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13章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13章

小说: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现在回到区里面,一个是为咱们筹措一些粮食,再有一个估计也是为了这些事情做一些准备,筹集一些木料和砖瓦一类的东西。你就放心吧,二区是咱们壶北的仅有的稳固区,距离小鬼子的主要控制区又近。”

    “常指导员是倔强了一些,可她没有什么坏心眼子,工作能力那是绝对没的说。她和你之间的那点事,也是从工作上出发,不是那种动不动就抓人小辫子的人。她毕竟是一个女干部,只要不是原则上的事情,你让她一些又不是什么坏事。”

第十七章 办法我去想() 
李子元这番话说完,关力也有些愣了。沉思良久后道:“那队长,除了坚壁清野之外,我们真的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应对了吗?你的想法我了解,可这农时耽误不起。一耽误了,可就是整整一年的收成。”

    “李队长你也是农民出身吧,应该明白这个农时的重要性。咱们这是山区,本身粮食产量就比不上西边。老百姓辛苦一年,平常年景能保留下的存粮都不多。眼下还要交公粮,满足队伍上的需要。鬼子隔三差五在来抢点,这粮食就更剩下的不多。”

    “老百姓都是半年粮食、半年瓜糊饭过来的。甚至农闲的时候,就连瓜糊饭都不舍得做。这要是真的耽误了农时,你让这王家沟的老百姓今年咋活?单靠区里和县里的救济,也维持不下来。”

    “俺知道你经验丰富,能打仗也会打仗。可李队长咱们地区武装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主力部队有限的情况之下,保证本地百姓的安全和生产。俺希望你能在想想办法,看看还没有其他的,即能保证王家沟乡亲们的安全、不误农时,又能不让队伍受到太大损失的办法?”

    关力的反问,李子元微微一愣,却是摇了摇头道:“老关,你说的这些话我也明白。其他的办法也不是没有,可问题是能不能见效我就不知道了。如果不见效怎么办?鬼子可不是那么愚蠢、好骗的。”

    “办法行不行,我也只能试着去做。但王家沟的老乡,必须要做好时刻转移的准备。老关,哪怕给我争取一个月的时间就好。至少能让部队顶住日伪军的进攻,给乡亲们转移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也行。”

    对于关力的劝说,李子元摇了摇头道:“老关,你说的这些我都懂。但今天的事情,我感觉不能用常理来判断。今天小鬼子的劲头很不对,从当时我身后鬼子的反应来看,那个鬼子少佐的身份恐怕不简单。”

    “鬼子的性格是吃了亏,总要想办法找回来的。咱们干掉的如果是他们重要人物,小鬼子绝对不会就此做吧。也许死了一个少尉他们不心疼,可死的是一个少佐,小鬼子不报复那就怪了。咱们现在战斗力还不成熟,与鬼子还拼不起。“

    李子元这番话说完,关力也有些愣了。沉思良久后道:“那队长,除了坚壁清野之外,我们真的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应对了吗?你的想法我了解,可这农时耽误不起。一耽误了,可就是整整一年的收成。”

    “俺知道你经验丰富,能打仗也会打仗。可李队长咱们地区武装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主力部队有限的情况之下,保证本地百姓的安全和生产。俺希望你能在想想办法,看看还没有其他的,即能保证王家沟乡亲们的安全、不误农时,又能不让队伍受到太大损失的办法?”

    关力的反问,李子元微微一愣,却是摇了摇头道:“老关,你说的这些话我也明白。其他的办法也不是没有,可问题是能不能见效我就不知道了。如果不见效怎么办?鬼子可不是那么愚蠢、好骗的。”

    “办法行不行,我也只能试着去做。但王家沟的老乡,必须要做好时刻转移的准备。老关,哪怕给我争取一个月的时间就好。至少能让部队顶住日伪军的进攻,给乡亲们转移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也行。”

    李子元说的很诚恳,关力也清楚他的难处。但这个时候真的转移进山,固然是可以避免相当的风险。可问题是错过了春耕的时间,这涉及到一百多口子的人一年的生计。要是放在富裕地区,这一百多号人的一年需要都不是什么大事。

