太极坑死人不偿命,胡乱发炮,以至于把明军的炮营也惹了过来。

    这战场上枪炮无眼,可不管你是王爷还是小兵,只要沾上碰上,那都是一视同仁,非死即伤。

    多尔衮一面心中大骂,一面在众多清兵的簇拥下缓缓而退,想要退到明军火炮的攻击范围之外。

    明军的这一阵火炮,劈头盖脸而来,把多尔衮的军队阵型也给打乱了,这下明清两军全部乱套了,临到最后,杀死对方倒是次要任务了,躲避火炮却成了当前的头等大事。

    大部分明军和清军,顾不得主将的命令和催促,谁也顾不得去打谁,都在心惊胆战地忙着躲避对方发射的炮弹。

    眼看炮营旗开得胜,洪承畴见状大喜,急忙再度下令,命猛先登继续发炮,力求一举击溃多尔衮率领的清军部队。

    皇太极想拿王朴这边当突破口,洪承畴也是存着拿多尔衮当突破口的心思。

    只见明军的右翼,天空中炮弹你来我往,打得好不热闹。

    远处的皇太极眼看多尔衮已有支持不住的迹象,略一沉吟后便急忙下令,“传朕的命令,命朝鲜大将金东虎率八千朝鲜军,增援睿亲王!”

    在满清的淫威下,朝鲜王此番派出三万朝鲜民夫和八千朝鲜兵,由大将金东虎率领,前来辽东助战。

    对这些朝鲜兵,皇太极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