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

第142章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142章

小说: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兵蜕变为初步懂得阵列、知道团队协作的正规军,成为铁一镇在浦东扩编后的骨干。

    铁一镇在浦东新招募的新兵,大都是本地的忠勇之士。剃发令初下之时,江南反抗极烈,除了江阴在阎应元的领导下仍然在战斗,嘉定、常熟、昆山等县尽屠。七月初尼堪部开进松江府之后,滚滚铁骑顿时沦陷了华亭、上海等地。

    在金山卫,清军遭到了大明金山卫参将侯承祖的抵抗。最后侯承祖战死,其长子侯世禄因救父被擒后,大声言道:“父殉国,子殉父!”,不屈而死。其次子侯世荫在铁一镇光复金山卫之后,投身同盟军。

    鲁无巧有感于金山侯氏一门的忠义,特地把金山候氏的事迹,以及侯世荫的投军,禀报给身在崇明的高旭。高旭当即命邬含蓄收罗侯世荫的简历资料,得知这个侯世荫以前辅佐其父管理帐簿文书,文章、才勇不俗,以敏干闻名。求才若渴的高旭顿时大喜,既是忠义之后,又颇有才干,自然要重用。高旭任命那侯世荫为辎重营的副统领,鲁无巧的副手。先让他在铁一镇磨练一番,然后再看他的能力如何。

    在浦东地区,除了金山参将侯承祖的死战不降之外,还有周浦人孔思起兵反清。在历史上,他那毫无战斗经验的数千乡兵在清军的攻击下一败涂地,兵败被杀。但如今这些乡兵青壮都投身到铁一镇的熔炉中来,在疯子营老兵们的言传身教,以及徐玉扬的疯狂训练下,凭着悍卫发冠尊严那股不屈的节气,正快速地成长着。

    徐玉扬与鲁无巧俩人在江畔浅饮相谈到天黑,刚要收拾回营时,却见江面上自下游开来几艘同盟军战船,船头挂着同盟军总部军政司的号旗。俩人相视一眼,鲁无巧长舒一口气,对徐玉扬道:“明天,我们将会在黄浦江的那一头了。”

    十月初三日。晨。

    黄浦江东岸。

    在偌大的临时营地里,铁一镇的四个营,一万二千人马分列着四个方阵。

    阴沉的天空下着细雨,青天白日的同盟中华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传到营场上每个凝神静立将士的耳中。将士们全副武装,身着蓝色的同盟军军服,每个人脸上尽是果敢、决毅的神色。

    对于那些在战场磨砺过来的疯子营老兵来说,再上战场之时,几乎全身的血液都在燃烧。至于那些初训的新兵,心中不免有一丝惶恐,但在铁一镇这个团体里,根本没有消极避战的土壤滋长新兵心中的那份惶恐,不用多久,那渴望胜利的热血就会涨红了新兵们的脸膛。

    徐玉扬立在台上,在他的身后,立着鲁无巧、罗子牛、项真达,以及在九月份在浦东发展与主持同盟会会务的宣政司副理事许用。由于同盟军的会军性质,同盟军将士几乎都是已经宣誓加入同盟会的会员。所以,在铁一镇之中,许用的职责是负责军中会务,激励将士的忠义之心,着重于官兵的思想建设,也是相当于监军一职。

    由于形势的严峻,不去反抗鞑子就要头顶着金钱鼠尾活着,想要留着发冠便是家破人亡的下场。所以,这些乡兵义勇加入同盟会寻求保护。在同盟会那接近于洗脑一般的宣传攻势下,在当今时下,从没有一支军队在思想上达到如此统一的高度。要真正成为一支铁军,不光有体力上的硬实力,也需要有思想上的软实力。

    徐玉扬望着台下铁一镇的一万二千将士,沉默半刻,然后大声道:“常言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台下的众将士听徐玉扬说出这样有泄军心的话来,整个营场上高涨的气势不由得为之一凝。

    徐玉扬又大声道:“但在如今,这个常言道错了。如果我们不当兵,难道就看着鞑子从扬州开始,一座座城池屠过来,直到我们的跟前?如果我们不当兵,我们不拿起刀枪,怎么去悍卫我们的发冠,怎么去保护我们的家人——所以,我们不是任鞑子宰割的绵羊,在这个生死关头,好男儿就要当兵!好男儿就要跟鞑子拼命!……不光光好男要当兵,好铁也要打钉。我要你们做那一万二千根宁死不折的钉子,正因为有了你们这些铁钉,将来才能打铸出我们‘铁一镇’的赫赫威名!”

