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502章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502章

小说: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也知道除非自己真的想要彻底的伤害常娟,否则自己与唐翘不会有什么结果,自己在这件事情上也没有什么资格去管。只要上级政治部门批准,唐翘自己也愿意,自己也只能看着唐翘嫁人。

    但尽管早就知道这个结果,可毕竟曾经有过一段关系,这个消息依旧让李子元感觉到心里面很失落。当然,李子元也知道唐翘有理由寻找自己的幸福,更有理由寻找一个终身的依靠。但李子元,依旧有些不理解唐翘为何这么草率。

    李子元并不知道让唐翘这个很理智的女人,突然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什么。但李子元却是知道,肯定是与自己有关系。只是人已经嫁人,现在连孩子都已经有了,李子元就算再失落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而他不仅在这件事情上,无法表露出任何的情绪,还要将自己心中的失落深深的压制在心底。其实他也知道,唐翘嫁人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好事情。可心中的那么失落感,李子元却是怎么也抹不去。

    第二天清晨,李子元强打着精神向团里面的干部,通报了此次行动的经过。李子元表现的很平静,别人不知道内情也没有在意。只是派人给唐翘送去了一块布料,作为全团的贺礼。毕竟也算是部队嫁出去的姑娘,虽说不多但也算是一份情谊。

    但李子元没有去看唐翘,也没有去总医院。只是派出副参谋长,将伤员全部都送了过去。还有一批缴获的营养品,也一并的都给总医院送了过去。按照李子元的想法,既然已经断了,那就断一个彻底一些。

    唐翘现在已经怀孕,估计即便是等到生产完了,返回自己部队的希望也不大。自己这个时候,就别去打搅人家的生活了。军区总医院对于唐翘这样的女兵来说,也是一个更为适合的单位。让人家好好过日子吧,这个苦命的女人也该有一个安稳的家了。

    一九四三年十月的这个月,无论是对于部队还是对于李子元来说,除了唐翘嫁人的事情之外,可以说都是一个收获颇丰的季节。一个两场胜仗下来,李子元缴获的武器装备,完全可以补充全团的缺口,甚至还有相当的富余。

    另外一个全团展开的生产自救,借着夏天那场透雨也终于取得了大丰收。收获的大量白菜、南瓜、萝卜、花生,还有为了抗旱抢种,生长期短和耐旱的糜子堆积的都无处可放。至少今冬,部队不用在依靠地方供应粮食和蔬菜了。

    尤其是李子元点名种的花生,收获的数量甚至堆积如山。部队养殖的山羊,也已经繁殖到了几百头。鸡鸭虽然在日伪军扫荡的时候,损失了一些,可眼下也算是满山。唯一不足的是李子元自己的那块地,三四亩的地就打了不到五百斤的花生。

    是全团所有干部和战士,分配的生产任务之中产量最少的一个。而且收获的花生,很多都是瘪的。这个结果,让李子元很是有些尴尬。就连接手马永成那块地的钱朋,收获的产量都比他多的多。

    团部驻地的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乡,看到李子元的收获,只能摇头感叹李子元浪费了一块好地,还有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农家肥。好在李子元现在对于别人嘲笑自己打仗行,种地不行已经是很习惯了。收获少一点就少一点吧,总比一点都没有好的多。

    除了农业取得了一定的丰收,部队扩编的情况也相当不错。李子元部队扩编成甲种团的时候,正好军区两个团由乙种团缩编为丙种团。编制从原有的一千二百人,压缩到了六个连共九百人。

    兼任军区司令员的参谋长,将压缩下来的干部和战士,除了大部分补充到地方武装,所属各个独立营之外。还调拨了两个全建制连二百人,给李子元所部补充兵力。当然,这两个连都是徒手开过来的。

    也许是军区这个决定,分区早就已经知道。所以军分区答应的新兵,到位的时候还是原来的数量,一个都没有增加。不过,这对于李子元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两个由老兵组成的连,可比再多的新兵都好的多。

    后面分区没有答应增加新兵数量,接收了军区调拨过来老兵的李子元倒是无所谓。但军区调拨过来的老兵,却是赤手空拳过来的,让李子元就很无语了。这枪不是应该跟着人调吗?怎么到了自己这里人调来了,枪却都留下来了。

    两个全建制连,就算不算轻机枪和*,这也得二百条步枪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要。自己手中倒是有点存货,可问题是没有这么过河拆桥的吧。哪有这么干的,这不成了打人专门打脸吗?

