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280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80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应星进了屋,关好门,随即迅速地在奏折中翻找了起来,很快他就找到了赵无忌的奏折,他把赵无忌的奏折单独挑出来,随即再度翻找起其他的奏折来,很快,他欣喜地发现了三边总督卢象升的奏折。

    随后李应星把赵无忌的奏折放到了第七份,把卢象升的奏折放在第六份,这才匆匆抱起奏折,开了门迅速地向着御书房走去。

    卢象升最近正在围剿张献忠,天雄军战力强悍,屡战屡胜,张献忠节节败退,他的奏折里多半是战胜的好消息,把他的奏折放在赵大人奏折的前面,这样皇上先看了好消息,心情大好之时,再看赵大人的奏折,就会比较容易批准。

    李应星送奏折送的多了,各种窍门早已是滚瓜烂熟,今日这些举动,对他来说也不过是轻车熟路而已。

    来到御书房门前,早有小太监禀报皇上,得到许可后,李应星便抱着奏折,低着头进了御书房,来到了崇祯面前,轻手轻脚地把奏折放在了崇祯的书案上,再低着头小心翼翼地离开了御书房,此时,他的使命已经完成,剩下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崇祯依旧在不知疲倦地伏案批阅着,不知不觉中,他左手边摆放的处理完的奏折越来越多,而右手边的奏折则是越来越少,很快,他终于翻到卢象升的奏折。

    三下两下崇祯便看完了卢象升的奏折,他的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微笑,卢象升果然不愧是大明少有的名将,最近一直在追着张献忠打,打得张献忠抱头鼠窜,前几日卢象升在潜山大破张献忠数万大军,斩首无数,于是便火速上奏,向皇上报捷。

    崇祯想了想,提笔在卢象升的奏折上写道:“朕得建斗,如鱼得水矣,见卢卿捷报,朕心甚慰,此战有功将士,皆有重赏,卢卿正宜乘胜追击,不可懈怠。”

    随即,含着笑容,他又拿起了下一封奏折,突然,笑容凝结在了他的脸上,赵无忌的奏折?!

    想起赵无忌上一封奏折被自己撕得粉碎,而又大骂其危言耸听的情景,崇祯皇帝难得地老脸一红。

    张凤翼今日一早已经在朝会上向自己提出,要求调赵无忌的六千家丁,前去增援皮岛,但是自己当时并没有表态。

    是的,皮岛很重要,但是赵无忌也很重要,他不但是善战的名将,他更是崇祯的摇钱树,去皮岛和后金鞑子作战很危险,不比其他,若是败了,四周都是茫茫大海,跑都跑不了!

第五百三十九章不祥之兆() 
崇祯转念一想,今日朝堂上老尚书张凤翼说的也很有道理,当初袁蛮子斩了毛文龙,失去了毛文龙的牵制后,仅仅三个月满清就杀到了京城下,祸害了京城周边数百万民众。

    如今朝鲜已失,若再丢了东江镇,只怕慢则一年,快则数月,鞑子又会再度兴兵来犯,皮岛必须要守住!

    可是兵部左侍郎杨嗣昌却有不同意见,他的理由是皮岛易守难攻,又有陈洪范总兵八千兵马相助,虽然进援朝鲜之力不足,但守住皮岛绝对是富富有余,他认为,“亟当分布要害,扼其入犯之路。果有渡海声息,以主侍客,出奇待之,自可得志”。

    这样一来,自然不用赵无忌前去冒险,如今朝廷缺钱缺的厉害,赵无忌这半年多给京师送了将近百万两银子,大大地缓解了朝廷财政的困境,同意赵无忌出征,万一他死在那里,已经初见曙光的朝廷财政怎么办?

    崇祯皇帝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慢慢地在书房内踱起了步,一边是皮岛,一边是大明的财政,当真让人难以取舍,唉,要是多几个像赵无忌这样的能臣就好了。

    思索了半晌之后,崇祯终于拿定了主意,他面带微笑,快步走到书案前,坐了下去,拿起御笔,便开始对赵无忌的奏折做出批示,嗯,这应该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又过了四五天,崇祯皇帝下达的旨意在赵无忌热切的期盼中,终于到达了青州府,崇祯皇帝在旨意中,再度把青州左卫水师的指挥权交给了赵无忌,命令赵无忌速速选拔手下的精兵强将,带着青州左卫水师,前去救援东江镇。

