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枭(秦舸) >

第244章

宋枭(秦舸)-第244章

小说: 宋枭(秦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他们全都给我拉到市口,莫要砍头,将他们横放在地上,用马车活活轧死!”杨荣一甩胳膊,抬脚朝忻州衙门的后院走了过去,也不再理会那些已经被他宣判了死刑的人。

    见他进了后院,众人连忙也跟了进去,唯独王晋看着那被剁了一只手又被割了两只耳朵的小校,叹了一声说道:“若是这世上还有人是不买李丞相账的,恐怕除了朝中的一品大员,剩下的只有我们这位节度使大人了。你们还是自认倒霉吧!”

    说完话,王晋长长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也朝府衙后堂去了。

    直到这时,他才算是彻底的明白,当初杨荣对他是多么的宽容。好在如今的他,已不是当初那个无知无畏的王晋了,而是能帮助杨荣真心实意做事的王晋,这西塞军第三把手的位置,才算是坐的安稳。

    忻州百姓许久没有遇见如此集中杀人的事,两日前听闻阎真被抓进大牢,百姓们对这忻州将来还会不会继续纯净下去又有了几分迷茫。

    所有人都以为李昉的官很大,忻宁军恐怕是不敢跟他拗着干!

    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这位节度使大人刚回到忻州,立刻就将案子给翻了过来,不仅如此,他还把市口处斩死刑犯的地方给弄的是一片血肉模糊、脑浆迸溅,遍地都是残碎的死尸。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70章 观稼殿听诏() 
处理完这件事之后,杨荣也是感到有些后怕。

    他这次算是跟李昉真正的耗上了,他骂李昉的那些话,恐怕过不几天,不仅能传到李昉的耳朵里,也能传到宋太宗的耳朵里。

    一次性杀了这么多的人,这件事对杨荣来说,那是可大可小,若是宋太宗想要整治他,别说杀了这么多的人,就算只有把李昉派来的小校给弄成了一根彻头彻尾的人棍,都够他被拉出去砍头的了。

    杨荣每天都会去探望浑身是伤,躺在床上的阎真。

    每每看到阎真,他那忐忑的心情霎时间又会变的决然起来,反倒会有种对那些人惩治太轻的懊恼。

    可一旦离开阎真的房间,他立刻又会清醒下来,担忧着宋太宗将会降旨给予他什么样的惩罚。

    在忐忑中过着日子,整天都在担心宋太宗的圣旨会送到忻州来,可越是担心的事情,越是躲不过去,半个月之后,东京来的使者终于还是到了忻州。

    宋太宗要杨荣接到圣旨,即刻启程赶往东京,圣旨中的语气也颇为严厉,其中隐约也带到了一两句关于李昉的事情。

    接了圣旨,杨荣整颗心都在扑腾着。

    在他内心深处,甚至还萌生了干脆不去东京,带着忻州和宁化军的官兵反了的念头。

    可仔细寻思了一下,要真那么做了,尚在东京的耶律休菱肯定是死路一条,而他也必然不可能战胜整个大宋的军队,早晚还是要被清剿干净,最终说不得还是死路一条。

    横竖都是个死,还不如干脆去东京面圣,至少还能让耶律休菱置身事外,想来宋太宗也不会因为杀了几个恶人,而将他满门抄斩。

    心内有了盘算,杨荣也不多做耽搁,在传旨的宦官离开后的第二天,他便带着十多个夜刺营的官兵上路了。

    杨荣有个习惯,他每逢走远路,必定不会带太多的卫士,穿着也是寻常百姓的穿着,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更多民间的疾苦。

    人在到了一定的位置后,所接触的都是相近阶层的人,若是这个时候,还只顾着享受高阶层的待遇,而忽视了深入民间,时间久了,将会脱离真正的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官员坐在高位上,却干不出人事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懂百姓的疾苦,认为一切都应该围绕着他们,直到有一天,底层的百姓再忍受不了他么的压榨,终于揭竿而起。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已经更替过无数次,虽说大多数农民起义,到最后都是会被镇压下去,可是许多起义,最终都起到了朝代更迭的催化作用。

