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289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89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在大清国,赵无忌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可止小儿啼!

    满清战功最著的豫亲王多铎,无论是征伐蒙古还是大明,均立下了赫赫战功,所向无敌,号称诸王战功之最,而他唯一的一次失败,便是在神木城下,数万大军惨败于赵无忌之手,一千名白甲兵,号称满清精锐中的精锐,更是尽数葬身神木城下,消息传出后,气得皇太极差点就想要斩了多铎。

    再其后,诸王中另一能征惯战之人,谋略和勇武兼具的睿亲王多尔衮,在蒙古草原的归化城下,其率领的满清大军再度惨败在赵无忌手中,号称满清第一勇士的鳌拜当场战死,大贝勒代善之子萨哈廉兵败被俘,如今还被当做人质关押在归化城中,脱身不得。

    可以说,满清自老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甲胄起兵以来,南征北战,无论是战大明,战蒙古,战朝鲜,几乎都是所向无敌,而在其寥寥可数的几次败仗中,赵无忌便独占两席。

    而此次出兵朝鲜,担心赵无忌出兵捣乱的皇太极,更是为了他专门派遣使者前往北京去麻痹明皇崇祯,可见皇太极对此人的极其重视,而今,听说赵无忌要来增援皮岛,在场的满清诸将,顿时人人都感受到了一股凉意涌上心头。

    阿济格听了孔有德的话,脸上明显也是露出一丝惧色,他自己的两个弟弟多尔衮,多铎本事如何,他是最清楚不过,小弟多铎战力惊人,二弟多尔衮足智多谋,论起行军打仗来,两个弟弟哪个都比他强,如今听闻曾击败多铎,多尔衮的明国骁将赵无忌要来增援皮岛,阿济格心中顿时便有些乱了方寸。

    朝鲜义州府尹林庆业有些奇怪,这些满洲人一向凶恶嚣张,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然而当他们听到明军有增援之后,场中的气氛就突然有些诡异,这倒是有些意思了。

    朝鲜王派遣林庆业协助清军攻打皮岛,除了有人质在满清手中之外,皇太极也曾答应过他,满清只想消灭岛上的明军,打下皮岛之后,会把皮岛留给朝鲜,这也是朝鲜出兵的动力之一。

    眼看众将皆有些丧气,老将扬古利洪亮的大嗓门突然响起,“英亲王无需担忧,便是那赵无忌亲自前来,又有何惧?这里可是大海!明国北方的水军,如今不都在这皮岛之上吗?”

    扬古利可谓是一言惊醒梦中人,阿济格瞬间就醒悟了过来,赵无忌便是带来六千援军有能如何?大明北方的水师主力如今就在皮岛上,赵无忌便是前来增援,他又能有几艘战舰?

    皮岛的水师,自从原东江镇总兵黄龙中了诱敌之计,在鸭绿江口遭受满清精锐和叛将孔有德的合力偷袭,壮烈战死之后,水上的实力已是远远不如当初,要不也不会在此时被清军占据了海上的优势,赵无忌自青州来,便是尽起登州水师营所有战舰,也不过是四五十艘之数,满清朝鲜联军一百二十三艘战舰依旧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陆军再强,在海上也是旱鸭子,海战上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反而会成为水军保护的目标,只要能在海上击败明军增援的水师,赵无忌的六千士卒便是再悍勇,也无法登陆皮岛,载有六千士卒的明军运兵船,反而会成为满清战舰的活靶子。

    想到这里,阿济格顿时精神一振,眼中露出精光,“老国公言之有理,明军水上力量远远不如我军,赵无忌若是敢来,本王定会让他葬身鱼腹!”

第五百五十二章袭岛() 
明朝北方水师的情况阿济格是比较了解的,这些年满清视大明为最大敌人,在大明内部派遣了无数的密探,不夸张地说,明朝军队的部署,所在的地点,战力如何,有时候皇太极比崇祯还清楚得多,没办法,有些大明的官僚太腐败太无能了。

    原本大明的水师是牢牢压住满清一头的,登州水师营加上东江镇的水师,可以说是完全碾压满清那点少得可怜的水师家底,转折点在袁承焕杀毛文龙后。

    毛文龙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他的存在,客观上有利于大明,而对满清大大不利,毛文龙死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叛乱造反,率领一部分水师从大明分裂了出去,大大地损伤了大明北方水师的实力,此后黄龙在鸭绿江口战败身亡,更是标志着大明和满清水上的实力发生了逆转。

