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396章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396章

小说: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不往回抓,也是因为部队整天在行军作战之中,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找回那些逃兵。就连李子元自己,当初要不是现在才知道是老班长在盯着,也搞不好当了逃兵。所以说,老班长当了这么多年的班长,手下没有出现一个逃兵,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

    当然,当年老班长也是逃兵出身。还成了在一支经常被欠饷的军阀队伍里面,带了那么多年兵从来没有出现一个逃兵的董平奇耻大辱。但这其中可不单单是有些手段那么简单,对自己手下战士心理状态的了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可能老班长根本就不懂得心理状态,是一个什么玩意。更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门学科叫做心理学。但是带兵多年的经验,主要是在基层带兵的经验,却是让他对自己手下战士,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心理状态都有一个相当的了解。

    老班长带过这么多的兵,对战士的心思应该也是看的最透一个人。让老班长去解决这个问题,李子元认为自己绝对是没有找错人。所以李子元决定解决这个问题,以老班长为主,各连队的政工干部,反过来配合他。

    不过尽管李子元并未有说出其他的事情,但是他坚持让老班长参与整训部队的做法,还是引起了老班长的一定怀疑。都说人老精、鬼老灵,经历了这么多的老班长,很多东西一想就明白了。

    有时候,有些事情对于明眼人来说,话不用说的太透。李子元的话音落下,老班长仔细打量着李子元好大一会,才道:“你小子这张嘴,倒是真能把死人给说活了。我可以试试,也可以做最大的努力。”

    “但究竟能起到多少作用,这一点我也不知道。我参军这么多年了,除了当了一年多战斗班长之外,就是一个伙夫头。从来都没有搞过政工,玩嘴皮子那种事情,咱天生就不行。所以能做多少做多少,但有没有效果我是不敢保证。”

    听完老班长的话,李子元正想再说点什么,好好的鼓励老班长一下。但老班长却是站起身来,拍拍屁股向外走去。临出门的时候,老班长没有理会李子元,而是看着外边的大李,突然开口道:“你个狗日的很聪明,看东西也挺准。”

    “不过,你最好少玩你的那些小聪明,否则早晚有一天,你小子会栽在这个问题上。太聪明的人,不适合玩政治。你小子以后就老实的在军队里面待着吧,无论别人怎么说,都不要下地方去。”

    “马政委是个实诚人,尽管有点小聪明,但没有太多的花花心眼子。他和你不一样,在军事上没有太多的才干,路不会走的太远。他将来要是有难的时候,你小子能拉一把就拉一把。何参谋长你不用担心,有些东西他比你看的透。”

    “至于董平,你要是想保住他,就别让他离开你的视线。你小子将来会走的很远,我今天和你说的这些,是看你娘的份上。这些话,我不会说第二遍,你小子也别往外传。话里的意思,你自己品味就得了。”

    “还有,等你二姐回来之后,让她来找我一趟。这丫头都当娘了,还这么能出幺蛾子。王诚那小子,也不知道好好的管管她。不过,这丫头办事比你靠谱的多。这个时候,在那边的确不是什么好事。有些东西看透了,但不说透这就是她比你聪明的地方。”

    “到了前线是有些危险,但在前线是非也少。你也别问我,他们什么时候到,估么着也就这两天。还有,常娟那丫头我看着不错,差不多就定下来吧。别挑花了眼,到时候没有办法收场。”

    “那个杨静,如果能避开还是避开一些好。她的个性太强势,不太适合你小子。常娟那丫头外钢内柔,而且识大体。军事斗争你是把好手,但是其他方面的事情,有她在你身边,还是让人放心的。”

    说完这番话之后,老班长也没有搭理听完他这番话之后,目瞪口呆的李子元。直接迈出了李子元的团部,挥挥袖子不带一丝云彩的走了。留下身后,被他这番话弄的瞠目结舌的李子元愣在那里。

    等到老班长的背影,彻底的消失在门外,李子元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老班长这番话无疑证实了他之前的判断,老班长的身份果然不一般。尽管有些东西没有直接说明,可话里话外的提醒他也听明白了。

    老首长与李子筠要调回来,这件事情自己都不知道。老班长居然清楚的很,而且还让李子筠回来去找他,说明对李子筠的身份他早就知道。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这些东西谁能掌握?