    上一次杨荣前往东京,沿途发现了刘仪势力的蛛丝马迹,最终帮他解决了这股包藏祸心、意图对大宋不利的势力。

    一行人马不停蹄、穿街走镇,不一日,终于到达了东京城。

    进城的时候,已是过了午后,宋太宗早已下了早朝,杨荣却没有立刻返回将军府,而是径直朝皇宫方向去了。

    他心内始终有些恐慌,怕宋太宗此次叫他来到东京,是因为他在忻州杀了太多的人,要好好惩治他。

    可能是杨荣心里一直在担忧这件事,因此才总往坏的上面想。宋太宗若是真想要惩治他,只需要一道圣旨,当即宣布撤了他的职,然后解往东京听候处置就可以,根本没必要让他专程回到东京再对他动手。

    走过御街,杨荣向守卫宫门的卫士通禀了一声,请求卫士前去向宋太宗禀报,说是他已经回到东京来了。

    可能是宫内早已传出过话,要卫士在杨荣回来的时候第一时间向宫中禀报,得知前来面圣的是杨荣,卫士并没有半点推诿,连忙进内禀报去了。

    没过多会,卫士回来了,与卫士一同回来的,还有杨荣见过两次的那位宦官。

    一见杨荣,那宦官就连忙将他拉到一旁,小声对他说道:“杨大人,你可是惹了个**烦!陛下这两日正在发火,待会见了陛下,你可要小心点说话!”

    “多谢公公!”听了宦官的话后,杨荣连忙向那宦官谢了一声。

    “陛下正在观稼殿观看今年的留种,特地让杂家前来为将军引路!”宦官微微躬了躬身子,对杨荣说道:“还请将军快些随杂家前去觐见陛下,莫要让陛下等的久了!”

    杨荣应了一声,跟着宦官向皇宫里去了。

    观稼殿设于后苑,殿前种的并非花草,而是小麦、水稻。每年的春种和秋收,皇帝都会亲临观稼殿,体验栽种和收割的辛劳。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北宋初年,朝廷对民间的疾苦很是能够体会,税赋不重,政策也相对的宽松,百姓的生活并不是十分艰难。

    大宋与辽国作战,耗费钱粮多是从蜀地收敛,对这种政策,杨荣始终不持赞成态度。

    巴蜀位于西北边陲,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虽说周边多有蛮夷与汉人混居,可毕竟还是汉人为主,在宋太祖南征时,巴蜀一地遭受大宋官兵践踏也是最为惨重。

    宋太宗即位,对巴蜀的征敛要比其他地方重上许多,让杨荣最感到巴蜀不会十分太平的,还不只如此。

    朝廷的征敛,毕竟有数,可下面贪官的横征暴敛,却是贪得无厌。

    地处西南边陲的巴蜀地区,离东京甚远,先前杨荣没有到忻州,忻州一带尚且贪官横行,险些酿起大祸。更不用说远离朝廷的西南边陲了。天高皇帝远,那些贪官更是为所欲为、贪得无厌!

    对这一点看的相对透彻,可杨荣却不敢直接说出来。

    有些时候,大臣太聪明,反倒会遭到皇帝的猜忌,尤其是像他这样年纪轻轻就领兵数次战胜辽军,让辽国人也闻风丧胆的年轻将领,更是宋太宗又爱又怕的人物。

    跟着宦官到了勤德殿,杨荣看到的是一片垦出来却没栽种作物的田地。

    宋太宗并不在田埂上,宦官领着杨荣到了观稼殿门口,小声对杨荣说道:“杨将军且在这里稍后,杂家进去向陛下通禀一声。”

    杨荣侧身站在殿外,静静的等候着宦官出来让他进去。

    站在殿外等了大概半柱香的时间,杨荣等来的并不是唤他进殿的宦官,而是身穿龙袍,头发已经斑白了的宋太宗。

    一见宋太宗,杨荣连忙跪伏在地上,对宋太宗说道:“臣杨荣叩见圣上!”

    “爱卿平身吧!”宋太宗朝杨荣虚抬了一下手,径直朝着观稼殿外面的田埂走了过去。

    见他朝田埂去了,杨荣连忙站了起来,跟在后面上了田埂。

    “知道朕为何让你去辽国吗?”在田埂上走了十多步,宋太宗蹲了下来,伸手从土地里捻起一小块黑黑的泥土,一边捻搓着泥土,一边好似漫不经心的向杨荣问了一句。

    “臣愚钝!”杨荣躬着身子,站在宋太宗身后,偷眼看着蹲在地上的宋太宗,并没敢猜测为何要让他前往辽国去谈和约。

    “此次辽国并无诚意和谈!”宋太宗站了起来,望着前方的田地,对杨荣说道:“朕之所以愿同他们和谈,完全是因为大宋的军队眼下也是十分疲惫,不适宜继续作战,需要经过数月休整,才能与辽军在战场上争锋!”