    徐玉扬的大声疾呼顿时让将士们的情绪激荡无比,众人疯狂地齐声吼着:“铁一镇!铁一镇!铁一镇!”

    等众人吼声停歇之后,同盟会的宣政司理事许用又走到徐玉扬的身旁,大声吼道:“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台下一万二千余名将士齐声应道。

    “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营场上所有的热血汉子都激荡得无法自抑,似乎眼前那绵绵的细雨还没落在身上,就被滔天的热情蒸腾一空。

    许用又指着前方的江岸,大声道:“今天,我们就渡过黄浦江,光复华亭县,光复松江府,光复我们中华的如画江山!” 

第183章 无题() 
第183章 无题

    在高旭离开崇明再次踏上战场的前一个晚上,沈府又来家仆请他去赴家宴。

    时到如今,虽然沈家大小姐还没有过门,但沈府上下都没把高旭当外人,看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沈家姑爷。沈家眼巴巴地期望着高旭早点把沈家大小姐娶进门,但高旭如今处在创业初期,根本没有精力应付这种事。随着高旭的声望越来越高涨,沈高两家的门槛,自然是高氏越来越高,俩家的亲事在如今算起来算是沈氏高攀了。这真是应了那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老话。

    家宴之后,高旭随着沈廷扬走进他的书房,商议起同盟会的未来规划。随着同盟军的控制区越来越大,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行政机构经营地方,这就必须倚仗同盟会行政司的努力。沈廷扬作为行政司的司理长,职能相当于吏部尚书,未来在同盟军控制区的各级行政司分支机构,都将由他负责。

    同盟会这套新式行政机构,根本糊弄不了隆武特使刘中藻,论起来可是谋逆造反。但如今隆武朝廷积弱,而且地盘也是从满清手中虎口夺食来的,就算刘中藻反对,也是无济于事。

    “如果松江府真的在十月份光复了,要是朝廷派来知府知县,该当如何?”

    沈廷扬意味深长地问着眼前这个行事越来越出人意表的女婿。高旭笑笑,应道:“同盟会是文治,同盟军是武功。以后同盟军的战线推进到哪里,行政司的触角是延伸到哪里。要是松江府光复了,立即把松江府改称为上海市,任命一市之首为市长,以别于知府的称谓;在华亭、上海、青浦三县设县长,以代知县;甚至在各地的乡镇设立镇长、村长,把我们同盟会的推进到控制区的每一个角落。如此一来,我们经营得铁桶一样,要真是朝廷的知府知县来了,大不了烧高香养着,落个虚名罢了。”

    听了高旭的话,沈廷扬深思了一会,苦笑道:“你这市长代知府,县长代知县,根本是掩耳盗铃之举啊。还有,你还想在乡镇设镇长、村长,这样会与地方的宗族势力冲突的。”

    高旭道:“不冲突,我们既然是同盟会,自然本着同化、联盟的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我所用。对于每级乡镇之长的推举,由地方的宗族提出候选之人,然后这些候选人都到同盟会总部的行政司培训和学习,经行政司部部考核合格之后,再任命为镇长、村长。同时,我们又在各级乡镇的本地青壮中招募新兵,经过同盟军训练基地的集训之后,再回去组织民兵预备役。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让那些受伤的同盟军士兵复员回乡。这样,只要我们掌握了地方上的枪杆子,那些宗族豪强就翻不了天。”

    听着高旭如此一番滴水不漏的说辞,沈廷扬望着他的目光有点发直,然后忍不住长叹一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强压着心底有点震荡的情绪。深思良久之后,沈廷扬道:“旭儿,你把这些想法写出具体纲要,让老夫细细看看。”

    “好的。”

    高旭应道,能取得沈廷扬的支持,对于同盟会事业的开拓至关重要。将来要在同盟军的控制区建立有效的统治,还是要仰仗沈廷扬这样有威望又有能力的积年老吏。

    这时,书房外传来敲门声,沈廷扬道:“进来。”

    高旭抬眼望去,进来的是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书生。在刚刚结束的沈氏家宴上,高旭见过他。他叫沈从文,沈家有名的才子,是沈廷扬的小侄子,高旭未婚妻沈小姐沈洁的堂弟。

