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32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32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南京最为繁华的秦淮河,发生如此大案,受害者又是名动一时的陈圆圆小姐,应天府尹李诚德非常重视,派出捕头任成刚日夜缉拿人犯,奈何陈圆圆主仆二人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无踪迹,即使任成刚多方打探,也没有探知贼人的下落。

    另一件震惊南京城的大事,就是传说中已经被李府尹内定上榜的赵无忌,在本年乡试报名截止之前,没有报名,这也意味着他放弃了此次乡试。

    赵无忌号称第一才子,春江花月夜和人生若此如初见名震江南,又得府尹大人青眼有加,众人都以为他此次高中魁首乃是板板钉钉之事,没想到他竟然错过报名日期,不能参加今年乡试的话,待到下次已经是三年之后了。

    赵无忌才华横溢,他不能参加今年的乡试,令人不由得扼腕叹息,李府尹对此也非常惋惜,他本来是想把赵无忌收为门生的,没想到出了意外。

    有阴谋论者猜测是不是有人针对第一才子,故意设下陷阱,使其误了报考日期,然而很快就从赵家庄传来消息,赵无忌亲口承认,是自己不打算参加今年乡试的,因为他认为八股取士,并不能反映出考生的真实能力。

第六十三章东林党() 
赵无忌放话不参加乡试,原因当然不是他表面说的那么冠冕堂皇,真实原因是,他还不会写八股文。

    虽然这个身体的前任是个神童,小小年纪就考取了秀才,但是这身学问本领没有给赵无忌留下多少,通过科举出仕这条路,赵无忌早就已经不打算走了。

    但是在外人看来,赵无忌这次可真是白白错失了良机,尤其还是李府尹那么看好他的情况之下,南京城内的老百姓,很多人都替赵无忌感觉惋惜,这么有才学的人,而不能为朝廷所用,既是他自己的损失,也是朝廷的损失。

    尤其赵无忌的名声甚好,他带头安置难民,带着一群难民干得风风火火,硬是从无到有,建立起了一个异常富裕的赵家庄,如今赵家庄附近,十里八乡家里有女儿的,都托人找关系想嫁到赵家庄去,无他,赵家庄如今太富裕了。

    不看别的,就看赵家庄外面那些新建的房屋,清一色都是崭新的红砖大瓦房,家家户户每家最少都养了二十多只鸡,有些专业养鸡的甚至几百只一起养,赵家庄的工匠和家丁们,薪水都很高,基本加上奖金每人每年差不多能拿到四十多两银子。

    所以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把赵无忌视为拥有经天纬地之能的大才,古人云,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赵家庄的兴起全赖赵无忌一人之力,赵无忌已经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他可以带领一庄的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那么如果把他放在知县的位置上呢?他会不会带领一县的百姓走上富裕之路呢?如果再把他放到更高的位置上呢?

    但是如今赵无忌竟然自绝出仕之路,实在是让很多有识之士扼腕叹息,慨叹明珠蒙尘,英雄埋没。

    比如钱谦益,老头当年也是曾站立在朝堂之上的大员,作为曾经的礼部侍郎,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听闻赵无忌退出乡试的消息,他也替赵无忌觉得可惜,觉得这么一个人才埋没民间实在是太可惜了。

    思前想后,老头竟然想效仿三国时的司马徽,向朝中的往日同僚推荐赵无忌出仕,就如同司马徽推荐卧龙凤雏二人一般。

    于是凭着自己的庆记股东身份,借着考察的名义,钱谦益去了一趟赵家庄,而他看到的赵家庄的富裕景象,更加坚定了他的认识,赵无忌乃是个大有才能的贤才,于是在与赵无忌单独见面时,隐晦地向赵无忌提起自己有意向朝廷举荐他的意思。

    奈何赵无忌或是听不懂,或是真心不想出仕,任凭钱谦益如何暗示,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不接钱谦益的话茬,弄得钱谦益只好郁闷而归,从此就断了这番心思。

    其实,钱谦益的意思,赵无忌听得很明白,他之所以没有开口答应,是因为他对东林党的印象很不好,他虽然也想出仕,但是不想和东林党扯上关系。

    历史上,很多人谈及魏忠贤,就认为他是奸人,是邪恶的一方;谈及东林党,便认为东林党是正义的一方,是忠臣,难道事实果真如此吗?

