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兵王传说 >

第141章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141章

小说: 抗日之兵王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放心的去吧,如果真有事,你的家人,将会得到很好的照顾。”蒋委员长点了点头说道。

    “谢委员长”那人一咬牙,两个人于是换了衣服,在众人的前呼后拥之下,这军官出了山洞,大步向前走去。

    远处的某个角落中,一个头戴伪装的日军狙击手手持着狙击枪正伏在草丛中。

    看着山洞中有了动静,这狙击手不由紧张起来,狙击枪瞄向了远方。

    这时,一个身材瘦弱的中国人从山洞中走了出来,这狙击手精神一振,临来之时,伞兵分队所有人都看过蒋委员长的照片,虽然太远看不清楚,但是,看那身材以及左右的重视程度,他知道,这一定是蒋委员长。

    “风向,偏西。”

    “风速,每秒三十米,可以射击。”日军狙击手心里默默的计算着。

    “啪”

    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随后,蒋委员长轰然倒地。

    “万岁”

    这狙击手哈哈一笑,他知道,自己立下了天大的功劳,抗日战争的历史,将因为自己这一枪而重新改写,自己将成为日本的民族英雄。

    这狙击手连忙向后退去,想要逃离现场。

    “哪里走”

    远处,在枪响的那一刻,李学坤已从枪声判断出了日军狙击手的方位,他要来一把中正式,枪机对准了远方。

    正看到日军狙击手想要逃离,李学坤一扣扳机,瞬间击发。

    “啪”虽然有五百多米远,但李学坤射出的子弹还是准确的射透了日本狙击手的钢盔,那狙击手倒地而亡。

    几十个士兵飞速的跑了过去,随后,大量的士兵在附近搜索起来,直到傍晚,搜捕行动才结束,在山洞附近,又抓到了两个日本军人。

    直到此时,山洞中的蒋委员长才长出了一口气,他不由一阵后怕,小鬼子真是想置自己于死地啊,竟然想出这个方法来杀自己,还好李学坤发现的早,否则,自己做做了小鬼子的枪下之鬼了。

    四周已经安全,蒋委员长这才走了出来,他来到了李学坤的面前,口中说道:“学坤,这次多亏你了。”

    “委员长,我刚才看到,日军的伞兵足有几十人,现在才落网两个,击毙一个,其他的日本伞兵,想来一定混迹到了百姓之中,现在,只有发动群众,才能把鬼子抓住。”

    “好,立即让人贴出告示,悬赏捉拿日本人的伞兵”蒋委员长咬牙切齿的说道。

    此时,重庆北郊,十几个日本兵聚在一起,藏于一处隐蔽之地。

    为首的,正是日军伞兵第一分队队长长井贤一少佐。

    日军的情报十分准确,得知了蒋委员长的防空洞所在,所以,这一次,长井贤一少佐带着三十六名伞兵空降,本来想借着轰炸的掩护,突袭蒋委员长所在的山洞。

    如果日军的空军轰炸得手,那么,他们就撤退,如果空军没有得手,那么,他们就进行突袭,一定要消灭蒋委员长,瓦解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此时的蒋委员长,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果他死了,那么,确实,对抗日大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日军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制定了这个射日计划。

    可惜,今天的风很大,所以,日军伞兵的着地点很分散,结果到最后,才集结了十几个人,至于那几个袭击蒋委员长的伞兵,却是到达指定地点的,但他们没有等到援兵,所以自行行动,结果因为李学坤的出现而被歼灭。

    长井贤一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口中说道:“诸位,很不妙,我们并没有空降到指定的地点,我们的位置,与预定的位置向北偏差了三公里,其余的人也不知所踪。”

    “少佐阁下,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一个少尉问道。

    伞兵是是日军的精英特种部队,绝大多数人都是军官,只有少部分是有经验的士官。

    “不论如何,我们一定要完成任务,现在,我们就利用夜色,混入重庆中去,找到中国领袖的居处,将之消灭,夜色,将成为我们的掩护。”长井贤一说道。

    “哈依”众人齐齐低吼一声。

    “诸君,这一去,我们很可能不能安全返回,靖国神社见”