    嗯,崇祯的意思是,同意你赵无忌出兵了,不过你不要去,你派你的属下去,这样,万一失败,你也死不了,若是赢了,朕的东江镇也保住了。

    赵无忌等的就是这份旨意,他的手下早已准备完毕,各种物质和民船也都调集好了,如今全部都停靠在乐安港的港口之中,接旨之后,赵无忌当即便开始指挥手下,准备出兵皮岛。

    青州府衙,赵无忌的书房内,看着身边这些年来一直围绕在自己身边,陪同自己一同夜以继日努力的同伴们,看着他们热切而坚定的眼神,赵无忌心中突然涌起了一阵阵的感动。

    “感谢这些年来,诸君随同本官共同努力,一起奋斗,终于我们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朝鲜已经成为满清的藩属,皮岛也已被皇太极盯上,大明再承受不起失去东江镇的代价,此次的皮岛,我们一定要前去增援,挫败满清攻击皮岛的图谋。”

    “本官得到的情报,居庸关总兵陈洪范大人,莱州副总兵金日观大人带着八千兵马早已启程,此刻应该已经到达皮岛,这为此战再添几分胜算。”

    “此战骑兵无用武之地,本官此次只带两千陌刀兵,两千火枪兵前去,”说到这里,赵无忌看向一旁的唐维,“唐先生,燧发枪造出多少了?”

    唐维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启禀大人,如今工匠们加班加点,已造出燧发枪五百支,皆已交付给将士使用,按照目前的产量,每月可生产燧发枪三百支。”

    赵无忌嗯了一声,想了想便看向韩林,“韩将军,这次出征,火枪兵一律使用原有的火绳枪,以利于统一调度,燧发枪暂且先不要使用。”韩林当即应承下来。

    崇祯皇帝的旨意,赵无忌的这些手下们也都听说了,皇上这次命大人派人前去皮岛增援,也就是说,大人不会前去,而是会选择一名良将代替大人前往,却不知谁会担任此次的主帅。

    众人暗自在心中猜测着此行主帅的人选,慢慢地,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了两个人身上,韩林和李定国。

    韩林是一路跟随赵无忌的老人,沉稳机敏,智谋过人;而李定国是赵无忌刻意栽培的明日之星,无论是武功还是兵法,皆都是上上之选,他如今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经验而已。

    至于另一员骁将,张献忠的前义子,同样智勇双全的刘文秀,作为镇海舰和定海舰的统领,此次他也是一定会前去的。

    众人在心中暗自猜测,大人若是求稳,则主帅必是韩林;大人若是想培养新人,那主帅就只能是李定国。

    赵无忌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手下众人的神态,面露微笑缓缓开口,“此战事关重大,断然不许有失,因此,本官的想法是,”说到这里,他环顾众人一眼,“本官亲自挂帅出征!”

    “大人不可!”夏允彝第一个站起身来,“皇上的旨意分明是让大人坐镇青州,派遣手下大将前去救援皮岛,大人违背旨意,皇上定然不悦;此外,兵危战凶,大人乃是一方之主政,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岂可轻身涉险,前往皮岛?”

    韩林也站了出来,双手抱拳,“大人,此次出征,韩林愿意替大人前往皮岛,韩林定会全力以赴,协助沈总兵,保住东江镇,若是不成,韩林愿提头来见!”

    “师父,我也愿替师父往皮岛一行,宁宇便是粉身碎骨,也要挫败满清鞑子的阴谋!”李定国也站了出来。

    随后商敬石、刘文秀也纷纷主动请缨,看着自己属下们热切的眼神,赵无忌严肃的脸上掠过一丝微笑,他伸手虚按了按,“诸位,稍安勿躁,请听本官一言。”

    “此战本官早已做好万全准备,”赵无忌再度环视众人,“取胜应是意料中事,诸位不必担心,本官之所以要亲自前去,就是希望诸位,以及所有的将士们知道,无论如何,本官将永远和他们站在一起,那怕前面是刀山,是火海,本官也会不离不弃,与他们一起面对!”

    “满清鞑子,是我们华夏民族如今最凶恶也是最强大的敌人,刚刚他们在朝鲜也证明了这一点,本官只有身先士卒,才能将士用命,上下一心,击败这个难缠的对手。”

    “王盈儿一介弱女子,尚能不让须眉,为了稳住皮岛守军士气,毅然坚守在孤岛之上,更何况本官这个须眉男儿?”

