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兵王传说 >

第159章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159章

小说: 抗日之兵王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历山大接过了纸条儿,瞪大了眼睛,口中念到:“百夫长坦克五十辆,装甲车五十辆,150榴弹炮五十门,福物红头卡车五百辆,武器弹药、药品,油料若干。

    亚历山大摇头苦笑着说道:“李,五十辆坦克,五十辆装甲车要是给你的话,那我的士兵,只能用步枪与日本人战斗了。”

    “我需要快速突防能力,没有坦克与装甲车,我的部队根本攻破不了日军的防线,所以,这是必须的。”李学坤说道。

    “好吧,我可以给你。”亚历山大一想,反正自己手头儿也没有什么部队,这些坦克与装甲车与其放在仓库里,还不如送给李学坤,也许他真的能把仁安羌的英缅第一师救出来。

    想到这儿,亚历山大点了点头,口中说道:“好吧,五十辆百夫长坦克与五十辆装甲车,这是我们大英帝国在缅甸仅有的装甲力量,我都交给你了,只是我手头并没有150榴弹炮,我只能给你三十门105榴弹炮。”

    李学坤心头一喜,五十辆百夫长坦史与五十辆装甲车,这足够自己装备一个机械化装甲团的了,再加上二百师原有的坦克与装甲车,自己就可以组建起两个坦克装甲团,到了那时,二百师的坦克与装甲车数量,恐怕并不逊于西方发达国家a级装甲师的标准,自己的实力将大大增强。

    不过李学坤心中虽然高兴,但还是装做无奈的样子,口中说道:“好吧,没有150榴弹炮,105榴弹炮,我也只好勉强接受了。”

    “这武器弹药和药品,油料若干是什么意思?”亚历山大问李学坤。

    “我部需要被充大量的武器弹药,而坦克和装甲车需要油料,战斗中的伤亡又需要药品,具体要多少我也不知道,所以,只能是若干,我会按需索取的。”

    “嗯,这个可以,梅苗的战略仓库里有这些东西,你可以派车去取。”亚历山大一步步的退让着,李学坤现在是他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他说什么也不能放弃。

    “至于四百辆红头卡车,未免太多了些。”亚历山大说道。

    “仁安羌的战局刻不容缓,我部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我部有近万人员,再加上武器弹药,大炮的运输,五百辆卡车,并不算多。”李学坤微微一笑说道。

    亚历山大心中暗想,这四百辆卡车全给了李学坤,自己到印度,看来只好靠两条腿走路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想到这儿,亚罗山大上将咬了咬牙说道:“好吧,我把所有的卡车通通给你,估计能有三百多辆,同时给你配上司机,这样可以了吧。”

    “没有问题了,我在接受和补充武器弹药后,将立即出发前往仁安羌。”李学坤一笑说道。

    会议到此,终于有了结果,双方并没有再交谈下去,中*人转身离开,半路上,李学坤来到了杜聿明面前,口中说道:“军座,刚才的情况你也看到了。”

    “嗯。”杜聿明冷冷的看了孙立仁一眼,他当然看出李学坤之所以主动请缨,主要是因为孙立仁要出兵,所以,才不得以而为之,还好,总算宰了英国人一刀,也出了一口恶气。

    “学坤,此次出兵,你一定要小心,保存实力为先。”杜聿明说道。

    “军座放心,学坤心中明白。”李学坤点了点头。

二百四十五章 出兵仁安羌() 
李学坤想了一想,历史上,日军在背后偷袭了八莫和密支那,腊戍,才引起远征军的全面溃败,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杜聿明。想到这儿,李学坤将自己的担忧说了一遍。

    杜聿明听后摇了摇头,日本怎么可能出现在自己的背后呢?李学坤真的有些杞人忧天了。

    见杜聿明不置可否,李学坤不由一叹气,他心知,也许,历史上远征军大溃败的场景恐怕又要上演了。这也不怪杜聿明,一是英国人掣肘,二是远征军也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去防御后方。

    看来,自己一定要另寻出路才行,最起码,不能重蹈复辙。

    李学坤去找亚历山大要车,要说起来,英国人还是讲诚信的,更何况,现在英国士兵急需李学坤去解围,所以,说话自然是算话的。

    前后不到五个小时,李学坤将三百五十辆美国福特红头卡车全部接收,亚历山大另外下令打开了两个仓库,那仓库里面放着六十二辆坦克和七十四辆装甲车,李学坤没有客气,下令二百团的士兵把这些坦克和装甲车全给开出去。

    那管仓库的英*官不同意,李学坤微微一笑,口中说道:“老子去前线卖命救你们英国人,多开几辆坦克和装甲车算什么,你要不服,去找亚力山大去!”