    当然,大明如今还有郑芝龙的那支堪称东亚无敌的舰队,但是郑芝龙远在福建,鞭长莫及,等皇上调兵的命令传到南方,郑芝龙再赶到皮岛,早就黄花菜都凉了,毕竟那时也没有电报,战舰航行全看风力,速度也比当代的军舰慢很多。

    考虑到即使赵无忌亲来,他也没有足够的水军能取得海战的胜利,阿济格的头脑顿时便恢复了清明状态,他盯着地图沉吟了半晌,迟迟没有说话。

    “无论赵无忌来不来,我军水军都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英亲王不妨可以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法,届时以一部分战舰炮击岛上明军,掩护我方士卒登陆,其余战舰在皮岛周围时刻警戒,一旦发现明军水师,便聚而歼之,不给明国援军登陆助战的机会。”扬古利再度出谋划策。

    “好,”阿济格思忖片刻,点头赞许,“老国公此计大妙,此举既可拔掉皮岛这颗钉子,或许也可趁机剿灭明国来援的战舰,一箭双雕!”

    阿济格紧紧盯着地图看着,时不时还用手在地图上比比划划地计算着,过了半晌,一个成熟的作战方案终于在他脑海里成型,随即他便开始发号施令。

    “白天的时间,尚可喜带着少量战舰远程炮击皮岛,以扰乱岛上明军之心,使敌疲惫不堪,待到夜间,我军兵分两路,一正一奇,同时开始攻击皮岛。”

    之所以选择夜间出击,一是可以使明军在黑暗中摸不清敌军虚实,逼迫他们犯下更多的错误,二是在黑暗中,弓箭手相比火枪手占据更多的优势,火枪发射需要点燃长长的火绳,黑暗中燃烧的火绳很容易使得明军暴露自己,从而被动作更快的弓箭手抢先一步杀伤。

    因为明军作战的主力便是火枪,而清军则是弓箭,火枪虽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这个年代,他还是很不完善,依旧存在着许多的弊端等待改进,相比已经被人使用了许多年,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几乎发展到了极致的弓箭来说,某些情况下火枪还是要稍逊弓箭一筹的。

    “日落之后,我军战舰全部移动到皮岛附近海域,在戌时起发动攻势,本王亲率大军,以马福塔为前锋,与汉军、朝鲜兵一起,在正面鼓噪而进,攻击皮岛东北侧,吸引明军主力的注意力;固山额真萨穆什喀、准塔你二人各带两千满洲勇士,作为奇兵,隐匿动静,攻击皮岛的西北侧,”阿济格的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

    “萨穆什喀你的目标是皮岛的江高湾地带,根据情报看,在这里防守的是明将楚继功,这里的明军数目不太多,你若能快速取胜,须要及时前去增援准塔;至于准塔,你的目标是前港,这里的明军守将是金日观,你们二人作为奇兵,与本将遥相呼应,如此一正一奇,彼此策应之下,一日之内当可拿下皮岛。”阿济格缓缓说道。

    “此外,智顺王尚可喜,义州府尹林庆业你二人统率朝鲜战舰,于正面大炮轰击岛上明军,以掩护我军主力前进,超品公扬古利,恭顺王孔有德你等统率八十三艘战舰,包围皮岛周边海域,防止明军援军上岛,若是发现了明军的运兵船,”说到这里,阿济格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击沉对方!”

    “本王对皮岛志在必得,此战必胜,诸位努力吧,岛上的美女和金银珠宝,正等待着你们前去拿取!”

    阿济格最后的这句话,瞬间便点燃了众人心中的热情,尤其是那些满洲将领,更是嗷嗷喊叫,好像那些闪闪发光的金银珠宝和美丽的汉人女子就在自己眼前一般。

    严阵以待的明军很小心地戒备了一天,也没等到敌军的真正进攻,远处的朝鲜战舰只是时不时地在远距离上发几炮,除此之外便再没有其他动作,眼看太阳已经慢慢落山,紧张了一整天的守岛官兵的心情终于开始慢慢放松下来,他们以为又是熬过了一日。

    皮岛之上不仅仅有明军官兵,也有大量的汉人民众百姓,酒馆布行粮行应有尽有,为这两万多名明军士卒提供着各种的服务。

    已经有士卒开始憧憬即将到来的夜间的宁静时光了,就在这时,傍晚的晚霞中,大批朝鲜战舰开始在皮岛周围慢慢显现,战舰上的炮衣已经被摘下,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面前的海岛。

