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443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443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军缴获。”

    “火枪送到唐维先生那里去,让工匠们好好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赵无忌先是吩咐了一声,随后便摸着下巴,开始思索了起来。

    看来这个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果然是包藏祸心,明明有赚钱的正路不走,偏要走这歪门邪道发财,企图用鸦片坑害大明的良善百姓。

    看来这些人,是留不得了。

第七百七十二章生产安全() 
赵无忌收回思绪,望着李定国微微笑着,“本官带人一路疾行,就是希望能赶上你的婚事,如今看来,总算是赶上了。”李定国听了,脸上顿时便是微微一红。

    李定国和朝鲜素真公主的婚事,定在了十月九日,也正是因为此事,他的父母,远在西北的任老三和玉娘,也千里迢迢地赶了过来,参加儿子的婚事。

    “任大叔身体还好吧?”赵无忌问道。

    李定国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杨延虎便笑着抢先开口:“任大叔身体好着呢,宁宇骁勇无敌,任大叔也是老当益壮,那日在雷明的老巢,任大叔用一把短刀架在雷明的咽喉上,便逼得雷明不敢动弹,硬是拽着他乖乖出营受降,能轻易剿灭土司雷明,任大叔居功至伟。”

    赵无忌惊喜地哦了一声,心想任老三还真是老而弥坚,别的不说,就说这份深入敌巢的胆气,就远非常人所能及。

    “李溰来了么?”赵无忌问道,提起素真公主,赵无忌便想起了朝鲜王世子李溰。

    杨延虎看了李定国一眼,道:“李溰来了,如今就在后面候着,朝鲜王还派来了几位王室宗亲,一同前来。”

    虽然朝鲜现在是满清的藩属,但上至朝鲜君臣,下至朝鲜百姓,都对满清是又恨又怕,时刻想着推翻满清,重返大明爸爸的温暖怀抱。

    而通过素真公主和李定国的联姻,能和大明的实力派赵无忌搭上关系,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同盟,朝鲜王是求之不得。

    但迫于满清的淫威,李定国和素真公主的婚姻,朝鲜王并不敢大张旗鼓地操办和对外宣布,对此,赵无忌表示非常理解。

    朝鲜现在实力比较弱,属于墙头草,基本谁赢他帮谁,但在内心深处,朝鲜上下,还是强烈地倾向于原本的宗主国大明,而将满清视为蛮夷。

    “请李溰来见本官吧。”赵无忌说道。

    不一会,李溰的身影便出现在了赵无忌面前,相比去年,赵无忌感觉他看上去胖了一点,“李溰拜见钦州伯。”

    “免礼,世子千里迢迢来此,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李溰忙不迭地说道。

    赵无忌好言宽慰了他几句,朝鲜王这次除了给素真公主带了一大笔价值不菲的嫁妆之外,还额外赠送了白银一万两以及两千精锐的朝鲜士卒,这些朝鲜士卒名义上是负责保护素真公主,不过作为素真公主的夫君,李定国也可以随意调遣他们。

    赵无忌知道朝鲜王这是在大明,满清之间两头下注,不过朝鲜小国寡民,能在年年应付满清勒索之余,还能拿出一万两银子和两千兵,也算是诚意十足了。

    随后赵无忌又将秦翼明和马万年二人给众人做了一番介绍,白杆兵之名,天下皆知,众人对两人也是十分尊重。

    随后赵无忌带人返回钦州城,跋涉千里后终于到家,婉儿和陈圆圆早早便在门口迎接赵无忌,赵无忌也是乏了,和叶婉儿,陈圆圆亲热了几句,就早早歇息了。

    次日一早,赵无忌吃过饭后,便带着手下前去飞马岭,查看那边的建设进度。

    赵无忌此番桂林府之行,来来回回用了一个多月,返回后再看飞马岭,感觉变化很是不小。

    当初的一片荒芜土地上,工坊群已初具雏形,红砖砌就的高大围墙牢牢地挡住了来自外界窥伺的视线,围墙之中,隐约可见青灰色的建筑伫立其中,几处高高的烟囱不断地向天空吞吐着黑色的浓烟,围墙内不时传来巨大的轰鸣声,眼前的这一切景象与后世的工厂也已相差无几。

