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340章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340章

小说: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伪军团长有些混乱的汇报,其实让日军也无法确定偷袭者,究竟是那个方面的部队。这些偷袭者身上的军装,可是相当的杂乱。有便衣、有棉军装,还有南京方面的军装。从这一点上,倒是有些与八路相似。

    可从火力和战术运用上,可就与八路有着天壤之别了。从伪军团长汇报的对方火力部署情况来看,即便是没有加上从西窑沟抢夺的武器,自身的火力也很强大。轻重机枪和掷弹筒,以及迫击炮的数量,远远的超过一般八路团级部队,应该有的火力配备。

    而且除了部分日制轻武器之外,使用的武器大部分都是重庆方面使用的制式步枪。而且从现场遗留的弹头来看,这股偷袭者根本就没有配备汉阳式步枪。从这一点上判断,又有些不像是八路。

    不仅数量相当的充足,而且弹药明显也不缺乏。机枪数量很多,居然有几挺法制七九重机枪。轻机枪中比利时和捷克式轻机枪的数量,也为数不少,甚至还有丹麦造的轻重两用机枪。从这一点上来看,又有些像是重庆方面的军队干的。

    可眼下林县方面的部队不是已经被打散,就是已经溃逃南下,再不就已经进了战俘营。战场周边又没有晋绥军,更没有其他的重庆方面军队。敌人在撤走的时候,将战场打扫的又很干净,不仅没有遗留一个伤员,居然连尸体都没有留下一具。

    那个伪军团长乱七八糟的供述,不仅没有让日军能够确定袭击者的身份,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日军的视线。但不管是谁干的,大批物资被抢,部分炮兵加上一个步兵中队被消灭,日军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以日军一贯的瑕疵必报做法,那里会轻易的放弃?日军调动和行动的速度很快,一时之间整个晋南战局,因为一个小小的西窑沟之战,便从林县又被拽回了陵川。不过负责这个方向作战的三十五师团,在调动大量多的参谋研究之后,还是认为是八路作案的可能性大。

    除了八路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在皇军对他们扫荡的时候,偷袭皇军的补给线这种玩的异常熟练的战术之外。军装的混乱,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们的身份。八路的确大部分都装备很差,缺乏弹药和重武器。但并不是说,八路一点装备精良的部队都没有。

    从战区周边的整体态势来看,除了八路之外也没有其他力量,还有这个能力和胆子来偷袭。从偷袭西窑沟的手段来看,除了极端没有武士道精神,只会在背后下手并擅长偷袭和夜战,经常这么干的八路之外,重庆军可没有这个本事。

    还有该部在夜战中,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也不是同样不擅长夜战的重庆军能够具备的。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南京方面第二方面军教导团就装备了法制重机枪。十里岭一线该部两个营被消灭,所携带的部分武器落入八路手中是极为可能的。

    尽管还有些不确定,但三十五师团所有参与研究的作战参谋,都一致的认为对这支部队的扫荡和清剿,必须按照对八路作战的办法来。如果按照对付重庆军的战术,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参加清剿的部队全部两手空空。

    八路组织严密,极为擅长在情况不利之下分散突围。以机动灵活的方式,从合围圈上寻找到漏洞,在逃之夭夭后在重新编组起来。同时他们非常善于蛊惑老百姓,让老百姓主动为他们打掩护,这也是他们屡教不灭的原因。

    用对付八路的办法,同样可以对付重庆军。可如果要用对付重庆军的办法,却对付更为难缠的八路,大部分的结果都是什么都抓不到。不管偷袭西窑沟的这股武装是不是八路,用这个战术肯定是适合的。

    同时所有参与研究的人都认为不仅这批武器,是绝对不能落入缺少武器和弹药的八路手中,以免让他们如虎添翼之外。更要防止他们借机向晋南渗透,不能让帝国陆军的忙乎,反倒是成全了他们。

    不过虽说鉴定偷袭者身份的时候,耽误了一点点的时间。但下面的日军动作效率,却是并未受到太多的影响。此刻陵川境内的日伪军,在得知西窑沟一线的战况之后。不顾鹤田沼楠的一再反对,将原本配合鹤田沼楠作战的,三十五师团所属日伪军全部抽调回来。

