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国崛起1900 >

第54章

大国崛起1900-第54章

小说: 大国崛起1900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一个个隐隐也期待起来。

    “今天讲的是组织形式的三种基本结构。”

    道台衙门后衙大厅中,墙边挂着一张大白纸,杨潮用毛笔在上面划出了一些图案。

    “第一种线性结构!”

    杨潮指着一幅图说道,这幅图是一座金字塔形结构,最顶端写着君王,下面分别写着首相、元帅,首相、元帅二人并列,两人下面各自有官员和军官,然后杨潮用两条线连了下去。

    “这就是线性结构。命令的传达是从过往通过将军、军官然后一直到士兵,或者从首相官员一直到百姓。命令的传递始终是从上往下,没有平行交叉,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组织形式。从国家的构成,到商铺、洋行,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这些秀才没有接触过管理学,一时还看不明白,但是看到国王、首相等字眼,顿时就觉得这是一门大学问,怎么看都是当官要学的东西,一个个极其认真的听着,潘训还默不作声的拿笔记着。

    “第二种结构,职能型结构。君王之下分为若干部门,比如我们的六部,洋人同样如此,分为财政、外交、军事等等部门。每一个负责人下,设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向他负责,比如礼部尚书管辖的礼部中,又有侍郎、主事等人。”

    “第三种结构,叫做矩阵型结构。既按照官职高低从上到下,还按照职能不同,纵横交叉。”

    第三种最为复杂,杨潮既划出了一个从上到下的结构,从左到右也有一条命令链条。

    “一个礼部侍郎,礼部尚书自然会管着他,但是吏部却会决定他的升迁下放,户部管他的俸禄发放,刑部还会监督他有没有犯法,可以说他的上级领导礼部尚书管辖他,其他职能部门也能管着他。”

第六十八节 组织() 
讲完三大组织结构后,杨潮继续讲述。

    “小到一家一户,大到家国世界,每一个人活在世上,其实就是组织中的一个个体。都占据了一个位置。组织的严密与否,影响到组织能力。组织越是严密,统辖能力越强,越能统合力量,对一家一户来说就更和睦,更团结,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更太平,更强盛。”

    杨潮不断的讲着,这些秀才都挺傻了,显然他们一下子难以消化这些知识。

    “今天就到这里吧。这三大组织只是基础,所有的组织,从百姓到国家都是这样组织起来的,只不过更复杂,更庞大而已。你们以后遇到的任何组织,都可以用这三种进行分析,你们会发现,会出现各种相互结合,相互掺杂的复杂组织。”

    “今天留一个问题,你们接下来可以互相讨论一下,维系一个组织的原因是什么。”

    杨潮讲课,除了直接传授知识外,还会留下让人讨论的问题。

    同时课后,让王求等人分组进行讨论,就好像在大石房哪里,让士兵们经常聚在一起,探讨如果发生战争的问题一样,让大家的思想相互交流,最终达到一个共识,这就是组织维系的力量,一致性的目标!

    理想、利益或者权力,都是这种目标。

    “很明显是银子。”

    一个秀才说出来。

    “哼,势利!”

    王求哼道。

    “一个铺子掌柜的跟伙计在一块就算是一个组织吧,那么他们不都是为了挣银子,掌柜的做买卖挣银子,伙计拿工资挣银子,没有银子,他们不就散了。”

    秀才不服的说道。

    他的话引起了其他秀才的深思,这确实是一个道理啊,哪怕就是当官,许多人还不是为了钱,为了钱相互勾结,贪污**。

    “那维新党康梁二公等人也是为了钱?他们连命都可以不要,还会为了钱?”

    康有为和梁启超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很多年轻人心中,还是留下了一个伟岸的身影。

    王求的话也让其他秀才们深思起来,好像真的有很多人不是为了钱在一起的,起码不是单纯的为了钱啊,孔夫子收徒七十二贤,孔夫子可没有钱,这些人饥餐露宿的跟着孔圣人,却是为了学问。

    “为国!为民!为天下!”

