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333章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333章

小说: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加剧壶关境内兄弟部队活动的困难,并减轻八路军各部对长治周边的威胁。如果这条公路继续向北修建,进入壶北境内的话。日军也就万完成了从长治,直到河南的交通线。使得日军大幅度的降低,对比较容易遇到袭击的邯长公路的依赖。

    接到这个情报,李子元心里面却是有些犯难。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自己应该伸手,将这些被日军押着做苦役的战俘解救出来,并破坏日军抢修这条公路的企图,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但自己这边的枪声一响,却是很难在隐蔽自己的行踪。自己之前费尽了心思,才将日伪军的注意力引向了东北方向。眼下前边的百尺已经距离上党盆地近在咫尺了,只要自己能隐蔽通过百尺,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第二战术目标实现了。

    可这边枪一响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正在向壶关与平顺交界地区扫荡的日伪军,自己的行踪和目标了。以日军的反应速度,会在第一时间扑过来的。而且眼下陵川境内的敌情,自己现在还不清楚。

    最关键的是百尺周边的地形很不利,这里属于半山区与浅山区。一旦自己暴露行踪,那么周边的日伪军听着枪声,会快速的赶过来。这里不是山区,有着骑兵和汽车的日军,增援速度会相当快。

    眼下虽说陵川与林县战事都已经结束,可日伪军的清剿林县方面被打散兵力的行动还没有结束。在陵川境内,应该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日伪军驻扎。而且这里距离壶关县城和十里岭,也实在有些太近了。

    如果战斗一旦拖延,自己恐怕搞不好便宜没有占成,反倒是会吃一个大亏。要是自己周边就眼前这一股日伪军,那么李子元自然没有好说的,肯定会先打了再说。可问题却恰恰的出现在这里,周边的日伪军可并非这一股。

    只是看着这些人在日伪军的皮鞭和*之下,从事着超体力劳动。李子元知道自己如果不出手,这些人恐怕在这条公路修完之后,能剩下一半就不错了。而身边何三亮看向自己近似哀求的眼光,也让李子元也有些迟疑。

    就在李子元一时难以下决心的时候,被他派出先行侦察的刘连明,带着几个侦察员返回。见到李子元,刘连明也直接开口道:“团长,已经摸清楚咱们周边的敌情了。眼下日军重兵都在陵川和高平一线。”

    “整个百尺周边敌人只有伪壶关警备队,以及伪豫北绥靖军的一个团。另外在壶关县城,还有日军一个不满编的小队,以及一个宪兵队。除了眼下正向壶关与平顺交界处运动的日伪军,周边在短时间可以迅速调动的只有伪军的一个团。”

    “这支伪豫北绥靖军,是由第二战区投敌的一部组成,在日军整补之下装备很是有些精良,战斗力也比较强。所以被日军调来,参与此次对林县方面的作战。其中该部的辎重连,带着六十多匹骡子和三十多部马拉大车,还有七辆的卡车就驻扎百尺东南方向的西窑沟。”

    “该部的两个营以及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炮兵连,分别驻扎在百尺东南方向。不过他们的团部带着一个营,驻扎在陵川境内的平城。该部伪军装备较为精良,有克式山炮两门、日式三八式重机枪四挺。”

    “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意大利造的六五步枪,轻机枪虽说杂了一些,可数量上并不少。其中至于陵川境内的日伪军,数量有多少现在还不清楚。不过从老百姓口中得到的一些消息来看,陵川境内的日军主力,眼下还在陵川南部扫荡。”

    说到这里,刘连明顿了一顿后道:“咱们的人,在摸到西窑沟的时候,还打听到日伪军在陵川围堵林县方面部队的时候,缴获的一批武器和弹药,眼下就储备在西窑沟境内。还有日军缴获的林县方面部队,储备的单军装也在那里。”

    “听说这批武器都是中正式步枪,还有捷克式轻机枪,另外还有一部分苏制轻重机枪,以及一批八二迫击炮和炮弹。听老百姓说,二十七军因为应变不及,在日军第一轮进攻之下就将弹药库给丢掉了。”

    “之所以他们垮的这么快,除了新五军叛变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弹药库丢失,使得部队在配发弹药打光之后,无弹药可以补充。团长,要是能将这批武器搞到手,咱们可就发洋财了。”