    除了以一部以西窑沟为核心,向周边山区扫荡以搜索偷袭者之外,另外调集大量的部队沿着壶关与陵川的交界处布防。尽管一时没有确定偷袭者的身份,但各方面的日军行动目标很明确就是山区。

    日军认为这股偷袭者不管是谁,是绝对不敢渗透到平原地带的。他们的消失,可定是进入了山区。尽管日军在某些方向发现了大量重载马匹的蹄印,但还一时还没有发现这股偷袭者的确切行动方向。

    除了调动自己的参战兵力之外,三十五师团长亲自找那位汪伪第二方面军总司令。要求他的主力全部北上,在壶关与壶北交界处重新构筑一道封锁线。并明确作出承诺,未来可以将晋东南所属五县,以及豫北的林县、辉县全部划归他的防区。

    并允诺他可以在扩编一个师,武器装备方面由全部由日军解决。已经运到的一批英制装备,优先补充给他的部队。如果他能肃清豫北以及晋南的八路,日军方面还可以考虑,在给他扩编部分部队。

    这位在中原大战之后,饱尝失去部队苦过的总司令,二话没说调动他驻扎在豫北、鲁西的部队,全部集中到新乡。然后利用日军提供的大量卡车,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进驻了高平、陵川、晋城、阳城、泽州等五县。其驻扎在豫北的一个军,在第二天就进入林县境内。

    其实这位老兄还不知道,日军之所以这次给了他这么大的好处,将整个山西最富饶地区,也是主要粮食产区的晋城盆地交给他。除了认为这个家伙部队的战斗力比较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那位此次投敌的东陵大盗,也需要地盘去安置。

    另外林县方面的那位总司令,已经在林县山区被俘获。这位总司令在重庆方面影响力很大,华北方面军正在劝说他投降。虽说眼下这位老兄已经明显心动,正在与日军方向谈条件。华北方面军担心曾经抗日坚决的他不稳定,准备将其调往远离重庆军的鲁西。

    这位还不知道,日军利用这种手段将自己调离了,曾经占据多年的地盘的老总,此次可谓是格外卖力。他的部队不到五天之内,就基本上全部到位,可谓是效率相当的空前。当然日本人的第一个承诺兑现了,但后续的承诺什么时候兑现,那只有天知道了。

    而原本固执己见,坚决不同意将眼下部署在壶关与平顺交界处,正在扫荡的兵力调动的鹤田沼楠。在第一军司令部严令之下,也只能放弃原本的想法,带着部队南下进入壶关地区,配合陵川的日军行动。

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方风雨(二)() 
几年的交道打下来,日军对八路习惯性的战术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毕竟以日本人的精明,从三七年到四三年整整六年的时间,还摸不出来八路的战术和战法,以及八路最大的弱点,那就也不叫鬼子了,成了一群日本成批培养出来的蠢猪了。

    在日军看来八路的武器装备和弹药补充能力,的确不如重庆方面。可在敌后的生存能力,以及转空子、打闷棍的能力,却远不是重庆军可以相比的。自己打垮了林县方面三个军的重庆军,去掉了一个心腹之患。

    可打垮林县方面容易,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自己能真正的控制住。一旦八路进入这些地盘,恐怕就是为别人做嫁衣了。这些八路可不是重庆军,一旦让他们进入晋南这几个县的地盘,那么日军彻底控制晋南地盘的决心,就基本上要落空。

    就算控制,也就是控制县城和交通线。至于广大的乡村,大部分都会被八路控制住。问题是控制住县城,控制不住广大的乡村,也就意味着控制区不稳。县城和公路上,是不会长出粮食来的。掌握不了广大的乡村,日本人一样要饿肚子的。

    这些八路极其可恶,你打他找不到人,他却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趁着你稍微不注意就偷袭一把。要是让他们渗透进原来林县方面控制的地盘,那占领这些地方的日军可就永无宁日了。鉴于之前中条山战役结束之后,迅速糜烂的态势,日军这次提前量打的很足。

    西窑沟一战对于日本人来说,绝对相当于一个警钟。眼下皇军大部队还在陵川和林县境内扫荡,这些八路就敢打偷袭军火重地。要是等到皇军大部队撤走了那还能了得?岂不是让他们翻了天?

