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230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30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只是个普通的杀人案,但是由于涉及到了青州知府赵无忌以及同知史可法,民众的关注度也很高,以至于赵无忌不得不开始重视此案。

    得知王纪被杀,史可法的第一反应是惊愕,随后他便派人前去府衙,调集了王员外犯案的卷宗,细细查看,至于追查杀人凶手的任务,赵无忌为了避嫌,交给了通判李谦吉。

    两日后,三巨头在青州府衙再度聚首,商议案件的进展。

    李谦吉眉头紧锁,神色有些懊恼,他派出的捕快和衙役,多方走访之下,依旧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令他相当的沮丧。

    “两位大人,凶手相当狡猾,案发之时又是深夜,邻居均未听到任何动静,下官暂时还没有发现凶手的踪迹。”李谦吉说道。

    赵无忌默不作声,史可法看了赵无忌一眼,“本官昨日翻阅了王员外一案的全部卷宗,又询问了案犯以及证人,基本可以确定,赵大人断案事实确凿,无任何不妥之处,王纪控告赵大人,实属诬告。”

    赵无忌感激地看向史可法,微微欠身,“多谢史大人还本官清白。”

    李谦吉最近一直在向赵无忌靠拢,此番他也有些为赵无忌担心,“虽然史大人明察秋毫,但是本官听说,如今市井之中,屡有传言散播,说道是赵大人杀人灭口,恐怕于大人官声有碍。”

    史可法一张黑脸上难得的露出了笑容,“清者自清,又何须在意和分辩?李大人过虑了。”

    “史大人说的好,李大人,破案之事便交付给你了,早日抓到凶手,也能早日证明本官的清白,遏制流言的传播,至于史大人,皇上曾下令推广高产作物,可惜被王廷锡这奸贼出于一己之私阻碍,明年春耕之时,推广高产作物的任务,便交由你来做吧。”史可法刚直不阿,做事一丝不苟,把种粮的任务交给他,赵无忌放心。

    “大人有命,下官敢不遵从,便按赵大人说的做吧。”史可法当即答应了下来。

    青州府三巨头这次短短的聚会很快便结束了,李谦吉回去安排手下继续破案,赵无忌则忙着去南阳学院授课当老师,过校长的瘾,至于史可法,回去换了一身便装,出门微服私访。

    李记茶馆最近虽然没有提价,却把免费续杯三次给取消了,虽然如此,他家生意却仿佛更加火爆,前来喝茶的人也更多了,店小二肩上挂着一条雪白的毛巾,忙里忙外,随着收入的增多,精神头也出来了。

    “客官慢用。”一碗茶放在了桌子上,随手从顾客手里接过一文钱。

    “小二,这茶水一文钱一碗,听说你们还要交什么城管费卫生费,这样下来,还能赚钱吗?”

    店小二疑惑地抬头看去,桌子旁边坐着的顾客,身材不高,脸黑的像包公,两眼炯炯有神,一身文人打扮。

第四百五十六章消失的兵器() 
黑脸客官一身文士打扮,虽然他笑的温和,但是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番上位者的气度,与周围那些赤裸着精壮的上身,大声谈笑,散发着汗臭的雇工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年轻的小二提起这两项费用,就有些牢骚满腹,“小店倒是能赚钱,就是这两项费用太高了一些,按十抽一算,小店每月都要上交给城管大队一两银子。”

    说着他的脸上也露出了苦笑,“小店本小利薄,卖一千碗茶,才到手一两银子,虽然城管大队确实也做了一些事,但是小人以为,这费用若是能更低一些,那就好了。”

    黑脸客官微不可查地轻轻点了点头,目光却投向了周围那些高声说笑的汉子们身上,小二见他再没有什么吩咐,也就扭头回去招呼其他茶客了。

    一文钱一碗的茶水,用的都是最劣等的茶叶,不过黑脸客官却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很快一大碗茶水便下了肚,他站起身来,慢慢地就离开了这块热闹的去处。

    茶馆老板早就留意到了这个奇怪的客人,见那黑脸客官已经走远,招了招手,把小二唤过来,“儿啊,刚才那客官跟你说什么了?”

    小伙子一脸得意的样子,“爹,刚才那人,看着像是个贵人,问我交了城管费和卫生费之后,小店还能不能赚钱。”

    “那你怎么回答的啊?”

