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59章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59章

小说: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在另外一方面,两个人还是有区别的。王铁石这样的老派旧军官出身的人,应该是属于那种枪杆子高于一切的人。在他看来有枪就是有实力,枪杆子要是不在了,他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个家伙为日本人效力,估计也有一半的原因是想扩充实力。”

    “他的那些秘密储备起来的,足够装备一个团的武器弹药,我感觉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贩卖获利,至少应该是部分另有所图。这个家伙与单纯的有奶就是娘的刘开山相比,我倒是有些更看不透他。”

    “怎么说呢,我感觉这个家伙固然凶狠、狡诈,但有些事情做的很聪明。能在日本人对伪军控制这么严密的情况之下,还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甚至还能通过收买日军上层人物,想办法给自己创造更大的利益。”

    “这对于一般完全依赖日本人的地方伪军之中,不能说没有但绝对是少的很。他即能依靠日本人扩充自己的实力,却又没有让日本人控制的过紧。搞垮了原来的保安团,交出了川军所部的伤兵,但这并不足以说明他与某些方面彻底的闹翻。”

    “同样是伪军,那支伪晋南建国军,日本人就通过派遣顾问严密控制。而他的伪警备队,日本人却从来没有派过所谓的顾问。最关键的是在军官调整上,他自己完全说了算,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办得到的事情。所以我感觉这个家伙投敌,可不单单是为了利益。”

    “至于大部分的人,尤其下面的那些伪军士兵和小汉奸,更是只为了吃饭。而某些率部投敌的军人,则是为了保存实力。甚至是某些方面勾心斗角,导致一部分杂牌军为了生存,干脆就投敌重充当了汉奸。”

    “但有的人当汉奸,却是为了他们所谓的理想,就是我说的那种人。嗯,就是和我们一样。这种人,是最难以改变和策反的,也是最顽固的。而那个汉奸是不是这种人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也许会是这种人。”

    李子元的这番话让常娟愣住了,她从来就没有想到汉奸也会分这么多种,对伪军政人员的策反,还有这么多的说道。有的伪军政人员,居然还是和自己一样,当汉奸还有理想和意志?这当个汉奸,还能有这么多的理由?

    大部分的伪军士兵,因为当伪军有固定的薪饷可以拿。而且对于警备队这样的地方伪军来说,待遇可谓是相当的好。当汉奸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这一点常娟还是知道的。但是当汉奸居然还有理想,这一点常娟就无法理解了。

    对于常娟原来的认识来说,对于那些伪军政人员,不能看职务的高低,能争取的还是要争取的。对于王铁石、刘开山那样甘心为虎作伥的铁杆汉奸,则必须要坚决消灭掉。可眼下李子元居然告诉她,对于汉奸争取也要看他们当汉奸的出发点。

    有些铁杆汉奸,绝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的。李子元说的这番话,很是有些颠覆了以往常娟,对那些甘为日本侵略军效力的伪军政人员的看法。李子元说的这些东西,她从来都没有想过。

第七十九章 疑点() 
看着被自己的那些话,搞的有些发愣的常娟。李子元认为这个时候不溜,还等着什么时候开溜?除非他想等反应过来的常娟,在给他上一番纪律的大课。他可不想在与这位女干部,有什么新的冲突出现。

    大家好不容易才能坐下来好好说话,在搞的针尖对麦芒也就没有啥意思了。尤其是还为了两个汉奸,在起什么冲突更没有意思。至于杀掉那两个家伙,李子元可从来就没有后悔过。杀鬼子和汉奸,他可从来不会手软。

    沉浸在李子元那番话之中的常娟,也没有注意到李子元小心翼翼的,犹如做贼一样悄悄的从自己面前溜走。很明显李子元跟她说的这番话,很是超出了她之前的部分认识。估计她得好好消化一番,才能真正的领悟到。

    在摆脱掉被常娟教育一番的危险后,李子元在松了一口气。对于常娟这个指导员,知道自己除了玩横的之外,论嘴皮子自己远不是对手的李子元,现在真的有些怕了。人家又是一个女干部,自己还不好总发火,只能是能躲就尽可能的躲开。

