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27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7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恩说道:“之所以民变为贼,都是因为衣食无着,才不得已造反为寇,只盼西北旱灾早日解除,粮食种植也能早日恢复,老百姓有了粮食,这流贼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流水之萍,平定流贼也就指日可待了。”

    崇祯郁闷地点点头:“大伴,你说到根源上了,但是这天灾又岂是人力所能逆转?难道真的是朕德行有亏……”

    王承恩急忙说道:“皇上勤勤恳恳,为国鞠躬尽瘁,怎会德行有亏,皇上以后万万不可如此之想了。”

    崇祯叹了口气:“粮食啊,都是粮食的问题。”

    雪花缓缓落下,给土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毯子,曾经喧嚣一时的田野,终于沉寂了下去,只有偶然一些小鸟,会在雪地里跳来跳去,意图寻觅一些食物来果腹。

    这时也是农家一年来最悠闲的时间了,然而对于赵家庄来说,如今还是繁忙的时候,高炉依旧向天空吞吐着浓烟,工匠们也依然早八晚五地去工坊上班,一车车的肥皂,香水,玻璃,从这里走出,运向南京,运向全国。

    这时,已经距离中华传统的节日——春节不远了,赵无忌早早地就做好了节日期间的安排,他准备给所有人放二十天的长假,从春节前五天开始放假,一直放到正月十五。

    临近傍晚,工坊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下班的工匠们,三三两两,互相大声说笑,语气中洋溢着无法掩饰的欢喜和自豪,因为公子今天说了,这几日就要给大家每人发放四两银子的年终奖,心急的已经在互相交流着这笔钱应该怎么花的问题了。

    主母叶婉儿也是个体恤下人的,命赵宁去购买了一百多头大肥猪,杀出肉来,宣布要给赵家庄每户人家发放猪肉二十斤,白条鸡每户两只,此外还有十斤咸鱼,将这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的气氛进一步推向热烈。

    赵家庄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叫做满足的神情,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如今赵家庄家家户户手中有钱有粮,很多人已经积攒了相当数量的银钱,岁数大的思量着该给自己的孩子说上一房媳妇了,已经成亲的,媳妇算计着该攒多少钱,又该拿出多少钱做几件衣服,买一些年货,让家里过上一个开心富足的节日。

    由于香水,玻璃等产品的畅销,赵家庄的工匠和家丁们的收入直线提升,赵无忌已经给他们涨过两次薪水了,他们的丰厚收入让临近村庄的农民们羡慕不已,纷纷找到赵宁企图毛遂自荐,期待赵家庄下次招工时能考虑自己,赵宁来者不拒,统统答应下来,反正按如今产品的需求来看,过完年后再度招工几乎是板板钉钉的事情。

    与赵家庄一片充满希望的欢快喜庆的气氛相比,建极殿的气氛就要阴冷了许多,崇祯皇帝又一次大发雷霆,原因是——今年大明的财政又亏了。

第五十三章第一台蒸汽机() 
大概崇祯皇帝是这个年底最不快乐的人了,此刻他又站在大殿上发火,户部尚书侯恂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听着崇祯的怒吼:“今年仅仅是军费支出就需一千五百万两白银,而户部收入仅仅才一千四百万两白银!侯尚书,你来告诉我,朕该怎么当这个家!”

    侯恂声音颤抖地说道:“启禀陛下,今年天灾连连,各地多有歉收,臣已经尽力统筹了。但……”

    崇祯声色俱厉地说道:“山东剿匪,陕西剿匪,山西剿匪,福建也有反贼,后金贼酋在北方虎视眈眈,关宁铁骑都是用银子养的,没银子,朕拿什么抚恤军士?若因士兵欠饷,再次激起兵变造反,这个责任你来承担吗!”

    周延儒出列说道:“陛下且息雷霆之怒,侯尚书也有他的难处,臣有一计,可填补财政亏空。”

    崇祯压下怒火,哼了一声又坐回椅子:“首辅有何妙计,朕洗耳恭听。”

    “陛下,如今各省积亏盐课银,累计已有三百二十万余两。陛下可命各省盐课,今年务必如数全部补上,否则指名参处。若得这三百万两白银,则财政缺口可补。”

    全国各地亏钱盐课银,这已经是多年的烂账了,每年都会积亏一部分,盐业内部盘根错节,各方势力交织其中,若不是到了危急时刻,崇祯也真是不想在盐业这里下手。

    只是形势比人强,饮鸩止渴,也比当场渴死要好,就连一向与周延儒不对付的次辅温体仁,也不敢站出身来反对,只是静立一旁,默不作声。

    崇祯想了想,说道:“周爱卿所言甚善,就按爱卿所说的去办吧。”

    晚上,御书房内,周皇后给崇祯送来了亲自熬煮的小米粥,崇祯吃了几口粥,叹了口气,放下了碗。

    周皇后见状,疑惑地问道:“皇上以前最爱吃臣妾煮的粥,为何今日吃了几口就放下不吃了?莫非臣妾今日所煮的粥不合皇上心意?”

