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483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483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起以往对满清的战绩,没有人比自己更强,自己也确实是出征的最佳人选,但是所谓圣心难测,崇祯既然不想让自己挂帅,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一旁的刘宗周听了侯方域的话,也是频频颔首,“朝宗所言,颇有道理,畏敌如虎,却步不前,不是为帅之本色,可惜老夫如今尚未上任,否则老夫定要好狠狠地参洪承畴一本,告他个畏缩不前之罪!”

    一旁的冒辟疆笑了笑,半是玩笑半是奉承地说道:“洪大人稳重有余,就是缺欠了几分锋锐之气,在下看来,皇上倒不如拜朝宗为帅,以朝宗的锐气,领旨之后,必不肯耽搁,此刻只怕早已率领大军,直捣黄龙,攻破盛京城了。”

    侯方域连连摆手,“说笑!说笑!辟疆兄千万莫要取笑于我。”他嘴上谦虚,脸上却也露出了一副踌躇满志,指点江山的神态,“辟疆兄说的不错,洪大人还是过于谨慎小心了,我军势大,以强击弱,当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扑敌军,一战而定天下,拖的时间越久,对我朝便越是不利。”

    众人于是也便七嘴八舌地开了口,他们的言辞,几乎是一边倒地批评洪承畴太过胆小,错失良机,赵无忌在一旁静静倾听,并未说话,心中却是很不以为然。

    洪承畴便是再不堪,也是曾统率西北精锐,在剿灭流贼的过程中立下赫赫功劳的老帅,比起眼前这些夸夸其谈的书生和缙绅,可不知要强去了多少倍。

    众人借着几分酒意,越说越是放肆起来,慢慢地甚至有人开始提起皇上任用佞臣,刚愎自用的事例,钱谦益见状,急忙轻咳一声,打断了众人的话语,“诸位,今日我等只谈风月文章,还是莫要提及国事为好。”

    skbshge

第八百三十一章工商皆本() 
钱谦益的威望很高,他这么一开口,众人顿时便都静了下来,钱谦益将目光投向赵无忌,面带慈和微笑,“老夫刚才说过,有两件事欲求助于钦州伯,这第一件事老夫适才已经提起,这其二呢,便是在座的诸位江南缙绅,对钦州这个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非常有兴趣,也都有意在此地投资开发,以求为本地的民众,谋一番福祉。”

    “这是好事,本官便代表钦州的民众百姓,先行谢过钱先生和诸位贤达了,对于此事,本官一定会大力支持的。”有人肯来钦州投资,这是再好不过,赵无忌的心中十分欣喜。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望着钱谦益那张和蔼可亲的面庞,赵无忌微微一笑,环顾全场,“诸位贤达有什么要求或疑问,今日尽管提出来,本官会尽力帮助你们解决。”

    钱谦益脸上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他探手入怀,掏出一份报纸出来,“有赵大人的京城晚报珠玉在前,老夫便也邯郸学步,同样命人创建了一份江浙晚报,畅销江南,还请钦州伯多多指教。”

    江浙晚报赵无忌也曾听说过,乃是去年刚刚兴起的一份报刊,在江南一带,也占据了不少市场份额。

    赵无忌不动声色地接过钱谦益递过来的报纸,随意翻了翻,心中却在不断地揣摩着钱谦益的想法,东林党号称清流,一向重视舆论,报纸这样的舆论利器,被他们看上并掌握也是在情理之中。

    赵无忌翻看着报纸上的内容,只见上面大部分的内容都和京城晚报相差无几,广告,生活常识,民间故事应有尽有,能看出来很强烈的模仿痕迹,江浙晚报上还特意留出了三四个版面,上面都是一些著名儒生的文章,宣传东林党的一些见解和观点,从这一点来看,这份报纸的政治意味很浓。

    赵无忌看了一会,这才抬起了头,望着钱谦益笑道:“钱先生的意思是?”

