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523章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523章

小说: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落马和硚口控制在李子元的手中,这个家伙心中总有一股浓浓不安的感觉。尤其是硚口控制在诡计多端的李子元手中,就像一把随时落在他头上的剑一样。他担心自己在平川的老家,会再一次被那个满身都是阴谋诡计的李子元拿下。

    被抄家抄的连老婆都跑丢一个,多年辛苦积攒的大批财物,成了八路军的财源。多年苦心积攒下来的军火,成了八路军壮大的本钱。每次挨八路的打,这个家伙都感觉是自己将这股八路,拳头给养硬实的。这帮家伙吸食自己的血肉,养的*在转过来打自己。

    每一次被揍的鼻青脸肿之后,王铁石都会感觉到异常的心疼。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债主,钱一分都没有要回来,却整天被讨债的暴打。而这个欠债的人,却是借着从自己那里搞走的资源发展壮大了起来。

    现在甚至身子骨强壮的可以拿着自己当靶子,想打一顿就打一顿,根本就不把自己当做一回事。就连自己身后的日本人,也都不当做一回事。这都是靠着吸食自己的血肉,他们才养的*,在潞东这块地盘上开始喧宾夺主了。

    即便是明白手中的军队,是自己现在和未来的资本。眼下日本人的颓势已经很明显,自己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存实力,以便为将来做好打算。在中国的这块地盘上,只要有枪就有了一切,有枪才是真正的草头王。没有枪任凭你在英雄,还是什么都不是。

    二战区的那位山西王,与老西北军的那位总指挥,现在的境遇就是天差地别。一个在山西悠哉的坐着土皇帝,一位却只能在重庆看人家的脸色坐冷板凳。差的是什么,不还是一个手中嫡系彻底土崩瓦解,一个手中还有十多万装备精良的晋绥军吗?

第六百九十五章 王铁石的决心() 
按道理来说,王铁石最应该做的,就是与大多数伪军政人员做的那样,对三个方面都精良的讨好。趁着日军战略收缩,对伪军依赖越来越重,尽可能的保存并扩充自己的实力,以便将来的能与各方面那边讨价还价。

    这个时候并不是他出风头的时候,老实一些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坏处。就像是北平和南京的那些比他职务更高的人一样,拼命的向重庆方面递秋波,以便一旦日本人真的战败了,不至于被送上刑场。尽管他们中许多人对自己同胞犯下的罪行,枪毙他们都已经是轻的了。

    但王铁石却是对李子元,恨的咬牙切齿,甚至是夜不能寐。尤其是一想到唐翘,可能会在李子元的怀中那啥,这位老兄就更加恨得咬牙切齿。自己为了夺取唐翘,花费了多大的代价,背了多少的骂名?

    仅仅是为了陷害当初唐翘的那个未婚夫,金条就送给了长治日本宪兵队长五根。结果自己没有享用到这个极品女人多少天,就被李子元这个王八蛋给拐跑了。自己被抄了家不说,还被带上了绿帽子。这是王铁石这个家伙,最不能容忍的一点。

    几经考虑,他还是决定趁着眼下日本人,至少眼下还占据着一些优势的情况之下,尽快的解决掉李子元所部八路,以报自己多次被羞辱的深仇大恨。之前是没有办法,面对这个家伙一而再的挑衅,父辈受敌的自己只能忍耐下去。

    眼下自己那个别有用心的友军,也是最大敌人的保安独立师,现在已经是灰飞烟灭。被八路放回来的俘虏,现在都被编入了自己的部队。去掉了这个最大的敌人,现在自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那个该死的李子元了。

    不知道这个王铁石,为何坚持认为唐翘最终会成为李子元的枕边人。尽管两个人的确是有一腿,而且唐翘还为李子元生了一对龙凤胎,但两个人最终并没有走到一起。可这个王铁石坚持认为,是李子元拐走了唐翘,而且肯定给自己带上绿帽子。

    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这都是最无法接受的。当然,这也是一定的事实。毕竟两个人虽说没有最终走到一起,可这孩子也都生了。可这已经是唐翘逃离王铁石身边,将近小半年之后的事情了。

    当然,除了这些能拿出台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说不明、道不清的原因。来自晋西的暗中压力,也让王铁石心中有一定的急切感。现在对于日本人,他王铁石也敢阳奉阴违。但是对那边的指令,他现在却是不敢了。

