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王牌坦克手 >

第38章

抗战之王牌坦克手-第38章

小说: 抗战之王牌坦克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了半天,就是纵容胆小怕死的人呗。”吴大龙不屑的说。

    “胆小怕死有错吗?”吴晓霞说,“我没见过一个不胆小怕死的,除了你!”

    吴大龙竟然觉得这是一句对自己的褒奖,憨憨的挠了挠头。

    “谁说我不怕了,我偶尔也会觉得后怕呵呵。”

    吴晓霞瞥了他一眼,无奈的推开病房的门,走进去继续给伤员分药。

    吴大龙跟在后面,没心没肺的继续跟屋里的伤员打着哈哈,就在这时,窗外的天空中突然传来“呜——呜——”的防空警报声。

    “呦,咋回事?”

    这一次,倒是除了吴大龙有些大惊小怪,其他人都反应很平淡。

    吴晓霞平静的招呼着病房里的病人,

    “大家都起来吧,抓紧时间去防空洞了。”

    “唉,这小鬼子轰炸真是没时没晌的,我这早饭还没吃完呢。”一个伤员从床边抄起拐杖,慢慢的往外走。

    吴大龙退到门口,看到吴晓霞正在招呼几个病房的伤员出来,自己也想帮上些忙,便对杵拐出来的伤员说:“我扶你啊?能快点。”

    “那么快干啥?鬼子飞机一时半会儿到不了呢。”

    “嘿”

    吴大龙看着这帮伤员一个个不紧不慢的样子,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你还说就见过我一个不怕死的我看这医院里的人都不怕死,空袭来了没一个着急进防空洞的。”

    吴大龙和吴晓霞俩人走在伤员们的最后面,慢慢向防空洞移动着。

    “不是不怕,是麻木了。哦,你没经历过。你来的这些天,这才第二次空袭。”

    “第二次?第一次是啥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哦,对了,那会儿你刚做完手术,麻药的药力还没退。”

    “是吗?那真是辛苦你们了。”

    “辛苦什么?”

    “我没醒,空袭来了,你们不得把我推进防空洞么?”

    “那哪儿来得及,我们就把你留在手术室里,自己躲进防空洞里去了。”

    吴晓霞说这话的时候,一副一本正经又理所当然的表情,吴大龙表情诡异的看着她,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

    “你有什么想说的?”吴晓霞忍住笑问道。

    “呃没什么,危急时刻,与其大家都死,不如卸下包袱,保全大伙。我没意见。”

    “噗”的一声,吴晓霞忍不住笑出声来。

    “瞧你那个严肃劲儿,我们能那么干吗?当然是把你一块儿带进防空洞里来了!”

    “哦。”

    “怎么样,虽然我们这些医生护士没有上前线杀鬼子,但也值得佩服吧?”

    吴大龙一方面天生爱抬杠,另一方面多少还是有些看低吴晓霞他们这些身处后方的平民,觉得他们不可能比身经百战的自己还勇敢。于是进一步追问:

    “嗯,我还有个问题啊。你说那天我是做完手术了,还比较方便转移。那如果手术正做着半截呢?没法推走,你们肯定得先撤了吧?”

    “不会的,我相信这所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没有一个会抛下病人自己逃走的。”

    吴晓霞表情坚毅的答到。

    吴大龙看着她那副认真的样子,知道她没有说大话,对吴晓霞除了此前积累的好感外,更多生出了一份敬意。

    “轰隆隆,轰隆隆”大家躲在防空洞里,可以听出来,爆炸声距离医院比较远,这边应该不会受到损失,但所有人都还是耐心等到警报解除以后,才陆续走出防空洞。

    “医生和护士都尽快回到岗位,做好接受新伤员的准备。”院长在院子里大声招呼了几声,率先快步走回到医院中去。

    吴晓霞特别交代吴大龙帮她照顾好几个腿脚不便的伤员后,也跟着赶回了医院。

    吴大龙看着她的背影,脑海中浮现出两年前在南京分别的那次场景,上次那个背影跟他分别了两年之久,幸好这一次,不会像上次一样。

    吴大龙摇了摇头,觉得自己的想法荒谬又好笑,却突然听到头顶响起尖厉的飞机俯冲轰鸣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日军飞机正冲向走向医院的那群医生和护士。

