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247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47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瓜子,汽水,爆米花,影院的三大利器齐齐出现,定会将万达茶楼推上新的高峰。

    赵无忌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这种马车的舒适性如何,王爷只需一问卢大人和杨大人,便可得知分晓,其中卢大人更是乘坐此车,自青州而济南,至齐河,长途跋涉五百余里。”

    当初赵无忌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近乎‘白送’了卢、杨两人一人一辆马车,如今也到了二人该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广告费已经出过了,现在是广告时间。

    卢象升有些尴尬,显然他很不适应扮演这种代言人的角色,但是平白受了赵无忌这么大的好处,不说几句话显然是说不过去的,“嗯,这个,这个马车确实很舒适,王爷大可放心,卢某腿部有伤,但是乘坐马车来此,一路上不但伤势没有恶化,反而还在不断好转,如今伤势已经痊愈大半,要不卢某今日也不能上门拜访王爷。”

    相比之下,杨嗣昌的表现就自然多了,他微微一笑,附和说道:“下官此行也是乘坐马车从青州来此,以下官的眼光和感受来看,这种马车既安全,又舒适,和记工坊的品质一向有目共睹,王爷放心便是。”

    德王也知道和记虽然是赵无忌当家,实际背后的真正东家正是当今皇上,这年头,皇家制造的品质,那简直是金字招牌,完全毋庸置疑。

    “这辆马车的神奇之处还有很多,比如百炼钢打造成的转向机,可以使车辆能随时向任意方向灵活地变换行驶,整个车子使用了八个精钢轴承,所以车辆虽然异常沉重,但是四匹马拉着却是非常轻松。”

    这些话却不是赵无忌的夸大之词,轴承的出现,使得车轮转动所需的摩擦力大为降低,若是没有轴承在其中减少摩擦,润滑车轴,纯以精铁制成而又如此沉重的车厢不要说四匹马,便是八头牛都未必能拉动,缺乏轴承,这也是四轮马车此时没有在大明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车辆中还有大量的精钢弹簧,比如王爷您坐着的沙发里面,就有上百根弹簧在内,此外整座马车的车厢下面,也有大量弹簧组成的柔性悬挂系统,这些都使得乘坐马车的舒适度大为提升。”

    “车轮上包裹的轮胎,也是精选上好的三年龄的黄牛皮制成,使用这样的轮胎,能够大大减少路途中的颠簸……”赵无忌滔滔不绝地向德王介绍道。

    德王微微点头,举手示意,打断了赵无忌的话语,“赵大人,不知和记工坊,可否能为小王量身定制一辆同样的马车?大约需要银钱几许?”

    明朝的藩王,基本都是当做猪在养,不能干政,也不能和当地官员结交,只能做个富贵的太平王爷,终日吃喝玩乐,反正皇上都会赐给他们大量上等好地和数不尽的财富,足够他们挥霍几辈子,德王虽然身份尊贵,但是对这些当地的大臣官员,还是非常客气的,一口一个‘小王’这样的自称着。

    毕竟作为一个身份尊贵却没有实权的王爷,和地方官搞好关系非常重要,这样平时行事也能得到很多便利。

    赵无忌微微一笑,“王爷身份贵不可言,为王爷定做的马车自然是要最好,像这样的全景天窗,别人便是想要,下官也不能造给他。”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德王如同小鸡啄米一般连连点头,在古代,不是有钱就可以的,穿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仪仗,那都是有讲究的。

    就比如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曾下令商人不得穿丝绸,当然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官府管的也不太严了,大街上穿着丝绸的商人比比皆是。

    但是当初老朱活着的时候,哪个商人要是敢穿着丝绸上街,那一定会被抓到大牢里,最终不是砍头就是充军流放。

    老朱死后,几百年了,现在的朝廷不那么较真了,但要是较起真来,把这些穿着丝绸的商人抓到大牢里,那也是有法可依。

    身为堂堂藩王,自然乘坐的马车从外观到装饰到等级,一定要与普通老百姓区分开,总不能让哪个暴发户土豪,凭着大把地花钱,就能抢了堂堂王爷的风头。

    略一沉吟之后,赵无忌伸出四根手指,“王爷,下官粗略算了一算,大概这个数。”

