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兵王传说 >

第265章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265章

小说: 抗日之兵王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只有战区总司令的职务可以让李学坤担任了。

    不到三十岁的战区总司令,未免太过于骇人听闻了。

    虽说蒋委员长喜欢用新人,比如在北伐时,他将年青的白长官提拔为副总参谋长,代行总参谋长职权,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让白长官成为参谋长,没办法,在

    中国,还是要讲究资历的,李学坤战功再显,资历再深,难道还能比得过当年的白长官吗?

    蒋委员长虽然欣赏李学坤,但是,终究是不能让他一步登天。

    “校长,我准备回滁洲去。”李学坤说道。

    “噢?你又有新的计划了?”蒋委员长心头一震,刚刚结束的华中会战,极大的扭转了中国的抗日形势,现在,中国一方,在抗日战场上,已处于主动进攻的地

    位,日军只能被动的防御。

    “嗯。”李学坤咪了点头,口中说道:“校长,我草拟了一个华东会战计划,如果实施成功的话,那么,将一举光复华东,包括上海与南京等大城市。”李学坤

    说完,将在飞机上草拟好的华东会战计划递了过去。

    蒋委员长闻言心头一震,接过了李学坤的计划书,转即想了一想,不咸不淡的说道:“把你的计划交到军委会审核吧,不过,这几年,你天天打仗,想来也累了

    ,就休息一段时间吧,华东会战,你就不要参加了。”蒋委员长说道。

    李学坤心头一颤,一种不好的预感笼罩在他的心头。蒋委员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让自己参加华东会战?

    “好了,学坤,我也累了,想来你也累了,这几年,你就没有好好的休息过,我给你一个月的假期,你就好好的休息一下,然后整顿好你的第二十五集团军,这

    一个月,你就在重庆吧。”蒋委员长说道。

    李学坤不由苦笑,蒋委员长这是给个甜枣再打一巴掌啊,把自己升为了集团军上将司令,但又给自己放了一个月的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在李学坤的百思不得期解中,蒋委员长结束了与李学坤的谈话。

    望着李学坤远去的背影,蒋委员长若有所思。

    说起打仗来,李学坤确实是一把好手,自己还需要重用于他,但是,这中国,并不是只有一个李学坤,如果让他一个人把所有的战事都打遍了,那么,还有别人

    什么事?

    功高震主啊!

    所以,蒋委员长现在想要做的事,就是分李学坤的功,虽用他,但也要防着他一点,所以,华中会战,蒋委员长并不打算让李学坤去打,李学坤刚刚指挥完华中

    会战,声望已达到一个顶峰,如果再让他打赢了华东会战,那么,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岂不是要超过自己了?所以,还是先让他歇一歇吧。

    想到这儿,蒋委员长缓缓闭上了眼睛。

    当李学坤从蒋委员长官邸走出来之后,冷风吹过,他的头脑一下子冷静了下来,随即,他想明白了蒋委员长的用意。

    是啊,自己的功劳太大了,哪个上司还敢无限制的使用呢?看来,这华东会战的计划,又是为他人画饼了,到底会是谁执行华东会战的计划呢?薛岳吗?

    薛岳的功劳也已经很大了,想来不会是他,难道是白长官?

    在中国,除了自己和薛岳,也许,也只有白长官有这样的能力,来通盘指挥这么大的战役。

    算了,不去想了,既然自己升了官,说到底还是一件大好事,等别人打不动时,也许,蒋委员长就会想起自己的好处来了,自己还是耐心的等等吧。

    “咯吱”

    一辆劳斯莱斯小汽车停在了李学坤的身前,随后,一个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少女从汽车上走了下来,正是宋琼芳。

    “走吧,我等你好一会儿了。”宋琼芳说道。

    李学坤微微一笑,上了车,宋琼芳立即让司机开动了汽车,向着自家的宅院驶去。

    重庆的路很不好走,只有个别路段小汽车勉强能通行,好在宋府就在这个别的路段上,李学坤也随着宋琼芳来到了宋府。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学坤真的过起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每天在宋府喝喝茶,与宋子云聊聊天,与宋琼芳漫步于花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当然,每当这时,身后

    总是少不了宋雅芳这个小跟班儿。

    表面上看,李学坤是奈得住寂寞了,可实际上,李学坤却无时无刻不观察着世界与全国的局势。

    他知道,自己的华东会战计划在军委会上被一次性通过,但领导这次华东会战的人选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即不是薛岳,也不是白长官,而是名不见经传的

    杜聿明。

    李学坤不由暗暗叫苦,看来这一次的华东会战,恐怕是不会太顺利了。

    对于杜聿明,李学坤还是了解的,此人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

    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

    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

    1942年初,日军第十五军饭田祥二郎率四个师团分两路向缅甸进攻。中国派出远征军,杜聿明为第一路副司令长官。中国和英**队集结后,策定作战计划,分三

    路南下迎击日军。杜聿明第五军为中路军,是李学坤的上司,后来第一期入缅远征军失败,杜聿明从野人山死里逃生,回到了中国。

    其实当时杜聿明是可以到印度去的,但是,他揣摩蒋委员长的想法,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军队寄人篱下的,于是,指挥军队走了野人山,险些把命搭在野人山里。

    还好他命大,成功的走出了野人山,这样一来,杜聿明虽打了败仗,但反而得到了蒋委员长的重视,认为这个人有气节,忠于自己,不像孙立仁独立性能么强,

    所以,蒋委员长从那以后就更加的重用于他。

    杜聿明这个人,能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机械化军,第5军的军长,是有其原因的,其本人工作扎实,在第五军时,他与士兵同苦共苦,很得士兵的爱戴,但他有一