    想到这里,李子元拿起电话就要通了自己的一位老首长,也就是其中一个连调出的部队,很是不满向自己在十字岭并肩作战的这位老首长抱怨了几句。说老首长这当团长了,就不认识自己的老部下了。

    结果人家告诉他,这是严格执行的军区命令。军区给他的命令是调拨两个徒手连队,不许打埋伏、不许把老弱病残都交出去。就是一句话人要给精干的,但是武器就不要带了。他对调拨两个徒手连队这个命令,虽说也有些不理解,但也只能按照军区的命令办理。

    放下电话,李子元有些头疼的捂着太阳穴。他知道,这肯定是与自己在太岳军区打的两次伏击战有关系。果然,当他的电话要通军区的时候。接电话的司令员直接告诉他,既然这么富裕一次性就拿出一个连的中正式步枪,交给兄弟军区。

    那就不要吃家饭、拉野屎了,各部队现在都很困难。他李子元既然这么土财主,就别盯着别人碗里的东西了。兵是调给他了,至于装备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军区现在也没有办法,各部队都很困难。

    而且他李子元在太岳区连续打了两仗,伤亡不算大、但是缴获却是颇为丰富。太岳军区将表扬的电报,都发到了军区来了。军区也不是不知道,满足两个连装备的武器,他李子元现在还是拿得出来的。

    听到司令员这么说,李子元也只能很是无语的放下电话。咬了咬牙,将库存给拿出来了不少。部队内部又根据口径不同,将武器编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一营全部装备中正式或是捷克式七九步枪,每个连九挺捷克式轻机枪,营机枪排装备两挺二四式重机枪。

    二营全部是三八式步枪,每个连九挺歪把子机枪或是九六式机枪,营机枪排两挺九二式重机枪。三营则因为七九步枪和三八式步枪还有些不足,所以为混编营,但也尽可能的做到了以连为建制,武器口径相同、弹药可以相互通用。

    三营七连为三八式步枪,九挺歪把子和九六式轻机枪。八连为辽十三步枪,九挺七九机枪。九连则是元年式步枪与曼利夏步枪混编,机枪则是两挺比利时机枪,以及两挺启拉利轻机枪和三挺苏制转盘轻机枪。

    营属重机枪排,则配备了两挺明治三十八年式六五重机枪。三营的武器有些杂,尤其是九连的机枪还有两个口径。启拉利轻机枪的性能,与捷克式和比利时造机枪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三八式重机枪与九二式重机枪,也远远无法相比。

    不过李子元答应很不满意,认为团长这是公开将三个营,划分成了三六九等的三营长,只要有机会就将他们的机枪全部换掉。但眼下部队机枪数量无法满编,所以暂时只能混编。不过虽说三营武器口径杂乱了一些,可是这总比没有要好。

    各个营每个连,都配备了两个掷弹筒。营属机枪排,除了重机枪之外还有两挺苏制轻机枪。团则直属一个配备了四挺苏制重机枪、两挺转盘轻机枪,一挺十三毫米高射机枪的直属机枪连。一个下辖山炮一门、步兵炮两门的山炮连,一个装备四门迫击炮的迫击炮连。

    还有通信连、工兵连、侦察连,团直属警卫连和辎重连各一个。以及装备了三七平射炮、二十毫米小炮各两门的小炮排。全团已经无一支晋造三八式步枪,原有的晋造武器除了部分*和两挺机枪之外,已经全部转为库存。

    多出来的苏制轻重机枪,也全部转为储备。因为苏制弹药来源困难,所以李子元将所有营以下苏制机枪,除了给三营留下两挺之外全部收缴回来。集中库存弹药,供应给团直属机枪连使用。

    尽管有一个营武器装备有些杂乱,但现在全团武器装备充足,达到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挺轻机枪的水平。不过与之前相比,李子元减少了部队机枪的数量。将营属重机枪,最终压缩到了两挺。