    卢象升、杨嗣昌二人在旁听了,暗暗点头,总算赵无忌还不算太黑,四千两银子虽然有点贵,但是想想这么多的玻璃,这么多的精铁和新奇的轴承、弹簧等物,四千两银子还是可以接受的价格。

    “一辆马车四万两银子,王爷以为如何?”赵无忌含笑说道。

    “噗。”正在喝汽水的卢象升没有忍住,一口汽水喷了出来,他瞪大眼珠看向赵无忌,赵无忌你当真是好黑的心,同样的马车卖给本官才五百两银子,卖给德王居然就敢要四万两银子?你这是拿王爷当猪杀啊,虽然这王爷胖胖的,看起来也像猪。

    “好,果然价格公道,本王要两辆!”德王一副不差钱的样子,胖胖的手掌用力在沙发的扶手上一拍,豪气地敲定此事。

    “噗。”这次杨嗣昌嘴里的汽水也喷了出来,他忙不迭地用手不断擦着官服上的水迹,一边也在摇头感叹,有钱人的世界果然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八万两银子的大买卖,放在德王身上,说得就跟吃顿饭那样的轻松。

    其实,香车美人,不仅仅在后世,便是在古代,也是很多富人不二的追求,有的人有了钱,会挖个地窖,把钱都攒起来,存起来,舍不得花。

    有的人则相反,有了钱,什么东西都想要最好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让他们感觉自己与众不同的高贵之处与独一无二的特别品味。

第四百九十章人才难得() 
就以后世为例,著名的狗大户,家里有油矿的土豪们,就曾经干过这么一件事,全部使用黄金做材料,委托一家欧洲公司,制造出了一辆黄金汽车,这辆汽车通体由黄金打造而成,总共花费了将近三亿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将近三十亿,八缸驱动,一千马力,每行驶一百公里,就会磨损掉五十克黄金,按如今黄金的售价来说,磨损掉五十克黄金,也就意味着,这辆车每行驶一百公里,就会磨损掉价值一万五千块钱的金粉。

    嗯,别的车烧油,这辆车烧钱。

    堪称是壕无人道,壕得掉渣。

    还有劳斯莱斯银魅,这个车便宜点,大约十五亿元,蓝宝基尼爱马仕,四亿元,奥迪派克峰,三亿,总之,土豪的世界,老百姓绝难想象。

    八万两银子看着吓人,换算到后世也不过两千万人民币,作为堂堂的大明藩王,当真是多乎哉,不多也。

    作为大明的藩王,德王每年能从朝廷得到一万石粮食的俸禄,府中更有良田几十万亩,八万两银子对别人来说或许是个天文数字,但是对德王来说,那就真的只不过是个数字而已。

    这年头又没有什么能花钱的地方,眼睁睁看着大量铜钱在地窖中生锈也不是什么好办法,这马车又气派,又舒服,还很安全,简直太对德王的胃口了,于是一口气便买了两辆。

    赵无忌心中也是喜悦非常,哈哈哈哈太好了,皇上交给我任务,让我再赚五十万两银子,如今轻轻松松地在德王这里就有了八万两。

    嗯,在洛阳还有富甲天下的福王,坐拥良田四十多万亩,还有扬州至安徽太平的全部杂税,四川的部分盐税也是他的,买个两三辆马车简直不要太轻松。

    在开封,还有自开国以来积攒了十一代财富的周王,据说后来李自成攻打开封时,周王很轻松就拿出了五十万两银子劳军,这两位王爷那里,搞到二三十万估计是妥妥的,再加上和记其他商品的收益,五十万两的目标很快就会完成。

    看来有必要怂恿德王前去洛阳和开封去‘看看’亲戚了,让福王和周王也看看这气派的马车,让他们也成为和记商行的客户,对了,京师那边富人遍地走,简直多如狗,回到青州后,让顾炎武建造出来一辆最大最豪华的马车,送往京师。

    这样一来可以哄崇祯开心,二来,皇上乘坐的马车,那就是个活广告啊,在皇上的带动下,马车的销量必然会迎来新一轮的井喷,到时候五十万算的了什么,给赵无忌一些时间,赵无忌有信心把马车产业的规模做到五百万两银子!

    有人问了,同样是马车,凭什么你赵无忌的马车就能卖高价?

