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166章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166章

小说: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能给民兵搞一些备用弹药,也算是一举两得。”

    对于李子元提出的建议,王诚却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看着地图沉思了好大一会道:“你小子提出的这个建议,我看不是不可以考虑的。不过我想咱们两部的任务,还是对调一下比较好。”

    “百团大战一战,暴露了我军攻坚能力差的问题。这次中央调我这个团返回陕甘宁,总不会是让我们去休养吧。年初的皖南事变之后,现在陕北周边的形势很复杂,部队调回去说不定那天就要打仗。”

    “陕北周边的重庆方面部队,可是在陕甘宁边区周边,很是构筑了一条碉堡封锁线。在这种情况之下,部队不解决攻坚能力差的问题是不行的。虽说缺少必要的武器,可咱们也不能就这么坐等着。”

    “来之前我已经向司令员和政委汇报一下,在走之前部队寻找机会打一场规模适度的攻坚战,以提升部队的攻坚能力。如果能够摸索出一套适合我们现状的战术来,分区除了在全分区推广之外,还要向军区做一个汇报。”

    “我看平川镇这个据点的眼下局面,倒是很适合司令员和我的意图。尤其是这次基干团编制刚刚经过调整,不仅被授予了正规番号,还补充进来你的老部队一个营。建制齐装满员,不比任何一个主力团差。打一场规模适度的战斗,对完成部队的磨合还是有利的。”

    “打平川,分区基干团担任主攻。你的壶北独立营,一是钳制壶北县城,可能会东进的日伪军。另外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发动群众将壶北境内的白晋铁路全部拆掉。钢轨送到兵工厂,那里急需原材料。这个是政治任务,你必须要想尽办法完成。”

    “同时我要提醒你的是,不单单是此次要利用此次破袭战,解决兵工厂部分原料的问题。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这条白晋铁路都将会是咱们兵工厂的主要钢铁来源。你心里要有一个准备,估计担子会落到沿线的这几个县的独立营身上。”

    “而且此次我们破袭白晋铁路线的后续影响,你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你之前在长治打了鬼子一列军列,击毙两个日军大佐级军官。从你上缴的那些军刀来看,佐官和尉官数量也不少。鬼子一次性损失了这么多的军官,你想想以鬼子的性格,能将这口气咽下去吗?”

    “这次破袭白晋铁路,策应中条山战场,你的壶北县又是重点破袭目标。等到鬼子从中条山腾出手来报复的时候,你的壶北境内肯定会成为重点扫荡目标。所以,你现在应该着手做一些应变准备。”

    王诚的话音落下,李子元想也没有想到道:“成,那就这么办。这次就让分区基干团打主攻,我的部队这次就当一个配角。正好前次我在长治境内,弄来一个火车司机和一个司炉。我这段时间,也一直在与他们研究对铁路的破袭战该怎么打,才能让鬼子恢复缓慢。”

    “这次正好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也练练手,毕竟鬼子的铁路线是他们的补给线,要是搞好了也一样可以作为咱们的补给线。奶奶的,就行鬼子用这条铁路运输杀中国人的物资,就不行咱们也利用这条铁路,解决杀鬼子的需要?”

    “不过老首长,部队攻坚能力差的问题,我看出了缺少必要的攻坚武器之外。咱们部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缺点,就是缺乏对攻坚战术的研究。咱们部队一贯重视机动作战能力,而且因为自身作战特点的原因,攻坚作战基本上不太受重视。”

    “去年年底,我去军分区开会的时候,我曾经从分区司令部要来了百团大战时期,我军的作战经过。我看了一下,说实话至少咱们军区部队,在攻坚作战的时候表现并不是很理想,中间出现的问题很多。”

    “司令员和您的心思我了解,但战术上的问题不考虑也是不行的。眼下的平川镇单从日伪军的有生力量看,算是一个软柿子。可在我去年几次奇袭之下,日伪军也明显加强了平川镇的工事构筑。”

    “根据我前一阶段的侦察来看,日伪军在平川镇内外加修了不少的永备和半永备的工事群,尤其是修建了不少梅花型的碉堡。平川镇外围的封锁沟,也加宽了不少。封锁沟周边不仅都架设了铁丝网,而且重要位置上基本上都修建了火力点。”

