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14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14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食堂的饭菜相对第二食堂要好一些,基本每天都有肉食,第二食堂虽然没有肉,但由于捕鱼队的努力,鱼倒是不缺。

    赵无忌进了食堂,一路和熟识的人打着招呼,排队打了一份晚饭,跟陈国宝,韩林等人围着一张桌子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偶尔取笑一番韩勇的饭量。

    赵无忌也叫人给宋应星和李守财送了一份饭食过去,宋应星对土豆和红薯的兴趣非常浓厚,赵无忌怀疑自己如果不给他送饭的话,估计他多半会忘记吃晚饭。

    第二天一早,赵无忌起床后打了一套拳,然后跑步一个时辰,当他气喘吁吁地跑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宋应星正在门口等他。

    原来宋应星昨天和李守财在地里聊到深夜,今天一早又想起了肥皂来,于是便想去工坊看看,没想到工坊门口有守卫,没有赵无忌的命令谁也进不去,老头只好过来找赵无忌。

    肥皂目前是赵无忌的主要赚钱来源,为了防止技术外泄,赵无忌就在工坊门口布置了守卫,此时天色尚早,赵无忌便说道:“宋先生,且先随我吃过早饭,然后学生带先生去工坊,如何?”

    两人于是便去了食堂,宋应星还是头一次见到食堂,眼看赵无忌也和家丁、工匠们一起,排队打饭,心里不由暗暗称奇。

    当天的早饭是粥,包子,一小碟咸菜,宋应星说道:“公子,刚才没看到有人收费,难道这食堂是免费的吗?”

    赵无忌嘴里咬着半拉包子,点了点头,说道:“不但他们吃饭免费,他们的家属,吃饭也是免费。”

    宋应星伸出大拇指:“公子真是宅心仁厚。”

    饭后两人来到肥皂工坊,肥皂工坊共有工匠三十人,负责人叫王玮,也是西北过来的,父母双亡,为人谨慎仔细,看到赵无忌前来,急忙上前见礼。

    赵无忌跟王玮介绍了宋应星,说道:“这位是宋应星先生,以后就是咱们赵家庄的技术总监了。”

    王玮递上一盘刚做好的肥皂样品:“按照公子吩咐,在肥皂里添加了香粉,染料,制作出来了香皂。”

    赵家庄的肥皂都是统一的黄颜色,加入了部分染料和香粉,外形上也特意制作的圆润光滑,做好的香皂香气扑鼻,摆在一起五颜六色,非常好看。

    赵无忌点点头:“做的不错,一会给我带几块,我有用处。”

    宋应星进了工坊以后就兴致勃勃,这里看看,那里看看,不时和王玮交流一番,赵无忌陪了一会,想起魏国公府之约,便跟宋应星打了个招呼,便带着王玮给他的香皂样品离开了工坊。

    赵无忌来到魏国公府,跟门子报上姓名,说道与徐管家有约,便有仆人回去禀报,没多久便回来,领着赵无忌进去。

    魏国公府占地甚广,自明朝开国元帅徐达以来,经过徐家二百多年的经营,气势恢宏,威严肃穆,那仆人领着赵无忌七拐八拐,来到一处偏厅,厅中一个老人坐着喝茶,看到赵无忌进来便起身招呼:“赵公子,好久不见。”

    这老人五十余岁,面容清瘦,正是魏国公府大管家徐德。

    赵无忌也连忙施礼:“好久不见,徐管家一向可好?学生这边有礼了。”

    徐管家伸手请赵无忌入座,赵无忌坐定后,又有仆人上茶,赵无忌抿了一口茶,放下茶盏,说道:“听说徐管家对肥皂也有兴趣?”

    徐管家哈哈一笑:“是啊,最近我听说南京城中,有人售卖一种唤做肥皂的物品,清洁清洗效果都非常好,购买者众多,那日东园诗会我也在场,这才知道肥皂是赵公子庄园所产。”

    “赵公子收容了四百多名难民的义举,我也听说过了,赵公子人品高雅,令人佩服,想必这肥皂的技术赵公子应该是不肯转让的了。”

    “我的意思是,不如两家合伙开一个店铺,股份各半,专门销售肥皂,赵公子以技术和人力入股,我国公府则出价两千两白银入股,如何?”

    赵无忌略一沉吟,没有直接回答,却问道:“请问徐管家购买的大米花技术,可曾获利?”

