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134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134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六十九章酣战(二)() 
明军阵中的火枪手原地不动后,射击更准,枪声一排排地响起,大片的硝烟在明军阵中爆出,而后又徐徐散开。

    即使有铠甲护身,依旧抵挡不住近距离的弓箭射击,这些后金射手都是老兵,射得又狠又准。

    明军的火枪手也不甘示弱,多日的训练今日终于发挥作用,他们就像以往日常训练一般,不断地瞄准,射击,装弹。

    明军胜在火力强大,后金骑兵则占据了人数上的优势,六千骑兵对上两千火枪手,以数量弥补了火力上的不足,幸好还有大盾兵与陌刀手挡在前面,暂时的战况,还是明军更占一些优势,在枪声中,更多的后金骑兵掉落马下。

    多尔衮在后面看着着急,孔有德的炮队此次发挥了奇效,连续两次射击,既打击了敌军的士气,又差点打乱了敌军的阵型,他在一旁看得很清楚,明军看起来成军时间不长,在火炮的轰击下,队形还是出现了散乱。

    若是再多有几轮炮击,未尝不能将敌军阵型彻底打散,想到这里,他急忙对传令兵说道:“速速告知都元帅孔有德,全力加速,以炮弹轰击敌军,此战若胜,本王保他首功!”

    商敬石率领一千铁甲骑兵,领着多隆,朝鲁等人与科尔沁部,敖汉部的骑兵战做一团。

    铁甲骑兵威力强横,冲锋起来近乎无人能挡,以铁甲骑兵为箭头,多隆等人紧随其后,狠狠地杀入到了科尔沁部的骑兵队中。

    科尔沁部是最早投靠后金的蒙古部落,几乎是同步与后金一起成长起来,实力堪为皇太极手下诸部落之首,虽然明军骑兵凶猛,但还是能且战且退,伺机伤敌,仗着人数上的优势,与商敬石等人缠斗不休。

    商敬石虽然略占上风,但是想在短时间内击败敌人,却也困难,被敌人缠住后,也难以及时前去增援赵无忌。

    赵无忌这边火枪逞威,苏克萨哈这头弓箭如蝗,两边都是远程攻击的强手,比较之下,由于明军的铠甲得力,后金这边士卒明显伤亡更多。

    孔有德眼看自己的火枪队溃败,心中也是暗骂一声,这批队伍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什么德行他自己最清楚,平时跟在后金骑兵背后,打打顺风仗还行,真正攻坚对阵,碰上强大对手的时候,便是指望不上了。

    多尔衮的传令兵再度飞奔而来,传达了睿亲王的最新命令,让他抓紧时间,以火炮猛击敌军中军。

    孔有德当即大声吆喝起来,挥起皮鞭,催促士卒加速清理炮膛,扫出残留的火药后,装填弹药,务必要抓紧时间,再给明军以致命一击。

    片刻之后,几乎是同一时间,汉军的火炮与明军的火炮一齐开火!

    汉军火炮射击的精度此番再度提高,十余枚炮弹打在了明军阵中,趟出了一条条血肉之路,又有二百多人被火炮打死打伤,更有两门车炮毁于敌军的炮火之下。

    孔有德那里也不好受,赵无忌的四十门车炮,第一波也有十余发炮弹打在了他的阵地之中,把溃逃回来,聚集于此的鸟铳手们打倒了一片,阵中顿时也是一片惨叫之声,此起彼伏,孔有德见状,脸色煞白,心想:“赵无忌的火炮果然厉害!”

    孔有德当即催促喊道:“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快点快点,赶紧清理炮膛,抓紧装填弹药!”

    孔有德话音未落,只听得明军阵中又是一阵轰鸣,随后又一波炮弹呼啸而来,砸在了汉军阵中,顿时打得汉军士卒一阵哭爹喊娘。

    赵无忌此番队伍中的车炮,为了提高射速,都采用了子铳,虽然牺牲了一部分射程,但是射速却大大提高了十多倍,射击完毕后,无需清理炮膛,只需取出子铳,再放入新的子铳便可发射。