    崇祯皇帝面色沉重,摇了摇头:“不关皇后的事,是朕心里不舒服。”

    周皇后说道:“皇上终日为了国事操劳不休,也该爱惜自己的身体,朝廷上的事情,交给周首辅等大臣去做也罢,皇上何必操心这么多。”

    崇祯叹了口气:“皇后你是不知道,如今国事艰难啊,今日候尚书和我说,今年朝廷又入不敷出了,户部的收入都不够军费的开销了。”

    周皇后听后,也是心里紧张,脸色也变了:“这可如何是好,军队无饷必会哗变,侯尚书是怎么搞的,今年的收入都不够支出了。”

    崇祯说道:“也怪不得候恂,今年来灾难不断,流贼四起,很多税都收不上来,所以今年才会入不敷出,不过今日周首辅给朕出了个主意,他提议追缴各省积亏的盐课银,盐课银大概三百多万两,如果能全部追缴,这户部的缺口也就补上了。”

    “江南历来都是赋税的大户,朕正在考虑派人去江南走一遭,替朕巡查一下江南的赋税情况,同时督促各地盐政补足盐课。”

    周皇后见状说道:“不若就让臣妾父亲去吧,他最近总说在京城待得无聊,想出去走走呢。”

    崇祯想了想,说道:“国丈肯去,那是最好,只是辛苦了国丈。”

    周皇后笑着说道:“都是自家人,什么辛苦不辛苦的,明日臣妾就去和父亲说。”

    后金,盛京,莽古尔泰的葬礼上,皇太极脸色木然,目光让人琢磨不透。今年他顺风顺水,把蒙古大汗林丹汗打的抱头鼠窜,望风而逃,瓦解了蒙古察哈尔部众,收服喀喇沁余部,也是战功赫赫。

    虽然年年出战不休,每次都能俘获大批金银财宝,粮食牲畜,中原奴隶和女子,但是毕竟连续作战,师老兵疲,他也能感觉到,跟随自己征战的老兄弟们,也都有点累了。“明年也该歇歇了。”皇太极这样想着。

    后金四大贝勒中,阿敏因朝鲜战败投降,已被幽禁,代善一直都被皇太极牢牢压住一头,莽古尔泰一死,大权尽落皇太极之手。

    莽古尔泰的弟弟德格类和姐姐莽古济在灵前大放悲声,看着他们痛哭流涕的样子,皇太极眼角闪过一丝轻蔑。

    皇太极又看了一眼正在一旁侍立的多尔衮三兄弟,沉吟片刻,对着多尔衮点了点头,多尔衮今年二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见皇太极招呼他,赶紧恭恭敬敬的跑过来说道:“大汗有何吩咐?”

    皇太极看着多尔衮,温声说道:“我军连年征战不休,明年也该休养生息一年了,待明年开春后,我打算派你去一趟大明。”

    多尔衮年方二十,身材修长,他自幼接受大明文化的教育,举止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与其他后金贝勒那种粗野的举止毫不相同,当下他便说道:“请大汗指示!”

    皇太极想了一会,方才说道:“我想让你明年以议和的名义,去一趟大明,名为议和,实际施行缓兵之计,顺便刺探大明内部虚实,你可愿去?”

    “一切但凭大汗安排!”