    那英*官挺较真儿,真去找了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苦笑不已,这个李学坤,分明是在趁火打劫,竟然开走了自己仓库里全部的坦克和装甲车,反正自己的部队早晚要撤到印度去,这些坦克和装甲车又带不走,就全给他吧,于是亚历山大将这件国际争端压了下去。

    李学坤心知亚历山大必然吃这个哑巴亏,他仔细一算,呵呵,这些坦克和装甲车,足足可以装备三个装甲营,二百团有自己的坦克和装甲车,那么,这三个装甲营自己就可以分配到原独立旅的三个团中去,每个团一个装甲营,再配上一百辆汽车,呵呵,娘的,老子的二百师以后真的就全机械化部队了。

    每个团都有一个装甲营和两个摩步营,快速机动,打鬼子方便多了。

    想到这儿,李学坤不由咧开了嘴。

    “司令,你笑啥呢?怎么表情那么龌龊。”赵大海问道。

    “草,你知道啥叫龌龊吗?乱甩词儿。”李学坤瞥了赵大海一眼。

    “马上带上所有的车,到梅苗去!”李学坤说道。

    “到梅苗干嘛?”赵大海问道。

    “拉洋货去!”

    李学坤一笑,上了美式吉普车,向着梅苗而去。

    梅苗,李学坤将得到了三百多辆卡车全都开了过来,这里的英军早已得到亚历山大的通知,让他们打开仓库,尽可能的满足李学坤的需求。

    在亚历山大看来,李学坤不过是一个师,而何苗的军用物资足有五、六千吨,李学坤再能拉,一个师有个几百吨的军用物资也就够了,所以,他很是大方,吩咐把守仓库的英军军官,让中国人随便拉。

    李学坤来到了仓库门口,看着仓库内的东西,不由口水流了一地,好家伙,105毫米的榴弹炮,足有30门,看来这亚历山大还真没撒谎,他真就这么多的炮了,不过除了炮,其它的军用物资可就太多了,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

    大到武器弹药,小到雪茄、咖啡,应有尽有。

    “司令,咱们这,到底装什么啊?”虽说来了三百多辆卡车,但也不过能装下两千来吨的军用物资,这么多的军用物资,装什么真得好好考虑一下。

    “娘的,这么多的好东西,老子都要,都给老子搬走,一根毛儿也别给英国人留下!”李学坤说道。

    “可是司令,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车啊。”赵大海眼巴巴的看着仓库说道。

    “笨啊,给我发动周围的老百姓,用他们的驴车、牛车、马车来拉,拉一车,给两块大洋!找的车越多越好!”看到这么多的好东西,李学坤的眼睛都红了。

    “好!”

    赵大海立即吩咐了一下队中的缅甸翻译,让他出去找车,每找一辆车,都给他们一块大洋。

    这些缅甸翻译和向导也红了眼睛,立即到附近发动群众。

    要说起来,这些缅甸人发动群众的工作,绝对可媲美国内的八路军,到了傍晚,他们足足找来了近两千辆各式车辆,梅苗的老百姓几乎是全城出动,帮着二百师拉军用物资。

    有了群众的帮助,就省事多了,到了晚上,英军的十几个仓库全部被搬动一空,真的做到了一扫而空,连耗子看了都能急的上吊。

    李学坤让人将所有的物资全都运到了曼德勒二百师的驻地,派了一个营做警卫,这才松了一口气。

    当亚历山大上将听说李学坤的部下搬空了所有的仓库之后,正在吸烟的他手颤抖了一下,雪茄从手指缝里掉到了地上。

    亚历山大连忙蹲到地上将雪茄捡了起来,他知道,在到达印度之前,他是再也抽不到这样的雪茄了。

    此时的李学坤,坐在美式吉普车上,身后是二百团的士兵,经过李学坤的武装,二百团的士兵现在一个个都身着英式崭新的军服,手里拿着司登式冲锋枪,坐着汽车,很有些派头儿,一看就知是精兵强将。

