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374章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374章

小说: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去见政委的。

    再说一向与驭下极严,极少给部下讨价还价机会的政委相比。李子元还是愿意去找师长,就算挨训的话,师长批评的也不会那么严厉。更何况这次是师长看中的,还是找师长比较好一些。

    等到得知上级也看中了何三亮想要调人的消息,李子元火烧屁股一样的跑到师部,见到师长还没有等他立正敬礼。师长见到他,却是先开口道:“李子元,你怎么来了?正好,我还要派人去找你。”

    听到师长要派人找自己,李子元心里面咯噔一下。以为师长是准备与自己谈何三亮的事情,李子元急忙道:“师长,我想找您谈一点事情。您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不用多长,半个小时就行。”

    李子元的话说完,看着他脸上有些急切的表现,师长笑了笑让自己身边的参谋和警卫人员都出去后,示意李子元坐下之后才道:“说吧,你找我有什么事情?看你急的满头大汗,就算冈村宁次要见你,也不至于这个样子吧。”

    师长的调侃,李子元摇了摇头道:“师长,我想和您谈谈老何的事情。您能不能把老何给我留下来?我也知道上级机关现在也不宽裕,可再差也不差老何一个人。军区十几万的部队之中也是人才济济,军区从那里调人都很方便。”

    “您是师长,一个调令就可以调到合适的干部 。可我这里就这么一个人,被您给调走了,我可就再也没有地方去找了。我们团防区位于整个太行区的西南门户上,我们团的战斗力要是被削弱,受影响钓的不是咱们根据地吗。”

    “师长,不是我这个人本位主义,我那里真的离不开老何。我这边就那点墙脚,要是再挖可就真的挖塌了?咱们军区这么多的部队,比老何水平高的不有的是。师长,人才还是得放在一线部队才能锻炼出来不是?”

    听完李子元这番话,师长总算明白了李子元这个家伙,火烧火燎的跑到自己这里来做什么。不过对于李子元不想放人的想法,师长并没有直接给予答复。而是站起身来,在屋子里面转悠了几圈之后,才看了看一脸焦急期待的李子元。

    而师长始终没有答复,让李子元心里面多少有些忐忑不安的感觉。对于师长看向自己的目光,李子元也有些躲躲闪闪的。他突然感觉到自己来师长这里,这次来的实在有些突兀了。但既然已经来了,李子元也知道自己就不能再缩回去。

    沉默了好大一会,就在李子元被师长盯得心头直发毛的时候,师长才开口道:“李子元,你小子一贯滑头。你那里是不是真的离开何三亮就玩不转了,这话你小子蒙谁呢?如果被调走一个干部,你的部队就带不动的话,那我看你这个团长就当的不合格。”

    “如果只能依靠一个参谋人员才能打仗,我用你小子当这个团长去干什么?一个合格的军事主官,在战场上归根结底依靠的还是自己的水平,以及对战场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要是离了拐棍就不会打仗,那只能说这个团长当的不合格。”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是带兵的人,这一点你应该清楚。革命军人就要服从命令,那里需要那里去。我们是一支有着铁一样纪律的军队,别说调动你的一个干部,就是调动你李子元,接到命令也得马上打起背包走人,而不是去讨价还价。”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小子是怎么学的?怎么,就允许你小子到别人那里去挖墙脚,上级调动你一个干部就唧唧歪歪的不愿意?你那个三营长那里来的,别当我不知道。人家老部队告你不经过任何手续,私下调人的状子还在我这里压着呢。”

    “让你独立作战,不是让去当山大王自成一个山头。我承认你的这个团,还未完全组建完成,就参与此次反扫荡作战。在投入战场前,各级干部的缺口都还没有补充完成。但这并不是你小子,去挖人家墙脚的理由。”

    “你小子挖人家墙脚挖的理直气壮,怎么总部机关调你一个干部,就跑我这里唧唧歪歪的不愿意?还说你这不是本位主义,你小子这不是本位主义是什么?上级对每一个干部的使用,都是通盘考虑的。留在你那里是锻炼人,到我这里就不是了?”

