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363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363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的脸上这才带上了几分凝重之色,“在下不知,还请郡主赐教。”

    “这个说起来倒也简单,赵大人不过是制作了几柄大伞,挡住了风雨,是以虽然是雨天,但我军火炮与火枪依旧可以使用。”徐怡缓缓说道。

    “徐怡既然敢来,当然也准备了后手,我军的后面,同样有着五十门火炮与五百名火枪兵。”

    “睿亲王的兵力远超于徐怡,若是睿亲王全力以赴,徐怡自忖没有把握将睿亲王挡在这里,但杀伤个万八千人的自信,徐怡还是有的。”徐怡说罢,突然举起了右手,向身后的明军示意。

    看到徐怡的举动,她身后的徐彪立即下令,明军骑兵向着两侧缓缓散开,露出身后的一排排巨大的布帘帐篷,和帐篷底下灰黑色的大炮以及严阵以待的五百火枪兵。

    看着多尔衮,徐怡笑道:“睿亲王此时当知徐怡所言不虚。”

    望着不远处火炮的幽蓝炮口,多尔衮不禁怔在了当场。

第六百五十六章雷雨(十一)() 
大雨中,明军和清军相隔远远地对垒着,徐彪双眼紧盯着前面的清军,身子微微前倾,浑身的精气神已经提升到了最高的状态,他的双腿轻轻夹着马腹,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提着大刀,只待一旦前方有变,他立刻便会催马上前,前去营救徐怡。

    多铎微微昂着头,看着远处多尔衮前面的女子,他的眼中既有轻蔑,又有好奇,由于相隔太远,他也听不到二人的谈话。

    片刻之后,只见多尔衮在马上和徐怡拱了拱手,随即转身拨马掉转方向,向着己方的阵营驶回,徐怡在那边一动不动地盯着多尔衮,眼看多尔衮即将回到清兵阵营中,她方才掉转马头返了回去。

    多铎急忙迎上多尔衮,“兄长,那妖女刚才都和你说什么了?”

    多尔衮没有说话,只是向周围的侍卫们挥了挥手,侍卫们心领神会,当即便驾马向外行了几步,牢牢地将两人护在中间,却又给了二人以私下谈话的空间。

    “兄长,当真放过面前这股明军?”多铎再次问道。

    多尔衮目视着前方远处的明军,眼中露出思索之色,他想了一会方才扭头看向多铎,“不然呢?此地地形狭窄,两侧俱是密林,想要通过此处,只能击败面前的明军,闯过去。”

    “不过,你有办法对付明军的大炮和火枪吗?”多尔衮向着多铎问道。

    多铎神情顿时便是一滞,赵无忌手下黑旗军火器之犀利,清军中几乎人人皆知,明军阵营中的那些火炮和火枪手他刚才也是看得清清楚楚。

    此地地形狭窄,很适合火器发挥威力,若是清军强行突破,固然可以全歼面前这股明军,但清军的损失也不会小。

    对于与皇太极早已貌合神离的多尔衮三兄弟来说,冒着损兵折将的危险,去拯救皇太极,怎么看都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徐怡还和本王说了,明军以及赵无忌,对于岳托押送的财物辎重并无任何兴趣,此外,虎大威率领的山西士卒,正在另一侧阻击着岳托的军队。”多尔衮继续说道。

    “兄长的意思是?”多铎想了想,顿时便是眼前一亮。

    “岳托此番过于莽撞,只留下五千士卒,如何能守得住那么多的财物?贺人龙和左良玉率领两万骑兵,如今正在河北虎视眈眈,此二人哪个都不是良善之辈,为兄想了想,不如你率一万骑兵,星夜前往武城,将押送这批财物的任务,从岳托手中接过来罢。”多尔衮看着多铎,缓缓说道。

    远在明军营寨的南面方向,匆匆忙忙带着一万骑兵前来包抄明军后路的满清英亲王阿济格,也听到了来自远处的隆隆炮声。

    这不是雨天么?为什么明军还能发射火炮?并且听这动静,似乎火炮轰鸣的地点,似乎是在己方大汗的营寨附近。

    一脸懵逼的阿济格带着手下刚刚出了营寨,打算查探一下前方的虚实,结果便迎面遇上了疾驰而来的一彪明军兵马。

    为首大将银盔银甲,手持大刀,骑在马上威风凛凛,率领着数千名精锐骑士,二话不说,马不停蹄地便冲着阿济格杀了过来。

    来者正是吴三桂。

    明军白日的侦查中,发现唯有后方,也就是南面的方向尚未发现清军的踪迹,于是吴三桂冒着侥幸的心理,打算率军南下逃走,结果没想到在这里一头撞上了阿济格。

    望着眼前的一万清兵,气势汹汹挥舞着大刀向前猛冲的吴三桂,其实内心也颇为崩溃,他早已看到前面清兵打得是满清英亲王阿济格的旗号。

    阿济格虽然性子暴躁,在政治上搞阴谋诡计远远不如他两个弟弟多尔衮和多铎厉害,但是在战场之上,他确实是个难得的能征惯战之将,他的统率力在满清诸王中也属于拔尖的那几个人。

