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兵王传说 >

第314章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314章

小说: 抗日之兵王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蒙的部落与外蒙的有所不同,内蒙一向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更近一些,清朝时期实行满蒙联盟,前期清室的皇后,都是从蒙古人中选择的,比如中国历史上有名

    的孝庄皇太后,就是蒙古人,通过这种和亲的维系,蒙古与中原王朝建立了

    深刻的联系,然而,随着清王朝的土崩瓦解,外蒙古与俄国人接上了头,在俄国人的控制之下,外蒙古脱离了我国。

    后来,俄国暴发了十月革命,利用这个机会,北洋军阀的段其瑞与徐树铮利用这个机会,将外蒙古又收了回来。段其瑞与徐树铮功不可没。

    可惜,由于国内的军阀混战,徐树铮将他的西边边防军抽调回去与奉系军阀的张作霖争夺天下,最后战败,而俄国的局势稳定之后,再一次将手伸向了外蒙古,

    外蒙古再一次脱离了我国的统治。

    而苏联在斯大林统治时期,完全实行大国沙文主义,为了彻底控制外蒙古,斯大林屠杀了二十多万支持回归祖国和反对俄国的蒙古人,要知道,当时蒙古的总人

    口,也不过一百多万而已,从此以后,外蒙古,彻底落入了苏联的控制之中,苏联甚至有将外蒙古变成它的一个加盟共和国的想法。

    高岗之上,贺老总昂然而立,马继援就在他的身边。

    “继援,对面就是蒙古了,这片土地,曾经是我们国家的领土,可惜,现在却为苏联人所控制,我相信,不远的将来,这片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定会

    回到祖国的怀抱。”

    “我也深信这一点,也许,这一天并不用等太久。”马继援说道。

    “是啊,我们两个骑兵集团军,二十万大军,就等总部的命令了,相信,一定有我们开疆扩土的那一天,我贺胡子,也要效仿汉时的卫青与霍去病,封胥狼山!

    ”驾老总豪情万丈的说道。

    “哈哈哈,一定会等到那一天的!驾!”

    马继援放声大笑,与贺老总并马压向远方

    此时,李学坤已将他的前敌指挥部搬到了吉林长春,长春,是东北三省的心脏,居于长春,即可以控制辽宁,又可以控制东边的黑龙江,此时的李学坤,正与两

    位尊贵的客人在会客厅内愉快的交谈着。

    “学坤啊,想不到,我们中国人,可以靠着自己的力量,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去,我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一位身材不高,年约四十的中的人说道。

    此人,正是原来国家的二号领导人,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先生,张学良先生,犯过错误,遵循蒋委员长不抵抗的命令丢失了东北,那时,国人对张学良先生

    ,皆说可杀之。

    然而,西安事变,让国人对张先生改变了态度,可惜,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将军被蒋委员长软禁了起来,在原来的历史上,直到老蒋与小蒋去世后,他才恢复

    了自由,而且,还得遵守约定,终生不回大陆。

    而与他一同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成将军,最后也被特务杀害。

    不过在这个时空,由于蒋委员长提前下野,联合政府快速的掌握了政权,所以,张学良先生与杨虎成先生都恢复了自由。

    此时,张学良与杨虎将二人应李学坤之约,来到了长春。

    “是啊,形势发展的很快,用不了多久,整个中国都会光复了,二位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历史将会铭记。”

四百三十五章 张学良与杨虎城() 
在这个时空,由于蒋委员长提前下野,联合政府快速的掌握了政权,所以,张学良先生与杨虎成先生都恢复了自由。

    此时,张学良与杨虎将二人应李学坤之约,来到了长春。

    “是啊,形势发展的很快,用不了多久,整个中国都会光复了,二位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历史将会铭记。”

    张学良的神色有些激动,但是很快又平静了下来,张学良原本的性格有些躁动,但是,经过这几年的软禁,他的性格也被磨砺的成熟了很多,并没有以前那么浮

    躁了。

    李学坤看着张学良,这位当年的少帅,如今,也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张学良这个人,历史上对他的褒贬不一,他一枪不放丢了东北,成为了不抵抗将军,但