    “我看政委让你写的三千字检查不够,应该再加上六千字,你才能好好的认识一下自己的错误。告诉你李子元,别以为打了几场胜仗,你的尾巴就可以翘到天上去。我告诉你,你现在的那点水平,离一个合格的干部还差远了。”

    听到师长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有些不善。也知道今天的这个做法,有些草率的李子元大气都不敢出,只能老实的站在那里接受批评。要是真的惹恼了师长,那可就真的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了。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老实站着的李子元,师长的火气倒是消了许多。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部队是一个有机整体,对待干部的使用,每一个做上级的都会通盘考虑。你不能划拉到盘子里面的都是自己的菜,别人就动不得。”

    “部队不是你自己家开的,我们的部队更不是那种军阀的部队。调你的一兵一卒都不行,这种现象绝对不能出现在我们的部队。你这种山头主义的思想,很严重也很危险。告诉你李子元,这次我可以不追究你的这个事情。但是我跟你说清楚,绝对没有下一次。”

    师长的话音落下,沉思了一下后,又开口道:“这次我找你来,是有些别的事情要和你谈。原本这次是政委要和你谈,但政委去北方局开会了,所以这次我来和你谈。你小子少给我稀里马哈的,有些东西你给我记住了。”

    “第一,根据眼下形势的变化,总部决定实施第三次精兵简政。这次总部下了最大的决心要精兵简政,与以往的几次不同。这次总部决定来一个彻底的大手术,化主力为地方部队。原有的几个主力旅,全部都合并到军分区去。”

    “但化主力为地方部队,并不是军区就彻底的撒手不管。军区内部要编成几个团的机动作战部队,平时隶属各个军分区,在必要的时候归属军区直接掌握和使用。你的部队是第一批被编入的部队,所以你的部队要做到随时能够拉出来。”

    “你之前的表现很不错,将一支新部队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给带出来了。这次将你的部队并入军区直接掌握的机动部队,也是对你前一段时间工作的肯定。但你也不要骄傲,利用眼下形势相对平静的阶段,沉下心来好好的练兵。”

    “主力部队,不是张嘴说说就是的,更不是头顶上顶着一个主力部队的名头,就所有的事情万事大吉。要作为定海神针一样,在关键的时候要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进攻的时候能攻的上去,防御的时候要稳如泰山,这才叫做主力部队。”

    “这次将你的部队也编入,是我和政委经过深思熟虑的。除了你们团之外,其余的全部都是清一色的老骨头部队。全军区那么多的地方武装,你的这个团是唯一一个编入的。这是你们在战场上表现的一个承认,但也是一个很重的担子。”

    “因为这意味着你们这支新部队,要与那些从红军时期就一脉传承下来的老部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幅担子你能不能挑起来,就看你今后的表现,能不能承担起这个重担。我相信你李子元是响鼓不用重锤的,但是骡子是马还是要看战场上的表现。”

第四百九十八章 肉疼的李子元() 
说到这里,师长看向目光变的更加严肃,顿了一顿才继续道:“第二,你小子上报的编制表,你在哪糊弄谁呢?潞东那一战,你的部队伤亡的确不小。可那一战结束后,你的部队不算轻伤员至少还有九百多人。”

    “但再加上你那些送到各级医院的伤员,以及可以在你们自己驻地休养的轻伤员,可就远不止九百多人了。另外你的三营眼下已经归建,如果把三营剩下的这一百多人,以及他们移交给兄弟部队照顾的几十名伤员,你小子的部队至少应该还有一千二百人。”

    “你前天派人送过来的那个编制表上,才上报九百刚出头,也就是说你给我打了整整一个建制营的埋伏。李子元,你是当我和政委都那么好糊弄,还是当别人集体眼睛不好都看不到?你小子没事给我耍什么滑头,是怕上级抽调你的部队,还是有其他什么心思?”

