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172章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172章

小说: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对于本身火力就不足的自己,同样是相当要命的。

    歪把子机枪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保证润滑油不说,那个过于精贵的弹斗一旦进一点尘土,这供弹就得出故障。谁能保证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那玩意一点尘土都不进去?所以对于这几挺捷克式机枪,李子元还是相当看重的。

    要是这几挺捷克式机枪哑火了,那就等于在战场上削弱自己的实力。所以李子元也只能很不情愿的,将中正和捷克造这两种性能优良的步枪撤出部队,改为以储备的老曼利夏步枪这种倒退的事情。

    在一方面调整装备的同时,李子元还得配合常娟和马永成,对那些补充进部队的士兵进行政治教育。八路军没有军饷,要想将这帮家伙留下来,稳定住这帮家伙的军心,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尽管这些人在中条山时候,因为那里地瘠民贫、粮食产量低下,生活水平还不如自己这边。但好赖人家那边是他们眼中的正规军,每个月即便有克扣,但或多或少也能领一部分军饷。

    到了自己这里,别说自己这些连番号都没有的土八路。就是那些正规主力部队,也从来都是没有军饷可以领的。书上的那些共产主义究竟是什么样,一般人都不明白。可眼下的八路军,正儿八经的是共产主义式的生活。

    这支从上到下都还停留在清教徒生活方式,一切都是供给制的军队之中,有时候也会发一些伙食尾子,这还是得在富裕地区活动的部队。要是在那些贫穷地方活动的部队,更是连这个都没有。

    军饷的问题,是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至于那些来自*的新兵,想家当逃兵的念头更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李子元让马永成暂时先抛开其他的问题,集中精力抓新兵的稳定工作。

    并摸摸这些兵的底子,看看能不能从其中挑选一部分有点文化的,派到军分区教导队去进修一段时间。同时,李子元也让何三亮也抽出一部分精力来,组织一个班排级干部的教导队,想办法培养出一批骨干来。

    李子元一向认为,练兵、练兵,不能只练兵、不练官。尤其是那些兵头将尾的班排级干部,他们的素质甚至直接决定部队在战场上的伤亡。所以李子元才从那些新兵之中,挑选部分老兵加上自己老部队中,抽调一批老兵全部送入教导队,准备培养出来后打乱使用。

    这边李子元新老问题是一个接一个,搞的他有些头大如斗。那边已经完成中条山作战,正在陆续回撤的日军,却是大小动作不断。当然日军首先做的是,将几次三番被打垮的壶北伪警备队重新给编制起来。

    这次三十六师团没有理会鹤田沼楠建议,继续采取从国内运过来老式武器编组警备队,并从其他方向调集得力人员负责的建议,从中条山被俘的人员之中抽调了五百人,直接将伪警备队重新编组。

    并利用中条山缴获的武器,给这个警备队配齐了武器。重新编成后的伪警备队,每个小队都达到了一挺捷克式机枪或是其他杂牌机枪,外加一个由三挺三十节重机枪组成的机枪中队,全部都是汉阳造七九步枪。

    三十六师团参谋长今村新太郎大佐,认为鹤田沼楠的意见的确是不错。切断八路从这些伪军手中获取弹药,是遏制无补给的八路发展的一个好办法。但问题是那些老式步枪,现在师团的手中没有。

    而眼下警备队重新组建又迫在眉睫,等到那些老旧武器经过大本营层层审批之后,千里迢迢从本土运过来黄花菜都凉透了。眼下三十六师团参战部队,在中条山战场缴获了大批支那政府军的武器和弹药,没有道理放着不用。

    不过这只是今村新太郎能够说到明面上的理由,而私下的理由却是只有三十六师团长井关仞,以及今村新太郎两个人清楚。那就是此次重新编组壶北县警备队,已经是从去年开始第三次编组。

    距离四一年年底的那次重编,还不足半年的时间。这期间丢失了如此多的武器装备,三十六师团实在无法向大本营交差。要知道村田二二式步枪虽说是老枪,可也是大日本帝国的制式武器。

    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再一次向大本营要求补充,三十六师团脸面何在?自己控制下的警备队,被八路军一而再的打垮,几乎成了八路的武器库。是两个人无能,还是三十六师团各级军官都是废物?

