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107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107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无忌的脚步突然在一个孩童面前停了下来,小孩子看似七八岁左右,发现赵无忌在注意他,吓得急忙往旁边的妇人怀里钻,那妇人也吓坏了,用双手紧紧抱住自己的孩子。

    赵无忌蹲了下来,笑眯眯地对这个小孩说道:“小朋友,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这小孩像是被吓坏了,摇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还是旁边的妇人反应了过来,急忙掰开自家孩子的手,露出一块有棱有角,通体呈透明蓝色的晶体。

    赵无忌拿起这块晶体,仔细端详,入手颇有分量,晶莹剔透,颜色犹如海水一般蔚蓝,十分漂亮。

    而这块晶体通体没有雕刻的痕迹,乃是天然形成的一个多面体,每个平面都是十分平滑工整。

    赵无忌拿着这块晶体,又问那个妇人说道:“这个是在哪里找到的?”

    那妇人十分紧张,嗯了半天也说不出话,旁边一个四十多岁的干瘦蒙古汉子见状,便开口说道:“这位大人,离此地五里开外,有一处地下裂谷,裂谷中到处都是这个东西,就是好看,没什么用,只能给小孩当玩具。”

    赵无忌哦了一声,这时陈国宝赶了过来,说道:“大人,多隆和格斯尔在外面求见。”

    赵无忌站起身来吩咐陈国宝:“你们让他领路,去那个裂谷看看,如果确实有很多这个东西,速速回来向本官禀报。”说罢把手中的蓝色晶体,交给了陈国宝,转身对商敬石说道:“走罢,咱们去见见多隆他们。”

第二百一十五章迎战奈曼部() 
商敬石跟在赵无忌后面,眼看这蒙古汉子带路,陈国宝等人去的远了,这才问道:“大人,这个蓝色的是什么东西?”

    赵无忌头也不回地向营寨外面走去,随口说道:“那是银铅矿。”

    多隆与格斯尔站在阿苏特部的营门外面,都是一副恭顺的模样,几个时辰之内,赵无忌率领的明军便彻底摧毁了阿苏特部,这份强悍战力,让两人内心都是不寒而栗。

    而在营门前手持陌刀警戒的明军士兵,也给他俩以极大的心里压力,虽然知道对方乃是盟军,然而当二人的目光掠过明军士兵手持的闪亮陌刀,以及刀尖上残留的干涸血迹,还是让他们觉得脖子后面凉飕飕的。

    赵无忌走出营门,如沐春风般的微笑对二人说道:“两位将军,有劳了,本官现已击破阿苏特部,缴获财物牲畜无数,本官当依照当日盟约,与贵部平分。”

    多隆也赶紧一拱手,说道:“赵大人指挥若定,一战破敌,我们二人也是佩服的紧,只可惜被那胡切尔特跑了。”

    赵无忌摆摆手,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无妨无妨,两位将军请随我来,咱们下一个目标就是奈曼部。”

    看着案几上的地图,多隆有些遗憾地说道:“胡切尔特此番定然前去奈曼部报信,可惜对着奈曼部,再不能用这突袭之计了。”

    赵无忌说道:“便是正面交战,本官也一样破敌,奈曼部离此地一日便到,本官欲提兵前去与其交战,只是这里也需要留下人手,看守俘虏和牲畜。”

    多隆抱拳说道:“既如此,在下愿领一千兵马在此驻扎,静待大人得胜捷报。”

    奈曼部首领苏德有些厌恶又有些鄙夷地看着在自己面前哭成一团的胡切尔特,这个废物,把蒙古汉子的脸都丢光了,居然被明军摸进了营寨,大肆砍杀,惨败之余,带着二百多名残兵败将前来投靠自己。

    苏德不紧不慢地端起面前案几上一碗还冒着热气的酥油茶,喝了一口,一杯热茶下肚,浑身都觉得舒适,他这才开口说道:“袭击你的明军有多少人啊?”

    胡切尔特说话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大约两三千人马,一大早就冲进我的营寨烧杀劫掠,我的好多部下都被他们给杀了。”

    苏德哼了一声:“这些明人,最是狡猾,最擅这种阴险的战术,不过,这草原可是咱们的地盘,他们想在这里猖狂,可是打错了算盘,明日我便带本部精兵,前去为你报仇!”

    胡切尔特听了,连声称谢之余,又说道:“察哈尔部也出兵了,领头的多隆我认得,他想拦截我,没拦住。”

    苏德闻言,顿时心中一沉,不好,自己的嫡子还在察哈尔部呢,察哈尔部既然与明军合流,显然就是要与皇太极为敌,其木格危矣!

