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314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314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刻实施脚底抹油之计,溜之大吉。

    若敌军实力不强,己方胜算比较大的时候,则吴三桂便可在外围配合赵无忌这位‘名将’,伺机捡个漏什么的,消灭小股清军立功。

    吴三桂以为,这才是稳妥之计,只有保住了自身,才能继续参加以后的战斗,打仗也当然是要挑弱的打。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清军攻破济南城后,在里面烧杀劫掠,抢夺了大量的人口和财物后,满载而归,不会再多此一举,前来进攻淄川,这样也不错,既不折损一兵一卒,又在崇祯皇帝面前加了分。

    听吴三桂打算在外面打游击,赵无忌心中便有些不快,看来历史上的评价没错,这吴三桂就是个投机家,自己在淄川城当肉盾吸引清军火力,他在外面,想打就打,想逃就逃,好处都让他给占了。

    一旁的淄川县知县韩瑜也凑了过来,看着吴三桂,满脸都是讨好之色,“本官久仰吴将军大名,今日一见,真乃三生有幸也哈哈哈哈。”来的援军越多,韩瑜就越高兴,虽然大明一向是文贵武贱,但逢此兵荒马乱,随时都有性命之忧的时候,文官反而是得求着这些他们从前看不起的武将,讨好他们,希望他们能保护自己和自己治下的府县。

    吴三桂有点嫌弃地用眼角扫了韩瑜一眼,神色间颇为冷淡,他只是礼节性地抱了抱拳,并未与韩瑜说什么话,他很清楚韩瑜的想法,但是自己只不过是来刷军功和博取皇上好感的,淄川县守不守得住,跟他吴三桂有什么关系?

    生怕赵无忌和韩瑜再提出什么令他为难,且又不好拒绝的要求,吴三桂当即便是双手抱拳,含笑看向赵无忌,“赵大人,兵情紧急,末将这便先回去安排手下儿郎,这几日末将均会在淄川县周围梭巡警戒,请大人放心。”

    嗯,到这里来已经露了个脸,在皇上面前已经有所交代,也算对得起每年到手的那笔白花花的辽饷,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赵无忌原本就对吴三桂也没有抱什么希望,他的作战计划从来也没考虑到会有援军,于是他也微笑着地拱了拱手,“好,既如此,有劳吴将军了。”

    吴三桂对着赵无忌又笑了笑,再也不看旁边的韩瑜一眼,转身就要离去,就在这时,城门旁边的一群正在忙碌的差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只见这些差人正在忙着把一个又一个圆溜溜的东西往一堆石灰粉末里扔,吴三桂视力很好,一眼便发现这些差人们扔的正是人头!

    再看看石灰堆的周围,一车一车装的满满的,都是人头,粗略估计一下,差不多能有几千个,他也是领兵大将,一眼便明白怎么回事,这么多的人头,看来这几日的淄川城,定是有过一场恶战!

    吴三桂好奇心顿起,他停住脚步,转过身来,对着赵无忌笑道,“哦,末将刚才看到,那边好像有一些首级,莫非有流贼侵袭此地,被赵大人击退了?”淄川城只有五百兵,吴三桂对此心知肚明,能杀掉这么多的流贼,定是赵无忌的部众出手所为。

    吴三桂嘴上说着,其实心中也有些疑惑,最出名的流贼,闯王李自成如今正被洪承畴孙传庭等人围在西北打得抱头鼠窜,为何还会有流贼出现在淄川县?

    莫非,是杀良冒功?想到这里,吴三桂眼中露出一丝释然之色,心中暗自对赵无忌鄙夷不已,但他脸上却是一脸的义正辞严之色,“朝廷有难之际,居然还有流贼趁火打劫,简直是罪该万死!”

    赵无忌微微一笑,暗想装逼的机会来了,能在吴三桂这样的历史名人面前装逼,这种感觉,嗯,挺好的。

    伸出右手,准备摇扇子,哦,今天没拿扇子,还有如今是初春,天气尚寒,这时候摇折扇不但装不了逼,反而会被人当成傻X。

    电光火石间,赵无忌思绪闪动,左手也就势伸出,将双手背在身后,抬头微微望天,呈现完美的四十五度角,脸上的气质也是一阵云淡风轻,一派运筹帷幄的儒将气质呼之欲出。

    这时候不能自己说话给自己表功,否则就太掉逼格了,他相信一旁的淄川知县韩瑜会跟吴三桂解释这些首级的来源的。

    吴三桂见了,顿时懵逼,这个年轻的大人怎么突然变得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还抬头望天?看他这么充满自信的姿态,啊,莫非,莫非是当真有流贼出现,被他给击败了,还斩首了几千人?

