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兵王传说 >

第252章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252章

小说: 抗日之兵王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中国驻印军的装备,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械装

    备,达到了发达国家a级标准,而薛*其它的美械师,不过是将美式装备一个师拆分成两个师配发而已,而且,美械师的灵魂,155毫米的榴弹炮,美国人并没有给中国

    人,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其它部队的真实战斗力远不如原来的中国驻印军,这也是薛岳短时间内难以突破日军阵地的原因之一。

    此时,日军在长沙指挥作战的是横山勇中将。

    1889年,横山勇出生在日本东北的千叶县。横山新治陆军大佐的长子。姬路初级中学,大阪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中央幼年学校毕业,他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

    21期,1909年5月27日以优异的成绩从士官学校毕业。由于在学校期间表现突出而与同期的石原莞尔、饭村穰并称为第21期的三羽鸟。同年12月25日被正式授予少尉军

    衔,其后在职务上,基本一路顺风。

    横山勇最后升为中将,任第十一军司令官,在几个月前的一号作战中,他负责全面指挥,最终在衡阳被方先觉的第十军与李学坤的二百师所阻,从此,他就一直

    困守长沙,很久没有出来。

    横山勇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将军,不过,由于横山勇屡屡违抗命令,自行其是,因此得罪了许多人,对于一些以铁腕著称的人来说自然是不可忍受的。

    比如,冈村宁次就对他很是看不顺眼,处处给他下绊子,不是扣发拔给他的军用物资,就是向大本营打他的小报告,弄的横山勇简直有点忍无可忍。

    历史上的横山勇,在冈村宁次成为中国派遣军司令后,被解职回了日本,连同横山勇手下的三个师团长都全部离职,这是冈村宁次对横山勇的惩罚,而横山勇也

    从此离开了中国,再也没有回来过。

    不过在这个时空里,冈村宁次此时还没有成为中国派遣军的总司令,烟俊六还牢牢的占据着这个位置,所以,横山勇第十一军司令官的位置还是蛮稳固的。

    不过,在烟俊六来到岳阳后,随着近十万日军的到来,日军的战略空间被急剧的压缩,此时,二十几万日军蜗居于湖南一地,整个湖南一片兵戈之气,到处都是

    军队,弄的整个湖南乌烟瘴气。

    而且,随着烟俊六的到来,一个问题摆在了所有日军的面前,那就是,到底谁来指挥第十一军。

    从地理来说,在湖南的部队都隶属于第十一军,按理,应该是由横山勇来指挥,可是话又说回来,烟俊六是中国派遣军总司令,是横山勇的顶头上司,由他指挥

    驻湖南的日军也是名正言顺。

    还好,日军大本营也并不太愚蠢,一些有识之士敏锐的扑捉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日军大本营在经过仔细斟酌之后,命令由烟俊六直接指挥第十一军,如此一来

    ,横山勇顿时所有的实权被剥夺,把横山勇气的要死。

    长沙城内,城防司令部,当横山勇接到大本营要烟俊六直接指挥第十一军作战之时,横山勇气的喷出了一口鲜血。

    横山勇是个极为顽固的人,当初,日军有意建立华中方面军,执行一号作战,但是横山勇狂妄的说道:“只需将第十一军升格就够了,一号作战,由我们来完成

    。”由此可见,此人是如何的狂妄,自大。

    不过,横山勇也确实有些军事才能,一号作战之初,他诡计百出,横扫千里,夺得了中国大片的土地,虽然最后因为李学坤的出现而兵败衡阳,但总的来说,横

    山勇的指挥并没有什么大的失误,还是可圈可点的。

    此时,横山勇得知自己的指挥权被剥夺,不由气急攻心,眼眶有些发黑,他觉的,大本营剥夺他的指挥权,是对他人格的极大侮辱,他甚至想到了剖腹自杀。

    想到这儿,横山勇取出了腰间的短刀,横山勇一向佩带两柄刀,一柄指挥刀,一柄短刀,指挥刀用来指挥作战,是一种象征,而短刀,则是用来剖腹自杀,横山

    勇武士家族的血统让他觉的,自己是一个天生的武士,拥有着极强的武士道精神,自己是不可以被侮辱的。

    横山勇用颤抖的手拿起了短刀,用白色的毛巾轻轻擦拭着刀身,准备了解自己的生命。

三百四十九章 重庆禁赌() 
横山勇取出了腰间的短刀,横山勇一向佩带两柄刀,一柄指挥刀,一柄短刀,指挥刀用来指挥作战,是一种象征,而短刀,则是用来剖腹自杀,横山勇武士家族