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坚之困() 
李子元点了点桌面上,被他当做日军火力点的几个茶杯道:“咱们手中没有炮,就连*数量都没有多少。如果单靠集束*的话,这肯定要付出很大代价。再说咱们手中根据地自己制造的*,杀伤力您也是清楚的。”

    “别说炸一个碉堡,就是炸死一个日伪军都不见得。搞不好一个碉堡,一箱子*都炸不掉。这种情况也意味着,我们这强攻要投入的本钱可不小。老首长,我绝对这个攻坚怎么打,我们还是应该好好琢磨一下的。”

    “正像您说的中央这次调基干团回陕北,不可能会让基干团就在哪里待着无所事事。要是这一战搞的伤亡太大,司令员和您也没有办法向上级交待。我看咱们还是应该好好琢磨一下,在火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咱们用战术弥补。”

    “至于鬼子事后的报复性扫荡,我也会想办法提前做一些准备的。在日军完成中条山作战之前,该坚壁的坚壁、该清野的清野。不过只要这一战,能够彻底打垮壶北警备队。没有了这帮地头蛇的策应,鬼子的报复我还真的就不怕。”

    李子元的担心,王诚也一样深以为是的点了点头:“你想的这些我也琢磨过,火力不足用战术弥补的道理还是对的。大炮这玩意咱们没有,至少短时间之内也没有办法解决,但战术方面咱们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

    “我想等到部队抵达之后,咱们一起拿出一个方案来演练三天。虽说时间仓促了一些,可也不至于无准备的仓促上阵。这次战斗我的方针就是部队要锻炼出来,但是绝对不能因为伤亡而影响上级的决策。”

    “还有,你小子别大大咧咧的。晋东南的日军之前是因为被中条山和陵川方向,牵制住了不少的精力。眼下中条山那边虽说战局还没有彻底结束,但是有效抵抗已经基本上被打垮了。”

    “在加上上个月被打垮的中央军二十七军,至少眼下晋南和晋东南地区,日军大部分兵力已经腾出手来。单单这三十六师团,就可以抽调出相当部分的兵力,转用到晋东南地区。所以你小子在反扫荡准备的时候,一定要想的尽可能周全一些。”

    对于李子元的意见,王诚还是很赞同的。但是对于这个家伙的大大咧咧,王诚却是有些不是很满意。只是日军事后扫荡报复,虽说也是必然的,但毕竟还有一段时间。眼下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这一战怎么打上面。

    不过两个人尽管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可究竟该怎么调整战术,两个人却一时都没有想到太多的办法。李子元用水壶和茶杯,在桌子上摆出了一个平川大致的立体防御态势, 两个人研究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一个太好的办法。

    现在摆在面前的形势是,从硚口到平川一线日伪军兵力不足。春节期间伪警备队的损失,日军一直都未给补充。所以除了日军一个小队之外,伪警备队目前有战斗力的,不过是硚口一个不满编的中队,平川镇一个加强中队。

    而除了这部分伪警备队之外,整个壶北境内的日伪军,现在除了壶北县城日军一个小队,伪晋南建国军的两个连之外,就剩下一些基本上无野战能力的武装警察。也就是说这一战,自己的部队在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同时此战之中需要面对的敌军,大多数都是战斗力比较差的伪军,这是对此战有利的一方面。要是在野战之中这些伪军加在一起,也不够眼下兵强马壮的两部打的。但凡是有利的一面,也就有不利的一面。

    平川镇日伪军工事坚固,防御体系完整。而且伪警备队的战斗力虽说弱了一些,兵力也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如果依托有利工事,在日军督战之下防御,还是一块虽说不算太硬,可也绝对不软的柿子。

    防御战不是野战,躲在工事之内开枪射击,与战场上硬碰硬的较量那是两码回事。就算战斗力再差的部队,在有坚固工事可以依托的情况之下,都能顶上一阵子。更何况部队严重缺乏攻坚武器,这些伪军要是真不出头的话,想要解决他们还真的要多费一番手脚。