    “这次你去辽国,是李昉举荐!”宋太宗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转过身面朝着杨荣,对他说道:“朕之所以要你去,就是要你在辽国经历九死一生,若你能够活着归来,朕也能放心的将西北交给你了!”

    话说到这里,宋太宗悠悠的叹了口气,对杨荣说道:“西北一地,北临辽国,西接党项。党项人如今早已怀有不臣之心,那李继迁更是朝三暮四,府州折家虽说屡次挫败党项人的进攻,却是只能在府州、麟州一带,保一方安宁!你则不同,你的西塞军注重的不是防御,而是进攻,有你在西北,党项人和辽国人都要安稳的多,他们怕的是你冲冠一怒,领军长驱直入。冲劲你是有,可你却缺少沉稳,在你活着返回忻州的时候,朕以为你已经够沉稳了,可事实上你却是差的还多!”

    听着宋太宗所说的话,杨荣微微躬着身子,连半句话也不敢说。

    宋太宗让他去辽国,竟然只是为了让他变的成熟些,以性命换成熟,若是让杨荣自己选择,他绝不会那么干。

    可皇帝安排的事,他却是不敢不遵从。回头想想,也确实是那么回事,若不是宋太宗让他去辽国商谈和约,他又怎能做到心静如水的分析各方势力。

    那个时候他是沉稳的,可这种沉稳在他回到忻州的时候,就被彻底的给颠覆了。阎真的受伤,让他抓狂了,除了杀死许多人,他甚至还狠狠的羞辱了李昉一场。

    “李昉不是个将才啊!”宋太宗又叹了口气,对杨荣说道:“他理解不了将军对麾下的感情,更理解不了麾下兵将对他们上将军的依赖。他以为你不敢违拗他的意思,却没想到在忻州吃了个大瘪!朕召你前来,并不是要申斥你,这件事你做的很好!朕让你来,是有件东西要交给你。”

    说着话,宋太宗对站在田埂外侧听候吩咐的宦官说道:“去将那柄用西域寒铁打造的剑取来!”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71章 造访者() 
见宋太宗之前,杨荣还是满心的忐忑,可见了宋太宗之后,杨荣的整个身心却是彻底的放松了下来。

    宋太宗并没有训斥他,反倒还送了他一柄名唤龙吟的剑,这是一柄削铁如泥,同时可以用来斩杀奸佞小人的剑。

    这柄剑不是尚方宝剑,但他的功用却比尚方宝剑差不了多少,将来但凡有朝廷大员,想要依仗势力欺侮忻州官员,杨荣都能用这柄剑将那些大员派到忻州的人给斩了,而且可以只斩不奏。

    离开观稼殿的时候,杨荣双手捧着这柄只有寻常佩剑三分之二长的中短剑,诚惶诚恐的出了皇宫上了御街。

    他要赶快返回将军府,为的不只是快些见到耶律休菱,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要告诉她一个好消息。

    宋太宗终于允许他将耶律休菱带去忻州,这一次他在辽国的表现,让这位已经步入暮年的天之骄子彻底的相信了他。

    将军府离皇宫并不是很远,跟随杨荣一同回来的夜刺营官兵也都是第一次来到杨荣在东京城内的府宅。

    到了将军府门口,跟在杨荣身后的十多名官兵一个个都骑在马背上,愣愣的望着那高大的门头和门前那两只巨大的石制狮子。

    看到兵士们震惊的表情,杨荣微微一笑,对他们说道:“各位只要将来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待到搏个封妻荫子,即便不能有这样大的宅子,想来也不会小上多少。”

    他这么一说话,那十多个兵士才回过神来,连忙朝他拱手抱拳说道:“属下等谨记上将军教诲!”

    没等杨荣翻身跳下马背,宅子里已经跑出来几个家将,这几个家将跑出来后,帮杨荣牵马的牵马、摆放下马凳的摆放下马凳,忙的是不亦乐乎。

    家将们正在忙着,杨荣还没下马,身穿华贵服饰的耶律休菱带着一群仆妇使女从宅内奔了出来,一见杨荣正驻马立在门外,她连忙扑了上来,抱着杨荣胯下战马的颈子抽泣着说道:“将军总算是回来了!”

    “呵呵!”杨荣笑了笑,在两个家将的接引下翻身下了马背,走到耶律休菱身旁,伸手搀着她的胳膊,对她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