    老班长临走时候的这些话,尽管说的有些云山雾罩,但李子元知道这是在提醒自己。只是李子元有些不明白,老班长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提醒自己。难道出了什么事情?还是上面有什么动静?

    一头雾水的李子元,尽管很感谢老班长的提醒,但他还是有些不明白老班长说这番话的原因。他的话中有些东西是很犯忌讳的,李子元不是不明白。而且尽管老班长不提出来,李子元也不认为自己与杨静之间会有什么。

    可今天老班长明确提出反对,却是让李子元有些搞不明白。只是就在李子元一头雾水,不知道上面究竟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几十年后,那场持续了整整十年政治运动,难道老班长会看的这么远?

    还没有接到上级传达文件,并不知道这个时候,黄河那边正在发起一场运动,而且随着运动的推进有些过火趋势的李子元。还以为老班长在提醒自己,几十年后的事情。想到这里,李子元摸了摸被惊出来的一脑门子冷汗。

    除了暗自侥幸自己选择正确之外,同时也在背上冒出了一层白毛汗。摇了摇脑袋,李子元不想在往下想。有些东西,自己还是少知道为妙。不过今天老班长的提醒,也让李子元心里面更有些看不透他。他总感觉老班长身上,好像蒙着一层雾气一样。

    不过虽说将部队内部关系调整,交给了老班长为主去处理。但李子元却并未清闲下来,在马永成去分区开会没有回来这段时间里面,李子元是忙的团团转。一边不断的派出侦察员,去敌占区详细侦察,一边还要挨个连队的走,与干部和战士分别谈话。

    一天到晚,倒也是显得忙忙碌碌的。好在这段时间,杨静也没有来打搅他。同时正在组织壶北恢复生产自救的常娟,不知道是真的很忙,还是刻意的躲着他,也没有过来打搅他。这一点,让李子元轻松了很多。

    除了找干部和战士谈话,配合老班长的工作之下。李子元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下一步准备进行的营救行动上。在部队内部问题没有彻底的解决之前,李子元此次行动还是决定以小部队为主。

    而军分区也已经给了李子元回电,同意他酌情组织一次营救行动。但是军分区也要求李子元,既要将壶北境内被捕的青壮年营救回来,也要注意保存实力。对敌占区的行动,要按照军分区统一的部署,采取以武工队的形势渗透为主。

    军分区在电报上告诉李子元,会派专人将军分区收集的情报尽快送过来。这方面的行动军分区也在着手准备进行,情报工作方面已经有一定进展。军分区的整体部署,会随着情报一同送过来。

第五百二十七章 王均() 
接到军分区的回电,并在第二天接到军分区派专人送过来的敌情通报后。李子元立即将张子健、何三亮、董平、刘连明、王均,以及几个营级干部召集到一起,商讨这个行动究竟怎么打。

    除了上级的敌情通报之外,这两天侦察连自己也摸到了一定的情报。情报的汇总,已经由王均整合完成,现在就看李子元怎么做了。这一战对于李子元来说,尽管现在不是一个好的时候。但这一战,他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打的。

    不仅必须要打,而且必须要成功。这不仅仅关系到潞东根据地恢复的速度,而且还关系到根据地的民心。大批被捕的青壮年无法解救的话,对民心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也就是说,这一战对于李子元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退路。

    也正是因为对此战的重视,所以李子元还是决定,在战前充分的发挥军事民主。将营以上干部召集到一起,大家一起坐下来研究行动方案。虽说做不到百分之百的把握,但也尽可能的将此次行动预案,做的周全一些。

    当然,这也是李子元一贯的风格。战前军事民主,战时军事独裁,这就是李子元的特点。用他的话来说,战前商议的时候,所有的干部都要拿出自己的观点来,供大家商议和讨论。到了战场上他就是天王老子,就必须要严格服从,有不同意见也得收着。