    钱谦益笑了笑,却将目光转向了刘宗周。

    “此报纵论时事,针砭时弊,宗旨乃是为了教化育人,启蒙百姓,老夫也在上面写过文章,这样的报纸,理应被更多人所看到,老夫想把这份报纸也带到广西来。”刘宗周望着赵无忌,缓缓说道。

    赵无忌心知这应该便是江浙财团在钦州投资的条件之一,他想了一想,很快便答应了下来,“本官晓得了,江浙晚报在钦州和广西的发行,本官会给予方便,予以照顾扶持,请嶯山先生放心。”

    刘宗周微微颔首,钱谦益则呵呵一笑,便不再说话。

    侯方域在一旁出言道:“在下不才,也曾前去西北,青州,观摩大人在当地的施政方略,在下研究了一番,略有心得,在下窃以为,大人在此两地,开办工坊,鼓励商业,乃是这两地迅速兴起的关键原因。”

    赵无忌对侯方域亲自前去西北和青州考察,也升起了几分钦佩之意,晓得面前的这位复社领袖,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依仗父亲余荫的纨绔公子,“侯公子所言不错,本官确实对工,商较为重视。”

    “众人皆曰农业方为我大明立国之本,然在下以为,士农工商,皆是我大明生人之本,也就是所谓工商皆本。”侯方域缓缓说道。

    农业,工业,商业,在后世的观点来看,确实都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在这个年代,能大胆地抛弃以往的守旧观点,将工商也视为国家的根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东林党人在资本方面的先进性。

    不过把士人列为国家的生人之本,未免就有些名不副实,这些秀才士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他们为大明做出的贡献,可远远不如农工商了。

    不过赵无忌也懒得和侯方域做口舌之争,于是也便点了点头,敷衍说道:“侯公子所言,极有新意,本官也是钦佩的紧。”

    “既然工商皆本,在下冒昧,敢请大人爱商恤民,减轻商税,裁撤关卡,以助工商发展,此诚万民之福也。”侯方域一番话说完,眼睛眨也不眨,紧紧盯着赵无忌。

    席间的一众商人,顿时也将目光都投在了赵无忌的身上,人人屏气息声,想知道这位钦州的实际掌控者,会如何答复此事。

    赵无忌看了侯方域一眼,轻笑了一声,“侯公子果真曾前去西北,青州?”

    侯方域脸色微微一红,却硬着头皮问道:“大人何出此言?可是在怀疑在下欺瞒大人不成?”

    赵无忌摇了摇头,道:“侯公子前去此两地,本官猜想,你应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并未深入查探。”

    赵无忌扫视了一眼全场,这才继续说道:“葭州,青州府两地,并无多少收费关卡,所有商人,只需在任一地点,缴纳一次税款,之后凭借完税凭证,可在其他关卡畅通无阻,无需再缴纳其他费用,关卡并不多,商税也不重,侯公子的请求,其实本官已经做到了。”

    “赵大人,”席间一名四十余岁的白白胖胖中年人站了起来,拱手抱拳,笑容可掬,“在下郑彬,乃是漳州的商人,听闻大人理财妙手的名声,便带了几个同乡,前来此地,想在钦州谋一番营生。”

    赵无忌哦了一声,感觉有点惊讶,心想这江浙的商人中,如何又多出了几个漳州商人?

    侯方域急忙解释说道:“郑先生是在下的多年好友,在路上与在下相遇,故此结伴而来。”

    “无论是哪里来的商人,本官都是非常欢迎,一视同仁,请郑先生放心。”赵无忌含笑说道。

    “小人冒昧,敢问若是钦州港税收不高,何以大人又能向皇上缴纳半年的关税高达二十五万两?须知月港一地,坐拥十三家洋行,去岁缴纳税银亦不过三万五千两,两地相差何以如此悬殊,还请大人指教。”

    赵无忌望着郑彬那张白胖的笑脸,心中不断地揣摩着对方的意图。

    skbshge

第八百三十二章郑彬() 
“税收,乃是取之于民,也用之于民,税费并非越多越好,但也并不是越少越好,月港一地的情势,本官不太清楚,不便多言,但无论是葭州,青州还是钦州的情势,本官清楚的很,本官现在可以向诸位保证,税收绝对不高!”