    短短一会功夫,明军冲着汉军阵地,连续进行了六次攻击,把此番携带来的实心弹丸子铳全部打光。

    在三十多门火炮的连续六轮饱和攻击之下,汉军的士卒损伤惨重,大炮更是俱被砸毁,孔有德见机最早,早已骑着快马逃之夭夭,汉军士兵大量溃逃,已无再战之力。

    多尔衮见状,心如刀割,眼看对方火力如此凶猛,着实惊人,赵无忌尚有火炮散弹尚未使用,若是明军使用散弹轰击骑兵,多铎神木之败,将再度重演。

    为今之计,只有让骑兵冲入明军阵中进行肉搏,只有双方混战一起时,明军火炮才会投鼠忌器,无法发炮。

    多尔衮当即下令苏克萨哈放弃远程攻击,改以狼牙棒,连枷等武器,倚仗战马的速度,冲入敌阵,与敌军肉搏。

    后金骑兵不再顾忌伤亡,冒着明军的火枪不断逼近,而恰在此时,天空中忽然传来一声闷雷,雷声过后,雨点稀稀拉拉地开始落下,草原上的第一场春雨,意外地提前来临了。

    眼看雨滴慢慢飘落,赵无忌心中爆出一阵阵的粗口,他知道,自己的火枪队即将熄火了,雨天是火绳枪的大敌,雨水会浇灭火绳,导致枪支无法击发。

    多尔衮眼看天降大雨,则是欣喜若狂,就在片刻之前,战场上还是明军占据优势,谁知道这苍天似乎也要扶保后金,看来明朝气势已去,天意,站在了自己的一方。

    多尔衮略一沉吟,当即对亲兵队长艾度礼下令说道:“留下五百步卒警戒,你带着其余一千五百名步卒,趁此天赐良机,全部上前,偕同苏克萨哈突击明军,务必要将敌军将领当场斩杀。”

    艾度礼领命,带着一千五百名披甲士卒,冲着赵无忌的中军,恶狠狠地杀了过去。

    商敬石在右侧与科尔沁部正战的火热,眼看已经渐渐占据了上风,未曾想居然天降大雨,他跟随赵无忌已久,当然知道下雨对火枪队意味着什么,不禁心中大急。

    商敬石有心前去增援赵无忌,奈何科尔沁部的骑兵将他死死缠住,无法脱身,一时间商敬石也是心急如焚。

    阿南喇嘛与韩林一同站在城头,眼见后金倾巢而出,大军压上,心里不由得暗自替赵无忌担心,韩林神色凝重,一言不发,只是紧盯城下的战斗。

第二百七十章酣战(三)() 
赵无忌的军阵,由于遭受了孔有德炮队的三轮炮击,原本严整的阵型已经有所破损,虽然实心弹丸炮打一条线,杀伤范围小,但是弹丸动能巨大,几乎是擦着就伤,碰上就死。

    明军严整的大盾加陌刀队列,也被大炮打出了几十个缺口,就像刺猬身上的几十个伤口,在雨中呈现出一种血肉特有的鲜红色,缺口中都是倒下的士卒。

    雨仍在下。

    明军的火枪无法使用,后金的弓箭也同样不能用了,在雨中,弓箭的准头大为下降,最重要的是弓弦会被雨水泡松,箭杆上以胶粘住的箭羽也会发生脱落,如今,双方如今能够使用的武器只有近战兵器。

    苏克萨哈频频率领手下,不断催马冲击敌阵,敌方的陌刀阵威力实在惊人,刀身又细又长,刀刃又锋利无比,若是被砍个正中,连人带马都会被劈成两段。

    后金骑兵的连枷,狼牙棒虽然也是威力巨大的武器,但是跟陌刀相比,却是相形见绌了许多,好在后金骑兵数量众多,马速又快,肉搏战中,暂时还是稳稳占据着上风。

    连枷,狼牙棒的生产和制作,简单粗劣,然而这种沉重的兵器,对于身穿铠甲的敌军却往往会有奇效,依靠巨大锤头带来的的冲击力,只要打中,便能将明军身上的铠甲砸得变形,连枷锤头和狼牙棒上的尖刺更是能深深刺入敌军体内,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在经历了炮击和后金骑兵先前不断的弓箭射击之后,明军军阵外面的陌刀手已有六七百人的伤亡,便是在如此之多的伤亡下,剩下的一千多人士气依旧高昂,在韩勇的带领下,勇猛地挥舞着陌刀,不断地将来犯之敌斩成两段。

    苏克萨哈犹如一个经验丰富的猎手一般,利用人数上的优势,慢慢地消耗着对方的兵力,他目前还有两千多骑兵,而面前的明军看上去只有一千多人了。

    只要这么消耗下去,明军的崩溃是早晚的事,这一点苏克萨哈坚信不疑。

    背后再度传来一阵喊杀声,艾度礼率领的一千五百名披甲士卒也到了,艾度礼大声喊道:“睿亲王有令,此战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击溃对方,能阵斩对方主将者,授一等轻车都尉,赏银万两,定为此战首功!”