    看来此人的部众果然战力强横,一战便能斩杀流贼数千,确实是个有真本事的,难怪带着六千兵,就敢来这里跟清军对峙。

    斩杀流贼数千,这军功,即便是吴三桂也羡慕不已,这军功,若是落在自己身上,至少可以官升一级,由守备升为游击,升上两级到参将也不是不可能。

    这赵无忌,真是走了狗屎运,先是昭告天下,要出兵迎击满清,赚足了风头,随后又留在淄川这座坚城迟迟不动,而今清军没来,却来了一群不长眼的流贼,反而成就了此人的军功。

    “莫非是罗汝才那匪人贼心不死,前来侵犯淄川,被赵大人率军击败?”吴三桂有些羡慕地问道,他也想碰上一些这样的流贼来杀杀,涨一涨经验,升一升军功。

    之所以他怀疑是罗汝才,因为李自成如今正在西北,张献忠则跑到了四川,现在离山东最近相对规模较大的流贼,也只剩下在河南一带活动的罗汝才所部。

    赵无忌心中得意,依旧笑而不答。

    吴三桂刚才对韩瑜的态度和心中想法,韩瑜看在眼里,早已心知肚明,此刻他也乐见吴三桂吃瘪,他有意为赵无忌扬威,于是便在一旁开口笑道,“吴将军可是猜错了,这些首级可不是罗汝才那群匪人的。”

    不是罗汝才?吴三桂马上又想起一人,“哦,原来是黄虎张献忠!”张献忠用兵奇诡,一向神出鬼没,他突然跑到山东也不算很奇怪的事。

    “非也,好叫吴将军得知,这里共有三千具首级,全部都是后金鞑子的,昨日在青叶岭,这伙鞑子被赵大人设下埋伏,杀得干干净净,如今本官正使人用石灰腌了首级,不日便会送上京师,为赵大人请功。”

    是清军的头颅!吴三桂这一惊当真是非同小可,斩首三千鞑子,这可是这些年来大明对满清前所未有的大胜,凭此功绩,便是官职上连升三级也不为过,顿时他看向赵无忌的眼神便完全不同。

    如果说起初他对赵无忌还是抱着轻视甚至试探的态度,那么现在他对赵无忌便只有敬畏和佩服,深入骨髓的佩服。

    关宁军长期在前线和清军对峙交锋,败多胜少,吴三桂自然知道斩首三千鞑子的难度有多高,这对关宁军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往和清军交战,能有斩首数十具的战绩,那就算得上是难得的骁将,若是能斩首几百具,那几乎就是罕见的大捷!

    然而,在他们面前猖狂的不可一世,难以战胜的鞑子,居然就被面前这位年轻的大人,轻轻松松地一次就杀掉了三千人!

    杀鸡也没这么轻松好吧?

    如今卢象升,高起潜两大主力军团相继惨败,整个大明朝堂的上上下下,如今皆都是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而这次大捷,就好像是黑暗中的一缕明亮的金色阳光般,灿烂夺目!

    看来,此人或许能当真在这一片糜烂的局势中,扭转危局,甚至是力挽狂澜,也未可知。

    就在这时,仰头望天的赵无忌猛然想起一事,顿时面色就是一变,暗想:“不好,失算了!”

第五百八十八章主动出击() 
“什么?赵大人打算率军前去迎击敌军?与敌军野战?”吴三桂觉得头有点晕,今天他受到的刺激有点多,一个又一个的意外震得他晕晕乎乎的,而站在一旁的韩瑜则脸色变得煞白,“赵大人你可千万不能走,千万不要中了鞑子的奸计,要知野战非我军之长。”

    “嗯,本官想来,总在这里守株待兔总是不好,清军攻下济南后,很有可能就不会再继续南下,本官来此的目的便是要与鞑子交锋作战,鞑子既然不来,本官便主动出击又有何妨?本官下午便打算出兵,前去迎战岳托的军队,不知吴将军可有意参与其中?”赵无忌含笑看向眼前风度翩翩,一表人才的吴三桂。

    吴三桂几乎是本能地摇了摇头,岳托是清军的右翼军,兵力多达数万,他手下这三千关宁铁骑,怕是还不够对方塞牙缝,他反应很快,瞬间便找到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赵大人率军迎敌之时,若是鞑子派遣一偏师,偷袭淄川县又该如何?末将打算在此地坐镇,免去赵大人的后顾之忧。”

    “哦,如此也好。”赵无忌也就是随口一问,像吴三桂这样主动前来助战的猛将,自己出征之时总要询问一下他的意见,以示尊重,既然吴三桂不想去,那就算了,“既如此,淄川城的守备任务便交由吴将军了。”

    “请赵大人放心。”生怕赵无忌再变卦,要求自己同去前线,吴三桂急忙说道,“有末将这三千关宁铁骑在此,定然守得淄川城不失!”