    所以第一军严令鹤田沼楠,必须要配合晋南方面堵住这股八路,绝对不能让他们进入陵川以及以南地区。在第一军严令之下,鹤田沼楠即便是百般不情愿,也只能带着部队南下,配合陵川、壶关境内的日伪军作战。

    看着天上盘旋配合作战的几架飞机,知道自己一旦服从命令南下,就等于为李子元所部让开一个缺口。而自己的整个清剿计划,到这里基本上可谓全盘失败的鹤田沼楠,也只能感叹这股八路太狡猾。只是鹤田沼楠的感慨,他身边的矢野少佐根本就不以为意。

    部队在壶关与平顺交界地带,根本就没有发现这支八路的踪迹。自己的部队就停留在壶关与平顺交界地带,即不进入平顺地区扫荡,也不南下扫荡壶关地区。兵力一向都很紧张的第一军,对这种态势满意那就怪了。

    这位固执的鹤田沼楠中佐,调动了大批的部队就守着一个空空如野,待机了整整一天一夜,什么都没有抓到的伏击圈。反倒是南面被捅了一个大窟窿,别说第一军司令部了。这次被他调动的几个大队长,也都相当不满意。更何况南面的三十五师团,更加不会满意。

    这次接到上司的命令转向壶关,矢野少佐脸上没有表现什么,但是心里面对这位鹤田中佐的看法,却很是下降了一个等级。而在鹤田所部南下之后,原本在壶关与平顺交界地带的其他日伪军也快速的南下。

    在航空兵出动的几架飞机配合之下,到处寻找偷袭者的踪迹。特别是担心这股八路趁虚进入陵川,给自己在晋南的统治带来威胁的三十五师团所部,搜索力度尤其大,甚至还超过了李子元的老对手鹤田沼楠。

    只是日军虽说在壶关境内设置了三道封锁线,但重点却是南面。对于壶关境内的扫荡,只留下了鹤田沼楠一部。不过鉴于鹤田沼楠所部的兵力有些不足,第一军司令部又从壶北境内,给鹤田沼楠调动了四个步兵中队和一个山炮中队,组成的支队正在星夜南下。

    此刻已经又一次转移回十里岭的李子元,还不知道自己通过西窑沟一战,将鹤田沼楠原本被自己转移走的视线,又一次的给转移回到了壶关境内。不仅鹤田沼楠又被他给吸引了回来,就连原本三心二意的陵川方向日军,也正在调兵遣将的到处寻找他。

    但对于李子元来说,尽管还不知道又一次被他刺激不轻的日军,此刻到处正在抽调兵力向着壶关境内合围过来。可李子元也知道,十里岭不是自己就留之地。自己带着这么多的物资转移,不可能一点踪迹不留。形势的变化不会让自己在十里岭中,停留的时间太长。

    在又一次返回十里岭之后,李子元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将缴获的军装给大家发下去。全军将身上还穿着的棉军服,全部更换为单军装。至于换下来的,已经破烂不堪以及长满虱子的棉衣,则全部统统的烧掉。

    现在的李子元部队,全军上下一人一套全棉布,制式的重庆方面二四式军装。除了没有臂章和胸章,领口上也没有军衔标示,帽子上没有帽徽之外。咋一看,还以为是重庆方面的那个团。

    与眼下正处于极端困难中的太行区,其他的八路军部队相比,至少在军装的颜色和样式上统一了。当然全团目前仅有两个人没有换,那就是李子元和他身边的大李,还穿着太行部队的灰色军服。

    看着连续作战、赶路,而疲惫不堪的部队。李子元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人马上准备饭,不过他交待炊事班不仅要快,还要在多做一百五十人的饭。李子元的这个命令,让所有的干部都一愣,都不明白李子元这是要干什么。

    而接到李子元的命令,团部的司务长搓了搓手,很是不满意的张嘴就道:“李子元,你个狗日的,这团长怎么当的,粮食哪有这么浪费的。咱们就这么多的粮食,节省一点吃还能坚持两天,那里受得了你这么大手大脚。”

    “白面就这么几十袋,还得给伤病员留着,一丝一毫都不能动,老子跟你说,别看你是团长,这白面也不许动。咱们手头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