    “孩儿告诉他,这两项费用有点高,咱们本小利薄,有些负担不起,爹,我看这个是贵人,也许能上达天听呢,他要是能把这两项费用给取消了,就太好了。”小伙子得意的说道,心想,爹爹也许会表扬我的机智吧?

    老掌柜的反应果然比较激动,他颤巍巍地要从柜台后面转过来,小二急忙说道:“爹,你要夸奖孩儿,不用走过来,孩儿能听到你说话。”

    老掌柜转过柜台,拿起手中的拐杖对着小二劈头盖脸地打了过去,“你这个畜生,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官家的事情不要瞎参合,赵大人虽然收了咱们的费用,但是咱们店的生意不是越来越好了?上个月赚的比以往都多了一倍,就这样你还不知足,还要诽谤赵大人!一点头脑都没有,与其把店交给你败光,还不如老夫现在就把你打死!”

    父子俩的举动很快就引起了茶客们的注意,他们不明白,好端端的,为什么老掌柜会突然拿着拐杖追着自己的儿子打……

    此时,青州城内,李员外的府中,李员外正恭恭敬敬地对着一位背对着自己的年轻人说道:“没想到衙内居然会大驾光临,当真是让小老蓬荜生辉,不知衙内来此,可有何见教?”

    年轻人看着眼前一株开得正旺的海棠树,伸出手去,抚上了苍老的树干上那娇媚的花朵,声音中蕴含着无穷的恨意,“李懋芳交代你们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听到年轻人直呼李巡抚的名字,李员外的脸抽了抽,不过想到对方那显赫的背景,心中便又释然了,“回衙内的话,一切都准备好了,这两天便会发动起来。”

    “哼哼哼哼……”年轻人发出了一阵紧咬牙齿的冷笑声,他慢慢转过身来,露出一张年轻而又有些疯狂的面孔,这人正是吏部尚书李长庚的孙子,李怀仁。

    李怀仁恨声说道:“小爷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真是好想看到赵无忌的人头啊。”

    李员外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问道:“不过这样当真能扳倒赵无忌吗?小老觉得此举力度仍是稍有不足。”

    “李员外,不该问的事情,你就不要问,知道的秘密越少,也能活得越长,本衙内这是为你好。”虽然如今正是晌午,一天中阳光最强的时候,李员外却丝毫没有感觉到暖意,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战。

    李怀仁颓然看向自己受伤的大腿,“可惜本衙内的腿还未完全痊愈,此外也是为了麻痹赵无忌,此刻本衙内还不方便抛头露面,老家伙,不知你们青州这里,美女多不多?”说到这里,他脸上不禁露出淫荡的神色。

    李员外知道面前这个衙内是自己万万得罪不起的人物,对方的嗜好他也听说过一些,回答的时候,语气中带了几分犹豫:“如今不比以往,赵无忌的城管队伍每日都会四处巡逻,不太方便动手。”

    李怀仁一甩袖子,顿时把身旁案几上的几个茶碗全部扫到了地上,几声清脆的响声过后,茶碗的碎片遍地都是,他的脸色十分难看,“嗯?本少爷就这点爱好,你都没法做到?那本少爷来这里还有什么意义!”

    李员外擦着额头的汗水,连连点头哈腰,谦卑地说道:“小老一定尽力,一定尽力。”

    眼看李员外答应了自己的要求,李怀仁神情稍缓,“听说陈圆圆美艳绝伦,这番斗倒了赵无忌,陈圆圆就是本衙内的人了,听说他的正妻也是个难得的美人……”

    想起陈圆圆的美貌,李怀仁脸上不由得又露出了淫笑,“赵无忌,你抢走我的怡儿妹妹,我就抢你的妻妾!”

    李员外不动声色地退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伸手招呼过来李富,压低了声音对他吩咐了起来,李富一边听着,一边频频点头,随后便带着几个家丁匆匆离开了府邸。

    第二日一早,暂代青州左卫都司一职的张名振,匆匆来到府衙,求见赵无忌。看着张名振,赵无忌才想起自己最近比较繁忙,自从高煜自尽之后,竟然一直没有前去左卫巡视。

    “张将军来寻本官,可有何事?”