    “还有那批军装,咱们要是搞到手,也不至于现在还穿着棉衣。你看看兄弟们,都给捂成什么样子了。行军还不到几百米,兄弟们就一个个大汗淋漓的。脚上的鞋子,也都磨得不成样子了。”

    听到刘连明的情报汇报,李子元敲了敲地图,却没有立即下决心。说实在的,武器弹药方面他的确有点动心,但是更让他动心的却是那批单军装。部队现在还穿着棉衣,一行军战士满身都是大汗。

    一是流汗过多,会消耗干部和战士的体力,也容易引起疾病来。第二点,也是最关键的。这个时候还穿棉衣,部队每一个人身上都起满了虱子。这玩意别看肉眼都很难看到,可要是传染起病来,可是不比那些比他们大得多的虫子危害小到哪里去。

    现在自己的部队,就怕出现传染病。那玩意甚至比一场血战,带来的减员还要大。这批单军装,对于眼下的李子元诱惑要大的多。还有那批骡马,对李子元又是一个很大的诱惑。自己从分区后勤部那里要来的骡子,现在没有剩下几头。

    部队所有的武器和备用弹药,还有那两门迫击炮都只能用人扛着。这无疑对部队体力,消耗是相当大的。要是能搞到这批骡马,也可以减轻部队的负担。可以说在诸多的诱惑之下,李子元多少有些动心了。

    眼下陵川境内的日伪军,暂时还不是很清楚。可刚打完了一个大胜仗,那边的日伪军应该会有所放松。只要自己动作足够快,绝对不拖泥带水的话。摸他们一家伙,解决一下自己眼下的困境,应该还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仔细的琢磨了一下周边的敌情之后,李子元派人将张马永成、张子健以及二营长找来,指着地图首先对刘连明道:“现在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我就问你一句话,那个日军分队你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一枪不发的给我解决掉。至于那一个中队的伪军,暂时不用你管。”

    李子元的这个命令,刘连明想了想点了点头道:“我们手里有一批日军以及伪军的军装,我想换上日伪军的军装摸进去,在短时间之内解决他们应该没有问题。但是最好将时间,定在下半夜比较好一些。”

    刘连明干脆利落的答复,让李子元点了点头后。又转过头对身边的张子健道:“老张,你带着你的一营加强二营五连现在就出发,我在给你侦察连的一个排,直接奔袭西窑沟方向的伪军。记住,如果能不开枪,将这些伪军直接缴械是最好的。”

    “别的东西,我可以不要。但是西窑沟的那些大车还有骡子,以及他们运来的军装,咱们要尽可能的搞到手。还有,你在临撤离的时候,将那些卡车都给我破坏掉。其余的物资,能带回来多少,就带回来多少。”

    “剩下带不走,能烧掉就全部烧掉。不过,要是没有机会,你就马上撤回来。我带着二营六连,就在西窑沟与百尺之间接应你。动手一定要利落,在撤退的时候不要贪心。速战速决,捞一把就走。”

    交待完毕张子健后,李子元对着二营长道:“你的二营,以四连跟随刘连明一同行动。他们那边动手除掉日军之后,你们立即下手将伪军全部缴械。记住,只要不到万不得已,尽可能的不要开枪。”

    “解决完毕看守俘虏的日伪军之后,你们立即带着这些俘虏就地在百尺做好准备,等待我们返回之后一并撤离。另外,完成解救之后,先给这些被俘人员搞点吃的。就算带着他们走,也得让他们有跑起来的体力。”

    简单的部署完作战计划之后,李子元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对着几个人道:“现在是晚二十时,按照老张的行进速度,大概二十四时能够赶到目的地。我们的行动时间,就定在二十四时三十分。各部队一定要记住,此战最关键的节点就是要快。”

    在该交待的都交待之后,李子元挥了挥手,示意部队开始行动之后。在几个人都不领命离开之后,才转过头对何三亮道:“老何,这次你跟随二营长一同行动。那些俘虏一旦救出来,你出面做工作。还有老何,我希望你还是不要这么感情用事。”