    其实大明的商税一向很低,每年商税在朝廷财政收入中占据的比重,几乎接近为零,但作为复社领袖,江浙士人的代表,侯方域显然也不会无的放矢,胡乱说话,指鹿为马地宣称税收很重。

    赵无忌皱了皱眉,他原本便是心思敏锐,平时也经常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是以结合侯方域刚才的话语,他很快便弄明白了事情背后的真相。

    一方面是朝廷规定的商税很低,另一方面则是工商士人觉得税费太重,希望能降低税收,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其实若是换个角度,便能解释得通了。

    如同盲人摸象,摸到象鼻子,象身子,和象尾巴的人,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但每人感受到的也都是事实。

    真相其实也很简单。

    朝廷收不到多少钱,工商业又觉得税收太重,根本原因就在于腐败的官吏阶层,在下面催生出无数的苛捐杂税,腐败的基层官吏私设名目,横征暴敛,并截留了大量本该上缴朝廷的财源。

    腐败的官吏们在中间犹如蛀虫般在其中吃得油光水滑,脑满肠肥,在他们上面,朝廷几乎拿不到多少钱,而在他们下面,深受压榨剥削的商人们也是苦不堪言,这也是侯方域希望赵无忌裁撤关卡的原因。

    这一点赵无忌在青州时便已经发现了,很多基层的小吏或是差人,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捏造出种种名目,设立起大量的关卡,想方设法地向下面的民众征收各种税费,有时农民去城里卖菜,一路上要经过五六个关卡,经过层层剥削之后,最终一算反而要赔钱。

    这也是当初赵无忌为什么要在青州设立城管大队,打击黑恶势力和腐败的基层官吏的原因之一。

    “诸位请放心,本官再重申一遍,钦州并无多少收费关卡,所有税费,都是有法可依,并且都只需要缴纳一次便可。”

    “若是诸位在钦州发现有人重复收取税费,或是巧立名目,征收种种苛捐杂税,随时都可向本官举报,本官发现一例,查处一例,绝不姑息!”

    “并且,举报有奖!凡举报者,可获得被举报人非法所得的十分之一!一旦举报被证实,当场兑付,绝不拖欠!”

    听到这里,在场的缙绅商人们顿时便是一阵激动,从这位赵大人如此信心满满的样子来看,或许钦州这里果真是个吏治清明的地方,对自己的经商活动也是大有好处。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本官说得再多,终究不如诸位自己前去体验来得真实,稍后诸位大可以亲自去钦州各处转一转,看一看,本官在这里多说也是无益。”赵无忌含笑望着众人说道。

    这些商人缙绅,各个都是人精,经商环境如何,在这里做买卖能不能赚钱,他们自己心里跟明镜似的,也用不着和他们多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钦州伯忠心耿耿令人钦佩,但也要小心朝中奸佞的算计,一年五十万的税收,很多人都看在眼中,惦记在心里呢。”郑彬呵呵笑着,对赵无忌拱了拱手,便坐回席中。

    赵无忌瞥了郑彬一眼,脸上却是不动声色,他本能地感觉这个郑彬不简单,刚才的话语,也似是话中有话,有很多的言外之意,赵无忌身旁的夏允彝目光闪动,因郑彬的话语,他也似是想起了什么。

    半个时辰后,接风酒宴在一片热情祥和的气氛中结束,谁也没有喝太多的酒,这一点让赵无忌很满意。

    随后这些江南来客便自动分成了几拨,辞别了赵无忌,纷纷离去。

    刘宗周带着一众士子,在黄宗羲的陪同下,直接去了南阳书院,他原本就非常喜欢教书育人,所以也对这座远在岭南的书院非常感兴趣,他对赵无忌肯花费重金建设起这座书院的行为也是大加赞赏,评价很高。

    钱谦益则在知县连元的陪同下,去看望那些从山东过来的十万百姓,如今这些百姓都被组织安排了起来,一部分去了工坊,一部分在钦州港码头谋生活,还有一部分加入了施工队,在钦州各处忙着修路建桥。

    钦州靠海,也有一些百姓,在官府的扶持下,从德昌钱庄借到了本钱,在这里做一些小买卖或是买艘小船,当了小贩或是渔民,那些老弱病残之人,也都由相应的敬老院和儿童营安置,老幼皆有所养,都有了一个较好的归宿。

    钦州商会会长孙曦则陪同众多商人缙绅,前去参观飞马岭的商业区以及钦州港,还有一些士子,则是初次来到钦州这岭南之地,看什么都是新鲜好奇,三三两两地结伴游玩或是四处访友去了。

    飞马岭,赵无忌的府邸之中。

    严格来说,赵无忌在飞马岭的伯爵府尚未开始正式修建,如今只是圈好了一大片地,大部分地方都是一片空白,如今正是钦州发展的关键时期,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