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427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427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有此理!”佟报国大踏步地走了过去,他高大的身躯站在郭知县面前,就仿佛是老鹰站在小鸡面前一般,气势逼人,“我等乃是大人的护卫亲兵,一路负责钦州伯的安全事宜,你这官不让我等进城,莫非是对钦州伯包藏祸心,不怀好意?”

    佟报国挥动着粗壮的手臂,大声地咆哮着,他的面孔也变得狰狞起来,左手有意无意地扶在刀把上,似是随时都会抽刀出来,翻脸砍人,郭知县顿时便被他给吓得浑身发抖。

    惊恐的郭仲厚无奈之下,只得将哀求的目光投向赵无忌,赵无忌皱了皱眉,伸出右手拦下了佟报国,“郭知县,本官乃是堂堂的钦州伯,不是什么流匪贼人,怎么,本官带几名护卫进城,都不行么?”

    郭知县脸上一时露出了为难之色,他的目光不断闪烁,似是不知该如何是好,“这,这,下官这也是奉命行事,此乃是徐时徐大人的命令,与下官无关,钦州伯又何必为难下官?”

    “郭知县,我家大人,乃是皇上亲封的钦州伯,身份尊贵,身边怎么能连一个护卫的人都没有?郭知县此举,既不顾人情,也有违规矩,如今却又反过来倒打一耙,说是我等为难你,郭知县,现在可是你在为难我家大人啊!”夏允彝站在一旁,脸上也露出了怒色。

    赵无忌看看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的郭仲厚,想了一想,却也不忍让他难做,于是便说道:“这样吧,郭仲厚,既然你是奉命行事,本官便也不为难你,本官此番便带五十护卫进城好了,其余三百五十人,驻扎城外,你看可好。”

    郭知县思忖了半晌,情知已阻止不住赵无忌,只得说道:“既如此,便按钦州伯的意思做罢,钦州伯,这边请。”一面说,他一面对赵无忌伸出右手,做了一个请的姿态。

    赵无忌微微颔首,回首跟王启年吩咐了几句,便带着夏允彝,徐怡等人,并五十名护卫,鱼贯而入,进了临桂城。

第七百五十章托病() 
郭仲厚为赵无忌安排的住处乃是城中的一处寺庙,地方宽敞,所在幽静,景色也颇是不错,寺庙主持早已得知消息,早早候在门口,十分殷勤地将赵无忌等人引入了寺庙。

    进了寺庙后,赵无忌仔细看去,只见这庙宇里面房舍尚算精致整洁,地上打扫得干干净净,和尚也都是一副老实本分的样子,心中倒也十分满意。

    在住持的引领下,赵无忌先是去大雄宝殿叩拜了佛祖金身,随后又给寺庙布施了五百两银子,顿时,接待赵无忌的寺庙住持,了空和尚脸上的笑容更加地灿烂了起来。

    了空和尚十分殷勤地挑选了三间上好的禅房给赵无忌居住,赵无忌和徐怡合住一间,苏泰自己一间,夏允彝也有一间。

    今日在桂林府受了冷遇,赵无忌心中有些不乐,关上门便只顾自己看一些书,约莫过了一个多时辰,便听到外面传来了敲门声,开门一看,正是夏允彝。

    夏允彝刚到此处,也来不及安歇,便带着护卫出去打探消息,此时已有所得,便急忙回来向赵无忌禀报。

    “好叫大人得知,桂林知府李方至,昨日便去了附近州县,听说是前去安抚流民百姓,是以今日未能前来,其余同知,通判两人,也皆都随李大人前去,所以今日只有临桂县知县郭仲厚前来迎接大人。”夏允彝刚刚落座,便迫不及待地向赵无忌禀报道。

    赵无忌略一沉吟,便不快地哼了一声,“哪有这么巧,本官前脚刚到桂林府,他李方至后脚便出城安抚流民,看来此人,分明是故意在落本官的面子。”

    夏允彝点了点头,心中也是同感,又说道:“此外广西都指挥使黄道周,已于两日之前,率领五千兵马,前去增援严关,因流贼袁时中率众多贼人攻打严关甚急。”

    “袁时中?”赵无忌皱着眉头想了想,觉得自己好像有些印象,便说道,“为何本官总觉得,这个名字似是有些耳熟?”