    好在这些警备队都是驻地各师团控制的,所有的武器一般都是各自师团自己解决。此次三十六师团参加中条山会战,缴获了那么多的支那军武器。还向大本营要求补充,这就是一种白痴行为了。为了三十六师团的颜面,这件事情只能私下里面解决。

    所以今村新太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鹤田沼楠的要求,坚持给重新编组的伪壶北警备队,换装了中条山战役缴获的武器。这件事情最终决定权在今村新太郎手中,鹤田沼楠即便不情愿也没有办法。

第二百三十一章 日军的新战术() 
不过明显日军加强了对伪警备队的控制,每一个小队都派上了日军顾问。虽说在一次配齐了武器,但是子弹都是按数发的。不行动的时候除了哨兵配发五发子弹之外,其余的弹药一律由日军各级顾问保管。

    原来由伪壶北县公署发放的薪饷,也该由壶北日军宪兵队按照人头发放。没有充当伪警备队顾问的那个日军中尉签字,别人连一个小队都调不动。也就是说眼下壶北伪县警备队,虽说再一次重组,但是却已经由日本人严密控制了。

    日军此次重组警备队的速度之快、力度之大,李子元倒是没有什么意外。对于兵力不足的日军来说,伪军是其控制占领区的重要一环。不在最短的时间将警备队重新组建起来,单就壶北境内的日军来说,也就是坐困县城而已。

    但王铁石这个家伙再一次东山再起,让李子元又一次见到了这个家伙的神通过大。也不知道这个家伙走了哪路神仙的门槛,居然这次又被派回来接着当他的队长。听到这个情报之后,李子元倒是郁闷了良久。

    对于这个犹如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怎么搞都搞不掉的伪警备队长,李子元眼下已经不能用佩服来形容了。不过这个家伙背后站着的是哪路神仙,李子元不知道。但有一点李子元却是清楚,等到伪壶北县警备队重新整编完毕之后,日军肯定要对壶北东部山区报复。

    从目前有限的情报来看,日军已经将其所谓新一轮治安整肃计划提上了日程。整个潞东地区的日伪政权,已经开始重新调整辖区内的保甲组织。日伪军的动作也是相当频繁的同时,也不断的派出便衣特务,对山区的据地实施侦察。

    仅仅中条山战役结束后的一个月,李子元就抓获了三、四名便衣特务。这个数量和频率在之前,是从来都没有过的。而按照李子元与刘雁来的研究来看,被抓到的只能是一部分,肯定还有漏网之鱼没有抓到。

    从这一现象两个人都认识到,日伪军对着整个太行山区,新的一*扫荡很有可能,已经是提上日程。而且此次日伪军的扫荡力度,恐怕与之前相比要大很多。日军眼下的这个所谓治安整肃计划,详细内容还不清楚,但力度肯定要比原来大的多。

    所以李子元一方面加快部队的重新编组,刘雁来不断加大情报收集力度的同时。对壶北东部山区的一些重要物资,也开始了提前的坚壁清野。一些非战斗人员,也重新进行了安置和隐蔽。

    而且李子元不断排出刘连明的直属排,或是以连为建制抽调出部分兵力出身,试图打乱日伪军重新编组保甲组织的企图,并对西部地区正在重建区乡伪政权实施破坏。以震慑那些墙头草,让他们不要以为此刻日伪军重兵压境,八路军就拿他们没有办法。

    但形势的变化之快,让李子元与刘雁来多少都有些措手不及。日伪军此次所谓的治安整肃计划力度之大,投入的兵力之多,伪警备队重新编组恢复速度之快。都远远的超过了以往的投入,以及两个人之前对形势发展的判断。

    眼下日军对战场上俘虏的中国军队士兵,已经不再像是前几年那样动不动的屠杀掉。其中部分俘虏用于扩编伪军,弥补自己兵力不足的缺点。剩下的部分俘虏或是送到东北,或是送回本土作为劳工使用。

    而眼下在南京沐猴而冠的汪伪政府,也正在全力扩充自己的伪军。日军虽说对汪伪政府试图建立自己军队的举动爱答不理的,对兵员和武器的补充也严格限制。但是对于各地这些由日军控制的地方伪军,整补和扩充的力度明显加大。