    一条足足可容纳四匹马车并排而行的水泥路,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水泥路的尽头,便是飞马岭的核心地区,工坊群所在的地点,在道路的两侧,刚刚修建成的一排排砖石房屋井然有序地默默伫立,这些房屋,便是赵无忌吩咐人建造出来的商业店铺房,在万达商城建成之前,暂时交给那些商人使用。

    这条水泥路刚刚修建好,在飞马岭的各个地方,无数勤劳的工匠们正在利用水泥和沙砾,碎石铺设道路,这支勤劳的道路施工队,人数足足有万人之多。

    整个飞马岭,被赵无忌给规划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便是商业,娱乐区,这里有万达商城和游乐园,酒馆,布行,粮行应有尽有,是一个供人游玩和消费的地方。

    第二部分便是住宅区,所有的高档住宅都在这里,仿照后世物业的保安,在住宅区的门口,也有身强力壮的保安人士在警戒站岗,此外还有那些负责维护环境整洁,养护花草树木的人员,为里面业主们提供周到的服务。

    第三部分则是赵无忌的伯爵府,以及即将搬迁过来的南洋书院,赵无忌还打算在这里建设一个科学研究所,把各行业的精英都集中在这里,研究所里,不但会有那些从书院里走出来的理论派,也会有那些从工坊中挑选出来的实干派,在这些精英的思维火花碰撞下,大批先进的科研成果有望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

    相比前两个区域,这一区域的安保等级明显更高一些,所有的道路出入口,都有明军士卒的岗哨,将来这里也会有明军士卒不定期的上街巡逻,而研究所的安保级别,是飞马岭最高的。

    最后一个区域便是工坊区,这个地区也是整个飞马岭戒备最为森严的地方,道路上随处可见巡逻的明军士卒,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无论是谁,没有正当合理的文书,都无法自由出入这里,便是从外面运送进来的各种物品物资,也会有专人设岗抽样检查,这一切都是为了严防那些商业间谍,防止这里的商业机密泄露出去。

    工坊区所占的地方在飞马岭是最大的,足足占据了飞马岭一半还多的空间,这里不但有工坊,也有那些工匠和家眷们的住宅,住宅都是统一建造,免费提供给他们使用的,不过因时间太短,来不及建造,目前工匠和家眷们所居住的还是那种二十人一个屋的大通铺。

    工匠们的住宅,待到整个工坊建设的差不多的情况下,才会放在最后建造,当务之急依旧是以生产和销售为主,优先建造工坊和那些售卖的住宅,以及备受瞩目的万达商城。

    赵无忌带着夏允彝等人,在顾炎武的陪同下,沿着水泥路一直向里走,最终来到了工坊群的所在。

    众人先是进了纺织工坊,宽敞高大的厂房内,几百架纺织机械一排排,一列列,摆放得整整齐齐,勤劳的纺织工匠们,如同小蜜蜂一样,正在忙碌地劳作着,在他们的巧手操作之下,缠满了丝线的线锤在机械上不断转动,慢慢缩小,最终变成了一匹匹颜色各异的布料。

    赵无忌看着眼前的这一切,突然皱了皱眉头。

    “大人,可是这里有何不妥?”顾炎武见状问道。

    “给这些纺织工匠,每人每月配发几只口罩吧,此外,这厂房内一定要注意通风,让空气流通起来,此外,本官要特意强调,厂区内外,严禁明火!”赵无忌很严肃地嘱咐道。

    刚才他甫一进屋,便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粉尘味道,这些从丝线上掉落的粉尘,弥漫在空气中,一旦遇上明火而被点燃,便会产生威力巨大的爆炸,其爆炸效果,甚至不次于火药。

    以往的纺织工坊规模都比较小,最多也就是十几架织机这样的规模,产生的粉尘也有限,很难产生爆炸。

    但如今赵无忌搞的是那种后世的大工厂,大生产的模式,几百架织机放置在同一座巨大厂房中,织机的高效率,虽然短时间生产出了大量布匹,却也迅速地在厂房中产生了大量的粉尘。

    顾炎武少见赵无忌如此郑重其事地吩咐某事,于是急忙答应下来,马上吩咐手下,将纺织工坊内外严禁明火的规定传达了下去。

    “本官可不是故意吓唬你,宁人,这空气中的粉尘,你也闻到了吧?”赵无忌望着顾炎武问道。

    顾炎武点了点头,他只是觉得这些灰尘有点呛人。

    “这四处弥漫的粉尘,一旦遇上火源,便会产生剧烈的燃烧,而在密封的厂房中,燃烧又会导致威力强大的爆炸,一旦爆炸,整个工坊里所有的人,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摧毁殆尽,化为乌有,宁人,你说,这问题严重不严重?”