    尽管王铁石也明白,这个来自晋西的指令,背后也许是隐藏着一桃杀三士的思路,采取的是借刀杀人的做法。但他对于晋西的指令,却是基本上没有办法抗拒。至少他知道,要想在日本人战败之后保住脑袋和财产,自己现在对晋西的命令没法顽抗。

    作为老牌汉奸的王铁石,并不像是李子元想象中的那么土鳖。作为一个现在也算是高级将领的伪军官,他对眼下整个态势还是看的出来的。别看日本人眼下在南方还能攻城略地,但眼下的时局对于日本人来说,已经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一点,他从日本人调整过来的新部队就看得出来。三十六师团驻防晋东南的时候,那时候真是兵强马壮、火力强大。就一个三十六师团,火力都快赶上十几万的晋绥军了。而且士兵训练有素,身体极其的强壮。站在那里,单看脖子就比中国人粗一截。

    接下来调防过来的六十二师团,在晋东南只剩下一个旅团的兵力。兵员素质和军官素质虽说比不上三十六师团,炮兵的数量虽说少了一些,但也算是不错了。到了现在可好,这个什么十四步兵旅团,只有几门步兵炮和迫击炮。

    过去的山野炮,现在是一门都没有。再看看调来的日军士兵,老的都有四十岁了,小的连毛都没有长齐的一群半大孩子。过去的军用罐头也没有了,曾经非大米、白面不吃的这帮家伙,现在也开始吃上高粱米和小米了。

    在兵力部署上,整个潞东地区才有一个步兵大队。潞东地区下辖五个县,平均一个县下来还不到一个中队。壶北县城作为大队部,才有半个中队外加一个大队部,还不到一百人的兵力。要不是抽调了自己一个营,估计这帮日本人连县城都得再一次丢了。

    王铁石打赌,要不是自己大部分的兵力还在壶北。那个胆大包天,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马蜂窝不敢捅的李子元,绝对不会放过几乎有城无防的壶北县城。那个独立二四三大队,估计会被吞的连渣子都不剩。

    日本人混到这个份上了,王铁石再不明白他们已经是日薄西山了,那就真成一个傻子了。原本他也想要学习其他的伪军系统那样,尽可能的不得罪八路。只要八路不来打自己,轻易不会主动向八路动手。争取在日本人、晋西以及八路,三个鸡蛋上跳舞。

    但他对李子元的怨恨太深了,甚至达到了生吞其肉都不解其恨的地步。再加上晋西的威逼,他筹划良久决定还是趁着日本人眼下还有一定的实力,寻找机会一次性解决掉,正在日益壮大的李子元所部。

    就在李子元召开完毕作战会议之后的第三天,已经控制了落马的王铁石,在侦察到李子元所部已经全部收缩回硚口一线之后。自己的主力除了留守各个据点的一千多人之外,其余六千多兵力在日军一部的协助之下倾巢出动,对硚口一线发起猛攻。

    这次这个家伙可谓是除了自己的特务营之外,几乎是精锐尽出。这位老兄更是与日军驻扎壶北的独立二四三步兵大队长,亲临一线作战指挥。当然这次那位中佐大队长参与此次作战,纯属过来督战外加观摩的。

    此次王铁石这个家伙提出主动出击,让第一军上下甚感到吃惊。不过对于这个家伙的主动出击,刚刚撤回山西战场,但原来的主力大部分被调出的日军,从第一军到独立步兵十四旅团都还是支持的。

    不仅从此次豫中会战中的战利品中,又拨给了不少的弹药和补给,并一口气给了十二挺歪把子机枪和四挺大正三年式六五重机枪,又给了作为战利品的国造新式六零迫击炮,八二迫击炮各四门,还有大批的炮弹。

    一战区这次大溃败,武器装备和弹药丢的漫山遍野都是。日军仅仅在豫中作战期间,就缴获了八十多门中国军队奇缺的山野炮。还命令独立步兵第二四三步兵大队除了一个中队之外,主力全部出击配合王铁石所部行动。

