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193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193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籍贯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是李应星既然在这个问题上不说实话,就说明,这个问题对他很重要。

    赵无忌很自然地便把李应星和那位来自肃宁的九千岁联系到了一起,故作凶狠之态之后,赵无忌连吓带诈,终于使得李应星吐露了实情。

    在明朝的历史上,魏忠贤确实一直被人称为大奸大恶,然而对此,来自后世的赵无忌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魏忠贤固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跟魏忠贤对着干的东林党人,便是好人了不成?

    东林党人代表着地主富绅的利益,以皇上不可与民争利为由,极力阻挠大明皇帝对商业收税,便是在大明财政连年亏空,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们也要宁可坐看被广大百姓和农民被沉重的税负一层层地扒皮,最终忍无可忍起来造反;宁可坐看大明一步步走向死亡,也不肯从自己嘴里吐出来哪怕半两银子。

    然而最终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些地主富绅的银子,最后全部白白便宜了后金,后金的朝中可没有那么多的东林党,朝廷上下对地主富绅收税毫无阻力,当他们再搬出来不可与民争利这块招牌打算抗税时,迎来的是雪亮的带血屠刀,后金在江南杀得人头滚滚,终于把这些地主杀怕了,乖乖地奉上了大量的银子。

    满清王朝直至灭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不平等协议签了一个又一个,对外各地赔款,赔了几个亿的白银出去,却一直都没有缺过钱,原因就是因为,紧握着自己钱袋子的东林党人,几乎是与大明王朝一起同归于尽了。

    这些人说聪明也真聪明,总能想出花招让皇帝从自己这里收不上税,说傻也是真傻,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最后都给满清拿走了。

    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只从最简单的大明财政问题上看去,魏忠贤活着的时候,虽然朝野上对他一片骂声,他派去各地的矿税太监也都是拼命地腐败受贿,但是那时的大明财政却一直是盈利的状态,他死的时候,在国库里也给崇祯留下了大量的银钱。

    等到魏忠贤一死,“众正盈朝”,诸多东林党的‘忠良大臣’占据了朝堂上下,那些矿税全部被废止,那些太监们也被清算到底,看似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为什么朝廷却开始年年缺钱了呢?

    明熹宗时,仅仅江南的茶税便有二十万两,到了崇祯执政的时候,连十万两都收不上来,东林党人不但免去了工商税,连矿税也一并免了。

    减税看似是好事,但是减得多了,国家收不上钱,拿什么赈济?拿什么养兵?

    并且魏忠贤活着的时候,根据史料的记载,大明王朝内部并没有什么大的农民起义,说明那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是过得下去的。

    魏忠贤死后,农民军起义此起彼伏,不就是因为原本属于权贵、富绅的税赋,全部压迫到了普通百姓和农民的头上了吗?

    所以在赵无忌看来,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魏忠贤,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单纯从大明王朝的角度,从皇帝的角度来看,魏忠贤反而是有功之人,而东林党人才是罪人。

    有魏忠贤在,利用他熏天的威势,可以强行向这些有着权贵大臣在背后撑腰的地主富绅们收税,变相地减轻民间普通百姓的压力,维持住大明朝廷健康运行,他死了之后,年轻稚嫩的崇祯根本不是强大的东林党人之对手,本属于国家的税收急剧的流逝,最终导致大明王朝财政完全崩溃。

    财政崩溃之后,没有兵饷拿的军中士卒自然失去了战意,被李自成轻易地攻入了北京,逼死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死的时候,才会说:“朕非亡国之君,臣皆是亡国之臣,大臣人人可杀。”

第三百八十四章赎罪银() 
傅应星在地上哭的凄凄惨惨,好长时间方才止住了哭泣。

    “别哭了,坐吧,本官确定,你舅舅虽然不是好人,但是对皇帝来说,却是一个有用的人,便是当今圣上,”赵无忌看着傅应星,淡淡地说道:“以后也会后悔杀了他的。”

    据说崇祯皇帝临死前一个月,下令将魏忠贤的的遗骨收葬起来,想必此时的他,终于看透了朝中大臣的真面目,可惜后悔却已经晚了。

    当初若是留下魏忠贤,让他在朝堂上制约东林党人,后果也许会完全不同吧?