    想到这里,他厉声问道:“你确定是察哈尔部与明军联手?”

    胡切尔特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他们还打出了林丹汗的大旗呢。”

    苏德心中暗叫不好,他本想让与林丹汗联姻,顺势收拢了察哈尔部,如今察哈尔部公然与后金为敌,显然联姻一事已经无望,却不知自己的嫡子是否安全。

    苏德越想越慌,不过他毕竟是部落首领,自制力颇强,他很快便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问道:“你既然与明军两次交手,可知对方的厉害之处和弱点?”

    胡切尔特想了想,说道:“明军火器厉害,尤其是大炮,多铎贝勒的精兵便是集队冲阵之时,被大炮轰击,全军尽墨,若是与其交手,切切不可将兵力集中,以免被其所趁。”

    “敌人的弱点,应该就是数量较少,两次交手,对方都是两三千人。”

    苏德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用力一拍案几,狞笑着说道:“这伙明军不来则已,若是来了,定要让他们回不去大明!”

    赵无忌率军原地修整了一日,这才率军出征奈曼部,苏德早已派出侦骑,得知了明军的动向之后,便亲自率领全部主力前来迎击,两军终于相遇,大战一触即发。

    苏德这次把部落中的所有精锐全部带了出来,共计一万人,远远看到明军只有两千人,当即讶然向一旁的胡切尔特问道:“你就是被这两千明军打垮的?你不是说还有察哈尔部的人马吗?今日怎么不见他们?”

    胡切尔特被他问的脸色一红,说道:“苏德兄弟,你可千万不要小觑对面的明军,多铎贝勒就是被他们打败的,还有,那日拦截我的确实是察哈尔部的多隆,我看得清清楚楚。”

    想起察哈尔部,苏德便想起自己的嫡子其木格,心中不妙的感觉越发强烈起来,这时旁边的手下突然喊了起来:“首领,快看,敌军用杆子挑了一个人头。”

    “人头?”苏德心中骤然猛地一沉,“派人骑马前去看看。”

    此时阴沉的天空中,太阳终于穿过了乌云,刹那间,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阳光照耀在对面的明军的甲胄上,金属的光泽闪现,照耀的明军犹如天兵天将一般威武,苏德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一身铁甲?好阔气的敌军!难怪能击败多铎!”

    这时前去侦查的侦骑也已回来,到了苏德面前,翻身下马,哭着说道:“首领,不好了,明军悬挂的那颗头颅是小首领的,其木格被他们给害了!”

    苏德闻言,身子猛地在马上晃了一晃,险些落下马去,他只觉得一阵天晕地转,一口气憋在嗓子里,吐不出来。

    众属下见状,急忙上前又是捶背又是抚胸,良久,苏德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只见他脸上青筋迸裂,张开血口厉声说道:“全军立即突击,为我儿报仇!”

    苏德唯恐赵无忌再次以火炮集中轰击骑兵,故此将部队分成三部,分散着从三个方向,同时对明军开始突击,他却不知道,因火炮太过沉重,赵无忌此次根本就没有带来。

第二百一十六章取胜() 
在冷兵器时代,虽然农耕民族的文化层次一直要比游牧民族高,然而在军事上,却经常是游牧民族占据上风。

    原因就在于,游牧民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机动力强,蒙古马皮厚毛粗,耐力极佳,即使在冬天也能在雪地里觅食,一名蒙古骑士,一日可以机动一百六十里,这样农耕民族的步兵只能望洋兴叹。

    机动力强的骑兵,在步兵面前,在战场上,更易获得主动权,另外,马上的骑兵,看起来要比步兵高大很多,速度也快很多,具有更大的威慑力和冲击力。

    一万铁骑同时纵马奔腾,声势逼人,连地面都微微颤抖起来,赵无忌大喝一声:“结阵!”顿时,排列在最外沿的大盾兵,将高达两米的粗大巨盾用力向地面顿了下去,巨盾下部的锥形铁尖深深地插入泥土之中,粗壮的大盾兵再用肩膀牢牢地靠住巨盾,刹那间便在明军外围竖起了一排坚固的盾墙。

