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兵王传说 >

第269章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269章

小说: 抗日之兵王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以来,城外的国民革命军并没有发动一次进攻,可是,城内的伪军却军心思变,三个装备精良的警备师,士兵已经逃跑了大半,剩下的看起来也要逃走,于

    是,冈崎清三郎只能采取强制措施,派出一个旅团缴了三个警备师的械,如此一来,南京城的防御力量大减。

    特别是三个警备师被缴械,让其它的伪军部队人心思变,这些伪军都生怕被缴械,于是,出现了成建制的逃亡,最开始是一个排,然后是一个连,甚至是整营整

    营的逃跑,只三天时间,南京城里的伪军已经少了一半儿,其余的也都是出工不出力,看那意思,要他们与国民革命军作战,那是比登天还难了。

    号称二十万的伪军就这样被瓦解了,冈崎清三郎也是乱了手脚,自己的手下,虽说号称三个师团,但实际上只有六万五千兵力,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第二师团

    ,而201师团与202师团,不过是以侨民为主的新兵组建,并没有接受过太多的训练,只是因为对国家的忠诚与伪军的配合,凭借着大量的工事才能勉力与中**队进行

    厮杀,他们是南京城防御的中坚力量。

    现在伪军完了,光靠着这六万五千人,能挡得住中**队几十万人的进攻吗?冈崎清三郎一点底气也没有。

    无论如何,一定要守住南京!冈崎清三郎心中暗暗想着。

    “报告,将军阁下,据说,汪精卫已做好了出逃的准备,该如何是好?”一个少佐走过来向冈崎清三郎说道。

    “这些该死的支那人,我就知道他们靠不住,现在伪军都快跑光了,他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处,想走,就让他走吧,反正他现在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冈崎清

    三郎说道。

    “将军阁下,那我们们该怎么办?”少佐忐忑不安的问道。

    “八嘎!大日本帝国的军人,只能战死,不会逃走和投降,南京城有那么多的工事,我们有什么好担心的?我们要在这里,与支那人决一死战!”冈崎清三郎怒

    声喝道。

    “哈依!”

    冈崎清三郎眼眸之中闪过一丝精芒,既然伪军派不上用场,那就将所有的日军都派到第一线去防守,至于能守多久,那就可有听天由命了。

    南京城外,第十五战区指挥部内,李学坤看着作战地图,一变淡雅的圆弧浮现在唇角之上。

    只不过三天时间,南京城有战斗力的伪军就跑了一半儿,另外一半儿还被冈崎清三郎缴了械,如此一来,其余的伪军岂能再为日本人卖命?少了这十几万伪军的

    威胁,南京城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三百六十八章 雨花台下() 
南京城外,第十五战区指挥部内,李学坤看着作战地图,一变淡雅的圆弧浮现在唇角之上。

    只不过三天时间,南京城有战斗力的伪军就跑了一半儿,另外一半儿还被冈崎清三郎缴了械,如此一来,其余的伪军岂能再为日本人卖命?少了这十几万伪军的

    威胁,南京城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就在这三天之中,李学坤从上海调回了七十四军,加入到了即将开始的南京作战之中。

    第七十四军的军长是抗日名将王耀武。

    王耀武,字佐民,汉族,山东泰安人。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将,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山东省主席、山东省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第

    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山东绥靖统一总指挥部主任,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中正剑持有人。

    1924年11月考入黄埔军校;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率部创建第七十四军,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师长、副军长;1939年,因功升任第七十四军军

    长;

    蒋委员长称赞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时人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之谓。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八路军与新四军一些高级将领称为国民

    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对于王耀武,李学坤还是有所了解的,他的父亲与长兄早逝,在母亲培养之下成人。

    9岁时,入本村私塾读书,拜张宝亭先生为师,读的是“四书”、“五经”。

    19岁时,家境败落,不得不辍学谋生,投亲到天津,在天津租界里一家烟草公司充当干杂活的工人。后南下上海,到马玉山糖果公司当了店员。

    1924年冬,黄埔军校在广州招生,便前往广州投考。1924年11月,正式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在军校学习期间,他严遵校训、勤奋学习,赢得了学生队

