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兵王传说 >

第297章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297章

小说: 抗日之兵王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冈村宁次出生在日本东京四名坂町街区的一个没落武士家庭。

    由于日本孕妇在胎儿隆起后有束腰的习惯,加之不足月份,所以他出生时很瘦弱。他的父母冈村宁永夫妇此前生过一个儿子,却夭折了,他们担心这个孩子仍然

    活不下来。在给这个孩子起名时,宁永取自己名字里的“宁”字,再加一个表示顺序的“次”字,就是冈村宁次。

    1904年,冈村宁次以优异的成绩从陆士毕业。于翌年4月将冈村宁次从补充部队转到步兵第四十九联队。

    月底,日本政府内阁的原敬首相被刺前一周,德国莱茵河上游的黑森林贵族城堡区,一个叫巴登巴登的矿泉疗养地举行了一个秘密聚会。3个军衔皆为少佐的日本

    驻外武官聚集在一起,纵论时政,目的与7天后刺杀原敬的中冈艮一类似:结束国内的腐败。

    这3人——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皆是日本陆军中的骄子。这3人后来被称为“三羽乌”——日语“三只乌鸦”之意;国内腐败在他们眼中首先是政

    治腐败。

    政治腐败又首先表现在陆军的人事腐败。这一天被日本史学家视为昭和军阀的诞生日,其实,巴登巴登聚会还有第4个人——东条英机。尽管他后来出任日本战时

    首相,可是在巴登巴登他只是替永田铁山点烟和站在蒸汽浴室门口放哨的小喽罗。

    1932年,为了转移九一八事变后国际社会对东北的关注,他派遣田中隆吉和川岛芳子挑起了一二八事变,出兵中国上海。其后在中国战场上屡立战功,因功升

    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

    冈村宁次在就任华北方面军总司令之后,进行了大扫荡,三光政策,但他自己却说,自己当时说的是“不杀、不抢、不淫”的三不政策,矢口否认三光政策。

    现在,冈村宁次就如同坐在火山口上一般,受着煎熬,在华东战役失败后,日军大本营对于战局未来的发展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日军在华北的兵力,是无论如

    何也无法挡得住装备有美械的中国精锐部队的攻击的,应该放弃华北,固守东北。

    另一种意见则是,日军已占有的领土,一点也不能放弃,否则,会让日军颜面无存。

    其实,从中途岛海战开始,日军早就开始颜面扫地了,可是,无论在美军面前如何的孱弱,但日军总不愿意向自己的近邻中国低头。

    还有一种意见是,以现在中国的军力,已经超过了驻中国的日军,所以,可以与中国谈判,让出一部分已占领的土地,以换取与中国的和平,这样一来,也可以

    抽调出兵力,进入太平洋,集中力量与美军进行最后的决战。

    日军大本营商量来商量去,决定按最后一种意见办,他们派出了和谈使者去重庆见蒋委员长。

    但蒋委员长的开价很高,一九三七年的时候,蒋委员长只要日军维持三七年的状况就可以和平,以后,蒋委员长逐渐提升谈判砝码,要求恢复到九一八事变前的

    态势,也就是说,让日本人让出东北,这是日本人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而这次谈判,蒋委员长则是胸有成竹,他提出,中国与盟国是盟国,不能单独议和,如果单独议和的话,就需要日本放弃华北、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甚至还

    包括朝鲜半岛。

    这自然触碰到了日本人的抵线,是日本人所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日本代表是满怀希望而去,垂头丧气而归。

    笑话,抗日战争马上就要胜利了,还幻想着从中国人身上得到好处!蒋委员冷哼一声,当即给李学坤下达了命令,一定在要接下来的华北战役中,给日军以重创

    ,光复整个华北!