    吴大龙甩下手里扶着的伤病,大喊着冲吴晓霞他们冲了过去。

    “哒哒哒哒”,日军飞机的机枪打出两排子弹,在吴晓霞前后的几个人躲闪不及,瞬间倒在了血泊里。

    飞机也瞬间拉高飞向了远处。

    “快回防空洞!”冲到吴晓霞身旁的吴大龙一边扶起她,一边对身后的伤兵们喊了一句。

第70章 沉默的慰藉() 
回过神来的众人,都赶紧转身往回跑。

    吴晓霞也挣脱开吴大龙的手,冲向离自己最近的一名受伤的一声,撕下自己的袖子给他做止血包扎。

    其他幸存的医生和护士们,也赶紧散开查看伤者的情况。

    天空中的那架日军飞机此时正在半空盘旋转向,准备发起第二轮攻击。

    “快!把伤员带走!鬼子又要来了!”吴大龙大声催促着,同时跑到吴晓霞旁边,跟他一起架起这名受伤的医生,快步往防空洞折返。

    众人稀稀拉拉的往回跑着,但是因为拖着伤员的原因,速度太慢。

    眼看着空中的那架日军飞机已经完成了转向,再次对准地面上的人们,沉下了机头。

    已经躲进防空洞的伤员老张,和其他伤兵一起,焦急的大声招呼:

    “快点!快点!”

    受伤的医生护士们却因为紧张和着急,有的人脚下一打软,几个人一起摔倒在地。

    老张抬头看着那架开始俯冲的日军飞机,回想起在前线作战时的场面,他和战友几次打退了日军步兵的进攻,后来日军派出飞机对他们的阵地一通狂轰乱炸,几个跟他在战壕里出生入死的好弟兄都是被日军的炸弹和扫射杀死的。

    他咬着牙攥紧了拳头:“干!”

    两脚在地上前后挪动了几步,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冲出了防空洞。

    吴大龙和吴晓霞低着头吃力的拖着伤员,两人一个大腿刚刚伤愈,另一个是柔弱的女子,即使已经两腿发抖满头大汗,也仍旧只能一步一步的往前挪动。突然,他们感到压在身上的重量瞬间变轻了不少,抬头一看,先是老张,紧接着跟在他后面的另一个伤兵也伸出了手,四个人一起抬起受伤的医生,快速的冲向防空洞。

    与此同时,大批轻伤员也在老张的带动下冲了出来,大家七手八脚的抬起后面的几个医生和护士,以冲刺的速度冲进了防空洞。

    这时,日军飞机也已经俯冲到了低空,对准最后跑进防空洞,还来不及关门的几个伤员扣下了机枪的班机,装在两翼上的机枪射出两行子弹。

    “哒哒哒哒”,子弹顺着洞口左右两侧的地面一路打到墙壁上,飞行员咬牙切齿的念叨了一声“巴嘎!”,便不得不再次拉起机身飞走。

    众人在防空洞里又安静的等待了十分钟,谁也不敢贸然开门出去。

    吴晓霞在帮助伤员完成简单的包扎后,边缩在墙边,身体不住的抖动着。

    吴大龙捂着因为刚刚剧烈运动有些渗血的伤口,慢慢的坐在吴晓霞的旁边,仅仅的握住她的手。

    “这就是我说的后怕。”

    吴晓霞抬头看了他一眼,忍不住被他一本正经的样子逗的笑了几声,却不知怎的,笑声慢慢的就变成了哭声。

    防空洞里的一些女护士也受到影响,传来此起彼伏的啜泣声。这群一向坚强乐观的女护士,在此劫后余生的时刻,终于崩断了那根一直紧绷的神经,把心中的恐惧和压力都大声的释放了出来。

    在战场上,一个大老爷们被吓得大小便失禁都不是什么新鲜事,防空洞里的这些伤员更是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老兵,但再一次面临生死考验时,也没有几个敢拍着胸脯说老子无所畏惧的。

    更何况是这群在后方的医生护士,平日里整天和前方送回来残肢断臂的伤员甚至轰炸过后烧成半人半鬼的尸体打交道,却还要乐观积极的开导情绪不佳的伤员,现在还要面对日军针对平民的无差别轰炸,他们的压力和恐惧如果再不释放出来,恐怕真的会疯掉吧?