    “大人真是贵人多忘事,袁时中此人,岂不是当初在临淄城外,聚众围攻周家庄的匪首么?”夏允彝的记性特别好,几乎是过目不忘,此刻便出言提醒赵无忌。

    “哦,原来是他。”赵无忌微微颔首,想起了那个当年临淄城外的精壮汉子,“本官当时爱惜他是个人才,没有伤他性命,只是小作惩戒,便放了他,却没想到他如今居然在这里做得好大事!”

    能惊动广西的都指挥使黄道周,亲自率领游击将军宋迈,并五千兵马前去增援严关,赵无忌多少能想象得出,袁时中如今的声势定然不小。

    “能惹得黄道周出手,这厮怕是挟裹了数万百姓了吧?”赵无忌望向夏允彝问道。

    “属下探听到的消息,贼军号称十万,攻打严关已有六七日,攻势甚急,严关守将胡彬不能抵挡,派出快马向府城求援,不得已之下,黄大人只得亲自率军出征。”

    “哦,真是十万大军出手,严关早就破了,又怎会等到这时?黄道周又何至于只带了五千兵马前去增援,本官想来,袁时中的部众,真正能上阵作战的,应该不会超过两万人,其余人等,只怕就是被挟裹的平民百姓而已,所谓十万,全算上去能有五万就不错了。”赵无忌很快便做出了判断。

    “再说了,黄道周此人,虽然能力平平,不过听说那个宋迈却是个宿将,治军才能不俗,再加上严关易守难攻,袁时中很难得手,我等也不必太过慌张,夏先生,徐时徐大人的府邸所在,你可曾打听清楚了?”

    “大人放心,徐时,余懋学,黄道周三人的府邸所在,下官均已打听的一清二楚。”

    想起正人君子黄道周,赵无忌也有些头疼,此人道德文章无可挑剔,为人又古板迂腐,方正不阿,很难被人说服。

    “今日在城外,本官感觉这临桂县外,似是并没有难民。”

    “大人有所不知,得知大人前来后,此地知县郭仲厚早早便将城门附近的难民驱赶开来,不使他们出现在城门左近,大人进城之后,那些难民早已去而复返,属下听说,如今临桂县外的难民百姓,不下五千人之多。”夏允彝说道。

    赵无忌听了,也是咋舌不已,“五千人?黄道周也当真胆大,主力精锐尽出严关,他就不怕后院起火,这些难民起来闹事么?一旦这些难民聚集起来造反,徐大人又拿什么兵马来镇压?”

    “大人过虑了,属下听说,城中尚有五百守城士卒,出城作战虽然不足,守住临桂城却是问题不大。”夏允彝恭谨说道。

    “原来如此,今日暂且先如此罢,歇息一日,明日一早,本官便前去拜访徐时徐大人。”赵无忌想了想,便做出了决定。

    第二日一早,赵无忌吃过早饭后,便带着夏允彝等人,又带上一些礼物,前去拜访广西布政使徐时。

    徐时的府邸距离赵无忌居住的地方不算远,众人走了半个时辰,便来到了徐时的府邸之前,夏允彝上前报上名字,门子通传进去后,过了半晌,那门子去而复返,恭恭敬敬地对夏允彝说道:“钦州伯来得还真是不巧,我家老爷昨夜受了风寒,一直卧床不起,怕是无法见钦州伯了。”

    夏允彝听了,顿时便楞了一下,他想了想,便只得转身将那门子的话语原原本本地跟赵无忌说了一遍,赵无忌也是吃惊不小,两人面面相觑,没奈何之下,众人只得调头打道回府。

    “大人昨日方才来到桂林府,今日这徐大人便感染风寒,时间哪有如此巧合之事?看来这徐时,乃是在有意躲避大人。”夏允彝说道。

    赵无忌皱着眉点了点头,心想此番桂林之行,当真是不顺之极,先是知府李方至躲了出去,随后徐时也托病不见自己,隐隐约约,赵无忌总觉得整个桂林府上上下下,都弥漫着一股十分诡异的气氛,似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一般。

第七百五十一章余懋学() 
“大人,属下以为,既然徐大人有病在身不能见客,我等不妨先去拜访按察使余大人。”夏允彝说道。

    “这个,”赵无忌一时间也有些踌躇,他此番前来桂林,诸事不顺,连番遭到打击,实在是也有些后怕,“唉,钦州伯的名头,在这广西不甚好使啊,若是余大人也不见本官,本官岂不更加颜面扫地?”