    徐管家笑着说道:“托赵公子的福,上个月开始已经回本了,和赵公子的合作很愉快,所以打算和赵公子再次合作。”

    赵无忌说道:“两家合作开设店铺可以,但是国公府的入股资金,我认为四千两比较合适。”说着站起身来,把带来的香皂样品放到徐管家身旁的桌子上。

    “徐管家请看,这是我们新研究出来的香皂,肥皂适合清洗衣物,香皂适合洗手,洗脸,请徐管家一观。”

    徐管家拿起一块香皂,先是闻了闻,然后便拿在手里仔细端详起来,过了半晌才说道:“这香皂售价几何?”

    赵无忌说道:“初步打算售价是肥皂的两倍,徐管家请想,若是南京城人人使用香皂,一个月香皂能卖多少钱?若是逐步扩散到外地,外地的需求下,又能卖多少钱?四千两银子,我觉得不贵。”

    徐管家一时踌躇起来,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清丽的女声:“赵公子言之有理,四千两确实不算贵。”

第二十七章庆记商行() 
话音刚落,一个白衣女子走了进来,夏日的微风轻轻吹动她的衣衫,明媚的阳光透过国公府偏厅上的雕花窗楹,星星点点地洒在十七岁的少女的身上。

    少女看着赵无忌,嫣然一笑:“这位就是赵无忌赵公子吧?我是徐怡。”

    徐管家连忙站起来,对赵无忌介绍说道:“这就是魏国公爱女,郡主徐怡。”

    赵无忌看着眼前的美女,容貌艳丽,巧笑嫣然,一时也是微微一怔,不过他马上就回过神来,低头一礼:“在下赵无忌,见过郡主。”

    徐怡随意地摆摆手:“坐吧,徐叔,你们在谈肥皂的事情吗?”

    徐管家连忙把两人的谈话内容,跟徐怡学了一遍,徐怡听后点点头:“可以啊,四千就四千,上次的大米花合作的不是也很顺利吗?”

    她转头看向赵无忌:“赵公子真是多才多艺,既能写出春江花月夜这样的名篇,也能发明大米花和肥皂这样畅销的商品,徐怡佩服。”

    赵无忌谦让道:“哪里哪里,在下也是一大群人要养活,所以才无心学业,一心研究这商业小道,实在惭愧。”

    徐怡说道:“赵公子宅心仁厚,收容难民的事迹徐怡也听说过了,李府尹对公子的印象很好,赵公子发明了肥皂之后,手下的难民也有了生计,大可重拾书本,钻研学业,待明年乡试一举中魁,博个封妻荫子,也是一桩美事。”

    赵无忌摇摇头:“熟读圣贤书,写好八股文就能治国了吗?很多人,坐而论道,无人能及,起而行之,则百无一是,赵某耻于与之为伍。”

    徐怡笑道:“赵公子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呢,”她转身又看向徐管家:“徐叔,这事我做主了,四千两可以给他。”

    随后又对赵无忌说道:“赵公子慢坐,徐怡还有事情,先告辞了。”

    赵无忌连忙站起相送,徐怡走后,徐管家沉吟了一会,这才笑着说道:“赵公子号称第一才子,不妨给两家合作的店铺起个名字,如何?”

    赵无忌想了一会,说道:“不如就叫做庆记商行吧,庆祝我们的合作,也希望商行今后,吉庆有余。”

    徐管家说:“好,好一个庆记商行,就依赵公子之言好了。”

    两人又商议了一番具体的合作事宜,魏国公府在城中正好有一处店铺,原来是米行,生意比较清淡,正打算停业不干,恰好可以作为庆记商行的所在地,店铺中的掌柜,小二也齐备,换个招牌就可营业。

    徐管家又唤人取了四千两银子的银票,交给赵无忌,又使人写了两份契约书,两人一一签名,交换了契约书,这笔生意就算是谈成了。

    生意既然已经谈成,赵无忌便起身告辞,徐管家一直将赵无忌送出国公府大门,方才转身回去。

    徐管家送走赵无忌,犹豫了一会,就来到徐怡书房,看到她正在书桌前练字,便上前说道:“郡主,赵无忌已经走了,契约书也签完了,四千两银子也交给他了。”

    徐怡不慌不忙,挥毫运笔,字迹秀丽,不一会便写完一张,轻轻地放下手中毛笔,这才转身说道:“徐怡答应他四千两银子,徐叔想必是心中疑惑,觉得价格过高吧?”