    “师父,这粉尘爆炸,有这么大的威力么?”顾炎武还未说话,归庄便已率先开口询问。

    赵无忌环顾众人一眼,点了点头,“稍后咱们可以做个试验,到时你们便知道这粉尘爆炸的威力了,不光是这种丝线产生的粉尘,再比如小麦粉,木屑粉,茶叶粉,煤粉,只要是能燃烧的粉尘,遇上明火,都能引起这种破坏力巨大的粉尘爆炸,待到下午,本官会亲自示范给你们看。”

    “至于口罩之事,”赵无忌看了顾炎武一眼,吩咐说道:“粉尘弥漫在空气中,被人吸入体内,会对身体产生不健康的影响,所以这些织工人人都要配备口罩,以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我等开办工坊,不仅仅是为了牟利,更是为了让民众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若是因此反而损害了民众百姓的身体,那便是本末倒置了。”赵无忌很温和地说道。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不已,夏允彝禁不住赞了一声:“大人悲天悯人,菩萨心肠,令人钦佩不已。”

第七百七十三章视察工坊() 
赵无忌叮嘱顾炎武道:“宁人,这些工坊,都要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必定是大事,本官再强调一次,对于安全问题,有多重视都不为过。”

    “所有的工坊,都要严禁明火,尤其是纺织工坊和火药工坊,此外,所有的工匠,每月都发放几副口罩,纺织工坊,水泥工坊要多发。”顾炎武听了,连连点头。

    “工坊如今产量如何?”赵无忌问道。

    顾炎武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册子,翻了一下便答道:“前日生产布料二百九十七匹,昨日生产布料三百零三匹,到昨日为止,工坊共生产布匹四千三百六十二匹,随着工坊们对于织机使用熟练程度的不断增加,工坊应该能保持每日生产三百匹布料以上的规模。”

    “这布料的质量如何?”市面上的布料,按照质量和花色分类,价格也有所不同,有的布料会比较廉价,但相对来说,质量也较次。

    “请大人放心,工坊采用的织机非常先进,不但速度快,纺织出来的布匹质量也很好,这些布匹属下曾找来城中金梭布行的孙掌柜来看过,孙掌柜对这种布评价很高,认为这种布材质紧密,结实耐穿,质量处于中等偏上,他认为这些布匹尤为难得的是,保持了统一的质量,若是上市售卖,市面价格应能卖到六百文一匹。”顾炎武恭谨答道。

    赵无忌听了,微微颔首。

    第一次开办纺织工坊,便能生产出这种高质量的布匹,这让赵无忌很是满意,随着这里的纺织工匠慢慢从生手变成老练的熟手,以及技术团队对纺织机械的不断改进改善,将来这里工坊生产出来的布料,只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原本的布匹生产,都是那种小规模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业生产,每个家庭的织机不同,织工手艺也良莠不齐,所以生产出来的布匹,质量也是有高有低,布行收购的时候,也要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去鉴定这些布匹的质量,从而给出一个合理的收购价格。

    但是工坊以机械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布匹,质量都能保持一定的统一水准,对外售卖的时候,便会使得那些商家省去鉴定布匹质量的功夫,省时省力,也会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

    陪同赵无忌参观了纺织工坊后,顾炎武便领着众人来到了工坊旁边的库房里,打开库房大门后,一批批布匹折叠得整整齐齐,堆放在库房中。

    这些布匹都已经经过了染色处理,已经可以直接上市销售了。

    “大人请看,所有的布料都放在这里,随时都可以对外销售,不仅是庆记自有的店铺,便是其他布行,比如金梭,元亨,太和等布行,也向工坊下了很多订单,尤其是得知这些布匹都会尽量平价销售后,他们都是非常有兴趣。”顾炎武说道。

    赵无忌想了想,便摆了摆手,“这第一批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