    既然谈判不成,日军想放弃华北又舍不得,想守又守不住,就在焦虑与犹豫中,李学坤已做好了战役的准备。

    而他的对手冈村宁次,则脸如土色,他知道,由于大本营的犹豫,华北,必然会落入中国人的手中,凭着自己手上的这二十四万军队,是根本无法阻挡住中国军

    队进攻的,这一仗必败无疑。

    现在自己考虑的是,如何以最小的损失打好这一仗,最好能占住山海关附近,保持对山海关附近的控制权,这样一来,自己的部队就可以从容撤退,以山海关为

    界,将中国军队挡在山海关以东,固守东北。

    至于大本营那些死守华北的鬼话,就让他们见鬼去吧。

    自从抗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在华北的兵力是逐渐减少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日军进攻的重点是华北。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进行了徐州会战和太原会战等,

    到1938年底歼灭日军10万人以上。

    后来随着战线向南向西推移,到1939年日军进攻华中的兵力超过了其进攻华北的兵力,此后,日军在华北的兵力稳定减少。

    日军在华北的兵力个师团,年华北日军不增反降为9个师团,年华北日军进一步减少到8个师团。

    分别是(59,63,,师团)。

    这其中,战斗力最强的59和63师团还被抽调到了华东,在上海战场被中国军队歼灭,如此一来,华亲战场上,正规的日军师团只剩下了六个,除了六十九师团是

    乙种师团外,其余的五个,都是丙种师团,每个师团只有一万余人,加起来十几万人。

    好在日军又将日军在华北的侨民武装了起来,新成立了特设119师团,120师团和121师团,共凑足了九个师团外加四个混成旅团,再加上一些地方守备部队,总共

    加起来,刚好二十四万人,但是在华北,有大量的皇协军,总数大约在五、六十万人,所以,日伪军说起来规模很大,号称百万。

    但事实上,这些日伪军,战力已经很差了,先说皇协军,这些皇协军大多是国民革命军战败后投降给日军的部队,战力低下,日军对他们是利用加控制,战争后

    期,日军为了扩充军队,甚至将伪军手中的重机枪都收走了,这些伪军,只好拿着步枪去打仗,打八路军都感到费力,如果碰到精锐的国军,先不说士兵肯不肯卖力

    气打,就算是肯卖力气,他们手中的武器,又怎么能跟精锐的国军相抗衡呢?

四百零八章 华北大势() 
皇协军大多是国民革命军战败后投降给日军的部队,战力低下,日军对他们是利用加控制,战争后期,日军为了扩充军队,甚至将伪军手中的重机枪都收走了,

    这些伪军,只好拿着步枪去打仗,打八路军都感到费力,如果碰到精锐的国军,先不说士兵肯不肯卖力气打,就算是肯卖力气,他们手中的武器,又怎么能跟精锐的

    国军相抗衡呢?

    至于日军,现在的日军,早已今非昔比,精锐的部队都被拉上了与国民革命军作战的前线,而这些丙种师团仅有的老兵经过这些年的消耗,已死的差不多了,很

    多未满十六岁的孩子被拉上了战场,其战力可想而知,很多人并不想打仗,想着早点结束这该死的战争,好回家过日子。

    再说武器,与国民革命军比起来,日军现在的武器也经很差了,特别是严重缺乏重武器,就拿丙种师团的配制来说,日军的丙种师团是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

    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每个联队装备41式山炮3门,37炮4门,重机枪24挺,轻机枪72挺,装甲车5辆。野炮

    联队共有36门炮,其中24门38式75毫米野炮,12门100毫米炮。

    这还算是好点的丙种师团,有的丙种师团,根本就不满额,只有一万两三千人,装备也不齐全,特别是后来组建的三个特设师团,连野炮联队都没有,所使用的

    轻重机枪,全是收缴伪军而来,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冈村宁次知道,自己手中可打的牌不多,凭着这些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想挡住国民革命军的时攻,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后撤,