    再加上无论是王诚还是李子元都发现,山西的伪军可能都继承了晋绥军的老底子。打硬仗比较差一些,但都比较善于防守。而李子元判断的硚口与平川的伪军,不出头的龟缩防御的态势,极有可能会出现。

    如果采取围点打援的办法,先打硚口引诱平川镇日伪军出动,伪军中计的可能性并不大。缺少了一向作为主心骨的日军,让这些本身求战欲望就不强,而且眼下也正处于最虚弱时候的伪军,主动出来救援估计希望也不会大。

    也就是说,这一仗几乎百分之百是攻坚作战。而攻坚作战,尤其是在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之下,单靠数量并不充足的*包,对设防坚固的日伪军据点发起进攻,一直都是整个八路军最头疼的事情。

    平川镇日伪军这一次重修的工事,李子元曾经在近距离观察过。这些工事群,明显是经过苦心设计的。各个火力点的射界不仅相当的开阔,几乎可以覆盖整个平川镇外,而且几个主堡周边还有小型火力点掩护。各个火力点之间,在射界上都呈交叉部署。

    也就是说,打其中的任何一个工事,都会面临周边工事的火力打击。同时又宽又深,两面几乎成九十度的封锁沟,怎么通过也是一个难题。如果选择强攻,这付出的代价肯定要相当的大。

    选择土工作业倒也是一个办法,可也只能通过平川外围的开阔地。但对于通过平川镇外,那道宽达几米的封锁沟也是一样的困难。不过土工作业也是一个选择,只要能通过平川外围的开阔地,至少可以降低三分一的伤亡。

    不过土工作业是一个很耗时的办法,这就要求主攻部队在对平川外围实施攻击的情况之下,还要抽调一部分的兵力,钳制壶北方向可能增援的日伪军。日伪军兵力少,可不代表着他们不会出来增援。

    至于潞东方向的日伪军,眼下倒是不用王诚与李子元操心。刚刚编入潞东军分区的主力一个团,加强潞东独立营之后,将会对潞东境内的白晋铁路以及日伪军各个据点,也同样采取破袭作战。潞东方向的日伪军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之下,也很难增援壶北。

    只要能钳制住壶北县城方向的日伪军,在平川外围多耽误一些时间倒是无所谓。不过为了支援王诚的攻坚作战,李子元将手头上的所有*,几乎都给了这位老首长。毕竟即便是眼下基干团兵强马壮,三个建制营齐装满员。

    但缺乏重武器,就是缺乏重武器。轻重机枪的数量虽说不少,可问题是机枪子弹打不穿工事。李子元上缴的那挺大口径机枪倒是可以,可问题是那挺机枪军分区也养不起,上缴给了军区。缺乏攻坚武器,平川据点的工事群,也够基干团好好啃一阵子了。

    不过李子元也建议王诚,在通过封锁沟的时候不要吝啬*。手工作业慢,攻击部队容易被敌军火力压制在封锁沟内的情况之下,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在封锁沟上炸出一道斜坡来。只要通过封锁沟,打掉几个封锁沟内的主堡,这场战斗就好打的多。

    李子元的意思很清楚,就是人是最宝贵的。*没有了,还可以想办法再搞。可部队要是伤亡过大,那就不好办了。但李子元的意见也只是提供参考,这一仗究竟怎么打,还得看王诚的意思。

    就在基干团全部抵达,王诚亲自上阵带着部队进行战前演练的时候,又接到刘雁来转过来的情报。就在分区基干团进入壶北境内的当天,平川的日伪军好像闻到了一些风声一样,将硚口的伪军全部撤回了平川镇,整个硚口据点现在已经是空无一人。

    接到这个情报,王诚与李子元对视一眼,却是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王诚与李子元分工,王诚调一个连前出至硚口,暂时控制住了这个壶北东部山区,通往外界的最重要据点。而李子元则指挥自己的壶北独立营,全部进入日伪军之前放弃的落马据点。

    同时在分区基干团全部抵达壶北境内后,王诚指挥部队利用硚口据点的原日伪军工事群,展开了一定的攻坚演练,摸索在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之下,进行攻坚作战的战术。而王诚也在刘连明的配合之下,带着自己的参谋长和一批营连军事主官,到平川的外围进行侦察。

    但侦察回来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