    “大人放心,余大人应该是会见您的。”夏允彝微微一笑,“属下可是听闻,余大人对大人很有好感。”

    “哦?”赵无忌疑惑地看了夏允彝一眼,心想你怎么知道,不过他一向信任夏允彝,想了想便点了点头,“既然夏先生如此说,那咱们就先去见一见余大人。”

    于是夏允彝在前面带路,众人掉转方向,抬着原本打算送给徐时的礼物,向着余懋学的府邸而去,走了半晌,众人便来到了余懋学的府邸门前,报上姓名,门子通传进去后,没多久便见到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文士带人匆匆地迎了出来。

    只见此人身材瘦削,皮肤黝黑,举手投足皆有一番上位者的气度,正是广西按察使余懋学,他来到赵无忌面前,含笑拱手说道:“不知钦州伯前来,本官有失远迎,还望赵大人恕罪。”

    连遭冷遇的赵无忌总算放下心来,于是也含笑拱手回礼:“正是本官,余大人却是客气。”

    “赵大人,里面请。”余懋学也不多说,当即一伸手,便将赵无忌等人请进了府中,赵无忌刚走两步,便听到余懋学身后的一人突然欣喜地喊出声来:“彝仲,你怎么在这?”

    夏允彝定睛望去,顿时脸上也露出了激动的神情,“原来是闇公兄,没想到在这岭南之地,你我二人还能再度重逢,看来你我当真有缘。”

    赵无忌闻言,也停了脚步,转身看去,夏允彝急忙便拉着那人的手,对赵无忌介绍道:“此乃吾友徐孚远也,闇公以文章而闻名江南,乃是松江府有名的大家。”

    “哦,原来是徐先生。”赵无忌微微颔首,徐孚远急忙也上前与赵无忌见礼,余懋学含笑看着徐孚远道:“既然遇上旧友,闇公大可自去招待友人,就不用陪着本官了。”

    徐孚远应了一声,便上前拉着夏允彝的手,两人聊得极是投机,一边说这话,一边离了开去,余懋学却带人将赵无忌引入客厅不提。

    宾主坐定,又有仆人奉上香茗,余懋学端起茶盏,抿了一口,随即抬首望着赵无忌含笑问道:“赵大人不在钦州府忙你那海贸之事,却不辞千里,巴巴地赶来我桂林府,不知所为何事?”

    赵无忌见这余大人举手投足之间,和蔼可亲,对自己似乎并无敌意,他想了想,便决定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便道:“正如余大人所说,皇上已降下旨意,钦州港已成为我大明第三处可以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此正千载难逢之良机,

    本官打算借此机会,大力开发钦州,钦州将来不但会是一处异常繁华发达的商业港口,也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商品生产基地。”

    “本官此番前来,便是想为钦州港即将生产出来的玻璃,香水,肥皂,布匹等物,在广西寻个销路,找个市场,此举乃是两全其美之事,还望余大人能多多关照。”

    “哦,原来如此,”余懋学摸着胡子,沉吟良久,方才开口说道:“这么说的话,此举既能使广西百姓享受到钦州生产出来的优质商品,一买一卖之间,也能为广西增加商税收入,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正是如此,钦州之商品,将来还要途径广西,运往云贵,湖广,四川等地,也能带动广西一地的运输行业,以及客栈,酒馆等行业的发展。”赵无忌附和说道。

    余懋学听了,微微颔首。

    眼看余懋学认可自己的举动,赵无忌顿时精神为之一振,“能遇上余大人这样开明贤达的主官,实在是赵某之幸,赵某可是听说,如今广西各地,多有遭受灾害,以至流民众多,衣食无着,此事不可不慎重图之。”

    余懋学听了,脸色也转为沉重,“赵大人说的不错,今年灾害相比以往,确实严重了许多,更有无数百姓,因此而背井离乡,外出逃难,此事不光是本官,便是徐大人和黄大人,也是头疼不已。”

    扭头看向赵无忌,余懋学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道:“虽然说家丑不可外扬,但赵大人主政钦州,其实也算是我广西的官员,本官便也不拿赵大人当外人,索性便直说了罢,如今广西各地的难民百姓,粗略估计,至少也有五六万之多,嗷嗷待哺,缺衣少食,然而,我朝财政状况之窘迫,想必不用本官跟赵大人多加解释吧?”

    赵无忌听了,也是会意地点了点头,神情也颇为凝重,“本官明白,如今的朝廷财政,早已捉襟见肘,确实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