    不过李子元的这番说法,倒也不是为了脱身编造出来忽悠常娟的,这些东西是他切切实实亲耳听到,或是亲身接触过的。其中很多的东西,都是再审讯一些被俘的伪军政人员时,他亲耳听到的。

    还有一部分的东西是在东渡黄河之后,在晋中某一个村镇驻扎的时候。听到过两位也许曾经在某个朝代晚期,当过举人的老人谈起过。当时他还是一个排长,听到这两个老人谈论这场关系到全民族生死存亡战争的时候,认为如果日军效仿那个早就已经亡国三十年的大清,入关后的某些做法,会更加的适合所谓此次的改朝换代。

    如果日本人更加擅长吸收中国人参与进来,会更加有利于他们建立新的国家。在改朝换代的时候,恩威并济才是最好的手段,而不是靠眼下一味的以武力解决。日本人要想统治中国,最终还是要依靠中国本地的官员。

    当然,也许这二位当年的遗老遗少,对着眼下这场战争有着认识上的本质偏差。但当时差点鼻子没有被气歪的李子元,却隐隐的感觉到,也许抱着这种想法的人也许不多,但绝对不是简单寥寥几个。

    这二位老先生估计日本人一召集,会立刻落水去报效他们眼中所谓的新朝吧。就像当年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的时候,某些遗老遗少趋之若鹜。甚至比当年的皇族,还要兴奋和激动。

    还有他曾经俘虏过的一个,曾经在日本留学过的伪警备队长。固执的认为日本人发起的这场战争是来救中国的,是要将中国建设成日本那样的强国。要想从根子上拯救中国,只能走日本人的道路。

    如果不是他们这些抗日分子捣乱,现在的中国早就与日本携手并进了。他们这些人才是为了救中国,至于抗日分子和重庆政府,都是中国眼下最大的罪人。而这位老兄在被俘之后拒绝包扎,最终因为伤势过重而为他的主子殉节。

    这些东西虽说比较片面,但也颠覆了两世为人的李子元,之前对那些落水当汉奸的人,就是为了一己私利,或是为了捞取大笔的钱财,不顾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为虎作伥、卖国求荣的看法。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当汉奸出卖祖宗和国家,还有这么理直气壮的。

    当然在东渡黄河进入华北战场之后,接触的汉奸之中除了那些为了一点钱,就为日军效力的下层人员之外。应该说绝大部分,尤其是高层人物基本上都是这种人。但寥寥的这几个个例,却也让他大开眼界。

    真正见识到他前世知道,但是没有见到过的愚昧无知,以及传说中的日粉。所以他今天和常娟说的,也并不能说就是为了完全的推卸责任,或是说糊弄常娟。其中很多的东西,也是真实存在的。

    作为县区一级的干部,常娟与之打交道的汉奸,在整个汉奸体系上都是末端的。也就是说她接触的汉奸,大部分都是为了所谓的利益而投敌的。至于那些为了所谓的理想投敌的,她还是见识的太少。

    至于那两个汉奸,不,确切的说应该是一个是汉奸,另外一个压根就算是日本人的朝鲜人,李子元认为争取过来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可能性基本上很小。尤其是在日伪军尚未结束扫荡的时候,带着这两个人很危险的。

    处理了,并不是什么违反原则的事情。但对于这位指导员性格已经很了解的李子元,明显不太想因为这两个杂碎,与常娟发生什么冲突。所以他才说出了这么一大堆,让他自己都感觉到惊奇的话。要知道已经习惯了说一不二的李子元,很少有这么大费口舌的时候。

    不过在摆脱了被常娟教育的危险,但并不意味着李子元可以放松下来。他的思路转到了那封长治日军情报部门发来的电报上。那封电报上的内容,究竟可信性有多少却是他不能不考虑的。

    日军此次对壶北东部山区的扫荡,是不是就真的就到此为止了,是涉及到部队安全的大事。虽说这封电报是这股什么日军挺进队电台收到的,同时李子元也可以确认,是长治日军情报部门发出的。但其内容的真实性,李子元并不是很相信。