    李学坤嘴里不断嚼着英国生产的肉罐头,说实话,英国的牛肉罐头,味儿还真不错,比小鬼子的猪血罐头是强的太多了。

    李学坤打算带着身后的二百团,去解仁安羌之围。

    李学坤知道,历史上,仁安羌之围,完全是日军在吓唬英军,日军只有不到一个联队的兵力,大约两千人,而被围的英军足有七千余人,为了吓唬英军,日军采取了猎人打猎的方法,让人在英军的四面插旗和敲锣,让英国人摸不到自己的底细。

    而愚蠢而又懦弱的英国人,还真被日本人给吓住了,连突围都不敢,一个个在仁安羌等死。

    李学坤知道,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那么,自己部下的二百团,不到两千人儿,就可以完全解除仁安羌之围。

    此时的仁安羌,英军第一师已被围了两天,两天中,他们被日军围在一块高地上,没有水,食物也少的可怜,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他们的指挥官也没有什么精神,只想着中国人的军队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把他们救出去,而没有想着如何突围。

    此时,日军三十三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很是得意,自己的一个联队就将日军包围了两天之久,看来,英缅第一师是插翅信逃了。

    不过,英国人毕竟有七千多人,装备精良,自己也不能大意,所以,樱井省三下令213联队荒木部队与215联队原田部队火速开往仁安羌,一定要聚歼英军于仁安羌。

    19日下午荒木部队213联队及师团直属部队陆续赶至,原田部队215联队于20日凌晨赶到仁安羌,此时兵力增至三个联队合计约1万3千余人,33师团主力集结于仁安羌周围。

    也就是说,李学坤现在遇到的情况与历史上还是有些出入的,日军已由一个联队变成了三个联队,一万多人,而他只出动了二百团一千多人来解围,未免太轻敌大意了一些。

    不过此时的李学坤并不知道这些,行驶在通往仁安羌的道路上,想着轻松的解围任务,将给自己赢得巨大的声望,李学坤不由嘿嘿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汽车嘎然止住,巨大的惯性把李学坤晃的向前冲了出去,一头磕在了司机的椅背上。

第二百四十六章 榴弹炮营到手() 
就在这时,汽车嘎然止住,巨大的惯性把李学坤晃的向前冲了出去,一头磕在了司机的椅背上。

    “娘的,怎么开车的!”李学坤叫骂了起来。

    “司令,前面有老百姓跟我们抢道。”司机说道。

    “老百姓?哪里来的老百姓?”李学坤抬眼望去,只见前面果然出现了逃难的人群。

    李学坤心中一动,这里是仁安羌以西,按理说这附近应该没有日军才是,那老百姓怎么逃难呢?难道,日军有新动向不成?

    想到这儿,李学坤连忙从车上走了下来,让向导找来一个老百姓,然后询问了起来。

    这一问,李学坤大吃一惊,日本人不仅来了,而且还从两个方向同时赶来增援,所以这两个方向的老百姓都急着逃难。

    李学坤终于记了起来,历史上的仁安羌之围,日军的后续部队也是在20日左右抵达的仁安羌,也就是说,自己还是来晚了一步,日军的援兵已经赶到自己前面了,想要救出被围的英军,恐怕不会那么简单了。

    此时再要回去调兵,已经来不及了,李学坤眼望四周,四周升起熊熊的大火,那是英国人在撤退时放的火,想不到他们却没有及时撤出去,反而成天闻着这股燃油的味道。

    李学坤计算了一下,如果自己加快前进速度,或者埋击一下日军,然后突然转向,还是有可能将英国人接应出来的。

    毕竟日军人的包围圈太大了,他们的兵力不足以对英军形成有效的包围。

    想到这儿,李学坤选择了前者,立即全速前进,抢在日军增援部队形成有效包围之前,将英军救出来。

    想到这儿,李学坤立即下令,全速前进!

    情况与李学坤所预料的差不多,只不过,日本并没有李学坤想像中的动作那么迅速,老百姓之所以逃走,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搜索分队刚刚经过而已,而日军的大部队还在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