    苏克萨哈听了,微微点头,看来睿亲王这是铁了心,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全灭当前这股明军了,他于是便高声喊道:“艾度礼,明军只有一千多刀手在前,你领着你的人马,自正面强行突破罢,力求能斩杀对方主将,我会率军在侧面呼应你。”

    艾度礼闻言,呼哨一声,便带着手下这一千五百名生力军,从正面冲了上去,苏克萨哈的骑兵也在两侧加强了攻势,以防止明军向正面增援。

    韩勇高大的身躯在乱军中也是一样的醒目,酣战半晌,虽然身着甲胄,他此刻其实也已伤痕累累,浑身上下受伤怕有十几处之多,鲜血不断地自伤口处滴落,然而他仍旧是恍若不绝,高声大喝,依旧不知疲倦地挥舞着手中长长的陌刀,每一次挥刀,都会带走一条敌人的性命。

    冰冷的雨滴不断地敲打在赵无忌的脸上,他看得清楚,在后金不断的攻击下,前面陌刀手的阵列早已摇摇欲堕,恐惧犹如毒蛇一般,缠上了他的心绪,早先犀利无比的火器,在雨中,统统变成了烧火棍,哑火了。

    难道今日就要败在此地了吗?自己若败,额哲和苏泰,囊囊必不能幸免,皇太极一统蒙古的目标就会达成,届时,大明将不得不面对后金与蒙古联军的双重压力。

    虽然身边是一片厮杀呐喊声,但是他的耳边却是一片死寂,只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声,这场该死的春雨,却又该如何是好?

    陈国宝大声喊叫,却发现赵无忌愣在当场,恍若未闻,情急之下,便冲上前去,用力抓住赵无忌的手,说道:“大人,局势危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留得性命,早晚有机会东山再起,回来报仇。”

    他随即转身大喝,招呼部下牵过来一匹骏马,说道:“敌军势大,大人且先上马回城,某会安排二十名骑兵左右贴身保护大人,此间之事,交由国宝便可。”

    陈国宝一面说着,一面把缰绳塞到了赵无忌手里。

    赵无忌牵着马,脸色铁青,久久不动,不知在想着些什么。

    阿南喇嘛站在城头,眼看明军败相已露,不由得着急说道:“韩将军,城中尚有一些察哈尔部兵马,不若集合他们,再有我两千僧兵相助,前去增援大人罢。”

    韩林的脸色也十分难看,他缓慢地摇了摇头,说道:“你这些僧兵,身上连甲胄也没有,拿着金刚杵上阵,只能是白白送死;至于察哈尔部的兵马,大人早有命令,除非我军大局已定,方可出兵追击敌人,若是双方胶着或我军劣势,万万不可出城作战。”

    阿南喇嘛讶异地问道:“这却又是为何?赵大人为何会如此说?”

    韩林嗯了一声,叹道:“大人曾说,察哈尔部与后金交战多年,连战连败,士气早已丧失,去年更是连正面一战的勇气都没有,望风而逃,这些人惧怕后金,早已变成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溃败,逆境中让他们上场,只会迅速溃败,拖累阵型,反倒堕了我军士气,局面更加难以收拾。”

    韩林狠狠地用手猛地砸了一下城墙,说道:“所以,本将如今只能看着,什么都不能做!”

    艾度礼的生力军养精蓄锐多时,此番上阵,人人出力争先,杀伐凶猛,顿时便在明军阵中凿出了一个大缺口,后金的披甲士卒,如同一群见到血腥的鬣狗一般,疯狂地对着明军的队列缺口展开了攻击。

    眼看局势紧急,陈国宝再度大声呼喊:“大人,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赵无忌一声不吭,怔怔地立在当场,此时此刻,无数的情景在他眼前一一掠过,后世满清闭关锁国,更是采用愚民政策,曾经在科技和经济上领先全球的大明,被一系列无形的链条禁锢下,在几百年间,慢慢变成了愚昧与落后的国度。

    落后就要挨打,圆明园被焚,连续不断的卖国条约,不断的割地赔款,倭寇侵华的大量屠戮,如此种种乱象,祸乱了华夏几百年,都是因为后金出于一己之私,只维护少数满人的利益,而将大多数汉人视为牛羊猪狗,政策畸形,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而后金入关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大肆杀戮,大兴文字狱,扬州整整十日不封刀,嘉定城更是翻来覆去被屠城三次,血流漂橹,江南一片尸山血海。

    自己的背后,站着无数个汉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