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561章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561章

小说: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城作为河南与山西日军之间一处重要的兵站,在同蒲铁路破坏日益严重,通车能力越来越差的情况之下,在整个日军之中地位是越来越重要。作为重要的兵站基地之一,那里的好东西相当的不少。

    同时作为连接晋东南与豫北交通要道,也算是一个商户来往的必经之地,甚至可以说是晋商南下出山西的一个通道。这里无论是日军储备的物资,还是来往山西与河南的商品,都相当的丰富。

    虽说是战乱时期,可毕竟一家老小还是要吃饭的。生意就算再难做,可也得继续做下去。而日本人为了搜刮中国人的财富,除了一些必要的工业之外,也并非完全禁止中国人经商。作为进出山西要道的晋城,也聚集了大量的物资。

    攻下晋城之后,虽说控制的时间不长随即又放弃,但参战部队在这里筹集到了大批的物资。仅仅过冬的物资,就提前筹集到了可以满足整个潞东军分区使用的。尽管现在才刚入夏,可作为政工干部的马永成考虑的还是很长远的。

    而李子元带回的这些营养品,除了罐头和白糖是分区缴获之后统一配发。知道李子元的妻子在坐月子,还多给了几个水果罐头之外。其余的奶粉和营养品,都是攻占晋城的马永成,特地为常娟想办法弄到的。当然,在不违反纪律的前提之下。

    见到李子元居然搞到了这么多的好东西,常娟也吓了一大跳。李子元递过来的一罐打开的水果罐头,甚至都没有敢接:“老李,你可千万别为了我和女儿弄点营养品,去违反部队的纪律。”

    听到常娟语气里面的担心,李子元笑了笑道:“你呀,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放心吧,除了奶粉是老马特地给咱们女儿搞来的之外,其余的都是分给我的战利品。这次咱们军区在晋城打了一个大胜仗,解决了伪第六方面军主力部队。”

    “还占领了日军重要的兵站基地之一的晋城,缴获的物资堆积如山。分区其他的首长,知道你在坐月子,才在营养品上特地多分给了我一些。你就放心的吃吧,现在你的身体是最重要的。”

    李子元解释了一下之后,常娟才放下心来。只是常娟捧着难得一见的水果罐头,挖出来的第一勺却是递给了李子元。对于妻子的暖心举动,李子元摇了摇头却没有舍得吃。经过一番的推让,这块水蜜桃罐头最终还是塞到了妻子的嘴里面。

    看着妻子一脸幸福的表情,在看看吃饱了睡的正香的女儿,李子元心中说不出的轻松。至于自己在军区总结会上,搞的灰头土脸的事情,李子元并没有提起。他不想在妻子还在坐月子的时候,让妻子为自己而担心。

    等到妻子吃完罐头,李子元想了想道:“常娟,你有没有想过等到你出了月子后,怎么办?县长的工作很繁琐,担子也相当的重。我知道,你骨子里面透着要强,劝你放弃工作这不可能。你在地方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我也不赞同你回来当一个家庭妇女。”

    “所以,我们得考虑一下孩子怎么安排了。我是一个军人,上级一声令下说走就得走,你又不可能放弃工作,咱们得考虑一下孩子怎么安置了。我看是不是给女儿找一个可靠的人家,暂时寄养一段时间?孩子太小,送保育院我还是有些不放心。”

    听着李子元话里面的担心,常娟斜了他一眼道:“你就知道宠女儿,这种事情要是靠你什么都晚了。你这次外线出击期间,老班长来过了。除了给我送了一些鸡蛋和大枣,还有小米营养品之外,还提出等孩子满月让我将孩子送到他那里去。”

    “对了,老班长上个月结婚了。他的妻子是一个烈士的遗孀,就是壶北本地人。一个农村妇女拖着几个孩子,丈夫牺牲在部队上后日子过的很艰难。虽说地方政府有一些补助,可毕竟不是长远之计。”

    “老班长虽说还没有到结婚的级别,但考虑到老班长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的确需要人照顾。再加上对烈士遗属的照顾,这件事情地委书记特批了。前天他们两口子来的时候,我看了他的妻子。虽说相貌只是普通,但却是一位很朴实的农村妇女。”