    总队长严重对他的青睐。

    随后,凭着自己的战功,一点点的爬到了七十四军军长的位置上,抗日战争以来,他和他率领的七十四军,每战必至,不论是万家岭还是南京保卫战,都建立了

    功勋。

    可以说,王耀武之所以有今天,全是凭着他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所以,当李学坤看到王耀武的时候,眼神之中,有着一丝丝的佩服之情。

    也许,只有这样强悍的将领,才能带出七十四军这样的强军来吧。

    王耀武看到比他小了十几岁的李学坤,立即向李学坤敬了一记军礼。

    眼前的这个年青人,虽然年纪比自己小了十几岁,可是人家能有现在的地位,全是凭着自己一点点打出来的,这样的人,自己不得不佩服。

    “卑职王耀武,见过李长官。”王耀武朗声说道。

    李学坤不由微微一笑,对王耀武说道:“王军长,从官职上,我是你的上级,但是从年纪上看,你却是我的前辈,你我之间不必拘礼,以兄弟相待。”

    “卑职不敢。”王耀武诚惶诚恐的说道。

    “不必客气,以后,我还有很多地方借重佐民兄啊。”李学坤说道。

    王耀武来到了李学坤的身前,李学坤说道:“不知佐民兄以为,欲取南京,先要取哪里?”

    王耀武想了一想,口中说道:“牛首山或者雨花台,在我看来,雨花台的位置更重要些,这是南京的门户,不过地势却很险要,当年,湘军曾国荃部驻守雨花台

    ,太平军李秀成四十万大军打了十多天都没有打下来,可见,雨花台地势之险。”

    李学坤点了点头,雨花台是他的发家之地,他自然是清楚的,只不过,当时,他是防守雨花台,现在,他却是要进攻雨花台了,回首往昔,恍若隔世,雨花台,

    还是那个雨花台,但中日之间却如同这雨花台的形势一样,攻守易势了。

    李学坤决定,让王耀武率领他的七十四军首先进攻雨花台,王耀武当即向李学坤立下军令状,三天之内,必然攻克雨花台。

    不过李学坤却摇了摇头,口中说道:“佐民兄,我需要的不是你用人命去填,我们的士兵,生命都是宝贵的。”

    “那长官的意思是?”王耀武眉头一挑,不明白李学坤的意思。

    “七十四军已经换装了,而且据我所知,还拥有一个营的155毫米口径的大炮,我这里有雨花台详细的工事图,你可以让你的大炮,按这个图,将鬼子的工事一

    个个掀翻,让鬼子炸死在他们自己建造的活棺材里,这样岂不是更好吗?”李学坤微微一笑说道。

    王耀武恍然大悟,一拍脑门说道:“哎哎,瞧我这脑子,原来的穷仗打习惯了,一时半会儿,还不适应这富裕仗,那我就按长官说的办,将所有的炮弹都打出去

    ,把小鬼子的乌龟壳都给掀翻!”

    “呵呵,佐民兄,在你进攻的同时,我会让陈纳德在空中辅助于你,美国的b…29空中堡垒轰炸机,一个炸弹投下去,鬼子的工事连影儿都没了。有这么多的资源

    ,我们干嘛不利用?

    我们要学会新的作战理念,飞机大炮开路,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的损失,这些抗战老兵,每一个都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啊。”

    “是啊,只是,我部的炮弹有些不足,虽然有一个155榴弹炮营,九门大口径榴弹炮,但是,只有三百多发炮弹。”王耀武向李学坤哭起了穷。这个时候不敲李

    学坤的竹杠,什么时候敲?

    “呵呵,佐民兄,你放心好了,我会让后方给你调来五千发大口径的榴弹炮弹,你不要吝啬,全都给我打出去,就算把雨花台给我炸平也再所不惜!”