    “还有这武器编制,你的这个数量也不对,你小子是不是给我打埋伏了?潞东那一战,你的轻重机枪数量,至少是你编制表上的一倍还多。按理说,部队分散活动,你的部队兵力编制军区不应该卡的太死。但是有一点我和政委都要提醒你,你要考虑到地方的承受能力。”

    “晋东南去年的旱情就不轻,今年自开春到现在几乎是滴雨未下,旱情已经是相当的明显化。如果春旱的情况持续下去,今年恐怕又要是一个灾荒年。而且这次日军对太行根据地的扫荡,造成的破坏还要重于往年。”

    “整个太行根据地被抢走的粮食,达到了上百万石。大量的衣物和被服,都被日伪军烧毁或是掠夺。甚至有几个区的存粮不是被毁,就是被日伪军抢走,自身尚需救济。大批的牲畜被掠夺,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农业生产。”

    “尤其是你们潞东军分区,这次是日伪军扫荡的重中之重,损失也是全区最大的。全分区一半的存粮被毁,三分之二的牲口被杀或是被抢走。上千的群众被杀害,被绑走的青壮年达到了两千多人。整个潞东地区的元气,甚至没有个几年都恢复不起来。”

    “杀民养兵,那不是我们八路军的做法。战斗力保持固然重要,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也要考虑。现在全根据地都处在自太行根据地创建以来,一个最严峻的困难局面。天灾、人祸接连不断,老百姓的生活已经陷入困苦。”

    “你小子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部队扩充,也要考虑到老百姓能不能供养的起你们。老百姓养活一个战士,需要付出多少斤小米?大灾之年,又是在日军空前规模的大扫荡之后。整个晋东南的老百姓,就是在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又能拿出多少粮食?”

    “现在全军都准备大幅度的精兵简政,缩编主力部队,将主力部队地方化。将几个旅都撤销建制,编入各个军分区。甚至一部分地方武装,直接改为非脱产部队。你小子也要执行军区的规定,别在这个方面搞的太出格。”

    “不仅不许增加驻地的负担,还要想办法自力更生,以便减轻当地老百姓的负担。与当地群众同舟共济,共同渡过眼下的难关。你想要扩充部队可以,但是给养的问题你自己解决。至于是去日伪军那里抢,还是你自己种我们管不到。但是有一条,不许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还有,这次缴获的武器要上缴大部分。你小子不许藏着、掖着,像一个土财主抠抠搜搜的,更不许给我打埋伏。那些武器都给你,你小子养活的起吗?尤其是那些苏制口径的武器,有限的缴获消耗光了,你去哪儿补充?”

    说到这里,这位老帅看着摆出了一副老实的面孔,在那里低头接受批评的李子元。却是摇头苦笑了一小会之后,沉吟了一下后,还是开口道:“你那里收容四十军的人,你究竟打算怎么处理?是想着收编还是遣送出境?”

    “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他们的那位庞老总在被俘之后,已经正式投敌。出任汪伪开封绥靖公署主任,日军和汪伪政权已经将他的部队编为一个军。与同时投敌的新五军,编制为一个集团军。”

    “这种情况的出现,会不会引起这些人的心理变化,现在还不得而知。你要知道,他们的那位庞老总,在四十军官兵中的威望。而且这个军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他一手带起来的。经历过历次军阀混战都没有垮掉,内部凝聚力是相当强的。”

    “你小子要注意这些人的心里动向,如果实在不行就礼送出境。他们的军没有投敌的部队的,已经撤到了黄河南岸。如果他们实在无法稳定,军区派人送他们过黄河。记住,有些东西过犹不及。还有你的部队,现在的成分有些太复杂了,需要好好的整顿一下。”

    “过几天,军区会派一部分干部到你的部队任职,主要是政工干部,先把你的那个草台班子完全搭建起来。你小子别对下派干部有什么抵触,要好好的配合他们工作。尤其是在对部队的整顿上,一定要配合好他们。”

    “我知道你小子有股顺毛驴的脾气,眼睛里面揉不得沙子。但你要记住,部队内部稳定与否,是关系到目前复杂局势下,你的部队能不能生存下来的关键。一时的表现,不是一世的表现。所以,你小子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