    傅应星跪在地上,端端正正地给赵无忌磕了几个响头,“多谢大人给我舅舅的公正评价。”

    “起来坐吧,本官不会向皇上告发你,把你的秘密好好保守住,本官听其余几人说,你平时在宫中手脚还算干净,这次便饶了你,你先出去吧,一会便会放你们几人离开。”既然他没做什么大恶,赵无忌打算放过他。

    傅应星又重重磕了一个头,这才转身离开。

    他刚走出门,忽然又折而复返,来到赵无忌面前,恭恭敬敬地说道:“幸得大人开恩,小人感激在心,无以为报,愿为大人在宫中的耳目,若有人意图对大人不利,小人必提前为大人通风报信,请大人留一个联系的方法吧。”

    赵无忌心下暗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本是无意之举,没想到居然能收获一个宫中耳目。

    “此外,好叫大人得知,此次陷害大人的主谋是高起潜,高起潜在宫中势力庞大,党羽众多,这一点小人却是暂时帮不上忙。”

    “下次李公公若是有事要寻本官,只需来和记找王盈儿便可,她会把你的消息传递给本官的,此外,高起潜本官自有对付他的办法,你就不用插手了。”赵无忌依旧用傅应星的化名来称呼他。

    “另外,在宫中打探消息,有了银钱想必会方便很多,我听他们几人说你也不甚富裕,一会去王盈儿那里支取两千两银子吧,切记收好,莫让他们几人看到。”既然要做耳目,肯定要给一些活动经费,赵无忌见他还算机灵,身为魏忠贤的亲戚,却能在皇宫平安的活下来,也足见他的过人之处,所以出手也是大方。

    “多谢大人厚恩,李应星没齿难忘!”说着说着,李应星的眼泪又要掉下来了。

    “没事,走吧。”赵无忌挥了挥手,他还有事,现在该对付马保了。

    过了一会,马保被赵无忌的侍卫带了过来,此时的他早已失去了起先威风,只见他头发蓬乱,衣衫不整,脸肿的老高,走路还有点直不起腰,赵无忌刚才那一脚,踹的太狠了。

    看到赵无忌,马保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惨呼道:“大人饶命啊”。

    “马保,本官很忙,便单刀直入地跟你谈,你偷盗皇上的钱,性质很严重,本官若是禀报上去,不但你会死,你的家人也会遭殃,你的所有家产,也会被锦衣卫那群狼吃得一干二净。”赵无忌首先让马保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马保的心沉甸甸的,脸色黯淡无光,他知道面前的年轻人所言非虚。

    “不过呢,本官有好生之德,也在考虑放你一马。”赵无忌抛出诱饵。

    “请大人明示。”得知有了活路可走,马保顿时精神一振,眼睛露出希翼的光泽。

    “你这个事本官是一定会禀报皇上的,不过尚有转圜余地,本官会亲自劝说皇上,饶了你和你家人的死罪,不过,你打算出多少赎罪银?”

    “赎罪银?”

    “不错,与其满门抄斩,再被锦衣卫抄走所有家产,你不如主动奉上你的家产,如果数额能让本官和皇上满意,你这条命就算保住了,不过以后你再也不能留在宫中了。”

    按常理讲,抄家所得的财富应该是最多的,但是在此时的大明,却不遵循常理,锦衣卫腐败成风,真让他们抄家,固然可以抄的干干净净,然而经过他们贪墨一番后,最终到了崇祯皇帝手中的钱,不过十分之二三而已。

    越往大明后期,这种现象越严重,抄家的好处,大头都被锦衣卫自己拿去了,真正缴纳给国库的银钱实际很少,所以赵无忌便想出了赎罪银这个法子,绕过锦衣卫,直接让马保赔钱给皇帝。

    “这,”马保一时目瞪口呆,这位年轻大人怎么毫无儒家士子的风范,张口闭口都在谈钱,听着好像是在拿钱买命一般。

    “不错,本官就是要拿钱买命,你买不买吧?”