    凭什么?凭得就是赵无忌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技术!精钢弹簧,精钢轴承,玻璃,转向机,哪一项在这时的大明,都是最先进的高科技产品,技术带来垄断,垄断带来利益。

    再一个,四轮马车乃是和记出品,轴承,弹簧也都是出自和记,就算当真有能工巧匠破解了弹簧和轴承的生产方法,他敢造马车吗?胆敢跟皇家抢生意,这不是老寿星上吊——嫌自己命长吗?

    大明目前社会的状态是两极分化,整个社会的财富还是相当惊人的,只不过这些财富如今绝大部分都掌握在富人手中,而马车,就是赵无忌针对这些富人而生产出来的吸金利器!

    皇上有了,王爷有了,自己若是没一辆和记的马车,谁好意思自称勋贵富豪?就如同后世的汽车市场一样,越贵的车,反而从不促销,不但不降价,想要提现车还要加价,此外还要加收什么金融服务费等乱七八糟的费用,偏偏这样,那些富人们还趋之若鹜,仿佛不要钱似的挥舞着钞票,哭着喊着要买。

    就如同电影《大腕》里的台词一般,“你得研究业主的购房心理,愿意掏两千美金购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所以赵无忌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既求最好,也求最贵!要赚就赚这些富人的钱!然后拿这些钱去补贴朝廷,补贴百姓。

    眼看赵无忌愣在那里有一会了,眼神呆滞,嘴角带笑不知在想些什么,德王不得不用力咳嗽了一声:“咳咳,赵大人,赵大人?”

    赵无忌一个激灵回过神来,这才晓得自己失态了,他不好意思地歉然一笑,“哦,下官刚才正在思索如何为王爷建造出更好的马车,一不小心,有些失态,还望王爷海涵。”

    “八万两银子待到赵大人返程之时,小王自会如数奉上,却不知这两辆马车何时可以建造出来?”德王此时此刻,恨不得马上就坐上如此高大上而又安全舒适的马车,出城四处看看。

    “十日之内,下官便会把第一辆马车为王爷送到济南府,二十日之后,会送来第二辆车。”赵无忌想了想,与德王约定了交货日期。

    德王买了马车后,必然会急于在公众面前展现自己的新玩具,在他的带动下,济南府的富人们也会蜂拥到临淄的和记工坊采购四轮马车,嗯,回去之后得和顾炎武提个醒,让他多雇人手,做好大量生产马车的准备。

    “还有,”德王想了想,又说道:“这辆马车,是否也可以一并卖给小王?小王刚刚想起,王妃也需要一辆这样的马车,价格一样是四万两银子。”

    赵无忌故作为难地思索了一阵,这才‘勉强’地答应了德王的要求,看着片刻之间便已有十二万两银子进账的赵无忌,卢象升被震惊的几乎快说不出话来了,赚钱就这么容易?十二万两银子,就这么轻松的到手了。

    一旁的杨嗣昌也是同样的震惊,虽然是他亲自向崇祯推荐的赵无忌,打算利用赵无忌的商才来赚钱,但是也没想到他的商才居然高到了这么恐怖的程度,杨嗣昌突然感觉,若是给赵无忌三四年的时间,没准当真就能让他凭一己之力,补上整个大明的财政亏空。

    人才难得啊,卢象升和杨嗣昌二人看着赵无忌,不约而同地在心中想道。

第四百九十一章规劝() 
最近的济南府中,重磅新闻一个接着一个,炸得济南府的老百姓们晕晕乎乎的。

    首先是山东省的最高长官,山东巡抚李懋芳被皇上派来的三位钦差判处有罪,捉拿下狱,其家产也被抄得干干净净,李懋芳的财产出乎所有人预料,十分丰厚,连那些抄家的差人们都狠狠地发了一笔,听说仅仅是上好的水田,就抄出了二十七万亩,这还是有据可查的地契。

    最近的济南城中,老百姓们议论的焦点也是李懋芳。

    “李大人平时装得人模狗样,没想到是个大贪官,我家隔壁的王大,抄家那天正好赶上他在官府当值,这家伙,回来的时候衣服里面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贪了多少好处,反正当天下午他家婆娘就出门买了整整一扇猪肉,到了晚上,满院子都是炖肉的味道,啧……”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说话的人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