    “尽管不识字,可有这太行山区老乡的淳朴和善良。老班长说让我们忙自己的事业去,孩子交给他们来管。他和我说,他下地方就是要给我们这些人,找一个安稳的后方。有了孩子,有人可以帮着照顾。我又在壶北工作,孩子放在他那里,也方便我去看孩子。”

    “他告诉我,满月就过来接。让我们放心,他们一定会把孩子照顾好的,让我们,特别是你放心的在前边打仗。不过你还没有回来,你是一家之主,又是孩子的父亲,你不点头我也没有答应。想着等着你回来,和你商议一下再说。”

    听到老班长要主动接过照顾孩子的事情,李子元可谓是彻底的松了一口气。孩子交给老班长照顾,他还是相当放心的。有了老班长在后边依托,自己和常娟走再远,也不用担心孩子会不会被照顾好。

    见到李子元点头,常娟松了一口气后指了指桌子上的那些东西道:“这些东西,就别留给我了。等老班长来接孩子的时候,让老班长都拿走。他那儿还好几个孩子呢,咱们不能只考虑自己孩子,不去考虑人家的孩子。”

    “还有,我这里还有些伙食尾子,你看看你那里还能凑出来一些不?等老班长来接孩子的时候,我想给老班长买只奶羊一起带过去。毕竟这些奶粉,不够孩子吃到断奶的。我又不能及时去天天给孩子喂奶,买只奶羊还是比较适合的。”

    听着常娟的安排,李子元点了点头道:“都说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老婆你这个安排真的很好,也在恰当不过了。行,一切都听你的。我这的伙食尾子还有一些,实在不行我在找别人凑凑,这件事情你就别操心了。”

    “现在,你的任务就是好好的将养身体。等到出了月子,不知道还有多少工作在等着你呢。现在看,形势变化的很快。我估计要不了多久,咱们部队就要走出这大山了。你这个当县长的,支前任务只会越来越重。到时候身体跟不上,那可是要误大事的。”

    实际上,李子元不知道,在他回来之前常娟最担心的,就是宠女成了狂魔的李子元,会担心孩子在别人那儿受委屈,让她放弃工作当一个家庭妇女带孩子。现在李子元鼓励她重新投入工作,倒是让她自生产以来最担心的事情落了地,心情现在很是愉快。

    只是等到常娟出了月子,老班长夫妇赶着一头毛驴来接孩子的时候,无论是李子元还是常娟都很是恋恋不舍。看着李子元这么大的一个首长,抱着自己的女儿亲不够。常娟也是抚摸着孩子的小脸,久久的不愿意撒手。

    李子元舍不得,常娟又何尝舍得?只是周边的干部不都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去带。只能暂时寄养在老乡家里面,当父母的甚至一年都见不到孩子都是常事。

    好在现在形势,比四二年、四三年那两年缓和多了。鬼子基本上已经无力进行扫荡,伪军也被真的给打服了,轻易也不敢出门了。经济虽说还算是困难,但比前两年连续遭灾,也要强的多的了。而且托付给老班长,更不用担心孩子饿到。

    只是话虽说这样说,可要说真的舍得,又有哪个做父母的真舍得,孩子刚满月就被抱走?尤其是常娟,这刚刚出月子孩子就离开身边。虽说也都在一个县境内,可自己又真的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探望吗?

    老班长的那位朴实的农村夫人道,看着恋恋不舍的夫妻两个,尤其是眼睛有些发红的常娟,也是有些难过的道:“孩子都是做娘的,身上掉下来的肉。又有那个做娘的,舍得孩子这么大就离开身边。也真难为你们两口子了,这孩子刚满月就离开身边。”

    “不过首长,孩子放在俺们这里,你们就放心吧。你们都是干大事的人,不像俺就一个农村妇女,除了种地多打粮食之外,也没有办法为打鬼子出什么力。现在能给你们照顾好孩子,也算是俺拥军支前了。”