    赵无忌的看法恰恰相反,两派人马没有一个是好人,但是相对来讲,魏忠贤还是要比东林党对国家更有利一些。

    众所周知,如今大明朝廷入不敷出,然而,在魏忠贤倒台以前,大明的财政状况一直良好,每年都有盈余,魏忠贤死的时候,还给崇祯皇帝留下来两千万两银子的盈余。

    魏忠贤作为侍候皇帝的太监,他深知只有皇帝的信任,才是自己最大的依仗,所以凡事大局上都是为国家考虑,所以他虽然捞钱,但是给皇上带来的税收更多,所以魏忠贤活着的时候,虽然大明也在与后金交战,将士们却从来没有缺少过饷银,也并未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然而代表地主缙绅利益的东林党人上台之后,这一切都变了,满口仁义道德的东林党人,以国家不能与民争利为借口,把魏忠贤当初设立的商税,矿税,海税三大机构统统撤销,虽然断了在其中渔利的各地税收太监们的财路,但是伤害最深的是把国家的一大财路也给断了。

    这颇像是为了杀死粮仓中的老鼠,索性一把火把粮仓都给烧了,老鼠固然是烧死了,粮食却也都没有了。

    历来国家的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少了,能用之于民的地方也就少了,这才有了崇祯皇帝竟然没有钱去赈济灾民的情况发生。

    有人失去,就有人得到,减了税,这么大一笔钱,最后是被谁得到了呢?答案是被民间的地主缙绅们得到了,减去的税收,都变成了他们的额外收入,而代表了地主缙绅利益的东林党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而受损的是大明朝廷的利益。

    魏忠贤出身寒微,深知平民百姓之不易,所以他设立的税监,如商税,海税,矿税,都是针对富人而设置的税,并不直接对平民百姓征税,所以他活着的时候,普通百姓负担不重,大规模的起义造反几乎没有。

    东林党人上台之后,废除了魏忠贤建立的这些税收,使得大明朝廷的财政渐渐出现了缺口,具体表现就是开始入不敷出了,开销还是那些开销,收入却减少了,这回该怎么办?

    代表地主缙绅利益的东林党人坚决拒绝对地主缙绅的税收,于是他们把征税的目标放在了老百姓身上,就这样,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最终的结果就是各地频频爆发农民起义。

    如此一来,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农民起义需要派兵镇压,出兵要有饷银,没钱就要对农民加税,农民被加税活不下去了,就开始造反,于是局势愈演愈烈,直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李自成以闯王来了不纳粮为口号,吸引了大量无路可走的农民,攻破了京城,逼死了崇祯。

    总而言之,赵无忌认为,东林党人就是盘踞朝堂之上的大明王朝的吸血鬼,他们越健壮,大明王朝就越虚弱,立志匡扶天下的赵无忌,实在不想和这群表面道貌岸然,内里男盗女娼的伪君子们扯上什么关系。

第六十四章从良() 
周奎在江南待了一个多月,收受了不少官员的孝敬,搜刮了大量的财富之后,终于心满意足地返回京城了。

    陈圆圆在赵家庄内待得很开心,她自小父母双亡,寄养在姨夫家里,她自小便冰雪聪明,能歌善舞,后来被姨夫卖给青楼,因为她长相漂亮,而又多才多艺,被入云阁的妈妈朱四娘视若珍宝,万般爱惜。

    古代的青楼也分几种,那种做皮肉生意的是最低级的一等,而像入云阁这样的青楼,往来皆是富贵子弟,而作为入云阁头牌的陈圆圆,色艺双绝,为人伶俐,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却从来都是卖艺不卖身,即使如此,专程前来的达官贵人,文人骚客依然是趋之若鹜。

    人性的心理都是如此,越是得不到的,越是觉得可贵,陈圆圆靓绝秦淮,等闲人想见其一面也不可得,然而在众星捧月的光鲜背面,谁又知道青楼女子背后的心酸。

    青楼女子人老珠黄之后不得善终之事比比而是,而很多女子所期盼的目标,就是从良。

    所谓的从良,也有很多种,一种是才子配佳人,两情相悦,最终幸福地结合在一起,这属于青楼女子的最佳结局。

    也有人嫁到大户人家做妾,运气好的,家里大妇不能生育,而妾恰好生下一子,这种情况下,多半会被丈夫和大妇善待,基本也会有一个很好的晚年。

    有人的人运气不好,家里大妇比较厉害的,这样会被欺负的很惨,结局也不会太好,比如历史上,柳如是最终嫁给了钱谦益,然而钱谦益死后,就被家中大妇所逼,一怒之下悬梁自尽。

