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兵王传说 >

第101章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101章

小说: 抗日之兵王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灵,你怎么成了大公报的记者?”李学坤说道。

    “我毕业后,就进入了大公报工作,这次,大公报特地让我来采访你,怎么,不欢迎?”张爱灵甜甜一笑,气质是如此的优雅,此时的张爱灵,比之在武汉的时候,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份青涩,多了一份妩媚,少了一份单纯。

    “欢迎,我怎么会不欢迎你呢?”李学坤也不由笑了,当初,他在武汉由于战事紧张,所以并没有与张爱灵告别,就上了前线,从此两人天各一方,想不到今天竟然有重聚的机会。

    “李大哥,我们谈正事吧,我想对你做个专访。”张爱灵笑着说道。

    “算了,对我的专访就免了吧,你还是多采访一下战士们吧,他们冲杀在第一线,才是最值得采访的人。”李学坤回绝了张爱灵。

    “好啊,不过,没有战斗,只凭回忆,太不真实了,我想在战火中采访这些战士,这样才更加的真实,更加的生动。”

    “那好吧,我这一段时间,马上要进行夏季攻势,你就到赵大海的一团去吧,去那里采访那些一线的战士。”李学坤笑着说道。

    “好,这段时间内,我就住一团里了,与他们同吃同住,我要了解战士们真实的想法与心声。”张爱灵说道。

    “好。”李学坤微微一笑。

    “李大哥,那我走了。”

    “爱灵,照顾好自己。”

    “咯咯,我知道啦。”张爱灵如同一只快乐的小鸟,向着远方而去。

    李学坤不由深吸了一口气,对牛刚小声说道:“告诉赵大海,一定要保护好她,要是出了一点伤失,我扒了他的皮!”李学坤寒声说道。

    “嗯,我这就去告诉赵团长。”牛刚点了点头,转身匆匆而去。

    李学坤松了一口气,想来,赵大海,一定会保护好张爱灵的,她这样的美貌与智慧兼有的美女,在战斗的空隙里,一定可以写出好文章来,战争,是可以让一个人改变的。

    李学坤刚刚与张爱灵说的夏季攻势并不是空穴来风,李学坤已经想了很久了,现在,李学坤占据着以滁洲为中心的几个县城,但总的来说,李学坤的势力还并不大,最起码,与快速发展的新四军,以及桂系的军队相比较起来,李学坤的实力要小的多。

    其实以现有的武器装备,李学坤完全可以拉起一支一万多人的师一级的队伍,但是那样的话,就会给自己防区的百姓带来很大的负担,包括物资和经费都会紧张,李学坤现在已经入不敷出了,老百姓已经够苦了,他可不想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当然,李学坤也可以走屯田这条路,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大大压缩训练时间,从而降低部队的战斗力,这是李学坤所不愿意看到的。

第一百四十八章 攻克马鞍山() 
李学坤也可以走屯田这条路,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大大压缩训练时间,从而降低部队的战斗力,这是李学坤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李学坤的部队,是一只职业的军队,以训练和提升战斗力为目标,这种专业的部队,其战斗力与半农半兵的部队是不可相比的,而要供养这样一支部队,需要大笔的钱,这也是李学坤迟迟不扩大军队规模的原因所在。

    现在,李学坤琢磨着,自己的部队已养精蓄锐很长一段时间了,也是该活动活动的时候了,所以,李学坤早已在心中有了计划,那就是他所拟定的夏季攻势,李学坤要一举扫清滁洲周边的日军,将日军撤底赶出皖东,而李学坤的终极目标,是要击破马鞍山的日军,夺得马鞍山的矿产,为兵工厂与炼钢厂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与物质基础,也为自己扩大根据地创造条件。

    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是安徽的东大门,马鞍山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的西南侧,历史上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

    马鞍山是中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与李学坤所控制的含山县、和县相邻,这也为李学坤进攻马鞍山创造了条件,李学坤的夏季攻势,并不是想占领马鞍山全境,而是占领马鞍山铁矿,当然,如果顺便拿下了马鞍山那就更好了,有了马鞍山的铁矿以及伴生的铜矿,李学坤就可以扩大自己的军火生产,生产出大批的枪枝弹药,从而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实力,而且,得到了马鞍山的矿藏,李学坤就可以进而威胁南京,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南京周围,这样一来,就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地位,进可攻退可守。