    的血统让他觉的,自己是一个天生的武士,拥有着极强的武士道精神,自己是不可以被侮辱的。

    横山勇用颤抖的手拿起了短刀,用白色的毛巾轻轻擦拭着刀身,准备了解自己的生命。

    几个参谋立即跑了过来,跪在了地上,痛哭的规劝着横山勇。

    “将军,你不想自己,也要想着你的亲人啊,你的女人和孩子,都在家里等着你回去。”

    “将军,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还有希望重新翻身啊。”

    横山勇长叹了一声,这些话,像刀子一样扎在他的心头,他终于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不过,此时的横山勇已是万念俱灰,只是懒洋洋的说了一句:“属于我的中

    国结束了。”说完这话,横山勇垂下了头去。

    一周之后,横山勇登上了前往东京的飞机,不过,他的飞机却在途中被中美联合空军伏击,横山勇最终如山本五十六一样,坠机而亡,他最后还是没有回到日本

    ,而是死在了中国的辽阔大地之上。

    在横山勇交出了指挥权之后,烟俊六接手了整个第十一军,直接指挥在湖南的二十几万日军。

    此时的湖南,云集了日军十几个师团,二十几万人,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烟俊六将自己的防线分为南北两线,北线由原防守武汉的六十师团、六十四师团、第四师团、第100师团,独立第24旅团将近十万人防守,而南部防线则由第3师

    团指挥官山木三男,第13师团指挥官赤鹿理,第68师团指挥官佐久间为人,第116师团指挥官岩永汪(小筱因安庆战役失利已被撤职),第34师团指挥官伴健雄,第58

    师团指挥官毛利末广,第27师团指挥官竹下义晴,第37师团指挥官长野佑一郎等部队防守,同时,烟俊六又紧急从江西增调第61、65、70师团进入湖南,做为总预备

    队,可以说,这一仗,烟俊六已集中了中国派遣军在南中国的所有有生力量。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一仗,烟俊六也是输不起的,一旦这一仗输了,那么,整个华中地区,将会完全回到重庆政府的控制之中。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自己在中国也算是呆到了头了,大本营,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有这么重大的失败的,恐怕天皇陛下也不会允许的。

    烟俊六立即调兵遣将,双方紧锣密鼓,准备着这场影响着中国战局的大战。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却因为一个偶然事件而变的极有戏剧性。

    原来,日军准备出长沙城偷袭薛岳所部,可是,日军中原来的长沙守军有个叫藤原浩的日军,此人与当地的中国老百姓混的极熟,甚至时常到老百姓家喝酒,时

    不时的将一些所谓的军事情报告诉当地的百姓,比如明天要扫荡了,藤原浩一定会把这个消息传出,于是,老百姓在一夜之间一走而空。

    藤原浩这一天也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了消息,说是日军要出长沙城进攻中国人,而日军进攻的方向,正好有他几个中国的铁哥们儿在那里住。

    于是,藤原浩连夜将这个消息传给了自己的几个铁哥们儿,而他的这几个铁哥们儿也有亲戚朋友,朋友也有朋友,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

    间,就传遍了大半个长沙,老百姓倒是跑了,他们把这个消息也传到了中*队那里,于是,薛岳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这个极为重要的情报。

    薛岳也是抗战名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薛岳连夜做好了准备。

    结果第二天夜里,日军前往偷袭第七十四军,但却中了七十四军的埋伏,一场大战下来,日军损失惨重,薛岳这回也是豁出命来了,把家底都拿了出来,包括那

    一个团三十六门德制150毫米的榴弹炮,日军自然不能付出好去,一战被挫。

    薛岳趁势发动反攻,以第七十四军和第八军为先锋,向前冲锋。

    就在这时,烟俊六将日军第四师团调回了南线,加入了战斗之中。

    熟悉第四师团的人都劝烟俊六,不要使用第四师团,第四师团担不起大任。

    但烟俊六这个榆木脑袋却说道:“他们可是甲种师团,两万多人,又装备精良,有他们打仗,总比派侨民去打仗好吧。”