    可问题是整个二区所属地区,都粮食产量不高的山区地带。壶北县其他的几个区,不是敌占区就是拉锯区。西部盛产粮食的上党盆地,更是处在日伪军的严密控制之下。以二区目前每年的粮食产量,支撑基干游击队这几十号人,再加上向分区和地委上缴的每年两千斤的公粮,已经是很做襟见肘了。

    在加上这一百几十口子人的一年粮食供应,区里面实在是拿不出来。区里拿不出来,县里面就更拿不出来了。李子元的办法究竟是什么,关力暂时还不清楚。但关力认为总是需要去试试的,不试怎么能知道见不见效?这万一要是好用呢。

    看着关力期待的目光,李子元却是暗自叹息一声。这鬼子那里是那么好糊弄的?王家沟发生的事情,鬼子知道的很清楚,足以说明他们就在二区辖区范围内安插了一个潜伏很深的眼线。王家沟距离日伪军的硚口据点又有些过近,这日伪军说话就到。

    自己当初为何坚持部队进山,不就担心在转移到其他地方被这个眼线发现,那么倒霉的就不是王家沟一个村落了,下一个恐怕就是李家洼。这个眼线不拔掉,自己无论怎么做,能迷惑到日伪军的可能性都不会很大。

    那位丫头与老史整整调查了一下午,也没有查出来这个眼线究竟是谁,说明这个人潜藏很深很难查出来。难道自己判断错误,这个人就在潜藏在王家沟?不太可能吧,这里可是二区有名的堡垒区。

    王家沟这里的居民很单纯,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也没有人愿意出去务工,就是走亲戚的也相当的少。部队进驻王家沟以来,只有一个走方郎中和一个整日里走街串巷的货郎来过。那个走方郎中和货郎,都是大家很熟悉的人。尤其那个货郎,还是县委的秘密交通员。

    但对于李子元来说,越是什么都没有查出来,越是不代表没有问题。想想王家沟的事情,李子元这些年戎马生涯,还是第一次害怕过。就差那么一点点,不仅自己的队伍有全军覆没的可能,还牵连到王家沟的乡亲。

    自己那个基干游击队,李子元可不认为一旦被包围,优势敌军包围还能够冲的出来。不说别的,就是架在南山上那挺重机枪,就足以让自己的队伍困死在王家沟。鬼子在南山的重机枪阵地,摆在那么明显的地方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遇到主力部队,哪怕只有一个连,鬼子也不会那么大意。也正是对于自己部队的情况掌握的很全面,他们才敢连掷弹筒,这种阴机枪的利器都不带,只带了一挺重机枪就来扫荡。

    想起自己队伍第一次与日军作战,因为对于掷弹筒不了解。自己那个团仅有的七挺轻机枪,被鬼子的掷弹筒手半个小时之内给炸掉了五挺。仅有的两挺马克沁重机枪,十几分钟之中全部被炸掉。把当时的团长,都给心疼脸都直抽抽。

    那两挺马克沁重机枪,是在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宁可命都不要,也没有丢掉一个零件带过来的。结果却被小鬼子的掷弹筒,在近距离之内全部打掉。要知道全师东渡黄河的时候,重机枪加在一起还不到三十挺。其中质量很差的川造重机枪,占了很大一部分。

    这次日伪军没有携带掷弹筒,只带了一挺重机枪和几挺轻机枪,说明他们对自己部队的武器装备很了解。知道此次行动形成足够的火力密度,杀伤和压制自己的人员突围,比打掉自己的火力更为重要。十几支缺乏弹药的步枪,还不至于劳驾日军带掷弹筒。

    而如果没有足够的情报支持,日伪军也不会这么大意。这个特务的存在,让李子元有股子芒刺在背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在主力部队的时候,他从来都没有过。在根据地腹地,这种事情有专门的保卫部去做。可在这壶北,啥事都要靠自己了。

    而且李子元认为从这个潜伏特务来看,整个二区辖区境内,日伪军的眼线恐怕不止这一个。现在很明显敌人对自己实力判断的很清楚,而自己对敌人下一步的意图却是什么都不知道。就算自己的办法见效,但真正能争取多少时间可就不一定了。