    他又发动了西安事变,催进了国家联合起来对付日本人,现在的人看来,他还是功大于过的,如果没有张学良,中国有可能还处在内战中,最终被日本人一点点的蚕

    食吞并掉。

    历史上的张学良,虽然被蒋委员长软禁了半个多世纪,但是,蒋委员长毕竟念及与他兄弟一场,所以,也没有太为难他,虽将他软禁起来,但软禁的地方也都是

    风景怡人的好去处,而且,每天锦衣玉食的供应着,所以,张学良也活到了一百多岁的高寿。

    在这个时空,因为自己改变了历史,所以,张学良被提前释放了出来,自己应该充分发挥他的作用。

    说起来,张学良在东北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在原来的历史上,蒋委员长在解放战争时期,甚至想用张学良当东北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国民政府收揽人望,可

    是,张学良并不想卷入内战之中,所以,他拒绝了蒋委员长的任命,也由此过着他半个多世纪的软禁生涯。

    自己应该怎么用张学良呢?

    这位张少帅,也许并没有太大的本事,可是,在东北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东北王可不是徒有虚名,现在东北是百废待兴,如果让张学良出面,收拾残局,那么

    ,东北的凝聚力一定更强,这也是李学坤将张学良请来的真正原因所在。

    李学坤一笑,口中说道:“张先生,这次我请你来,就是想请你为民族和国家做些贡献,想让你负责一下东北的事务,毛xx决定,任命你为东北地区行政长官,

    不知你的意下如何?”

    张学良心中有些激动,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他之所以发动西安事变,为的就是民族不再四分五裂,为的就是东北军不打内战,与日寇决一死战,早日打回老家

    ,收复东北。

    现在,东北已大部被光复,自己的心愿即将实现,当年,自己丢了东北,背负着不抵抗将军的恶名,现在,自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站在东北的土地上了,如果

    能为国家和民族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是再好不过了。

    张学良微微一笑,随后正色说道:“感谢毛xx的厚爱,学良一定尽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不过,东北地区行政长官的职务太高,学良无功之人,不能授受,我只

    希望成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能为国家与人民奉献力量。”

    张学良的话很真诚,他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识,论起本领来,自己也许并不擅长什么,但是,在东北的这块土地上,很多事情,别人还真干不了,只有自己能聚

    集人心,张学良不敢接受这个东北地区行政长官的职务,是因为他觉的,自己对抗日没有什么功劳,受之有愧。

    李学坤摇了摇头,口中说道:“在东北,张先生的身份与地位很特殊,很多事情,只有你能办,所以,这个东北地区行政长官,非张先生莫属,张先生就不要推

    辞了。”

    张学良见无法推辞,只好接受了任命,他激动的说道:“请李主席转告毛xx,我张学良一定为民族与国家的兴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学坤见张学良接受了任命,也是微微一笑,目光再一看看向了杨虎城。

    杨虎城,在西安事变时,如果说张学良冲锋在前,那么,杨虎城就是在幕后谋划,他才是西安事变真正的主导者。

    张虎城这个人,早年参加军阀混战,在战争中磨砺的八面玲珑,但是,他却有一颗对国家的赤子之心,看着国家不断的内战,他痛心疾首,时刻想着如何让国家

    统一,一致对外。

    张学良的东北军进入西安之后,他联合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为国家与民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

    不过在历史上,杨虎城的下场却极是悲惨,在蒋委员长看来,张学良不过是年少轻狂,意气用事,所以发动了西安事变,可是杨虎城却老谋深算,张学良不懂事

    ,你杨虎城这么大的年纪还不懂事?