    虽然心中对面前的清军十分忌惮,但求生欲很强的吴三桂,依旧是毫不停顿地率军向着清军冲了过去。

    此时乃是突围的关键时刻,唯有一鼓作气冲过去,方才能逃出生天。

    跟在吴三桂身后的家丁们,也知道此时万万不能后退,前面敌军数量远超己方,冲过去便是生,冲不过去便是死,是以也是跟打了鸡血一般,人人振奋精神,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同样气势汹汹地跟着自家将军向着清军发起了最猛烈的冲锋。

    关宁铁骑原本就是天下有数的强军,此刻一旦开始玩命,便是凶悍的清兵也是抵挡不住,阿济格率军奋力抵抗,拼命围堵明军。

    奈何吴三桂实在悍勇无匹,一把大刀挥舞起来,漫天的刀光闪烁,碰上就死,挨着就伤,堪称是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啊手下的家丁也是三军用命,人人奋勇争先,厮杀了一番后,终于被吴三桂突破了清军的包围,率军冲了出去。

    眼看被吴三桂逃了出去,阿济格心中好不懊恼,他此刻既想前去援救皇太极,又担心自己离开此地后,会被明军趁势从此逃出。

    左右为难之下,最终阿济格决定还是在此地死守,老实完成包围明军的任务。

第六百五十七章死战(上)() 
天空中的重重乌云,如今也已渐渐地变淡了许多,一缕缕明亮的月光,从云层的空隙中透射了出来,清冷的月亮在空中露出了半边的月轮,静静地凝视着地面上拼了命地厮杀的人们。

    冷冷的雨水飘落在脸上,丝丝的汗水顺着额头不断向下滑落,赵无忌咬着牙,圆睁双眼,嘴里在不断地喘着气,他已经记不得自己已经挥动了多少刀了,他的双手双臂已经开始酸痛发麻,他感觉手中的陌刀也变得愈来愈沉重起来。

    矫健的身影慢慢变得迟钝,无力感开始缓缓充斥全身,鼻腔里满是挥散不去的浓重血腥气,他的呼吸也慢慢地变得急促。

    此时此刻,赵无忌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厉害,眼前也隐隐有些发黑,令人疲倦的眩晕感阵阵袭来。

    他知道,自己这是刚才用力过度,已经有一些即将脱力的迹象了。

    清冷的月光照耀着黑夜,也为战场上的众人带来了一片稍显暗淡的光明,暗淡的月色中,赵无忌向前看去,只见距离自己大约五六百米之外的一处小山包上,一杆巨大的白色大纛正插在那里,随着夜风不断地飘摇招展着。

    盯着那白色的大纛,赵无忌暗自思索,清军的大汗皇太极,应该就在那大纛下面罢?

    风中飘扬的白色大纛,象征着皇太极那大汗的无上权威,也成了在场无数清兵的心头信仰乃至信念,他们坚信,只要他们所向无敌的统帅,他们的大汗皇太极还在这里,这场战争,便不会输。

    因为他们的大汗自继位为汗,登基以来,南征北战数十载,从未一败!

    想想劫掠来的大量汉人奴隶和女子,想起那些堆积成山的金银珠宝,无数的珍贵稀有之物,清兵士卒们的心中仿佛便增添了无穷的动力,他们咬着牙,拼命地挥舞着狼牙棒,连枷,长刀等各种各样的武器,狠狠地和明军战在了一起。

    明军的掷石灰加刺刀突刺的战术在逐渐的使用磨合中,变得越来越行之有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彼此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熟练,再加上赵无忌不时带着身边的精锐亲卫们在清军阵中左冲右突,刻意扰乱分割着清军原本严整的阵型,慢慢地,统率这群清兵的索尼已经有了抵挡不住的趋势。

    他原本不过是一侍卫而已,而并非马福塔,阿山这样的战场猛将,或是阿济格,岳托这样的沙场帅才,面对赵无忌咄咄逼人的攻势,他渐渐地觉得自己力有不逮。

    在明军的左右两翼,无论是虎大威的山西兵,还是吴三桂辽东铁骑,能抵挡住岳托和多尔衮多久,其实赵无忌自己心里也没底,战争在这里拖的时间越长,变数就越多,对明军也越是不利。

    一旦清军的援兵杀到,此时明清两军脆弱的平衡之势定然会被狠狠打破,明军致命弱点在于人数实在太少,到了那时,在清军重重大军的围攻下,明军面临的将是一个必死之局。

    这个时候,万万不能软弱下去!