    于是,烟俊六将第四师团派了出去。

    而正是这第四师团,坏了烟俊六的大事,第四师团是出了名的“爱好和平”的师团,师团虽然装备精良,但却战力极差,打了胜仗那是人人奋勇,打了败仗或是

    关键战斗,拼死相搏的时候,他们就只会保全自己的身体要紧了。

    第四师团前往增援,正好与七十四军相遇,第七十四军奋勇向前,竟然把人数占优的第四师团打了回去,这让七十四军欣喜万分,什么时候鬼子这么不禁打了?

    于是,七十四军人人奋勇,尾随着第四师团杀入了长沙城,第七十四军这一突破,其它各军也相继突破,纷纷冲入了长沙城,正在长沙城指挥作战的烟俊六只好

    落荒而逃,日军十几万大军的防线终于崩溃了。

    在得知日军的战线崩溃之后,薛岳大喜,立即下令全军总攻击,于是,长沙城附近,杀声一片,中日双方百万大军陷入了一片血战之中。

    薛岳再一次施展了他赖以成名的“天炉战法”。

    “天炉”是将兵力在作战带,布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军的兵力与士气,最后,把敌军“拖”到决战地区,再狠狠的围

    歼之。它因薛岳保长沙,败日军而成名。当年的中国战史出版局还曾专门出版了薛岳撰写的天炉战一书。书的前言有这样一段文字介绍:“他(指薛岳)的战略

    战术足以法天地之幽邃,穷宇宙之奥秘,为鬼神所惊泣,人事所难测,无以名之,故曰天炉战。”

    还有一种重要的原因就是,薛岳发现日军穿的皮鞋都是猪皮制成的,而猪皮一但遇水,就会变的又觉又滑,极大影响行进的速度,此前的战斗中,薛岳已将长沙

    附近的河水打通,如此一来,日军要逃走,必须要过河,而想过河的话,皮鞋一定要沾水。

    二月的河水冰冷刺骨,河水浸透了日军的皮鞋,日军在寒冷与泥滑中不断艰难的向前前进着,一路之上不断遇到中*队的阻击与伏击,极为悲惨。

    此时的李学坤,带领着休整过的新五军,与新一军,新六军,一齐向着岳阳进发,在得知薛岳大胜之后,李学坤立即命令全速前进,一切要将日军全歼于湖南。

    李学坤不由暗叹,自己还是小瞧了薛岳,这个薛岳,不愧是抗战名将,最终还是将长沙攻下来了,这倒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看来,薛岳这位抗日名将,真是名

    不虚传啊。

    岳阳,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为湖南省辖市。公元前505年建城,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位于江南洞庭湖之滨,依长江、纳三湘四水,江

    湖交汇;

    岳阳地区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有人居住。夏商为荆州之域、三苗之地。春秋属楚,亦为麋、罗二国地,战国时仍为楚地。周敬王时期在此修筑西糜城,为岳阳境

    内筑城之始。

    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岳阳大部分地区隶属长沙郡罗县。西汉时,今岳阳、临湘及平江、湘阴、汨罗分属长沙国(长沙郡改)下隽县和罗县,今华容县则属南

    郡古华容县和武陵郡孱陵县。

    东汉改长沙国为长沙郡,分罗县东部今平江一带建汉昌县。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将汉昌、下隽等县建为汉昌郡,郡治在今平江县金铺观,这是岳阳市

    建郡之始。黄龙元年(229年),分孱陵县南部今华容县一带置南安县,并撤消汉昌郡,改汉昌县为吴昌县。鲁肃在此修巴丘城。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改巴陵县为岳阳县。民国五年(1916年)全省分为三道,岳阳、临湘、平江、湘阴(包括今汨罗)、华容县均属湘江道。民国十

    一年(1922年)废除道制,各县均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