    所以,蒋委员长也认定,杨虎城必是西安事变的主谋,张学良,不过是受到了杨虎城的利用而已。

    所以,蒋委员长虽然软禁了张学良,但是却对杨虎城恨之入骨。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杨虎城被逼出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杨虎城从国外返回,想要投身于抗日事业,但却被特务抓获,囚禁了起来。

    与此同时,杨虎城的一家,也都被囚禁了起来,这一抓,就是十几年,在中国解放的最后一刻,杨虎城一家人被特务杀害,这个国家与民族的的英雄,最终走完

    了自己悲壮的一生。

    然而,在这个时空里,李学坤自然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上演一遍,所以,他在联合政府成立的第一时间,就让人释放了张学良与杨虎城,并能他们两个人派人保

    护,以免被暗杀,最终让张杨二人成功的脱离了虎口,获得了自由。

    看着杨虎城,李学坤百感交集,对于这位民族英雄,李学坤心中充满了佩服之情,之所以让杨虎城到东北,他就是想让杨虎城在自己的土地上,看看国家的新生

    。

    “杨先生,很高兴能见到你,毛xx来电说,希望你能到西北去,为建设大西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毛xx但有所命,虎城必然应从,能亲眼看到国家变的如此强大,收复失地,虎城心愿已达,虽死无憾了。”杨虎城微微一笑说道。

    李学坤看了杨虎城一眼,动容的说道:“杨先生,大西北是我国的大后方,我国准备在西北建设大量的工厂,开发西部,这个西北建设总指挥,你就当仁不让了

    。”

    “虎城何德何能,能就此高位?这万万使不得?”杨虎城连连推辞。

    “不要推辞了,杨先生在西北是有人望的,又是民族英雄,你当的起这样的重任,西北建设总指挥,非你莫属啊。”

    “好,如果毛xx能相信我,我杨虎城就豁出去了,一定为国家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

    李学坤一笑,口中说道:“二位先生,现在,日本人还在东北的黑龙江一带盘踞,马上就要打大仗了,东北和西北一定要尽快运转起来,你们有什么困难尽管说

    ,我一定尽力解决。”

    “好的,以后少不了麻烦李主席。”张杨二人起身说道。

    送走了张杨二人,李学坤长出了一口气,由于自己的存在,终于改变了张杨两个人悲剧的命运,自己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了。

    “对了,叶挺现在在哪里?”李学坤问道。

    “叶挺与杨虎城一起被释放,前几天去见了毛主席,被毛主席任命为西北核实验基地司令。”杨明说道。

    “核实验基地?”李学坤心中一动,目光看向了远方。

四百三十六章 导弹专家() 
送走了张杨二人,李学坤长出了一口气,由于自己的存在,终于改变了张杨两个人悲剧的命运,自己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了。

    “对了,叶挺现在在哪里?”李学坤问道。

    “叶挺与杨虎城一起被释放,前几天去见了毛主席,被毛主席任命为西北核实验基地司令。”杨明说道。

    “核实验基地?”李学坤心中一动,目光看向了远方。

    也许这个时空的人还不明白,核力量到底意味着什么,可是李学坤却是知道的,日本之所以那么快投降,与美国人在他们的头顶空投了两颗原子弹是分不开的,

    可以说,核力量拥有战争的决定权。

    在此之前,李学坤已得到情报,德国人已经开始研制核武器,不过,他们的核武基地在美国人的轰炸中成为了一堆废铁,如此一来,这个世界上,只有美国人的

    核武器接近成功。

    美国人早在几年前就启动了核武制造计划,李学坤知道,再有几个月,美国人的核武器就会研制成功,到时,随着两枚原子弹空投到日本本土,第二次世界大战

    将会结束,所以,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自己必须抓紧一切时间,为国家赢得最大的利益。

    至于核试验基地,在联合政府成立的第一天,李学坤就找到了王金昌等物理专家,鼓励他们,尽快搞出我们国家自己的原子弹来。

    王金昌等人得知我国要研究原子弹的消息后很是激动,当即立下军令状,五年之内,一定搞出原子弹来。

    李学坤却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