    “是!我这就回去准备了。”王耀武兴奋的站起身来,向李学坤敬了一记军礼,转身扬长而去。

    雨花台是南京的门户,这是一座松柏环抱的秀丽山岗,高约100米、长约3。5公里,顶部呈平台状,由2个紧紧相依的山岗组成:东岗名为梅岗,中岗也称凤台岗

    。历史上曾将延伸至安德门外的西岗,与前两个山岗合称聚宝山,明朝的南京南门──聚宝门(今中华门),即由此山而得名(西岗即为石子岗)。

    从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这一带传礼授农算起,雨花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筑“越城”起,雨花台一带就成为江南登高揽胜之佳地。

    三国时,因岗上遍布五彩斑斓的石子,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盛行,有位高僧云光法师常在此地高座寺后的山顶设坛讲经,有僧

    侣五百余人,趺坐聆听,讲得精彩,听得入神,盛况空前。相传此事感动了佛祖,遂落花如雨,化作遍地绚丽的石子,雨花台由此得名。

    此时的雨花台,由日军第2师团第4联队守卫,第二师团始建于1873年(明治6年),是日本帝国最早设立的六个镇台之一,称为仙台镇台,1886年改名为第二师

    团,因其征兵地位于仙台,也被称为仙台师团。

    第二师团主要下辖第4,16,29,30四个联队(1937年第30联队调出)。曾参与过西南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侵华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等多次战争,是日军中最有战斗力的师团之一。

    第4联队,由来自于仙台的百姓组成,是第2师团的精神所在,也是第二师团的核心,冈崎清三郎将第4联队放到了雨花台,也可以看出他对雨花台的重视程度。

    在冈崎清三郎看来,只要第4联队驻守雨花台,那么,雨花台就会成为一个永不陷落的堡垒。

    在前期的战斗中,第4联队并没有辜负冈崎清三郎的厚望,他们利用雨花台坚固的工事,不断杀伤着中**队的有生力量,中国第七十三军攻了十天,除了留了几

    千具尸体之外,没有一丝的进展。

    第4联队的联队长盘田大佐,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不过,他本人却对土木工事有着特殊的爱好,所以,他将雨花台变成了一个大的工事,堡垒之间以战壕

    相连,再辅以明碉暗堡,整个雨花台,就如同一台到处喷火的机器一样。

    此时的战壕之中,盘田大佐轻蔑的用望远镜看着对面的中**队,口中说道:“支那人,战斗力差差地,雨花台,他们永远也无法攻克!”

    “大佐阁下,我总觉的有些奇怪,已经三天了,支那人连一枪也没有放,会不会是有什么后招没有使用出来?”参谋长鬼冢少佐说道。

    “支那人能有什么花招?他们在雨花台下屯兵数万,却寸步难移!如果调换位置,由我们来进攻,同样的优势兵力下,我只需要两天,就可以攻下雨花台!”我

    要率领第4联队,将支那人全部消灭在雨花台下!”盘田大佐嚣张的叫嚣道。

三百六十九章 血战第4联队() 
“支那人能有什么花招?他们在雨花台下屯兵数万,却寸步难移!如果调换位置,由我们来进攻,同样的优势兵力下,我只需要两天,就可以攻下雨花台!”我

    要率领第4联队,将支那人全部消灭在雨花台下!”盘田大佐嚣张的叫嚣道。章节更新最快

    “大佐阁下,现在的局势,支那人占据着上风,而且,南京城内的皇协军完全靠不住,我们是南京城的第一道防线,所以,必须打起十万分精神来,一旦雨雨花

    台被支那军突破,那么,南京城必将失守。”鬼冢语重心长的说道。

    盘田大佐看了鬼冢一眼,若有所思,片刻后说道:“鬼冢君,多谢你的提醒,我明白应该怎么做了。”

    “感谢大佐阁下。”鬼冢向盘田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雨花台外,中**队的炮兵依次排开,最前面的炮兵阵地是是重型迫击炮,150口径的重型迫击炮足足有上百门,对准了雨花台的方向。

    后面的炮兵阵地是9门105毫米的榴弹炮,榴弹炮的杀伤力极大,105毫米口径的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