    “靖国神社见”众伞兵纷纷取出冲锋枪,跟在长井贤一的身后,向前快速的运动起来。

    日军伞兵所用的冲锋枪是百式冲锋枪,这种枪,是日本在二战期间自己研制的唯一一款冲锋枪。

    日本是资源小国,他们觉的,与其将资源浪费到消耗子弹的冲锋枪上,不如提升士兵的枪法,这才更能节省资源。

    。。。

第二百一十五章 暗杀蒋委员长() 
日本是资源小国,他们觉的,与其将资源浪费到消耗子弹的冲锋枪上,不如提升士兵的枪法,这才更能节省资源。

    比如一百五十发子弹,三八式步枪能打一天,而冲锋枪,用不了多大一会儿就会被消耗掉。

    与中*队的作战的百战百胜让他们觉的,自己的思路是对的,一直也没有改进,虽然研制出了百式冲锋枪,也没有大量投产,只生产了一小部分。

    就算生产的这一小分,日军也是配备给了伞兵以及坦克兵,因为坦克内的空间狭小,乘员只能使用冲锋枪。

    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在美军的冲锋枪下,日军如同割麦子般被一片片的扫倒,日军才意识到速射火力的重要性,不过到了那时,已为时已晚了。

    此时,日军虽没有意识到速射火力的重要性,但还是给自己的精锐部队,配备了冲锋枪。

    作为日军最为精锐的部队,长井贤一的伞兵,配备了冲锋枪以及狙击手,这让他们的战斗力极为强悍。

    长井贤一率领着十几个伞兵,借着夜色开始向前方运动,前方不远处,灯火辉煌,长井贤一知道,那里就是重庆,只有混入重庆,自己的任务才有成功的希望。

    “重庆,我们来了!”长井贤一带着人快速前插,前面是一片草地,过了这片草地,就是重庆的市区了。

    成功就在眼前!

    长井贤一心情不错,站了起来,一挥手,示意部队前进。

    然而,就在他站起来的这一刻,他只觉刺眼的强光照在他的脸上,那是探照灯的灯光。

    在他的前面,四盏探照灯亮了起来,随后,无数子弹如暴风雨般向着他袭了过来。

    “嗒嗒嗒”

    在重机枪的不断扫射下,长井贤一被打成了马蜂窝,他身后的十几个士兵无一漏网,都被打成了筛子

    天亮的时候,各部队陆续开始汇报,一共抓到了七名日军,打死了二十九名,这与李学坤通过审讯所得到的日军数字相符,李学坤不由长出了一口气,这一下,蒋委员长总算是安全了。

    其实蒋委员长的防卫还是很严密的,军统的高手伏于暗处,委员长卫队位于名面,戒备森严。

    不过,经过这次暗杀行动,蒋委员长更加的慎重起来,平时深入简出,露面的机会更少了。

    处理了这次危机之后,蒋委员长对李学坤的信任又上了一个台阶,几次找李学坤夜谈,想要把李学坤的职务升一升,如果他能到中央任职,那是再好不过了。

    这并不是蒋委员长想要剥夺李学坤的军权,而蒋委员长从之前的事情看出,李学坤是一个全才,真的想好好的栽培他。

    但李学坤谢绝了蒋委员长的美意,对于李学坤来说,滁洲是他的根,如果没有了滁洲,那就算自己升的再高,也如无源之水,早晚将会枯竭,再说,想让他远离打鬼子的前线,他真的适应不了。

    李学坤觉的,自己来到这个时空,其意义就在于打击鬼子,让中华民族快速崛起,如果不在战斗的第一线,那么,又有什么意思?

    几次交谈之后,蒋委员长理解了李学坤的想法,不过他还是不明白,李学坤怎么好像与日本人有深仇大恨一样,一定要将亲手杀鬼子呢?

    不过仔细想想,也能想出端倪,李学坤这不仅仅是打鬼子,这是在民族的崛起在开路啊。

    想到这一层,蒋委员长很是感慨,心想,如果自己的部下里面能多有几个如李学坤一样的干才,那么,日寇又何至于如此凶顽!

    经过刺杀事件,蒋委员长对于李学坤,已完全的信任,既然李学坤离不开滁洲,那就让他回滁洲去,打下一个大好局面来!也许,李学坤未来还能把南京夺回来!