    集中兵力,以固守山海关和与热河,让中国军队挡在山海关之外。

    基于这种战术思想,冈村宁次将伪军放在了战斗的最前线,而日是军的主力开始大踏步的后撤,苏北的日军,已开始向山东撤退,而山东的日军,则向河北撤退

    ,河北的日军,则不断向热河撤退,同时加固山海关。

    应该说,冈村宁次的这一招还是很符合实际的,而且,这样做的效果就是,可以集中兵力与中国军队决一死战,而免得被中国军队个个击破。

    此时的李学坤,已经麾师北上,他的部下,已换装完毕,在李学坤看来,打下华北,只需要他的二十五集团军正面出击,再加上八路军的侧面配合,完全可以取

    得战役的胜利,至于其它的部队

    呵呵,华北有八路军,其它的部队,还是顺其自然吧,自己可不能与八路军抢地盘儿。

    如果国民革命军把华北都占了,那八路军怎么办?

    所以说,在北上之前,李学坤已与延安取得了联系,让八路军尽量配合自己的北上,打下的地盘,自己一个不要,全部由八路军来接收,都是中国的军队,自己

    并不介意八路军占领这些地盘,但是,李学坤还是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保证后勤补给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此一来,才能更好的打击鬼子,否则,自己就

    反倒要受制于八路了。

    延安,当李学坤通过秘密电台联系上毛xx,说了自己的要求与想法之后,毛xx长吐了一口气,欣然同意,毛xx没有想到,李学坤竟然会对八路军这么友好,并不

    与八路军抢地盘,人家都把地盘送到手里了,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那就只有尽量配合李学坤的行动,李学坤打的越好,进展的越快,八路军的势力也就发展的越快

    。

    “xx啊,李学坤这份人情,可是不轻啊。”毛xx说道。

    “是啊,想不到他竟然会送给我们这样的大礼,只是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刘xx皱着眉头说道。

    “他当然有他自己的理由,以我看,李学坤虽然在蒋委员长的部下当差,但是,他的心,却是向着我们的,他早已看出,这个国家的未来在这里!”毛xx兴奋的

    用力吸了两口烟,口中说道。

    “也只能这么解释了。”刘xx点了点头。

    “xx啊,我们不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根据前线的情报,冈村宁次已经开始了总撤退,他将伪军推开了前线,阻挡李学坤的进攻,而他的主力,却在大踏

    步的后退,看来,冈村宁次是想死守山海关与热河了。

    ”毛xx说道。

    “是啊,局势发展的太快了,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不过,冈村宁次这一招用的好啊,他将苏北的兵送到了山东,山东河南与山西的兵运到了河北,河北的兵运到

    了热河,这是极高明的一招棋啊,即可以避免发生动荡,又可以有条不紊,徐徐而退,真是一代名将啊。”

    “嗯,冈村这个人,虽然是个顽固的军国主义份子,但在指挥军队上,还是有两下子的,也算是当世名将了,不过依我看,他却还不是李学坤的对手,这一战,

    李学坤必胜,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扩大势力范围,让八路军与新四军在华北和苏北发动全面进攻,告诉全军,这是与日寇的决战,一定要把日寇所占领的每一寸土

    地都收回来!向所有敢于抵抗的日伪军进攻!”

    几乎与此同时,在重庆的蒋委员长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一道命令,全体八路军就地驻守,没有国民政府的命令不得擅自行动。

    同时,蒋委员长还向华北前线的伪军发出了一张张的委任状,像孙殿英这样由原国民革命军投降日军的伪军全部都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的高级官员,命令他们的部

    队就地驻防,没有政府的命令,不得向任何一支中国军队缴械或是让出所驻县城。

    一场关于华北的控制权之战,即将打响了。

    而伪军,则处于了这场风暴的中心。

    1938年时,伪军在中国的数量约为78000人,随著1940年汪精卫叛离国民政府建立新的政府后,伪军数量急剧上升至145000人。

    其实刚开始,伪军扩充的并不厉害,这点不得不承认,委员长控制军队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但是好景不长,国民政府推出曲线救国口号,许可国民革命啊军

    指挥官在面对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可为保存实力,暂时投降的指令后,伪军数量开始爆炸性增长。

    根据历史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