    对这种情景的出现,岛上的明军显然已经习以为常,恶狠狠地咒骂几声后,他们开始熟练地往自己的火枪里面装填火药,岸防炮的炮口也纷纷对准了远处的敌舰,随时准备发射,士卒们纷纷进入兵堡,地堡等掩体,以躲避对方即将到来的炮击。

    看来这个夜晚不会宁静。

    戌时终于到来,清军对皮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由此开始。

    阿济格很狡猾,他打的是声东击西的算盘,但是沈世魁驻守皮岛多年,身经百战,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若是简简单单地一招声东击西便能轻易拿下皮岛,那皮岛早已不知被人攻下了多少次,阿济格施展诡计,沈世魁则是早有防备。

    整个皮岛地势险要,中间高,四处低,明军居高临下,攻击的时候天然便占据了很多优势,皮岛虽大,但适合登陆的地方并不多,在这几个适合登陆的地点上,沈世魁早已修造了大量的或高或矮的兵堡,以及无数的机关陷阱,以应付凶狠的来犯之敌。

    趁着夜色的掩护,萨穆什喀带着人慢慢接近登陆地点的水域,可惜很快就被严阵以待的明军发现,随后无数的火枪弹丸以及弓矢便如飞蝗一般向着海面上密密麻麻的木船射去。

    每艘木船上的水手前面都摆着一面巨大的盾牌,他们躲在盾牌之后拼命地划桨,因为越早登岸,他们便越安全,一旦木船上岸,明军的火力便会从他们身上移开,转而锁定那些满清的战兵开火。

    每艘小船都趴着五到六个满清士卒,在夜间视线本就不好,这大大降低了守岛明军的射击命中率,在海上,明军的火枪和弓矢很难攻击到他们,只要不被岛上的火炮直接命中,只要水手没有受伤,他们安全登上岛屿的概率还是不小的。

    江高湾地区沈世魁一共布置了二十门轻型火炮,这些火炮全部瞄准滩头前面的海面上,每间隔一段时间他们便会发出一声怒吼,将无数细碎的弹丸和铅子狠狠地倾泻到黑暗的海面上。

    散弹无需瞄准,只要对着大概的方向发炮就行,在黑暗中,这些小炮对漂浮在海面上的木船造成了最大的威胁,由于清军的人数多,阵型密集,正利于散弹发挥威力,也因此这些小炮几乎每一次发射,都会得到相当程度的战果,基本上算是弹无虚发,火炮的弹丸,木盾哪里抵挡得住。

    然而小船实在太多,而火炮发射后再度装填又很耗费时间,明军的火炮才发射了两轮,拼命划桨的满清水手们就已经将小船划到了滩头之上,一个个如狼似虎的清军士卒手持狼牙棒或大刀,背着弓箭纷纷自船上跳上了皮岛。

    兵堡内的火枪声和弓弦声突然密集了起来,显然,刚才攻击海上的清军时,因距离过远,守岛的明军并没有尽全力,而今清军已经上岸,明军顿时便开始火力全开,疯狂地对着清兵士卒轰击起来。

    今日担任突袭任务的士卒们都是清军中的精锐老兵,不但经验丰富并且反应很快,一些清军士卒将登陆用的木舟翻过来,两扇木舟叠加起来,组成一个勉强可用的遮挡铅子和弓矢的掩体,并以木舟为依托,慢慢地不断向前前进。

    更有一些清军中的神射手,沉默地隐藏在黑暗之中,不刻意去看根本注意不到他们的存在,这些冷酷的射手潜伏在黑暗中,不断地在寻找可供利用的机会,一旦他们抓住机会,便会立即现身,拉弓搭箭一气呵成,每一箭飞出多半会都会带走一名明军将士的性命,射出一箭后,弓手们并不会查看战果,而是会几个打滚迅速地离开刚才射箭的地方,以免遭到明军炮火的报复。

第五百五十三章一切尽在掌握中() 
黑暗对双方的影响都是相同的,双方的射击命中率都不太高,明军的火枪由于燃烧的火绳在黑暗中比较醒目,所以较为吃亏,但明军胜在有稳固工事可用,满清的弓箭略占优势但是没有地利。

    与黑暗中,双方便如此地胶着一团,局面上来看,满清的军队略略占优,他们的人数较多。

    若是在白天,明军完全可以依靠坚固的据点,不慌不忙地逐一用火器杀伤乘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