    为此,蒋委员长不顾戴立的反对,对李学坤加大了援助,亲自给他批了五千枝步枪,一百万发子弹,两万枚手榴弹,让人押运到滁洲去。

    李学坤见自己在重庆的目的达成,也不打算多留,向蒋委员长辞行,说是要回滁洲根据地,蒋委员长也没有挽留,只是让他放手大胆的去干,这样,李学坤收拾了一下行囊,准备两天后回滁洲。

    宋琼芳在得知李学坤要走后,虽依依不舍,但她知道,好男儿志在四方,李学坤是要出去建功立业的,自己不能成为他的阻力,所以,虽然不舍,但宋琼芳还是支持李学坤离去。

    李学坤率着他的骑兵营离开了重庆,转向滁洲,然而在半路上,李学坤却带着牛刚偷偷离开了队伍,转道向北,他这次的目标,是延安。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抗日的摇篮,为无数人所向往。

    在这烽火连天的时候,去延安成为时尚,很多热血青年投笔从戎,不远千山万里,远赴延安。

    自从长征到延安之后,延安就成为了八路军的根据地,日军几次想打过黄河,占领延安,但都没有实现战略意图,被沿河的中国守军所阻。

    这样,使延安成为了抗日的大后方。

    李学坤与牛刚乔装改扮了一番,为的是不让外人知道他去延安的事,如果让蒋委员长知道李学坤去了延安,那李学坤在蒋委员长心中刚刚建立起来的绝对信任将会崩塌,所以,访问延安,只能秘密的进行,而不能大张旗鼓。

    整个滁洲根据地,也只有刘向辉与赵大海等少数几个人知道。

    李学坤与牛刚一路向北,使用假的身八份证明,坐汽车前往延安,一路风餐露宿,历尽艰险,终于,在寒冬时节,李学坤来到了延安。

    一到延安,看在李学坤眼里的,是新人新气象,与重庆的奢靡不同,延安的人是那么的淳朴,无论军民,官员还是百姓,每个人都穿着最为普通的粗布衣服,吃着最为劣质的糙米饭。

    然而,这里的每个人却是那么的乐观,在这里,李学坤充分感受到了什么是全民皆兵,十来岁的儿童团员站岗放哨,妇女参加抗战的宣传,就连老人都干劲儿十足。

    李学坤有些不理解,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这里的人们如何保有这么强烈的抗日与生活热情呢?

    李学坤来到延安的时候,被几个放哨的儿童团员送到了保卫部,主要是因为李学坤和牛刚一口外地口音,与当地的陕北方言格格不入,所以被当成了奸细。

    好在那保卫部的干部不糊涂,先是询问了李学坤要身份,李学坤回答的很简单,让你们的首长来,我带有绝密使命。

    这一下把那保卫干部哄的够呛,只好找来了保卫科长,那保卫科长也是一长征过的老干部,确实有过人之处,与李学坤交谈几句就断定,李学坤绝不是普通人。

    李学坤只说,要见毛xx,他是滁洲的使者,有绝密文件要递送给毛xx。

    那保卫科长不敢大意,立即向上面做了汇报,这事,也终于传到了毛xx的耳朵里。

    毛xx一听是滁洲的使者来了,也想见一见。

    李学坤与牛刚被带到了一间窖洞前,在临来之前,李学坤与牛刚将身上的武器全部都交了出去。

    只见那窖洞前,一个高大的农民在推着磨盘,看背影,很是伟岸。

    这时,那背影转了过来,李学坤打眼一看,心头立即激动不已。

    上一世,他虽没有见过毛xx,但是电影电视也没少看,眼前的这个人,虽然相貌清瘦了些,但一眼就可以看出,绝对是毛xx。

第二百一十六章 在延安() 
“主席,滁洲的使者来了。”毛xx的警卫员说道。

    “噢,来的好啊,我正想看看滁洲的人物。”毛xx放下了磨盘,擦了擦手,抬头向李学坤看去,只见毛xx眼前一亮,口中说道:“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一看你们两个人,就绝对不是凡人。”

    “在下李学坤,前来拜见主席!”李学坤立即向毛xx警了一礼。

    这一礼,李学坤绝对出于内心,能亲眼见到这位世纪伟人,李学坤觉的,自己还没白来这世界一回。

    “呵呵,原来你就是李学坤,想不到啊想不到,蒋委员长的爱将,竟然不远千里来到了我这空窑洞前,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