    “诸君不必多说,本官主意已定,本官为此次主帅,韩勇统率两千陌刀兵,李定国统率两千火枪兵,刘文秀指挥两艘铁甲舰镇海号与定海号,为兵船保驾护航,张名振率青州左卫水师舰船,沿途警戒护送。”

    “本官不在期间,青州府大事小情由顾炎武负责,夏先生辅之,若是有大事发生,尔等可与史可法史大人商议,此外,韩林率领两千铁甲骑兵,驻守青州府,不得有误。”

    众人纷纷站起,轰然而诺。

    当天赵无忌等人便日夜兼程匆匆出发,终于在第二日中午来到了乐安港,青州府同知史可法也同时来到了乐安港,他想送送这些即将要出征的将士们。

    码头上旌旗招展,一队队纪律严明的士卒,迈着整齐的步伐,井然有序地登上了征调来的大型民船之中,没办法,时间太短,赵无忌来不及建造专用的运兵船,只得临时征调了一批大型的民船,用来运兵。

    相比运兵船,民船的防御力要差上许多,但这也是无法可想之事。

    此外,张名振率领着青州左卫水师大小舰艇共二十艘也前来助战,一路护送远征的将士们。

    看着意气风发,信心满满的赵无忌,史可法的脸上忧色重重,他觑个机会,拉住赵无忌的手,将他自人群中拉到旁边无人处,低声说道:“下官听闻,皇上的旨意,并未提及让大人亲自出征一事,为何大人……”

    赵无忌含笑看向史可法,“史大人无需担忧,本官早已做好万全准备,请史大人坐镇青州府,静待本官取胜的好消息便是。”

    史可法脸上忧色更浓,“卢大人书信中曾与下官提起,满清今年建造了不少战船,好像造了一百多艘,其中有很多大舰,大人建造的镇海号和定远号固然神勇无匹,但好虎难敌群狼,若只是登陆朝鲜,则敌军不明大人的线路,大人也不会遇上敌人水军主力,尚可安然上岸,但援救皮岛之时,到时只怕上百艘满清战舰皆都云集在此,大人带着这二十艘战舰,如何杀得进去?如何安然把四千将士们送到岛上?”

    赵无忌心想你还漏算了朝鲜水师五十艘战舰和五千兵马呢,据史料记载,由于朝鲜世子作为人质送往盛京,迫不得已之下,在皇太极的要求下,朝鲜派出了五百艘战舰和五千兵马,帮助满清攻打皮岛。

    赵无忌呵呵笑着,一脸的不在意,“史大人尽管放心,本官心中有数,哈哈,本官此番定会击破贼虏,挫一挫鞑子的锐气。”

    赵无忌话音未落,忽然一阵狂风吹来,只听咔嚓一声,赵无忌旁边一根旗杆竟然被狂风拦腰吹断,黑色的旗帜顿时便飘落在了地上。

    看到此景,众人无不色变!出征之时,旗杆折断,此乃不祥之兆!

第五百四十章从地狱到天堂() 
折断的旗杆掉在地上,黑色的旗帜不时被狂风吹起,夏允彝紧皱着眉头匆匆来到赵无忌面前,“大人,出征之时,旗杆折断,大不吉啊,大人此行还请三思!”

    韩林也抱拳说道:“大人,就让韩林和宁宇替您去吧,您是一军之主,您就坐镇后方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史可法的黑脸如今看起来更黑了,“赵大人,为军主帅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千里迢迢轻身犯险,下官以为实属不智。”

    赵无忌盯着在地上滚动的旗杆,觉得自己的右眼好像有些抑制不住地要跳,心中暗忖,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如今又折了旗杆,莫非冥冥中当真有天意不成?

    只是此番前去事关重大,满清、朝鲜联军的实力更是远胜己方,自己作为主帅若是不去,交给别人实在是放心不下,更何况王盈儿还在那边等着自己。

    赵无忌沉着脸皱着眉头在那里凝神静思,众人也都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等待自己的主帅说话。

    过了半晌,赵无忌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看着众人,用力地一挥手,“我命由我不由天,此行事关重大,本官不得不去,儿郎们,随本将,登舟!”

    让我们把时间拨向一个月之前,也就是崇祯十年的二月二日,接受了朝鲜王投降的皇太极志得意满地带着抢掠来的五十万名奴隶以及大量的粮食,财物,率领手下大军,开始陆陆续续地返回盛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