    张名振眉头紧锁,思虑了再三方才开口:“大人,出大事了,末将昨日查看库房,发现足足四千人的铠甲和兵器,不见了。”

    “哦?”赵无忌神色顿时一肃,“四千人的铠甲和兵器没有了?被盗了?”

    张名振摇了摇头:“说起来这还是高煜做的烂事,末将最近一直忙于练兵,无暇他顾,昨日偶见兵部文书,才知道就在一月之前,兵部拨下了四千人的武器给青州左卫,小人得知此事心中大喜,于是便前往库房查看,结果发现库房里根本没有这一批兵器和铠甲,据看管库房的小吏说道,从未见过这样一批武器入库。”

    “嗯?兵部的武器确实发下来了吗?”赵无忌问道。

    “发下来了,末将看到有高煜亲自签字的接收文书。”

    赵无忌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之中,高煜把这些兵器放哪里去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提审王廷锡() 
兵器和铠甲,作为军队士卒的基本装备,历来就被朝廷所重视,战争中装备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同样的士卒,装备精良和没有装备,战斗力是完全不同的,精良的武器装备可以把士卒的战斗力提高好几个层次,这种国之重器居然会失踪,并且还是整整四千套之多,这算得上是可以震动朝野的大事了。

    赵无忌低声骂了一句,他本以为高煜不过是个喝兵血的贪官兵痞而已,没想到他居然还有野心私藏兵械,这么看来,当初王廷锡毒死高煜,恐怕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也许就是为了掩饰这批兵械的去向。

    赵无忌自嘲地想道,自己当初给王廷锡栽赃,说他谋反,如今看来,怕是一语成谶,私自隐匿数额如此巨大的兵械,王廷锡恐怕当真存了谋反的心思。

    “左卫军营那边,可有什么线索?”赵无忌问道。

    “末将无能,此番高煜的行动十分隐秘,并无线索,末将得知兵械失踪后,连夜审问了当初军营中高煜手下的几个心腹,但是没有一人知道这批兵械的去向。”张名振皱着眉头,回想起昨夜审问的情景,“看他们的神色,应是当真不知情。”

    “哦,”赵无忌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隐匿兵械,基本就等于图谋造反,历朝历代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高煜在这件事上极其谨慎也是正常的,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他的手下不知此事,也是情有可原。

    看来此事的关键还在于王廷锡身上,他灭口高煜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要掩饰自己的贪渎罪行,只怕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那批兵械,还好王廷锡虽然被判了斩首,却是因未到执刑的日子,如今还被关押在大狱里。

    想到这里,赵无忌把目光投向坐在一旁的夏允彝,夏允彝明白他的意思,点头微笑道:“请大人放心,王廷锡如今好端端地待在牢里,属下派了几个人在里面,专为看守和照顾他,大人随时都可以将他提来审问。”

    听了夏允彝的话,赵无忌松了口气,便扭头对身后的李定国说道:“宁宇,你速速前去青州大牢,把王廷锡提出来,为师有话要问他。”李定国当即领命而去。

    随后他看向张名振,问道:“张将军,最近左卫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张名振躬身作答:“末将自代理都司一职以来,将高煜原本的心腹手下全部弃之不用,提拔上来一批作战勇猛,练兵有方的将领,日夜练兵,并且朝廷拨下的兵饷,末将也全部足额给士卒们发了下去,如今士卒们的士气高涨,末将练兵也省了很多力气。”

    “嗯,”赵无忌赞许地看着张名振,“当兵无非是为了吃粮拿饷,饷不足则军心必乱,张将军,你做得很对,万万不可学那高煜,克扣兵饷,动摇军心。”

    由于各级官吏的腐败,明朝时军队的兵饷往往不能按时发放,便是发放,也经常数额不足,再加上将官再贪墨一部分,最后到士卒手中的饷银往往就没几个钱了。

    士卒也是人,也要吃饭,大明王朝的军队军纪败坏,经常劫掠百姓,除了主将的故意纵容之外,未尝也有一些这方面的因素。

    张名振能够公平公正地将饷银发放给士卒,这样士卒才会归心,听从他的命令,这样的军队才会有战斗力和良好的军纪。

    左卫的兵饷问题,其实赵无忌可以解决,不过左卫与赵无忌手下的乡勇又有所不同,左卫是朝廷的军队,家丁则是赵无忌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