    李学坤心中早就想把马鞍山矿这块肥肉上咬一口,只是一直以来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不过现在,自己控制了含山与和县,马鞍山矿区就在眼前了。

    李学坤决定从姑山矿入手,以雷霆之势攻下马鞍山各矿,如果有可能,也将马鞍山直接占领。姑山矿是马鞍山首屈一指的大矿,占了姑山矿,可以控制马鞍山矿区很大一部分资源,而李学坤派出了加强后的第二团,进攻姑山矿。与此同时,李学坤派第一团和第三团分别监视来自合肥与芜湖日军,如果这两地的日军增援马鞍山,就给他们点厉害瞧瞧。

    现在的李学坤,手下可谓是兵精粮足,器械充足,连各县的保安团装备上都是很强悍的,丝毫不比*的正规军差,这也让李学坤有了大展身手的基础。

    第二团乘坐着小船,趁着夜色渡过了江,然后直插姑山矿。

    姑山矿,由日本人所控制,矿上管事的都是日本人,而且,日本人在姑山矿有一个护矿队,大约五百人左右,再加上护矿的伪军,整个姑山矿,大约有一千名左右的敌军。

    从人数上,二团占据了上风,在装备上,二团可以正面击溃日军的野战部队,更何况这些杂牌的护矿队呢?再加上二团强劲的火力,整个就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姑山矿大门口,用铁丝网拦住,一队日军士兵和伪军在这里不断盘查来往的行人和矿工。

    “团长,我们是不是应该智取,看样子,鬼子的守卫挺严的。”一个参谋说道。

    “球!老子这么多精兵强将,火力又占绝对优势,直接扑过去就完了,这伙鬼子,一个也别想跑!”鲁达放下了望远镜,口中说道:“全团听好了,给我打下姑山矿!先用大炮轰他娘的!”

    “是!”

    团属迫击炮连的十几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顿时发出一阵阵怒吼声。顿时将矿山大门口处的那队鬼子和伪军炸的飞上了天。

    随后,大队的中国士兵如潮水一般涌入了姑山矿中,与日军展开了大战。

    日军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反应到底是怎么回事,等守矿的日本矿长明白过来时,守卫队已被干掉了一百多人,不过,余下的日军开始不断的集结,那日本矿长让人去找伪军队长,结果这时他才发现,伪军竟然全部跑了,日本矿长气的破口大骂伪军无用,当下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的要向马鞍山与芜湖。

    “摩西摩西,我矿遭到中国人的偷袭,请快派援军,请快派援军!”

    那矿长摞下了电话,立即指挥士兵进行抵抗,然而,这些鬼子的地方守备队与正规的野战部队战力相差实在太远,而二团又是精兵强将,所以,刚一交手,日军就被打的节节败退。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整个矿区的日军被全歼,五百来个鬼子一个都没有跑了。

    鲁达嘿嘿一笑,脸上露出得意之色,一口气消灭了五百个鬼子,倒是不错。

    “团长,发现不少矿工,该怎么处理?”一个参谋问道。

    “给他们发路费,让他们回家。”鲁达说道。

    “长官,求求你收留我们吧。”一个矿工说道。

    “嗯?你们不想回家?”

    “哎,我们被鬼子抓了劳工之后,除非累死病死,否则鬼子是不会放过我们的,为了防止我们逃跑,我们的眉毛被剃了,这样,不论我们跑到哪里,鬼子一下子就能发现我们,我们是跑不掉的,还不如跟着队伍呢?”那矿工说道。

    鲁达点了点头,口中说道:“可恶的小鬼子,真是不把中国人当成人看,你们放心,现在姑山矿已经解放了,我安排船送你们过河,到滁洲去,到那里,你们就安全了。”

    “多谢长官,这片矿我熟,我给你们带路,可以让你们少走弯路。”那矿工说道。

    “那好吧,你留下来,其它人过江到滁洲去。”鲁达点了点头。

    解放了姑山矿后,鲁达知道,日军是一定会反扑的,所以,他要在日军到达之前占领整个矿区。

    在姑山矿被夺下之后,其它小矿的日伪军不敢抵抗,陆续都退回马鞍山,与马鞍山日军的援军相汇合,准备重整旗鼓,再夺矿区。

    与此同时,驻芜湖的日军也出动了一个大队,向着马鞍山开来,而马鞍山的日军,则组织了两个中队,大约五百多人,在汇合了芜湖的日军之后,一千五百余人,向着矿区猛扑过来,二团,面临着一场硬仗。