    “俺也不会说啥大道理,就是请你们放心。只要有俺们在,就亏待不了这孩子。等你们打了大胜仗个回来,保证还给你们一个白胖的闺女。不瞒二位首长,俺之前的那几个都是小子,做梦都想再有一个闺女。现在有了这丫头在身边,俺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看着这位大嫂是真的喜欢自己的女儿,李子元想了想又从自己兜里面掏出了一点冀南钞,递到大嫂手中后道:“嫂子,老班长和我不是外人,我是他看着成长起来的。他无论走到那里,都是我的班长,更是我的长辈。”

    “孩子交给你们,我和她妈妈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这点钱,不是给您和老班长的,也不是给丫头的。是给您的,希望您让几个孩子都去读书,将来做一个对咱们的国家和咱们军队都有用的人才。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哪怕是日子过的再难,也不能让孩子成一个睁眼瞎。”

第七百四十七章 调离() 
对于李子元塞过来的一摞钱,这位朴实的农村大嫂连忙推了回去道:“使不得、使不得,首长您的话俺记住了,可这钱俺实在不能要。孩子放在俺这里,你们两口子就放心吧。至于孩子读书的事情,俺记住了,你放心俺一定会按照你说去做。”

    这位大嫂推过来的钱,李子元那里肯收。一个死活不肯收、一个非要给,再加上边上帮忙劝说的常娟,场面倒是有些乱。只是在一边吸着烟不说话的老班长,这个时候就显出主心骨的作用了。

    他敲了敲烟袋,将烟袋里面的残火控净后,才咳嗽了几声之后,对妻子道:“这小子给你的钱就收着吧,你不收,他是不会心安的。再说,收这小子的钱是天经地义,就当他孝敬我了。你也不用有什么顾虑,我们两个之间的关系,比你想的要复杂的多。”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咱们也该回去了。家里那三个小子,没个人管还不知道野成什么样呢。再说,再晚走,路上也该不安全了。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这孩子给他们照顾好,就算是为他们解了最大的后顾之忧了。”

    说到这里,他走到李子元面前,用烟袋敲了敲李子元的胸口道:“你小子这次篓子可捅的不小。不过上级还是以爱护你出发,虽说板子举得高高的,但是落下的时候还是高举轻放。你小子一定要记住这次的教训,有时候站的越高摔的就越狠。”

    “你记住,你现在是一个正规军的指挥员,不再是游击队的队长。这队伍上不是你的私家店,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是为某个人定做的,是为了全军制定的,你小子有什么资格去不服从指挥?”

    “别说你了,就是师长和政委,也不是得一切行动服从总部首长的指挥?你小子这算是战场抗命,你知道不知道?这次是上级首长爱护你,换了别人早就给你撤职了。我看你小子,到时候还嘚瑟不?”

    老班长语气深长的这番话,李子元不仅老实的听着,而且他也真的听进去了。看着自己职务低的多的丈夫,在那边以上级的口吻训斥李子元这个她眼中的大首长,老班长的妻子有些莫名其妙,甚至有些担心的拽了拽丈夫的衣角,责备他不该这么和上级首长说话。

    虽说第一任丈夫也曾经是一个军人,也牺牲在了战场上。但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明显对部队之中那种资历上的差距,不是职务上的差距可以相比的。老班长虽说现在只是一个县的武委会副主任,可是他只要当过一天李子元的班长,就永远都是他的班长。

    李子元别说只是一个分区副司令员,就算是当了军长,见到老班长的时候也得恭恭敬敬的。这就是部队中的惯例和军人之间特殊的感情,这不是那种在入伍之前可能一天兵都没有当过,出来就是军官的军校毕业生可以理解的。

    这位朴实的,并不理解这些东西。在她的简单思维之中,李子元是一个大首长,比自己丈夫职务高的多的大首长。自己丈夫训人家,这不是自己找苦头吃吗?在中国传统观念里面,还是谁的官大听谁的。可没有听说过,官小的能够训官大的。

    对于妻子的担心,老班长回过头对妻子道:“你不用担心,我带出来的兵是什么样的人,我还是很清楚的。这小子鬼着呢,他知道什么事情是为他好。别看他现在当着军分区司令,可在我眼中他还是那个毛孩子。”

    老班长的话音落下,李子元却是没有半点的不快。而是郑重的对老班长道:“老班长,您放心,您的这番金玉良言我记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