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556章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556章

小说: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就足够我们解决所有问题了,现在就看谁能坚持这最后二十四小时。”

    “另外,让留守在高平的四分区副司令员,立即指挥除了一个营留下来监管俘虏之外,其余留守高平部队北上,在高平长治交界地带构筑防线。一旦长治之敌不管不顾南下,不惜一切代价就地坚守住。还有,将这封电报转发给军区。”

    “如果攻击沁水县城的兄弟部队,已经得手的话。要求军区立即调他们就地北上,从沁水直插长治城外。但考虑到临汾周边的敌情变化,估计军区调动这支部队北上的面不大。高平是晋城的北面屏障,是临汾的东部屏障,更是长治的南部屏障。”

    “对于伪军来说,也许高平的得失无所谓。但是对于日军来说,高平轻易不能丢失。一旦高平丢失,我估计日军会迅速反击试图夺回。临汾的日军之所以迟迟未动,估计也是在评估战斗进程,以及想方设法抽调机动兵力。”

    看着李子元点着地图,何三亮沉思了一下之后,从身后警卫员身上的挎包内掏出一支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将长治日伪军南下的所有路线标出来之后,沿着长治至高平的公路沿线一直顺到高平县城后。

    手中的红蓝铅笔,又在潞东分区留守部队驻地标了出来。在用红蓝铅笔,将留守部队的驻地与长治城连到一起之后才道:“我的意思是,对长治南下的日伪军阻击是必须的。但是不要用潞东分区的部队,而是用高平留守的四分区部队。”

    “在高平与长治交界处望云、神农、南山、曹家沟一线,采取梯形配置、层层阻击的办法,将其增援部队牵制在高平与长治交界处。等到南下的日伪军出发之后,留守部队在直插长治城下。”

    “不必搞什么虚张声势,直接来一个强攻。长治日军独立步兵十四旅团新调任来的那个元泉馨,虽然担任过师团参谋长,但并未实际指挥联队以上级别部队作战。与其说是军人,倒不如说是特务更多一些。”

    “这种日本军人,一般更多的是阴险与狡诈,野心也往往更大。但是实际作战经验不足,在战场上的决心下的通常很不果断。指挥作战上,虎头蛇尾的时候更多一些。一旦遇到袭击,与一般日本军官习惯苦撑不同,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呼叫增援的。”

    “这个家伙这次拖拖拉拉的,一天以后才开始行动,就是这种习惯造成的影响。满心打着即想占便宜,但又怕吃亏的想法。他现在认为我军主力已经全线展开,估计是感觉到占便宜的时候到了,这才想着要出动。”

    “一团现在齐装满员、建制完整,就算短时间攻不下来长治城,但是只要对那个独立步兵十四旅团部带来致命的威胁,他以后才会老实下来。他抽调的这点兵力,估计也就是他手中现在能抽调的全部机动兵力了。”

    “我现在最担忧的,不是长治的这个独立步兵十四旅团。而是驻扎在临汾的一一四师团,这才是对整个晋中战场最大的威胁。这个一一四师团是目前整个第一军,唯一的成建制师团。其所属两个步兵旅团、八个步兵大队,临汾又与沁水山水相连,威胁远比其他方向大。”

    “相对来说,长治的独立步兵十四旅团对我们的威胁,远远称不上大。别忘了,留在长治周边的不仅仅是我们潞东分区的部队,还有长治所属的四分区部队。而这次战役上级没有调他们司令员参战,估计就是担心长治敌情有什么变化。”

    “老李,你的长处在攻击上,在于以动制动。相对于这种以静制静、以动制动的敌情变化,你恐怕就不如四分区那位首长了。所以这次军区调你来高平,而留下了四分区那位司令员主持留守部队全局。也就是针对你们各自的长处,采取的一个办法。”

    “我建议上报军区,无论去攻击沁水县城的兄弟部队现在战果如何,都不要被黏在沁水一线。而是立即向西北方向,临汾与沁水交界处攻击前进。并快速的在沁水与高平交界处,沿着岔道至柏尖沟一线展开。”

    “正像是你说的那样,只要给我们争取二十四小时就足够了。我的意见是南攻北守,临汾与长治出动的日伪军采取分别对待的办法。全力阻击临汾的一一四师团,对于长治出动的独立步兵十四旅团采取以静制动的战术。”