    一个秀才喊道,他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比铺子里的伙计和掌柜更高尚的东西。

    王求眼睛一亮,这才是他想的东西。

    但其他人沉默了。

    “为了同样的目标!”

    这是杨潮第二天告诉他们的答案。

    “无论是为了钱,为了权,还是为了国家、百姓,正是因为同一个目标,所以他们才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为了共同目的而行动的组织。一只军队组织在一起,强盛的时候,是为了开疆拓土,衰落的时候,是为了保家卫国。一个朝廷组织起来,是为了统治百姓,是为了从百姓哪里收赋税。”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一个好的组织,和一个坏的组织,有什么分别?”

    杨潮这么问道,有些启发这些人思考如何区分一个朝廷,是好的,还是坏的。

    课后秀才们接着讨论。

    共同的目标才是一个组织结合在一起的原因,或者为了权钱,或者为了家国,不一而同,但是怎么却分好坏、善恶。

    “做好事的当然是好的组织,比方慈善堂,义社,惠民药局。做坏事的就是坏的组织,比如土匪,阉党。”

    一个秀才憋了很久,甚至一晚上都没睡觉,才想出来这些道理。

    其他人都很认同,但是他们总觉得还有点不太清楚,慈善堂当然是好的,土匪和阉党当然是坏的,可是仅仅从做好事和做坏事能分清吗。惠民药局有的还卖假药呢,土匪不是也有杀富济贫的时候。

    “目标,组织的目标,才是决定一个组织好恶的根本原因。”

    杨潮第三天给出的答案。

    接着解释道:“一个人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就好比土匪有杀人越货的时候,还有劫富济贫的时候。”

    杨潮又问道:“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好事,就做了一件恶事,你能说他是一个坏人吗?”

    秀才们回答:“不能!”

    杨潮又问:“如果一个人做了一辈子扶老携幼,修路铺桥的好事,却去谋朝篡位,那算是给好人吗?”

    秀才们回答:“不能,那是王莽之辈。”

    汉朝的王莽在谋朝篡位之前,一直是一个能臣,而且礼贤下士名声极好,可是当他谋朝篡位之后,就成了大奸大恶的典型。

    “如果此人谋朝篡位是因为君王昏聩,民不聊生,那他算是好人吗?”

    “算!”“不算!”

    此时秀才们分了两派。

    说‘算’的那一派认为,推翻一个暴虐的皇帝,就是商汤、周武这样的皇帝,是兴义兵罚暴虐,武王伐纣可是被儒家高高在上的捧着的。

    但说‘不算’的则认为,那顶多算是隋文帝取代北周,宋太祖取代柴周,虽然他们也算是明君,但到底是不忠不义。

    看到起了争议,杨潮笑了笑:“看看,一样的事情,不同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一件事的好坏,都是很难区分清楚的。因此一个好的组织,和一个坏的组织,在不同人看来,也许就是不一样的。东林党和阉党,说起来不都是为了把持朝政,但是阉党被骂了许多年,东林则让人哀婉叹息。正是因为评判的人的标准不同,大多数人都以为东林党人的的目高尚,把持朝政是为了造福于民,而阉党则是为了专权弄政,搜刮民脂民膏。”

    杨潮继续总结:“所以评判一个组织的好坏,是去评判这个组织的目标,而评判一个目标,则有不一样的准绳和尺度。从忠君的标准看,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逆臣。但从百姓的标准看,宋太祖比柴荣更爱惜百姓。大家觉得东林党好,是因为大家都以为东林党能为大家做好事,而阉党则做尽坏事。”

    说完之后,杨潮又留了一个问题:“我们算不算一个组织,我们组织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是好的组织,还是坏的组织。”

    讲了三天课,这些秀才的脑子早就被杨潮洗的有点世界观崩溃了,很多问题原来还有另一种看法,让他们感觉到世界突然变得不那么确定了,充满了未知和迷惑。

    而第三个问题,确实让秀才们有些纳闷,对他他们这些人聚在一起,按道理来说,算是一个组织了,可是他们的组织目标是什么呢,这却没人知道,他们组织在一起的起因,是应杨潮招募而来的,说白了大多数人不过跟商铺里的伙计一样,只是在谋求一份差事,而杨潮给的薪俸很丰厚。

    但是他们都是秀才,他们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接受了儒家思想,而且还没有被官场所污秽,因此每个人都还有点理想主义,有点为国为民的情怀,所以作为一个伙计,他们实在是不能接受。

    “我不知道你们是为了什么,我来到这里,跟着杨大人,那是为了强国!”