    赵无忌看了吴三桂一眼,微微一笑,心想岳托是铁定不会来淄川了,你留在这里,却是清闲。

    他心中有事,也来不及和吴三桂多说,当即转过身去,不顾韩瑜祈求盼望的目光,匆匆奔着城外黑旗军的军营而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出征,千头万绪非同小可,赵无忌打算先去和陈国宝碰个头,商议出兵之事,粮草弹药武器辎重等等也都需要准备出来,如今是上午,抓紧时间的话,赵无忌希望能在下午便拔寨起行。

    看着赵无忌匆匆而去的背影,韩瑜觉得嘴里发苦,赵无忌这一走,他的心中顿时又没了底气,怔了怔之后,想起身后的吴三桂,韩瑜转过身去,勉强挤出一丝微笑看向吴三桂,“请问吴将军打算如何守城?城内补给方便,到时大军居住之所及日常饮食,本官都会安排妥当!”

    吴三桂伸手摸了摸鼻子,冷冷看了韩瑜一眼,“本将手下士卒都是骑兵,难道让他们下了马,来给韩大人守城?本将以为,守城之事,还有赖于你淄川城中原本守军,本将会在城外梭巡游走,为韩大人之外援。”

    关宁军一向嚣张跋扈,当初祖大寿连崇祯的面子都敢不给,如今韩瑜不过区区一个小知县,吴三桂觉得自己跟他说了这么多的话,已经给足了韩瑜面子。

    吴三桂一席话说罢,也不等韩瑜回复,当即一甩大氅,转身就走,把身后的韩瑜气得脸色一片铁青。

    明军营寨,主将的大帐中,赵无忌,陈国宝,韩勇以及连元几人聚在一起,围着一张案几团团而坐,案几之上,摆放着一副地图。

    连元脸上满是迷惑不解之色,“形势一片大好之下,大人为何突然要出城迎敌?须知鞑子长于野战,而我军擅守,大人为何要以我之短,击彼之长?”

    赵无忌扫了连元一眼,很快再度将目光投向地图之上,轻轻叹了口气,“本官当然知道据城以守方是上策,不过,本官担心事情恐怕会有变化。”

    陈国宝顿时色变,“大人何出此言?刘芳亮不是已经前去偷袭清军炮营了吗?难道,难道大人担心刘芳亮不能得手?”

    赵无忌抬眼看了陈国宝一眼,“本官完全相信,有飞虎队相助,刘芳亮定能摧毁孔有德的炮营,这一点本官坚信不疑。”

    “那大人为何又……”

    赵无忌又叹了口气,“这也是本官思虑不周,有些操之过急,本官如今想来,岳托大军来到淄川城之时,方是消灭孔有德炮营的最佳时机,本官一时心急,提前派出了刘芳亮,事到如今,刘芳亮应该已然得手。”

    赵无忌抬眼扫视众人,“诸位请想,淄川城本就易守难攻,岳托手下又都是骑兵,原本就不利于攻城,如今孔有德的炮营又被摧毁,没有炮兵相助,清军想要攻破淄川城,几乎已是不可能的任务。”

    “岳托乃是满清名将,其中利害想必他也能看得明明白白,无谓的事,他应该是不会做的,没了炮营,他也不会再来,所以,本官守在淄川县,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此言一出,众人皆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既然岳托不会再来,倒也难怪自家大人急匆匆地主动出击,打算去与清军野战。

    连元皱着眉头,盯着地图看了半晌,他有些不明白,自家这个大人,做生意的时候头脑清醒无比,每笔账都能算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让人叹服不已,但有的时候却截然不同。

    他明知守城甚易,而野战甚难,却为了要消灭对手,打算强行前去寻找敌军决战,完全不顾及自身及自军的得失。

    连元终于抬起了头,饱含深意地看了赵无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