    皇太极点点头:“明年我会派范文程跟你一起去,你要多听他的意见,这次对你,也是一次极好的历练机会。”

    多尔衮朗声说道:“请大汗放心,臣定然不辱使命。”

    赵无忌在一阵阵的爆竹声中,迎来了他在这个世界上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个春节,也迎来了崇祯六年。

    年后不久,赵家庄第一台蒸汽机被制造了出来,试运行当天,赵无忌,宋应星,夏允彝,顾炎武等人齐齐到场,随着工匠开始给蒸汽机点火,没过多久,这台简陋的机器就开始运行起来。这第一台机器还存在很多不足,动作不连贯,而且速度很慢,跟老牛拉破车似的,蒸汽的浪费也非常多,但是赵无忌看着这台机器,就跟看宝贝似的,这里摸摸,那里看看,不时跟工匠们询问着什么。

第五十四章复社() 
这算是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了罢,赵无忌心里想着,内心非常激动,工业革命的序幕将在我的手中徐徐拉起。

    这台蒸汽机还是非常简陋的,底部有个大锅炉,是烧煤的,水开了之后,水蒸气会进入气缸,随后在气缸外部洒上冷水使气缸内的水蒸气凝结成水,使得气缸内气压变低,出现真空,从而推动外部的一个连杆运动。

    这台蒸汽机只能说是最原始的蒸汽机,由于密封不太好,时而漏气,所以他的连杆运动也并不连贯,而他的机械传动装置也有待改进,并且由于是人工洒水冷却气缸,它的动作也比较慢,连杆每一次运动,都会带来机器各处的一阵叮当乱响。

    顾炎武看了半天频频摇头,他实在想象不出来这样一个老牛拉破车般的装置能有多大的实用性,然而看到赵无忌那兴奋的神情,他又有些疑惑,难道这蒸汽机的高明之处自己并没有发现吗?

    看了半晌,顾炎武终于忍不住了,待赵无忌终于停止了和工匠们的交谈之后,他上前说道:“公子,这个蒸汽机,我感觉没什么实用性啊。”

    赵无忌看了他一眼,说道:“一会跟你说。”然后转身大声对王玮和工匠们说道:“你们做的很不错,很好,每人赏银四两,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争取尽快造出实用型的蒸汽机。”

    听闻有赏银拿,工匠们顿时欢呼一片。

    出了蒸汽机工坊,离开了令人感觉震耳欲聋的场地,赵无忌带人来到了会议室,他准备开个小会。

    顾炎武首先发言,他再度重复了一下自己的疑问,赵无忌笑着看着他,点了点头:“宁人你说的很对,这台蒸汽机确实非常简陋,没有什么实用性,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只是我们刚刚开始的一小步而已。”

    “每一个人刚生下来时,不也是个只会哇哇大哭,嗷嗷待哺的婴儿吗?谁能想到这个婴儿将来会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彪形大汉呢?”

    “今天的蒸汽机虽然十分简陋,毫无一丝的实用性,但是我相信,随着我们对它的逐步改进,蒸汽机今后一定会在我华夏的天空下绽放异彩。”

    赵无忌转身看向宋应星:“宋先生,蒸汽机的后续改进,您还是要多多上心,我还是那句话,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一定要尽早制作出实用的蒸汽机。”

    宋应星点了点头:“请公子放心,此事老夫会当做如今技术研发的第一要务来做,老夫也想早日看到这拥有千斤之力的机械出现。”

    赵无忌笑了笑:“宋先生请放心,我的思路应该没有错,只要大家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千斤,万斤也只是等闲而已。”

    夏允彝问道:“不知这蒸汽机有朝一日真有万斤之力,却又能用在何处?”

    赵无忌说道:“比如咱们如今正在制造的陌刀,一个熟练工匠,也要两个月才能打造出来一把陌刀,并且这还是在两三个小工辅助的情况下,主要原因就在于这陌刀的刀身乃是用百炼钢打造而成,必须以人力反复不停的捶打,将钢铁中的杂质慢慢从刀中打出来,这样最终才能获得一把百炼陌刀。”

    “但是若是蒸汽机研制出来的话,每一击都有千万斤之力,如此一来,以往耗费弥久的百炼钢,也许只需要一天便可打造而成。”

    “又比如以后一旦蒸汽机进入实用化,小型化,那还可以用蒸汽机代替马车,作为运输的工具,诸位可以想象,千万斤之力的拉力,换算成马力何止千万匹马?又能达到什么样的运力和速度呢。”

    夏允彝听了连连点头,说道:“原来蒸汽机将来会有这么大的用途,也难怪公子对此万分重视,将其作为赵家庄第一要务了。”

    赵无忌又说道:“如今蒸汽机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运作不连贯,和密封不好,王玮,你以后要往这方面多下功夫。”

    “密封的问题,我看可以用羊毛压制而成的毛毡来解决,运动不连贯,主要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