    崇明沈氏是高旭重要的支持力量,骨干除了家主沈廷扬,还有他的大侄子沈从武。沈从武是武举人出身,先是担任崇明城的城守,后来同盟军训练基地的主力营全部离岛之后,又招募了一万新兵进入基地训练,组建了预备军,沈从武则出任预备军的统领。崇明岛的守卫力量,除了邬含蓄驻扎在同盟会总部大楼的宪兵营之外,就数沈从武的崇明城城卫军,以及训练基地的预备军了。

    沈廷扬指着沈从文,转头对着高旭道:“旭儿,以后你有什么新想法,让你的这个小舅子整理一下。”

    “以后请姐夫多多指教。”

    高旭笑着谦让了一下,这个沈从文举止不卑不亢,看上去很不错。

    出了沈廷扬的书房之后,在婢女兰儿的引领下,高旭又来到内院看望沈小姐。因为沈小姐大病未愈,再加上她不出闺门,家宴时,她并没有出场。

    “最近小姐怎么样?”高旭问着兰儿。

    “其他都好,就是记性比以前差了一点。”兰儿皱着俏眉,眼圈忍不住发红道:“……其实不是差了一点,而是越来越差了。隔个三天二头的,她就问兰儿是谁?——兰儿算是她最贴心的人,她都快要忘了,呜呜……希望她还记得姑爷……呜呜呜……”

    在庭院之外,高旭远远地看着室内一灯如豆,美丽如昔的沈小姐静静地端坐在椅子上,犹如沦落凡尘的仙子。

    “你是谁?”

    沈小姐依然静静地望着高旭,然后问道。那美丽的大眼睛里带着一丝好奇,一丝警惕。

    “小姐,他是姑爷,是你将来的夫君……你可不能忘记他的啊。”

    兰儿一边流着细泪,一边提醒着沈小姐。

    “哦,是吗?”沈小姐听了兰儿的话,轻抹着兰儿俏脸上的细泪,那如梦如幻的大眼睛里闪出一丝歉色,朝高旭浅笑一下,道:“我记性不好,夫君大人,你不要见怪,好吗?”

    “当然不见怪。”对于沈小姐记忆力的退化,高旭已是无能为力。这是当初她撞梁守节时,脑袋受到重创之后的后遗症。高旭也只有笑笑道:“只是下一次,你别忘记我,好不好?”

    “好。”沈小姐拍着自己的额头,道:“不过,我想到一个法子,能让我不会忘记你。”

    “哦?”高旭听罢,抬起脸,望着沈小姐那分外认真的神色。

    于是,高旭坐在烛光下,看着沈小姐坐在面前,在桌上摊开纸,拿起画笔。像读书、写字、画画这些本能,沈小姐没有忘记。

    沈小姐把高旭画得很传神,眉目之间栩栩如生。画好之后,她在画像下写上两个秀丽的小字:夫君。

    然后,她放下笔,目光如水地望着高旭,道:“你放心,只要每天看你一遍,我就不会忘记了。”

    当高旭深夜回到高老庄时,邬含蓄来到高旭的书房,道:“少爷,有个人你需要见一见。”

    “谁?”

    高旭一边着汤娘子刚热好的当作宵夜的参汤,一边有点好奇地问道。高旭向来知道邬含蓄目中无人的脾气,能得到他如此慎重其事地向自己举荐,想必这个人非同小可。再加上邬含蓄负责情报处,这个人大约会是情报渠道的关键人物。

    “锦锦楼的老板娘,顾君眉。”

    高旭听罢,忍不住把刚咽下的参汤呛了出来,然后皱着眉望着邬含蓄,等待着他的解释。自从在江阴遇到孙芸之后,高旭就对那些秦淮名妓敬而远之。虽然高旭也能把历史上的秦淮八艳如数家珍,但要特意地去猎艳,高旭是万万没有这个闲情逸致的。

    邬含蓄一本正经地道:“自从那大汉奸洪承畴南下以来,他在南京城内全力追查我们的探子眼线,查封我们高氏在南京城内外的所有产业。情报处的干员在南京城内损失惨重,情报工作几乎陷入停顿。就在这时,那顾君眉向属下毛遂自荐……”

    邬含蓄顿住口,见高旭只是皱着眉听着,只得又说道:“她说在秦淮河上有一群好姐妹,比如降臣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比如豫亲王多铎身边诸多出身秦淮妓楼的侍妾……”

    邬含蓄见高旭终于有感兴趣的神色,心底忍不住松了一口气。如今高旭的行事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