    盾墙后面的陌刀手,将长长的陌刀自大盾间隙伸出,闪亮的刀锋,令人望而生畏。

    火枪手身居大阵中央,屏息持枪,等待主将的命令。

    赵无忌列的阵型,乃是后世法国拿破仑发明出来的,专为克制骑兵的火枪方阵。

    火枪兵围成正方形,如此一来,无论敌军从哪个方向突袭,都在已方火枪的射程之中,火枪方阵内的枪手,依旧实施的是三段射击战术,以保证火力的持续性。

    第一波突击的蒙古士兵,抢先发起了攻势,他们拉弓射箭,将利箭向空中斜斜射去,靠着箭头的重量,呈抛物线下降的利箭如同铺天盖地的蝗虫一般,倾泻在明军阵营之中。

    明军有铁甲护身,即使箭雨如蝗,然而距离过远,终究无法穿透明军的铁甲,只有个别人被射中了铁甲保护不到的面部和手脚,惨叫着倒了下去。

    与此同时,明军的火枪也开始发威了,经大明著名技术官僚赵士祯改造过的火枪,原型乃是自土耳其传来的鲁密铳,鲁密铳曾被评为大明火枪之中,最远最毒的火器,改造后的火枪,射程与威力更是大有提高,连绵不绝的枪弹,连绵不绝地收割着蒙古人的生命。

    苏德的骑兵都是无甲或是皮甲的轻骑兵,根本无法抵御火枪的铅弹,冲在最前的骑兵们纷纷落马,而倒地的马匹也成了后面骑兵前进路上的阻碍。

    连续不断的火枪射击,使得只有极少数的蒙古骑兵能够冲到明军阵前,而闪亮的陌刀刀锋,令蒙古人的战马产生了天然的畏惧,无论骑士们如何命令,胯下的战马就是不敢再前进一步,在明军阵前勒马不前的蒙古骑兵,成了火枪的最好靶子,近距离之下火枪命中率高的惊人,明军阵前顿时便死了一大批蒙古骑士和马匹。

    随着时间的流逝,蒙古骑兵死的越来越多,而明军却越战越勇,苏德虽然心疼嫡子之死,怒气攻心,然而他毕竟不是蠢人,看着明军就如同个扎手的刺猬一般,虽然自己这一方攻势如潮,然而已方骑士却是纷纷落马,犹如拍打在礁石上的浪花一般徒劳无功,一波一波地消散了开去。

    苏德见势不妙,急忙下达了撤军命令,赵无忌眼看敌军士气已失,开始撤退,于是便敲响了进军鼓,听到鼓声,隐藏在战场边缘的商敬石率领一千重甲骑兵,挥舞着长长的陌刀,向敌军杀去。

    苏德没想到明军居然还留有后手,急忙分兵向前迎战,两军相接之际,明军士兵细长而又锋利的陌刀使他们占据了极大的优势,蒙古骑兵的兵刃根本够不到明军,反而被明军一刀一个,斩落马下。

    商敬石的重骑兵如入无人之境,在敌人的轻骑兵面前予取予夺,很快地,赵无忌也带领陌刀队和火枪队赶了过来,火枪队远攻,陌刀队挥起陌刀,与骑兵一起屠戮敌军。

    苏德眼看败局已成,无奈之下,也只好效法胡切尔特,带着残兵败将,也不顾自己身后的部众,向东逃去,与胡切尔特一起,投靠皇太极去了。

    明军战胜之后,赵无忌命商敬石与格斯尔前去收拢奈曼部的部众,这些都是战胜的缴获。

    格斯尔大牙都快笑没了,前日击败阿苏特部,缴获牲畜十万头,财物无数,奈曼部规模要比阿苏特部大的多,缴获也会更多,有了这些牲畜,部落的粮食危机一朝而解。

    更重要的是,击败了奈曼部和阿苏特部之后,脚下这块水草肥美的土地将再度变成察哈尔部的牧场,他们终于可以不必在那四处风沙,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受苦了。

    至于巴林部和翁牛特部这两个敌人,格斯尔并不将他们放在心上,没有奈曼部和阿苏特部的支援,这两个部,仅凭察哈尔部自己,就有能力统统吃下,所以,在格斯尔看来,此次征讨蒙古四部的任务基本完成,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通知太后,将这些缴获迅速地运回去,解决部落的粮食问题。

    草原上的民族崇尚强者,如今赵无忌已经证明了明军的实力,格斯尔不但对赵无忌毕恭毕敬,就是见到商敬石,韩勇等人,也是点头哈腰,一副自居下属的模样。

    赵无忌骑在马上,随意地在奈曼部的营地中穿过,他的身后,跟着商敬石、韩勇,还有激动的两眼放光的格斯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