    王求一脸坚毅的说道,似乎有点俺有信仰,俺高贵的优越感。

    “对,是为了救国,为了强国。”

    很快几个秀才就都嚷嚷起来,他们觉得把这种高尚的目的摆出来,才是一个读书种子该有的情操。

    “为国为民,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乐。”

    有的秀才这样说道。

    “忠君为国,报效朝廷!”

    还有一些秀才这样说道。

    “很好,很好。救国强国,为国为民,忠君为国,你们的目标都很高洁嘛。都是为了公义,为了大义,那么让国人评判,大概除了一些宵小之徒外,都会认为你们的目标是好的。告诉大家,本官的目标也是为了国家公义,为国为民,所以本官的目标跟你们是一样的,也是好的。那么我们这个组织,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

    “好的!”

    “好的!”

    “当然是好的。”

    此时基本完成洗脑的这群秀才们,一个个在正义的旗帜下,顿时觉得自己高尚起来。

第六十九节 两大目标() 
“本官今天确定两大目标,作为我们组织的最终目标,第一强国、第二富民。”

    “你们如果愿意跟本官以这两大目标为自己毕生的目标,那么就跟着本官,如果不愿意,随时可以离开。而且今后做事,如果有违这两大目标者,即刻开革!”

    “你们愿意吗?”

    杨潮大声问道。

    “愿意!”

    “愿意!。”

    “强国富民吾所愿也!”

    所有的秀才都激昂起来。

    杨潮心里暗笑了下,年轻人嘛,还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书,如果说没有点理想主义,那也太说不过去了,别人不说,吴佩孚虽然作为军阀,某些作为,还是很理想化,很负气的。

    “那好,既然你们都同意。那么本官现在宣布,我们今后都是一个组织的人了。现在为了实现这两大目标,本官提出三个手段:第一兴工业,第二开民智,第三促商贸。”

    杨潮继续道:“兴工业则国强,开民智则国兴,促商贸则民富。你们不是迂腐的书生,本官知道你们是见过世面的读书人。知道洋人之所以强,是因为洋人工业发达,火器、战舰无一不精。洋人教育发达,小学、中学、大学,分门别类,在西洋强国,无一人不识字,无一人不上学。洋人之所以富,是因为洋人商贸通达,船驶世界诸国,货运东西二洋,把全世界的真金白银都赚了回去,最后落到了他们百姓的口袋里。”

    “但你们要记住,兴工业、开民智和促商贸,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是我们进身的本钱,而是我们实现目标的方法。盛宣怀公大办洋务,但是他把办洋务当做自己升官发财的本钱,他办洋务的目的不是强国,甚至都不是办洋务本身,而是个人的荣辱。我们不能学他,我们有自己的目标和手段。”

    秀才们频频点头,盛宣怀在官员中还是很有人望的。

    慈禧太后评价:“盛宣怀为不可少之人。”

    李鸿章评价:“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识敏瞻,堪资大用。”

    张之洞评价:“可联南北,可联中外,可联官商。”

    孙中山评价:“热心公益,而经济界又极有信用。”

    鲁迅却评价:“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

    很显然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对盛宣怀还是很认同的,他这人确实做了很多事情:

    1872年拟定中国第一个集商资商办的《轮船招商章程》;1880年创建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188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山东内河小火轮公司;19世纪70年代在湖北“勘矿”;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逐渐发展为真正称得上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90年代后期修筑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1897年建成中国第一家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