    这次在中条山战役之中被俘的数万人,除了部分军官被送往开封移交给了汪伪政权之外。剩下的士兵之中除了押往太原战俘营,准备送往山西各地煤矿做苦力之外。也抽调出相当一部分的人,补充给了晋东南各县的伪警备队。

    这些战俘都是外地的,在壶北境内无关系。相对本地人来说比较容易控制,同时也避免了本地人因为紧邻八路军根据地,而出现与八路之间相互勾结的情况。而且被抽调出来的这批战俘,也是日军精挑细选的。

    中央军被俘的人员一个都不要,只要那些杂牌军被俘人员。在确定了人选之后,还动用了一批伪军军官对其进行洗脑,给予的薪饷也比原来的警备队高一些。并在内部控制的时候,采取了严厉的连坐法。

    一个士兵逃跑,全队都要跟着受罚。每天晚上,都要进行晚点名。长治境内的日军采取这个办法,将壶北伪警备队快速的完成重新组建。当然被俘时候难以行动的重伤员,日军基本上还是一个不留的。

    在以最快的速度重新编组了伪军,并调整了日军兵力部署之后。已经完全腾出手来的日伪军,自四一年八月份开始,以日军为基干并几乎整个潞东境内的伪军全部,采取了多路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战术,对整个潞东地区的八路军根据地实施蚕食。

    此次日军明显摆出了与以往动辄抽调数万兵力,对太行山区实施大扫荡,但却因为自身兵力不足的原因,无法在根据地内长时间停留。只能在扫荡完毕之后,便收兵回营给太行山内的八路军以喘息之机的不同战术。

    采取多路对进,对太行山根据地实施一点点的挤压式蚕食。而在壶北县境内,日军将原来一直驻扎在西部平原地带,担任封锁任务的伪晋南建国军一个营,重新编组后的伪壶北警备队、伪便衣队,加上三十六师团搜索联队两个中队,一个建制步兵大队兵分三路。

    对壶北东部山区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利用兵力、火力,以及机动性上的优势,陆续重新控制了平川、落马、硚口一线。此次日军不在将落马、硚口、平川一线,全部交给伪警备队固守。

    而是将伪晋南建国军的一个营,调往了平川至硚口一线。伪警备队则全部开往落马,以及落马与潞东之间的杨树岭驻扎。而平川镇则全部由日军一个中队,加上伪晋南建国军的一个连占据。

    此次日军也就相当于将伪警备队,以及伪晋南建国军推到了前边。自己则在两部的身后,摆出一副督战的架势。并将伪军全部腾出手来,集中到了一起使用,以全力配合他们实施蚕食战术。

    至于壶北县城的防务,则调来了伪晋南建国军的另外一个营。毕竟眼下控制着整个壶北境内白晋铁路中枢的平川,在日军眼中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壶北县城,同时又是控制东部山区门户的一个战略要点。

    所以此次日军干脆将日军驻壶北境内的驻军大部,都迁移到了平川镇。只留下了伪壶北县政府、伪警察局,以及日军宪兵队驻守在壶北县城内。整个壶北县城防务,实际上交给了伪军。伪晋南建国军的司令部,也从长治境内迁到了壶北项城。

    在重新抢占平川、落马、硚口三角地带,并完成了一系列的调整之后,在八月下旬开始日军两个不满编的中队,并重新组建后的伪警备队全部兵力,晋南建国军的一个营。在其余两路日伪军的策应之下,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从落马和硚口齐头逐步向东推进。

    李子元多次试图集中兵力,先打掉这伙出头的日伪军。但都在其余几部日伪军的快速增援之下,兵力、火力都不占据优势的他,在面临日伪军三面合围的情况之下最终只能放弃原有的作战企图。

    而日军则在重兵掩护之下一步步的将据点,修建到了落马以东的合川、硚口以东的曾家沟一线,几乎将钉子安插到了李子元的眼皮子底下。日伪军在逐步向东推进的同时,又抓捕大量的劳工,抢修从落马、硚口向东延伸的公路,试图将整个壶北东部山区一分为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