    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指挥战力不行。

    对这点,李学坤是很明白的,李学坤还记得,原本的历史上,在解放战争时期,杜聿明指挥东北战事,结果,他愚蠢的将强大的新一军拆开到其它部队,如此一

    来,无法形成有力的拳头,让东北战局不断糜烂,最终自己在淮海战役时当了俘虏。

    所以说,杜聿明这个人,治军行,但是打仗,却绝对不行,让他执行华东会战,恐怕,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弄不好,损失也要很大。

    还好,自己的部队在扩编,一时之间,无法参加华东会战,也省得受损失。

    李学坤有些感慨,明明很好的事情,蒋委员长却偏偏来个临阵换帅,如此一来,华东会战的结果,李学坤并不看好,也许,到最后时刻,蒋委员长才会想起自己

    来,只是不知,那时的华东会战,会打成什么样子,可不要白白葬送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好局面啊。

    算了,不去操心了,好容易得到的假期,自己也确实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从来到这个时代开始,自己没有一天轻闲,好容易有这么个机会休息,自然要好好放松

    一下。

    之后的一个月内,李学坤是真的放松了,全身心的放松,每天吃着重庆的麻辣火锅,重庆小面,让他的脸都胖了一圈儿,身材越好显的壮实了。

三百六十三章 蠢蠢欲动() 
“现在,日军在华北屯积了数十万的兵力,这些兵力对我们八路军的发展严重制约,如果蒋委员长发动华东会战,那么,以日本人的做法,是一定不会放弃华东

    的,那么,他们只好就近从东北和华北调兵,这样一来,华北日军的实力将会大大下降,这对我们八路军的发展是一个天赐良机啊。=乐=文=”刘xx有些兴奋的

    说道。

    “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华东会战,日军从华北抽走了很大一部分兵力,这对我们八路军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尽量

    扩大根据地,占领更多的县城,让日军置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毛xx点了点头说道。

    “以双方的准备情况来看,华东会战已是一触即发了,xx,我们是不是应该早做些准备了。”刘xx说道。

    “是啊,让华北的八路军全都积极备战,一旦华东会战打响,我们也出击,如此一来,即可以策应华东会战,又何以扩大八路军的势力范围,另外,让华东的新

    四军也积极行动起来,给会战的国民革命军以帮助,使我国能取得会战的胜利。”毛xx说道。

    “好,我这就以中央的名义向华北的彭部与华东的陈部去电,让他们都行动起来,全国大反攻开始了,我们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一定要做出自己的贡献。”刘xx兴

    奋的说道。

    “xx啊,还是不要高兴的太早了。”毛xx说道。

    “噢?”刘xx不明白毛xx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李学坤来打这一仗,那么,完全可以保证战役的胜利性,不过,蒋委员长偏偏来个临阵换将,让杜聿明来做这个指挥,杜聿明此人,治军虽有一套,但

    论起打仗的功夫,与李学坤,甚至与薛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毛xx说道。

    “哎,要是这么说来,蒋委员长以倾国之力打这一仗,岂不是太草率了?万一失败,那眼前的大好局势将要被彻底葬送了啊。”刘xx说道。

    “也不一定,眼前国内与国际的局面,非有大的变故,是不易改变的,我料一旦杜聿明受挫,蒋委员长就将重新启用李学坤,到时,事情就明了了,我们也不需

    太急。”毛xx说道。

    “为了确保这一仗的胜利,我们是不是配合李学坤一下,让他尽早上位?”刘xx说道。

    “嗯,我也有此想法,我们八路军与新四军先不着急出动,一来可以力争帮助李学坤上位,二来可以让华北的日军更加的空虚,一旦李学坤上位,我们就全力以

    赴,四面出击,打日军一个顾此失彼,以取得战役的最大效果。”

    “xx高明啊。”刘xx也哈哈笑了起来。

    ****

    中国战场上,大战一触即发,而在世界战场上,局势也日渐明朗起来。

    在意大利,由于战事连连挫败,已丧心病狂的墨索里尼处决了自己的得力助手齐亚诺,意大利法西斯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与此同时,在东线的苏德战场上,苏军发起了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苏军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威胁,重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

    列宁格勒终于解围了,然而,在长期的包围中,列宁格勒的军民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仗,苏联也可以说是惨胜,不过,随着列宁格勒的解围,苏联前线的

    局势日益明朗起来,德军节节败退,而苏军开始了高歌猛进,朱可夫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而在华东,新四军也展开了冬季攻势,在长达数月的攻势里,新四军消灭了大量的伪军与日军,打破了他们游而不击的传言,让新四军在华东一带深入人心。

    而国统区的态势却并不太好,美国援助援援不断而来,但大量的美援却在昆明屯积,不能按时分发,而四川的重庆等地却物价飞涨,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仔细分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的重庆政府,所控制的地区只有大西南和大西北,以及刚刚解放的华中,华中暂且不说,日本人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单

    说西南西北,都是经济不发达地区,除了四川,人口也并不多,以这样的经济基础却要养活几百万的军队,蒋委员长只能大量滥发纸币,以维持军费与政务的开支。

    而大量纸币的超发,则造成了物价飞速贬值,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讲,蒋委员长这是在饮鸠止渴。但国情如此,蒋委员长也是没有办法,再加上国民政府内部的**

    ,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更加加剧了民生的困难,要是没有美国的援助,恐怕中国的经济已经快要崩溃了。

    特别是为了准备此次华东战役,蒋委员长又超发了一批纸币,更加加剧了经济的紧张。

    所以,华东战役对蒋委员长来说,已经是倾举国之力了,如果打输了,不但经济崩溃,而且国土沦丧,这是蒋委员长所承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