    “等到起南下增援部队与我阻援的部队打响之后,分区留守部队对长治城发起全线攻击。四分区的留守部队,在高平与长治之间设伏。等南下的日伪军回援长治的时候,争取一鼓作气彻底的解决掉这支援军。”

    “而且都是四分区的部队,无论是在战术配合上,还是指挥上都比较统一,相对来说少了外来的干扰。至于长治城打不打下来,要看南面与西面战场的态势如何。我估计一旦长治打响,临汾出动的日伪军只能先救援长治。”

    “遏制焦作至长治公路的晋城的确重要,但是如果长治丢了,对于日军来说不仅是一独立旅团司令部被我军消灭,最重要的是整个晋东南战略态势上的损失,是根本就无法弥补的。在两厢其害取其轻的前提之下,临汾出动的日军不会放弃长治不管的。”

    “这样,我们就减轻了西北方向的压力,更有利于争取这关键的二十四小时时间。但这个方案关键在两处,一个是怎么说动四分区司令员,按照我们的方案执行。第二个,就是军区那边的看法。只要军区批准我们的计划,第一个问题就不在是问题。”

第七百四十章 乱战() 
这就是何三亮,平时看起来沉默寡言,但不仅平日将司令部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在关键的时候,总是能够查遗补缺。对习惯了大开大合的李子元,在关键的时候总能在关键的地方,给你提供最具备参考价值的别样思路。

    何三亮的话音落下,马永成想了想道:“老李,我们是不是先停止南下?我想这份情报,军区肯定也一样收到了。咱们是不是看一看,军区在这个敌情变化上会有什么调整之后再下决心。”

    马永成等一等的想法,李子元想也没有想的直接摇头道:“老马,开弓没有回头箭。战机稍纵即逝,我们等一等的话,敌人估计就跑了。咱们与晋城那位老狐狸,现在比的就是谁能抗住这最后五分钟的压力。现在不仅不能停下来,还要加快部队的行军速度。”

    “这样,老何你马上将你的计划分别电告军区与四分区,并咱们分区留守的政委。并将我军主力已经南下直插晋城以南的动作,向军区做一个汇报。所有的电报,全部用加急电报发出去。”

    李子元的话音落下,何三亮直接点了点头。就着警卫员拧亮的手电,就地开始快速的起草着电报。等到起草完毕之后,在电报上直接画上了三个三角符号。待起草完毕想让李子元看一下的时候,李子元却是摇了摇头,示意他直接交给骑兵通讯员以最快的速度发出去。

    等到骑兵通讯员翻身上马,赶往电台所在位置之后。李子元拽过自己的坐骑,翻身上马之后对着何三亮道:“告诉部队,甩掉除了弹药之外一切的坛坛罐罐,以强行军的速度向南给我直插下去。”

    按照李子元的命令,部队丢掉了除了武器和弹药之外的所有行李。将原来的急行军,改为强行军绕过晋城,向着晋城东南方向直插了过去。在部队途经晋城的时候,晋城以南方向传来一阵阵的枪炮声,以及人喊马嘶声音。

    派出侦察的刘连明气喘吁吁的赶回来报告,晋城方向的日伪军现在已经开始向南突围。监视晋城以南方向的兄弟部队一个团,现在正在全力阻击。但日伪军动作相当的凶猛,兄弟部队自身弹药不足,刚刚完成扩编的部队新兵数量又多,现在打的相当吃力。

    听完刘连明的报告,李子元与身边的马永成与何三亮对视一眼之后,心中不约而同的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头老狐狸行动的可真够快的了。想到这里,李子元对何三亮道:“我们南下赶到预定作战地域,现在看根本来不及了。”

    “这样,你我各带一路,直接插向晋城方向。四分区那里我去,你去咱们分区部队。还有老马,你带着潞东独立营,立即就地从这里向着晋城攻击前进,无论如何也要抢在日伪军发现不对缩回去之前,拿下晋城切断敌军的退路。”

    简单扼要的部署完毕之后,李子元一带自己的坐骑,向着四分区部队行进的方向冲了过去。追上四分区部队之后,李子元二话没说将他们成品字形展开,向着枪声响起的地方直扑过去。其余的部队得到的命令更简单,那里有枪声就向那里打。