    这次李子元将大家召集到一起,除了这一战的重要性让他需要充分考虑,其他人的意见之外。就是他风格中的军事民主,有什么意见在上战场之前提。到了战场上,想提意见那就没有机会了。

    此次参加会议的除了营以上干部之外,还有贺会章与周同这两个炮兵连的正副连长,眼下兼任作战参谋的董平与王均。尤其是眼下很是被李子元与何三亮另眼看待的王均,被李子元点名要求必修参加。

    早在撤回潞东根据地之后,为了更好的展示整个壶北敌占区的形势。经过李子元的同意,王均制作了一个比例适当,精度极高的沙盘。将这个壶北敌我形势对比,全部清晰的标示了上去。这个沙盘制作完成之后,李子元是满意的不能在满意了。

    王均进入状态如此之快,说实在的有些出乎李子元的意料。而这个沙盘制作的精度之高,更是出乎李子元的意料。军区他不知道,但是军分区作战科的参谋,可是做不出这种高精度的沙盘。

    先不说工兵方面,王均在绘图和沙盘上的功底,用李子元的话来说,给一个营的装备都不换。而何三亮对于王均这个作战参谋,更是满意的不得了。相对于杂牌军出身,没有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纯粹是土法培养参谋出身的何三亮来说。

    王均这个正儿八经军校出来的参谋,受过的正规系统军事教育,对于他来说相当的难得。至少在图上作业方面,根本不用他操心。这个沙盘一出来,何三亮与李子元的感觉并未有什么不同。一句话,那就是满意的不能在满意了。

    在参加会议的人员到齐之后,李子元对王均公开提出了表扬。而且表扬的话,甚至可以用夸奖来形容。李子元的用意,就是给王均充分打好一个底子,充分赢得各方面的认同,加快他融入部队的速度。

    不过担心传出去王均被上级挖了墙角,有了前车之鉴的李子元,再三要求与会人员不许外传。并再三强调,他这番表扬的话只能内部消化,谁传出去他会给予最严厉的处分。李子元的这个有些无厘头的要求,尽管引发了哄堂大笑,但别人看向王均的眼光却是不一样了。

    至少参加会议的人员都已经清楚,这个王均现在肯定是李子元的爱将。而跟随李子元时间长一些的干部都知道,一旦被李子元看重,他是真敢于使用和放权。也就是说被李子元看中的干部,李子元会充分发挥这个人的能力。

    不过听到李子元与何三亮的表扬,以及大家看过来的目光。王均只是淡淡的一笑,显得很是有些大将风度。王均淡定的表现,不仅更得李子元与何三亮的喜欢,就连一向对那些中央军校毕业生很是不以为意的张子健,都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招呼众人落座后,在李子元的示意之下,王均拿起一根柳条权当指挥杆,向在座的众人介绍起敌情:“根据侦察连的情报,以及上级有关部门敌情通报来看。眼下在整个壶北西部地带的日伪军,主要以伪军为主。”

    “壶北县城以及壶北至长治公路沿线,驻扎有伪独立师一个团。除了壶北县城驻扎有一个营的伪军之外,其余的两个营分别驻扎在壶北至长治公路沿线。该部在短时间之内能够集结出动的部队,为两个建制连以及团属机炮连。”

    “这部分伪军投敌前为晋绥军一个加强营,从请报上显示防御能力突出,但是进攻作战水平一般。虽说在投敌之后,进行了一定的扩编,但是总兵力也只有一千余人,能够在短时间集结和出动的不足三百人。”

    “而平川、落马、硚口这个三角地带,并平连公路沿线的伪军为伪壶北县警备队一部。该部的兵力以原壶北警备队主力,加上原伪晋南建国军一部编成。该部在壶北境内为第一、第三两个大队,以及机枪中队与迫击炮中队各一个,总兵力在一千三百人。”

    “我认为与驻扎壶北的那个伪军师相比,这支伪军更应该为我们所重视。除了该部长期驻扎在壶北,熟悉地形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