    想到这里,李子元就一阵阵的头疼。这些道理那个指导员,怎么就看不透?她还是这二区的区委书记这不假,可问题的关键是王家沟这二百多老百姓咋办?农时误不得的道理,他李子元不是不懂。可这几百条人命的生死存亡,也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也罢,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如果不能将日伪军的视线,转移到其他地方去,就算这一半天鬼子不来报复。但这么长期的耗下去,先受不了的肯定是自己。就算自己想的办法不奏效,但总有办法去解决的。

    尽管有些犹豫,但在现实的逼迫之下,李子元最终还是决定暂时按照指导员的意见办。不行还能怎么办?真要是误了农时,耽误了一年的收成,那可就真的误了大事了。再说自己还能整天啥也不干,与那个丫头争吵?

    这老关说的对,人家不单单是指导员,还是二区的区委书记。考虑问题不能只从部队的角度,还要从地方工作方面看待问题。当了这么多年的兵,还是第一次感觉到无可奈何的李子元挠了挠头:“好吧,就先按照那个丫头的建议办。”

    “老关,我知道你不容易。虽说有点婆婆嘴,可自从指导员到任以来,我们两个就是针尖对麦芒。你在我和那个丫头之间,说好听的是做工作,说不好听的是在和稀泥。不管你的建议我接受不接受,但你老关的这份情我领了。”

    “办法,我去想。但还麻烦你老关,让那个丫头在军事问题上给我闭上嘴。别我好不容易琢磨出道道来,她又这不行、那不行,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我这个人胃口不大,什么肚量就吃多少菜。”

第十八章 再难也要查() 
说完这番话后李子元对关力笑道:“老关,我听完你的这番话,我发现我之前错的有些离谱。你不是和稀泥的,你老兄完全是一个政委的材料。那丫头要是不爱干,我倒是想和分区汇报,让你给我当指导员。咱们两个凑到一起,肯定比那个黄毛丫头顺溜的多。”

    说到这里,李子元沉默了一下,看了看天色后道:“老关,我明天就带着一小队出去活动。你到分区基干团快去快回,这里还需要你坐镇。那个丫头在这儿我不放心,再说人家是区委书记,还要负责这二区的地方工作,也没有多少精力。”

    “这个家底交给她,我是真的不放心。对了,你那把*可要加小心,一定要注意保养。要不然它在关键时刻,真的给你捣乱。那枪是需要仔细保养的,没事就拿出来擦擦,撞针也要勤检查。等我回来,给你老兄换把快慢机,咱就要德国或是比利时造的镜面匣子。”

    对于李子元那番自己适合当政委的话,关力笑了笑没有接过话题。上级任命谁当指导员,那是上级的事情,自己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好。不过李子元告诉他,手中这支南部式手枪,需要仔细保养的话,他可是记住了。

    李子元要过关力的那支南部十四式手枪,先教关力怎么分解、保养。在重新完成组装后,李子元却没有装上弹匣,将枪又交到关力手中道:“这种手枪是日军的制式装备,从军官到曹长,只要带刀的都配备这种手枪。”

    “而且他们的机枪正副射手、弹药手、掷弹筒手,也都是每人一支。不过我估计你们端掉的那挺九二式重机枪的几个射手,都是才入伍不久的新兵。日军老兵出身的机枪手,一般不爱带这玩意。”

    “小鬼子对他们战斗力,还是很有自信的。对付咱们这些土八路,他们认为三八式步枪就已经是足够了。要是打到机枪手都用手枪的情况之下,那也太堕他们大日本皇军的威名了,所以一般老兵都不带这玩意。因为重机枪已经够重了,能减轻一点分量都是好的。”

    “这种手枪精度高,可以说指那打那。八毫米的子弹威力也大,有些像步枪的炸子。但是穿透力太差,只要躲在门板后面,这玩意连门板都穿不透。而且这玩意是需要严格的保养,才能好用的武器。爱走火、爱卡壳,甚至弹匣都爱往下掉。”

    “撞针也很不结实,出枪的动作猛一些撞针搞不好就会断,当然还会出现走火和掉弹匣的事情。枪套里面有备用撞针,战斗之前还是看一眼为好。不过你们几个最好每人都带一枚*,要不然这枪很容易耽误事的。”

    “我在其他区看到带这种手枪的干部,都不爱带枪套,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