    重机枪威力的确大,但是也相当的笨重。无论是苏制马克沁、国造的,还是九二式,都足足有一百多公斤。机枪带多了,在部队没有多少骡马的情况之下,会严重影响到部队的行动速度和效率。

    所以,李子元将营以下的重机枪编制进行了调整。多余的国造马克沁和三十节各两挺,一挺法制七九重机枪以及九二式重机枪两挺,与苏制机枪都转为库存。倒不是不给三营多出来的七九重机枪,而是考虑到弹药的问题。

    有枪无弹,基本上等于没有枪。李子元自参加红军以来,就吃够了弹药不足的苦。而自从独当一面开始,弹药的问题对他来说,也是最头疼的问题,绝对没有之一。每一场战斗他都得精打细算,怎么样才能用最小的消耗,缴获到最大限度的弹药。

第六百六十八章 不平静的春节() 
在主要弹药来源依靠缴获的情况之下,李子元只能按照弹药来源划定武器装备。山西的伪军和日军,大部分还是以六五口径的晋造和日式武器为主。七九口径的武器不是没有,而是数量并不是太多。

    日军给伪军补充弹药,也是控制异常严格的。尤其是原本使用就不多的七九子弹,控制的更加严格。现在部队的那点积蓄,都是李子元苦心积攒下来的。相对于六五子弹来说,七九子弹并不是很充足。

    而日军除了部分在战场上,就地使用缴获的中国军队武器之外,大部分还是使用自己制式的六五子弹。毕竟相对于依靠缴获的七九子弹作战,在自身有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情况之喜爱,并不是一件靠谱的事情。在山西战场七九子弹,缴获的机会并不是太多。

    再加上七九子弹,本身就分为几个型号。伪军使用的武器,更多的是只能使用老式圆头弹的汉阳造和元年式,中正式和捷克式并不多。而中正式和捷克式,根本就使用不了老式的圆头弹。如果强行使用,很容易出现卡壳问题。

    汉阳造能用中正枪弹,可是得对枪进行一定的改造,而且也容易炸膛。再加上挑食的机枪,有限的七九原厂子弹保证一营使用,还算是相当的富裕。但是再加上三营使用,那数量就不有些不足了。

    尤其是只能使用原厂子弹的捷克式机枪,数量还是相当多的情况之下。李子元不能不经过慎重考虑,将七九子弹只保证一营的机枪使用。九二式重机枪使用的七七口径子弹,也基本上是差不多。

    所以李子元宁愿被部下误解,也要保证机枪子弹足够使用,并有一定的富余量。在他看来没有子弹的重机枪,还不如有*和刺刀可以用的步枪好用。所以,三营既没有配备七九重机枪,也没有配备九二式重机枪。

    而是选择了能使用三八式步枪的六五子弹,明治三十八年式重机枪。毕竟现在缴获六五子弹,可比缴获七九和七七毫米子弹容易的多。这就是八路军的现状,使用武器优先考虑的不是好用不好用,而是能不能保证弹药的来源。

    就算是老套筒、汉阳造和元年式这些老爷枪,只要能够保障弹药充足,李子元搞不好也会将自己部队的枪械,都换装成这些老爷枪。这只是一种在无可靠补给,无可靠弹药来源情况之下的无奈选择。

    除了部队装备齐全之外,李子元手中还有一百多条曼利夏步枪,以及一批晋造步枪和汉阳造、四年式步枪作为储备。但是数量已经不是太多,加在一起也只有四百多支。不过这已经够他在需要的时候,在装备一个营的。

    如果不是这次缴获了几百条枪,扩编的时候那可就真的要挖光了库存了。现在李子元的部队拉出去,几乎全军区都很羡慕。一次拉练的时候与另外一个甲种团偶然相遇,李子元所部的武器装备,差一点没有把那个团的干部和战士给馋死。

    战士子弹每人六十发、东北造和日式*每人各两个。轻机枪子弹基数为八百发,重机枪两千发子弹的基数,在全军区都是独一份。为此李子元在军区整风会上,被司令员不轻不重的批评了两句嘚瑟。

    这些轻装下来的武器,用油布都仔细包好,运到了当初发现藏着那批山炮弹的地点隐蔽起来。至于壶北独立营,李子元已经调拨过去一批汉阳造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