    想到这里,赵无忌再度鼓起力气,咬着牙继续双手持刀,带着商敬石及身后的火枪兵,向着远处的清军大纛方向,艰难地杀了过去。

    而在那白色的大纛之下,皇太极迎着扑面而来的风雨,傲然站立,范文程和宁完我两人一左一右地微微弯腰,侍立在他的身旁,皇太极倒背双手,状极威严,整个人仿佛黑暗中的神袛一般,冷冷地俯视着下面厮杀中的两军。

    他也看到了正在努力地向自己这边杀过来的赵无忌。

    二十多名明军的骑士簇拥着一个年轻的少年将军,正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拼命地和索尼率领的士卒们作战,他的身后,一杆黑色的大旗随风飘展,旗帜上绣着一个大大的‘赵’字。

    看来没错了,此人应就是那个让他既恨又怕的明军大将赵无忌,真难得啊,也亏得他竟然能一路杀到了这里。

    明军手中的长刀极其锋利,挥斩起来,无论是己方的狼牙棒,还是连枷,马刀,都很难抵挡得住,遇之则断,看着明军慢慢但是稳步地向着自己这边不断逼近,皇太极的脸上依然一片镇定之色,此刻,在他那看似深不可测的双眸中,竟似还有一丝嘲笑与轻蔑之色,隐匿其中。

    不论明军如何拼命,在此刻的皇太极眼中,这些人却只不过是一群蝼蚁罢了,竟然还妄图螳臂当车,着实可笑的紧!

    如今在这里,厮杀得正是一片火热,但左右两翼的清兵却并未有任何的动静传来,临到这时,也并未有任何一路清兵来援,对此,皇太极并不感到十分的意外。

    以面前这个年轻人的细心,如果说他没有派出兵马去阻挡岳托和多尔衮,连皇太极自己都是不信。

    左右的两翼军马,其中岳托的忠心毋庸置疑,此地早先炮声隆隆,响彻四方,而岳托却迟迟未到,皇太极想来,他定是遭到了明军的顽强阻拦。

    而多尔衮三兄弟的私心,皇太极也看得一清二楚,多尔衮出工不出力,消极怠慢,皇太极心中自然也是有数,只是,无论是赵无忌,还是多尔衮,他们却还都是小瞧了皇太极。

    此刻在皇太极身边的,不但有最精锐的二百白甲兵在此护卫,几乎寸步不离,而在他的身后不远处,豪格也率领着三千生力军正默默地潜伏其中,在那里随时等待皇太极命他们出击的命令,他们才是皇太极一直留在暗处,至今仍未使用的保命王牌和最后的机动部队。

    便是放面前的明军冲过来又能如何?三千清兵的生力军到时一拥而上,一样可以很轻松地把这些早已疲惫不堪的明军砍成肉泥。

    皇太极望着不远处正在奋力冲杀的明军少年将领,脸上尽是嘲弄与残忍之色,多尔衮算什么!赵无忌又算什么!这两个人,在朕的强大实力面前,都只不过是蝼蚁而已!

    朕只要动动手指头,就能将他们轻易碾压成齑粉!

    看着远处身先士卒的年轻明将,皇太极沉吟了一会,对着身边的侍卫下令说道:“点起火把,把这里照得亮堂点,让朕的勇士们都看清楚,朕一直在这里,和他们不离不弃!朕要在这里,笑看我女真勇士奋勇破敌!”

    随着皇太极的命令下去,很快,片刻之后,大纛的周围便点起了许多火把,红色的火舌在冷风细雨中吞吐个不停,将皇太极的周围照耀得宛若白昼一般,此时也早有贴心的侍卫们,将皇太极的龙椅搬了过来,皇太极笑了笑,转过身去,就在那龙椅之上稳稳地坐下。

    他准备像那戏弄老鼠的猫一般,慢慢地戏弄这群胆大包天,妄图冒犯自己的明军将士,而直到最后一瞬间,才会放出豪格的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