    有钱也得有命花,马保开出了五万两银子的价格,赵无忌咬定十万不松口,最终马保怀着对美好生命的留恋,咬着牙忍痛答应了十万两银子的价格,在赵无忌奸商般的笑容面前,应允七天内将钱筹备齐全。

    几日后的一个夜晚,正在御书房伏案批改奏折的崇祯,忽然听到小太监的通报:“皇后娘娘驾到。”

    崇祯疲惫地抬起了头,揉了揉眼睛,便看到周皇后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款款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名宫女,宫女手中拎着一个食盒。

    “皇上每日都要熬夜批改奏折,实在太过劳累,是以臣妾便亲手做了几样小菜,给皇上宵夜。”周皇后柔柔地说道。

    “皇后有心了,却是辛苦你了。”崇祯长长地伸了个懒腰,站起来走了两步,他确实也觉得有点饿了,便吩咐宫女将食盒打开。

    只见里面端端正正地摆了四盘菜肴,一个芦笋虾球,一个清炒山药片,一个菠菜拌豆芽,还有一个什锦肉丁,各种颜色的蔬菜中,肉丁闪烁着诱人的油光,让人看了就有食欲,此外还有一碗绿豆莲子粥。

    眼看这几样小菜制作得十分精致,色香味俱全,崇祯不由得胃口大开,当即便取了银筷,一样一样的尝了过去,只觉得每个菜肴都做的爽口好吃,不禁开口赞道:“没想到数日不见,皇后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竟然似是比宫中的御厨做出来的都好吃。”

    周皇后看着崇祯消瘦的身躯和鬓边的白发,有些心疼:“皇上终日操劳国家大事,却也是要注意休息,总熬夜,对身体可是不好。”

第三百八十五章养生菜谱() 
听着周皇后温柔的劝告,崇祯只是点了点头,他此刻正聚精会神地消灭面前这四碟小菜,片刻之后,一碗粥已经下了肚,四碟小菜也都是吃了个干干净净。

    崇祯取过面巾擦了擦嘴,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摸了摸滚圆的肚皮,心中感到十分的舒畅:“皇后做的这几样菜当真不错,朕已经很久没有吃得这么饱了,竟然还有一种浑身通泰的感觉。”

    周皇后见他把饭菜都吃了,心中也是十分高兴,掩着嘴笑道:“臣妾原来还是将信将疑,如今看来,这些饭菜果然有效果。”

    崇祯听她说的奇怪,讶然问道:“效果?什么效果?皇后这是什么意思?”

    周皇后看着崇祯,一脸欢喜:“山药补虚,缓解眼神的疲劳,菠菜和豆芽营养丰富,皇上,这些饭菜不但有助于缓解经常熬夜带来的疲劳,还能为皇上补充精力,这些菜是臣妾根据皇上的身体情况,特意为皇上做的。”

    崇祯听得一愣一愣的:“皇后这是从哪里听说的?”

    “报纸上看的啊,今天的京城晚报上有好几道养生菜谱,说是都适合给经常熬夜,疲劳疲惫的人吃,臣妾事先问过太医,太医也说这些菜对皇上的身体大有好处,所以臣妾便照猫画虎,依照报纸上的菜谱,给皇上做了这四菜一粥。”周皇后喜孜孜地说道。

    “报纸,难道是京城晚报?报纸上居然还有这些东西?”崇祯一脸不敢相信的神情,“朕以为报纸无非是刊登一些新闻之类而已,没想到居然还有菜谱。”

    “当然有了,皇上你看,今天的报纸臣妾还带来了呢。”说罢周皇后挥了挥书,旁边一个宫女便把一份京城晚报递给了崇祯,“皇上请看,这报纸上的内容包罗万象,什么都有,刚才那养生菜谱的文章作者,署名叫‘无极’,妾身以为,这会不会是皇上的那个爱将赵无忌写的呢?”

    想起赵无忌,崇祯冰冷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个赵无忌,就他点子多,前些日子马保那厮贪墨朕的银子,朕得知后,气得要斩了他,结果赵无忌想出了一个赎罪银的法子,虽然饶了马保一命,但是朕却收入了十万两白银,哈哈,不错。”说道这里,崇祯摇头晃脑,十分得意。

    “马保这阉人,当真胆大包天,居然敢贪墨皇上的银子,其罪当诛!”周皇后转念又一想:“不对吧皇上,为何要弄得如此麻烦,为何不让锦衣卫去抄家?”

    崇祯脸上掠过一丝黯然之色,他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周皇后向来聪慧,见他不肯说,想必又有隐情在内,于是便也不再细问。

    崇祯站起身来,走了几步,伸展了一下胳膊,又扭了扭腰,这才说道:“这些饭菜好像确实有效,跟皇后聊了会天,朕觉得浑身的疲劳都已消失不见,嗯?谁把报纸带来宫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