    这对眼下已经日薄西山,自身的弹药和武器都已经不足,已经不在给伪军任何自己制式装备,就连弹药都已经不在给补充日式弹药。在组建新编师团的时候,新的九九式步枪和三八式步枪已经无法满足需要,甚至连库存的老式三十年式步枪都开始动用了。

    这次给这支兵力现在已经扩充到七千多人,但一共只装备了一百多挺轻重机枪的伪军。一口气调拨了十六挺日式重机枪,这对眼下的日军来说已经是空前大方了。至少其他方面的伪军,暂时还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当然日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六十二师团南下之后,趁着整个山西、冀南、豫北地区,日军兵力空虚。八路军各部采取了主动出击的战术,拔掉了不少的据点。眼下华北各地的日伪军几乎只能困守城镇以及主要的据点,乡村被蚕食的已经快要差不多了。

    在这么下去,整个华北的日军甚至连粮食都征集不到。尤其是山东的第十二军一部传来的消息,更让结束豫中会战之后返回山西的第一军忧心忡忡。堂堂大日本皇军驻威海的几个据点,居然被八路围困到据点里面的日本军人,因为被八路封锁活活饿死的惨剧。

    最窘迫的是,威海的日本陆海军居然抽调不出,也不敢在派出任何的兵力,去给被饿死的官兵收尸。要是派出人去,大部队抽调不出来,小部队倒是能抽调出来,可就是派出去,也是肉包子打狗一去回不来。

    最后还是八路实在忍受不了恶臭,再说也怕尸体就这么暴露着,引发大规模的瘟疫传染。最后八路派人将这帮倒霉蛋,装进棺材里面送到了威海县城。一群大日本皇军守着碉堡,居然被一群缺枪少弹的土八路围困,最后活活被饿死。

    这还是堂堂的大日本皇军吗?简直都成了支那的豆腐军了。皇军历来都是补给不够,抢劫去补充。可堂堂大日本皇军非但没有做到以战养战,反倒是自己活活饿死。这一幕,绝对不能在山西再现。眼下八路已经开始死灰复燃,到处都在向治安区渗透。

    原本经过四一年、四二年大扫荡,已经治安好转的治安区,眼下又逐步开始恶化。现在皇军征集不到粮食,非但不能补充国内的缺口,反倒是自身供给情况,也已经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恶化。

    堂堂的大日本皇军都混到了吃地瓜、高粱、糜子,就连小米都有些不够吃了,这还像话吗?甚至听说有的地方驻军,为了筹集到粮食,就连武器和弹药都敢卖拿出来,与八路交换粮食或是柴禾。

    既然这次王铁石这个家伙主动提出出击,那么第一军也就就坡下驴。决定对潞东地区发动一次单独的大扫荡,而且就针对壶北县。那个治安毒瘤李子元现在固守硚口一线,正是趁机解决他的良机。

    要是在被他跑了,还指不定这个家伙又对那里形成巨大的破坏。如果顺利解决掉这股八路,对太行山区的其他八路,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可以保证粮食的征集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

第六百九十六章 别样的序幕() 
只是第一军现在实在抽调不出太多机动兵力来,只能调动驻扎壶北的独立二四三大队大部。其余的,只有从晋中抽调的两个不满编的步兵中队,从其他的方向抽调的一个步兵中队,一个重机枪中队,一个迫击炮中队外加两个工兵中队,一个山炮兵中队。

    即便加上独立步兵第二四三大队,也不到一千五百人的兵力。这在日伪军对八路根据地的扫荡之中,哪怕是局部扫荡的时候,历来出动的日军兵力至少在两千人相比,这也算是最惨的一次了。

    但就这么一点的兵力,已经是第一军几乎三分之一的机动兵力了,剩下的都在据点里面坐井观天,以便全力确保主要交通线,以及主要的城市和据点。抽调再多的话,那日军在山西的其他控制区也就不用要了。

    八路的渗透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实在是太强了。一旦让他们在任何的地点站住脚,就会逐步的发展和壮大。那么当地的驻军将会永无宁日,根本没有斩草除根的可能。粮食和其他的必要生活物资,也将再也难以顺利的征集到。

    原本第一军是想让王铁石单独出击,只是考虑到李子元所部过于凶悍,最后还是抽调了一千多日军配合他。但此时的这一千多日军,别说与七七事变之初相比,就是与今年年初相比无论是兵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