    以他对日军习惯的了解,日军扫荡扑空的时候不是没有,损失惨重回撤的时候也很多。但是像这种虎头蛇尾,按照日军清乡或是扫荡的规律,最多只进行一半的扫荡,几乎是从来没有过。

    日本人一向以战术计划制定缜密,执行战术计划严格著称。下克上那是在战略行动上,但是在战术行动上其行动还是严格执行计划的。当然如果对方抵抗不强烈的话,他们也会出现行动自由的现象。但是这个现象,也是严格在其原来整体作战计划之中。

    而日军制定的作战计划,单以李子元这几年的所闻所见来说,一向以缜密、环环相扣著称的。李子元这几年虽说只是一个下级军官,但前世学霸的生涯让他养成了善于观察和总结的习惯。

    尽管接触高层和总部的机会不多,但李子元也发现日军,这几年之所以能在中国战场上横冲直撞。依靠的绝对不单单是出色的单兵素质,以及绝对的空地火力优势。其中下级军官的指挥能力,远远超过中国所有的军队,包括自己所在的这支军队。

    其执行力和各个兵种的配合能力之紧密,远远超过了中国军队。最关键的制定作战计划的军官,用心之良苦和巧妙,对局部战场判断之准确,也是中国各个派系军队无法相比的。各级的参谋军官能力都相当的强,水平也相当的高。

    而自己所在的这支八路军,要想达到这个标准还早着呢。不过日军各级军官也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只要但凡兵力充足一些的话,其胃口往往会张的很大。当然这一点除了日军狂妄自大之外,还与其对自己部队战斗力的自信有关系。

    此次日军投入到壶北东部山区扫荡的兵力,对整个太行乃至潞东军分区来说,规模的确不大。如果单靠这些兵力进攻分区核心区域,甚至有可能会挨上一顿爆揍,他们胃口再大估计也没有这个胆子。

    可单独针对壶北东部山区,或是说针对自己的话,那么兵力就相当充足的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日军的扫荡会这么简单就结束吗?李子元有些不相信。至少这种情况,并不符合日军一贯的习惯。

    如果此次行动如此的虎头蛇尾,在没有达成最基本战术目标的情况之下就草率地撤退,也就代表他们那个所谓的治安整肃计划这么简单。而他们的所谓治安整肃计划,就这么简单的话,那么只能说制定这个计划的人绝对不是日本人。

    而除了对日本人的习惯和性格的了解之外,这次作战吃的大亏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日军是一支凶狠与狡诈并存的军队。在很多情况之下,你在面对他们的时候,那怕你稍有松懈或是轻敌,都会被他们算计而吃大亏的。

    之前壶北日军屡屡被自己得手,应该是有很大一部分轻敌因素在内的原因。而一旦日军对自己真正重视起来,自己如果在轻敌或是大意,那么倒霉的很有可能就是自己。而且自己就这几天,就吃了一次大亏。如果不是郭老三机敏,恐怕自己这支游击队全军覆灭都有可能。

    按照道理来说,此时便衣队被袭击的情况,长治方面的日军情报部门应该已经发现。那场遭遇战距离日伪军扫荡区域,只有二十多华里。自己虽说没有给这股便衣队发报的时间,但按照一般通讯联络规定,这股便衣队在途径壶北东部山区撤退的时候,不会不与正在这一带扫荡的日军,提前打招呼以免误伤。

    这股便衣队身上全套的中国军队制式武器,如果不事先表明身份或是制定好联络时间,估计日伪军自己就会首先打起来。所以在壶北东部山区的日伪军,不可能不事先知道这支便衣队的活动范围。

    同时持续了二十多分钟的战斗,也让距离只有二十多华里的日伪军,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即便没有来得及救援,但是发现战场的位置却很容易。除非当时那股日伪军,转移到更远的地方而没有听到那阵子枪声。

    而自己在撤退的时候,为了争取时间只简单的打扫了战场,只收集了这股便衣武装的武器弹药,却没有掩埋尸体。二十多具尸体数量虽说不算多,但并不是很难发现。以日军的搜索能力,绝对不可能这么长时间没有发现。

第八十章 烟雾弹?() 
最关键的是这部日军便衣武装,携带着一部电台。按照李子元所知的军队通讯规律来说,到了通讯联络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