    当天晚上,二团的三连与日军的先头部队一个小队遭遇,双方大战了一场,三连的火力凶猛,一个连就配备了十几挺捷克式,再加上几十枝冲锋枪,凶猛的火力顿时让日军吃了大亏。

    三连将日军一个小队全部歼灭,但随后,日军的大部队赶到,将三连包围在了中心,还好,二团的援军及时赶到,与三连里应外合,中心开花,打的日军尸横遍野。日军在损失了三百多人之后终于意识到,他们是不可能占胜这支中*队的,于是,日军指挥官当机立断,立即后撤,退往马鞍山。

    鲁达却是得理不让人,毫不放松,见鬼子撤了,就一路追了下去。一直杀入了马鞍山市,马鞍山只有日军一千多人,兵力单薄,驻军属于地方部队,战力很差,日军指挥官认为,马鞍山已不可守,于是只好放弃马鞍山,退到了芜湖,就这样,鲁达轻轻松松的占领了马鞍山,立下了大功。

    二团战领马鞍山和矿区的消息传到了滁洲,李学坤不由长出了一口气,鲁达作战勇猛,本来以为他拿下矿区就不错了,想不到他一口气竟然夺下了马鞍山。

第一百四十九章 喜讯连连() 
李学坤很是高兴,立即带着部下高级官官来到了马鞍山,见到了鲁达。

    马鞍山是李学坤所部夺下的第二个中等城市,而且拥有丰富的矿藏,具有很远的战略意义,李学坤决定,要利用马鞍山的矿产,大力发展自己的武装,有了马鞍山,皖东的抗日局面就焕然一新了。

    可以说,李学坤的夏季攻势大获成功,然而,这次成功同样是一把双刃剑,让四周的日军恨他入骨,虽然,此时的日军虽然还没有力量进攻李学坤,但日军却开始重新审视李学坤的作用。

    合肥,独立第13混成旅团团部,旅团长尾崎义春赤红着眼睛看着地图。

    “八嘎!这个李学坤,真是胆大妄为,竟然占领了马鞍山,这是皇军的耻辱!”尾崎义春咆哮道。

    “将军阁下,你是不是想再一次进攻全椒呢?上一次的全椒之战,我军可是伤亡惨重啊。”一个参谋提醒道。

    “李学坤的实力很强,而我第13独立混成旅团虽然刚刚补充了一批新兵,但是新兵与老兵之间还有差距,一时之间无法恢复到原有的战力,也许,我们与六安的步兵第26旅团一起作合,效果会更好。”尾崎义春说道。

    “嗯,如果我们两个旅团合力,就有大约一个师团的兵力了,近两万人,这样,确实在兵力上对李学坤有压倒性的优势。”那参谋说道。

    “好,立即向六安去电,询问沼田德重,可否与我方配合。”

    尾崎义春的电报发到了六安,沼田德重不由冷哼了一声,口中说道:“当初我就要进攻李学坤,他尾崎义春却抢先出兵与欠争功,这回还想借重于我的力量为他夺得军功,简直是白日做梦!我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陪他玩儿!致电尾崎义春,就说我军没有准备,无法出兵!”

    “哈依!”

    当尾崎义春得到沼田德重的消息之时,不由长叹了一声,如果没有沼田德重的帮助,自己根本无力进攻李学坤。

    “我们是不是与芜湖联系一下?”一个参谋说道。

    “芜湖冈本所部,不过两个大队外加一部分的宪兵队,人数两千多人,实力太弱,对我们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冈本能坚守芜湖,已经是不错的了。”

    “要不我们向南京求援吧。”

    尾崎义春不由心中一动,此时,日军第十一师团步兵第十旅团(天谷支队)接替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三十旅团,担任南京的警备任务。步兵第10旅团的旅团长是天真谷次郎少将,下辖步兵第12联队,步兵第22联队,加上其它做战部队,全旅团共计一万余人,兵精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