    徐管家说道:“是,这肥皂售价不过四文一枚,香皂价格或许会高一些,但是充其量也就七八文一枚,两千两银子已是不少,四千两的话,小老觉得有点偏高了。”

    徐怡绕过书桌,走到一旁的紫檀木椅子上坐下,伸手示意徐管家就坐,这才说道:“赵无忌此人,才气纵横,智商高绝,是我平生仅见。”

    徐管家悚然而惊,他知道郡主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在南京的勋贵圈子里面,一向有女诸葛之称,能得到郡主这么高的赞誉,看来自己对赵无忌还是估计过低了。

    徐怡继续说道:“发明大米花,肥皂,把全部身家压到难民身上,结果还能绝处逢生,不但难民们有了活路,他自己也赚到了钱,足见他商才惊人;又能写出春江花月夜,得到钱谦益,张岱这样的名家高度的赞誉,又可见其文采斐然。”

    “虽然如此,但是我总感觉,他还有太多的才能没有显现在世人面前,南京城内的英才俊秀,我徐怡也见得多了,但是他与别人都不一样。”

    “虽然他已经给世间这么多的震动,但是我总觉得,这只不过是他的牛刀小试而已,他隐藏了自己真正的力量,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徐管家大惊说道:“难道他竟然是个野心之辈,图谋造反?”

    徐怡不禁哑然失笑,说道:“徐叔,你想哪里去了,我不是这个意思。”少女的目光由娇憨慢慢又转向深沉:“这个人能力超强,我看不透他。”

    “如今我大明江山,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赵无忌的能力大的可怕,将来也许他会是个治世能臣,匡扶天下,护佑百姓;也许会是个乱世奸雄,祸乱苍生!”

    “但是,从他收容难民这一事来看,我觉得他不会是曹操那种乱世奸雄……”

    她停了一会,没有说话,半晌才扭头看向徐管家:“徐叔,我投资肥皂生意,投资的不仅仅是肥皂,而是他这个人!”

    “四千两银子,只因为我相信他,相信他的眼光而已!他既然开口要价四千两,他就会有把握给咱们赚到至少八千两!“

    ”四千两银子到底是贵还是不贵,徐叔,咱们且走且看罢。”

    赵无忌得了四千两银子,心中欢畅,一路信步而行,他还不知道徐怡在背后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心里正在盘算着这笔钱该用到什么地方。

    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他必须手头有一支强大的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挽救这飘摇中的华夏河山。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官渡之战,曹操以两万人面对袁绍的十万大军,且刘备也屯兵数万于曹操后方,伺机联手袁绍,前后夹击曹操。

    在兵力远远少于对方的情况下,曹操就是突出奇兵,奇袭乌巢,断了袁绍军的粮道,致使袁绍军心不稳,曹操亲自率领精兵,与袁绍决战于官渡,一举破敌,奠定了他统一北方的基础,才有后来的天下三分。

第二十八章陈子龙() 
赵无忌来自后世,二战中的德国,就是依赖于其强大的工业机器,和训练有素的德军,横扫欧罗巴大陆,轻松击败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兰西,若不是有英伦海峡天险阻碍,德军的钢铁洪流估计早已踏上不列颠大陆。

    战争,很大程度上打的就是后勤!你兵再多再精,没有粮草和先进的武器,那就谈不上是一只真正的虎狼之师。

    后世的岛国日本,之所以敢以小博大,悍然侵华,占我中华大量国土,也是依赖其强大的工业基础,而并不是说中国军人的单人能力就比日本差。

    对方是飞机大炮,你是小米加步枪,这仗怎么打?也只有像后世的志愿军那样的百战强军,才能创造奇迹,以落后的军械,在半岛上战胜了世界第一的美利坚。

    所以赵无忌如今拼命地往商业上点科技树,就是为了给以后积攒下资本。

    眼看已近中午,赵无忌觉得有点饿了,便打算在城中吃点饭再回去,这时突然听到背后有人招呼他:“好巧,这不是赵兄弟吗?”

    赵无忌回头一看,只见身后是三位年轻人,都是一身儒生打扮,当中一人,年约二十七八岁,文质彬彬,正对着他微笑,这三人他都不认识。

    那人见他如此,也不生气,温言说道:“倒是在下莽撞了,那日东园诗会,在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