    “老何,我知道你这个人重感情。可重感情也得分时间和地点,要是周边就这么多的日伪军,这一仗自然无所谓。可咱们的屁股后边,还有几千随时可以转过身的日伪军呢。咱们耽误不起,也浪费不起这么多的时间。在这里每耽误一分钟,付出的都可能是战士的鲜血。”

    李子元这番话说完,没有在看何三亮的表情。转身带着六连,跟在张子健身后离开。而在李子元离开的时候,他没有去看何三亮眼神中流露出的感激。也许李子元察觉到了,但是他并没有回头。

第四百四十四章 营救与头疼的事() 
也许是担心在监管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各个工地分散休息,会让那些战俘有逃跑的机会。在歇工的时候,日军将所有的俘虏全部赶到一起休息。战俘休息地外围由伪军负责,日军只负责监视伪军。

    可能是怕这些战俘在百尺镇内不好管理,也许是担心镇内的居民,会有同情这些战俘的,掩护这些战俘逃跑。所以这些战俘在休息的时候,日军并没有进入镇内。而是在镇外用铁丝网围成一个临时监管地,作为收工后休息的地方。

    反正对于日军来说,修路又不是只修百尺这一段,随着工程进展需要不断的转移。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的为好。尽管这个伪警备队中队,就是驻扎在百尺的伪军。但因为日军不肯进入镇内休息,他们也只能全部抽调出来陪着在镇外。

    而在经历过一天高强度劳动,此时已经疲惫不堪的战俘们。吃完作为晚饭的一个婴儿拳头大的窝头,外加一碗稀的都能看出人影的粥后,就着身下仅有的一块草席,裹着身上已经破烂不堪的军装席地而眠。

    那些负责看守伪军也陆续进入了昏昏欲睡的状态,就连外围的几个哨兵,也在那里拄着枪打着瞌睡。战俘休息了,日军士兵自然不会在这里熬夜。除了两个作为监视哨,此时也昏昏欲睡的机枪手还在那里熬着之外,别人也钻进了帐篷内呼呼大睡。

    日军都忙着去睡觉,伪军更不会那么尽忠职守了。战俘们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可以利用的情况之下,全靠铁锹和锄头修建公路。又在日本人皮鞭和棍棒看押之下无法偷懒,自然是重体力劳动。这些负责监工和看押的伪军,当然也是很辛苦的。

    一方面要监视这些战俘不能逃跑,一方面又要去筹集粮食,还要满足那些皇军刁钻的胃口。最关键的是战俘要劳动,他们也要挥舞着皮鞭催促战俘干活。不能让这些战俘偷懒耍滑,给皇军来一个磨洋工。

    在加上来回巡逻的需要,劳心又劳力之下,一天下来自然也是疲惫不堪。所以在收工之后,除了几个警戒哨之外早早的就都休息了。就连那几个警戒哨都在那里摸鱼,而连一个查哨的都没有。这群乌合之众,现在神经是放松的很。

    至于八路,现在壶关境内有那么多的皇军。他们自身都难保了,那里还有胆子打自己的主意?而战俘,被俘之后都老实的很,内部还有日军在监视。自己做好外围警戒就行了,没有必要太过于表现自己了。

    此刻这些伪军压根就没有想到,一把锋利的尖刀此刻已经悬在他们的头上。一群他们认为早就躲得老远的八路,就埋伏在距离他们还不到三百米的地方,始终在观察着他们,等待着下手的机会。

    当刘连明这个全团连一级干部,唯一一个配发的手表,指针指向行动时间之后。刘连明没有丝毫犹豫的带着他的一排,快速的干掉了在熊熊的篝火之下位置很明显,早就被他盯上的几个伪军哨兵。

    干这活对于他的部队来说,那是手拿把掐相当熟练的很。要是对付日军,也许还需要谨慎一些。可对付这些乌合之众的伪警备队,那绝对是轻而易举。要是对付几个摸鱼的伪军哨兵都能出事,他刘连明也就没脸在见人了。

    收拾掉几个还处在摸鱼状态的哨兵之后,刘连明不敢有任何的停留。背着作为装饰品的南部式手枪、挎着军刀,真正的武器快慢机插在后腰带上。带着身上背着三八式步枪的侦察排,每人袖子里面藏着一把利刃的部下,直接插向了日军休息处。

    在向日军休息处摸过去的时候,刘连明干脆直接大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