    何三亮则追上了刘海山的部队,以潞东独立二团为先锋,全军来了一个九十度的转弯,就地向着枪声响起的地方横插过去。何三亮带着的部队,得到的命令与四分区部队一样,那里有枪声就向那里打。

    接到命了的各部队,在李子元与何三亮的带领之下,兵分两路向着枪炮声响起的地方直接靠了过去。而在他们身后,马永成带着一个独立营,以强行军的速度向着晋城县城直接扑了过去。

    这边李子元带着部队向着晋城日伪军突围方向强行穿插,遭遇到小股日伪军的时候根本就不与其纠缠,一旦遇到阻击直接用火力开路。阻击的日伪军撤离也绝对不追击,只是向着枪响的地方一个劲的猛冲。

    就在李子元来了一个九十度的调头时候,那边正在与突围日伪军激战的一个团部队,正陷入与当面日伪军苦战之中。急于突围的该部伪军,在日军一部的配合之下,根本就不顾伤亡数字,发起了整营整营的攻击。

    一波被打退了,还没有等阻击部队喘口气,又一波的敌人冲了上来。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之下,发起轮番的根本就不给人喘口气的攻势。而伪第六方面军的直属炮兵营以及日军炮兵,则压根就不管炮弹消耗数字,密集的炮弹将阻击部队前沿炸成了一片的废墟。

    三十多挺重机枪、二百多挺轻机枪和掷弹筒,打出的密集火力让阻击部队甚至连头都抬不起来。只有五挺重机枪,弹药加在一起不足一个基数的阻击部队,只能依靠简陋的工事,甚至是不断的白刃战与该部伪军激战。

    为了尽快的突破当面的阻击,那位急于脱身的麻子老总,将自己总部的特务团,培养基层军官的教导团,这样的心肝宝贝部队都调上去了。除了一个手枪营之外,几乎已经是倾尽全力。

    到底是老资格的杂牌军将领出身,这位老兄对部队的控制能力明显高出一筹来。尤其是现在晋城突围的这些部队,都是他铁杆嫡系部队。尽管这位视部队如命,但在这个窝头不如金子的档口,他什么都顾不得了。

    一个是急于突围,一个是拼死不让突围,两军围绕着晋城东南方向的贺洼、庄科一线陷入苦战。两个巴掌大的村子,在战斗打响不到半个小时,就被不惜弹药消耗日伪军炮火,几乎给夷为平地。

    等到李子元赶到的时候,弹药几乎已经消耗余烬,伤亡已经三分之一的阻击部队,几乎已经被发了疯的敌军给压到了最后一道防线。而此时部署在晋城与阳城方向的另外一个团,还没有来得及赶到。

    见到阻击部队的形势相当危急,李子元也顾不得其他的了。直接部队,立即从突围日伪军侧翼冲了上去。其中李子元亲自指挥一个营,直插日伪军的炮兵阵地。而随后赶到的何三亮,则快速的接手了有生力量已经消耗不轻的阻击部队,从正面发起了全面的反攻。

    原本随着阻击部队弹药耗尽,已经略微缓和下来的枪炮声,在一次密集的重新响起。中间还夹杂着双方攻击的呐喊声、厮杀声,以及接连不断嘹亮的冲锋号声。当东方第一抹破晓来临的时候,地面上已经陷入了一团的混战。

    从晋城突围的这个伪七师,到底是那个总指挥最铁杆的嫡系部队,在战斗打的相当顽强。也许知道不打败当面的八路增援部队,自己就么没有任何出路的这些伪军,甚至在军官的督促之下与李子元所部打起了对攻战。

    而其中的日军兵力虽说不多,只有不到一个大队。剩下的都是一些什么辎重兵和工兵,甚至还有一些武装侨民。但到底是日军正规师团的部队,战斗力与独立步兵十四旅团相比,压根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支日军上来,就与刘海山主力两个营死磕到了一起。都杀红眼了的两军,根本就丝毫不顾及伤亡数字。一个一向以战斗意志顽强著称,向来都看不起中国军队。一个从来就不知道打败仗为何物,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的两支部队,这上来就来了一个硬碰硬。

    双方先是从五百米的对射,到三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