    也有人触怒了青楼的妈妈,被妈妈转卖他人,至于对方是谁,则是她无法选择的,可能是个七八十的老头,也可能是个粗鄙无状的村夫,这样的婚姻也不会幸福。

    赵无忌的妻子,赵家庄的主母,叶婉儿温柔善良,凡事以赵无忌为天,她得知了陈圆圆的遭遇,对她很是同情,陈圆圆又是个八面玲珑的角色,说话办事都很有分寸,两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关系处的非常之好,互相以姐妹相称。

    赵无忌年少多金,才华横溢,这回又救了陈圆圆一次,她便把赵无忌视为难得的佳偶,她见叶婉儿也是温柔婉约的女子,不是那种凶霸霸善妒的主母,料想即使嫁过来做妾,以后的日子也应该会颇为幸福。

    所以陈圆圆平时对叶婉儿都是刻意逢迎,百般交好,陈圆圆的心意,叶婉儿隐隐约约也略有感觉,叶婉儿是那种封建社会的传统女性,要知道古人三妻四妾是非常常见的,很多有钱有权的人,几十个妾侍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虽然叶婉儿隐约了解陈圆圆的心意,却并不反感她。

    古代女子地位比较低,有几种情况男子是可以休妻的,第一条就是妻子善妒,还有一条是妻子不能生育,不像后世妇女全部经济独立,不但男人能休妻,女人也能休夫的。

    陈圆圆在青楼,来往都是达官贵人,每天谈论的都是诗书琴画,过惯了那样的日子之后,到了赵家庄,她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即使是食堂的大锅饭菜,她也觉得分外的可口。

    每日上午宋应星等人都会在学堂授课,陈圆圆对此颇感兴趣,于是换上男装,每次都坐在最后一排,认真听讲。

    宋应星讲的主要讲的是那种朴素的科学技术这方面的课程,夏允彝主要教授读书识字,赵无忌主打数学,顾炎武则几方面都懂一点,几方面都讲一点。

    陈圆圆天资聪明,很多事情一点就透,她在赵家庄待的这一个月里,天天上午都去学堂上课旁听,有时还举手提问,宋应星很喜欢这个好学又聪明的女子,经常很耐心地给她答疑解惑,这一个月下来,陈圆圆进步飞快,有时先生们会出题考试,陈圆圆的成绩经常都是名列前茅的。

    赵无忌经常强调学以致用,宋应星也颇以为然,讲课之余,也经常带学生出去实践,讲授农学知识时,有时就会带人前去畜牧场,有时就去庄稼地里,一边讲授自己的理论,一边让学生亲自实践,陈圆圆虽然从前过得是锦衣玉食的生活,此刻竟也能放下架子,亲自下到田地中和畜牧场中,哪怕弄脏了衣衫,浑身臭烘烘的也在所不辞。

    陈圆圆原本就是多才多艺,她对赵无忌的数学课尤其有兴趣,学习的尤为努力,每日空闲时间便经常温习数学功课。

    春桃见小姐如此醉心于学习,非常不解,有一次就私下问陈圆圆,说道:“奴婢知道小姐对赵公子有意,然而小姐无论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一样的存在,何以在学业上如此之拼,苦了自己。”

    陈圆圆幽幽叹了口气,说道:“春桃,你没听说过吗?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弛则恩绝,以姿色去侍奉人的,当年纪大了,姿色不在,别人对她的爱也会慢慢变少的。”

    “你看赵家庄如今一幅欣欣向荣的向上气象,都是因赵公子一人而起,赵公子目标远大,雄才大略,春桃你没看出来吗?这样的一个人,又岂是美色所能笼络的住的?”

    “我如今辛苦研究数学,就是为了有一才学傍身,将来有一日,即使我容貌衰老,他也依然会感觉离不开我,而对我不离不弃。”

    陈圆圆确实在数学一道上颇有天分,叶婉儿主管赵家庄的所有财务事宜,陈圆圆学了数学,便懂得学以致用,经常帮助叶婉儿记账算账,将账目整理的井井有条,让叶婉儿赞叹不已,说道:“圆圆姐真是女神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