    因此吴大龙和其他伤员们一起,都只是默默的听着,没有人取笑逗乐,甚至都很默契的没有人上前开口安慰一句,哪怕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这片刻的宁静对慈爱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

    确定日军飞机已经离开后,大家再次走出防空洞,迅速完成分工,将刚刚的伤员送进手术室救治,收敛死难者的遗体,再也没有人提起刚刚在防空洞里所发生的那一幕。

    广西,全州。

    第五军直属战车兵团战车第一营营部。

    营长姜维和陆少清等几个连长,还有苏联顾问鲍里斯正在围绕着全营编制问题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我听说你们给三连的每个排都安排了一辆德国产的侦查炮车?”鲍里斯问。

    “侦查炮车?”姜维有点不理解他说的是个什么新车种。

    “就是德国人的那个sd。kfz。222型。”

    “哦,那车在我们这里叫炮甲车。”

    “好吧,我不在乎你们管它叫什么,但我不同意你们这种安排。”

    姜维听到这话有些不悦,毕竟对方只是自己下属一个连的顾问教官,和自己的军阶差了两级。但碍于对方是苏联援华军官,没有直接流露出真实的情绪,而是耐着性子说:

    “你是坦克战术和技术顾问,我认为这个编制问题应该不属于你的专业范畴。”

    鲍里斯显然没有中国人打太极的这种婉转对话回路,继续说道:

    “编制问题当然不属于我的专业,但我学到的所有战术理论,都是基于我们苏联红军的装甲部队编制作为基础展开的。所以我想问你,你们现在的军制,到底是苏式还是德式?”

    在旁边的陆少清不耐烦了,站出来替姜维答到。

    “哎我说鲍里斯中尉,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以前我们确实是德式编组,200师的时候也是按照德国的装甲师建制成军的。但后来你们一来,趁着我们扩编的时候,不就让我们改成苏式建制了吗?”

    “我们不是让,只是建议,而且以贵国的坦克装甲车数量,和贵国的作战环境,保留一个德式装甲师其实也毫无用武之地。”

    姜维点了点头,接话道:“是的,这点我们军长也说过,我国的陆军是低度专业化陆军,并不适合德式职业精英军人的军制。因此在200师扩编的时候,改成了由三个步兵师和军直属装甲兵团共同组成第五军。这都是听取了你们苏联顾问的意见以后做出的改变。”

    “对,这样才更有利于在战时将坦克部队以连排为单位分配给需要的步兵提供支援。”

    (注:苏联顾问此时对坦克的认知也并不算先进。这个时期,德国刚刚入侵波兰不久,既没有闪击法国,也没有入侵苏联。当时德国对坦克运用的先进理念都还在理论转入实践的阶段,不仅苏联仍把坦克当做支援步兵的辅助,英法等国的理念也大同小异,所以英国那会儿才会区分有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

    “既然如此,你到底对我们哪点不满?”

第71章 一只鸽子() 
“按照苏联红军的编制习惯,侦察车应该统一归营属侦察排指挥,而不是被平均分配给坦克排使用。”

    “为什么呢?”

    “侦察排由营指挥官统一指挥,有助于帮助营指挥官更快速清晰的了解战局。”

    “鲍里斯,你不觉得你们的这个理论本身就存在前后矛盾的地方吗?”姜维笑笑说。

    “什么意思?”

    “抗战至今,我军还从没有和日军打过营级以上的坦克战,多数时候是我们的步兵对他们的坦克,有时候是我们的坦克对他们的步兵。极其偶然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两军只见的坦克战,但双方投入的战车数量,基本都在连排一级。侦察排虽然配属给了战车营,却毫无用武之地。”

    “我记得你在兰封会战的时候,就指挥过营属侦察排作战。”

    姜维一愣,苦笑着摇了摇头。

    “看来你仔细读过我的报告,但我想你误会了其中的意思。”姜维低着头,心情复杂的想了想。

    “这么跟你说吧,鲍里斯。在兰封会战的时候,我总结出了两个教训。第一,战车连、排,没有步兵和侦查车辅助,等于是一个拿着斧头的瞎子。我营损失的战车,一半以上都是因为侦查不力造成的。侦查不力的原因,兄弟部队的步兵协同不力是客观条件,但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我们的战车连队没有自己的侦查车辆。”

    鲍里斯刚想反驳,被姜维抬手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